小议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教师、教学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社会的进步需要人类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工程。作为从事第一期基础工程建设的教师本身要有相应的较高的水平和素质。物理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物理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并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物理教师首先考虑的是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和效益,促使全体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就教学方法作一简要介绍,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1、教师急待改变自生教学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全体学生都是我们教师的服务对象,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偏心;在教学中不可满堂灌,不可把学生置于被动学习的从属地位;在课堂中一定要安排学生的活动.激励他们主动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求学是为了能自学。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老师才能给学生从事主体活动的机会、形式。例如某教师请学生每天出两道题:为教师出一道例题,为全班学生出一道习题。于是一个班的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期中、期末测验这个班的成绩超出平行班级,该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学生一旦主动起来,不知能顶替教师上多少节辅导课!”热爱学生,善于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乐于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不断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闪光点”不断地首肯和激励。尤其要对后进生更加热爱,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及时给予热情洋溢的表扬,使学生视你为最可爱的人.这就是感情投入。虽然高中物理难学,但是,如果学生喜欢老师,热爱老师,则学生特别听你的教诲,这样学生就像卫星围绕地球一样围绕着你,不会因难度大而自愿离去,这对于保证没有落伍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要准确定位每一节课的目标,知识内容的掌握要达到什么目标?方法要达到什么目标?能力训练要达到什么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在備课中紧扣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正确地调控课堂,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古人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用,授人以渔,则终身用之无穷。”所以我在教学中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我们都知道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学生们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其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要使学生学好物理,首先要在理解物理概念上下工夫,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避免学生在解题中张冠李戴,生搬硬套。(2)在解题训练中指导学法。解题教学是物理教学中J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在巩固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训练思维,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除了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题意,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总结此习题涉及哪几个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在课本哪章节,哪一页,跟以前做过的哪个习题类似,即注意前面知识的复习,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本的基础内容.而不是死记课本,特别是抓住典型题目,巧设疑难,一题多变.增强学生洞察知识内涵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教会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一一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过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他恍然大悟。这样会使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自然而然地用到现实生活中,巩固和理解所学过的物理知识,以提高教学效率。
  4、精心设计课后作业
  (1)实验型的作业。不是说“实践出真知”吗?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在与生活实际的对接中开发智慧、提升认识、增长能力。在操作过程中“温故”,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真知。物理中有些概念是很抽象的,单凭说教学生是不好理解的。像对克、千克的认识,对某些物体甚至是人步行、骑车的速度都含糊不清,如果让学生实际地称一称某些物体的重量,亲自走一走、量一量,那么学生不仅了解生活,而且对作业原有的“温故”作用也起到了“升温”的效果。我们可以把教科书上的一些小实验作为实验型作业或把实验课改为实验型作业。如学习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后,让学生自选器材去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学习了“质量”后,让学生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要求把测量方法、步骤及其原理写在作业本上。
  (2)探究型的作业。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研究性学习.作业设计也应该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探究性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计调查研究性作业,教师抛出的是探究的源.学生得到的是起源于源头而流向不同的水,从而赋予了作业内容的创新性。
  (3)自主型的作业。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要求,作业内容的设计要以自主为原则,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设计多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主选择。让学生自己控制、自我安排、自布作业。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而且让学生自布作业,让学生感受到了一份信任和情感,赋予了作业人文色彩,反而激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变作业“要我做”为“我要做”。因此我们布置的作业要有短时作业和长时作业,让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来完成。教师在适当的时间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即可。
  总之,物理教学的现状与时代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差距是明显的。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作为中学物理学科教学必须改革,特别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是时代的需要,是祖国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 要】 备课应是对教材进行改造与创新的过程,设计不同的思路,力图使学生从课文学习中掌握各种思路和方法,作文教学新思路,写作、评改和欣赏同行。  【关键词】 创新备课;编写“导读词”;写作、评改和欣赏;亲密和谐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备课  1.备课应是对教材进行改造与创新的过程。在备
【摘 要】 江泽民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而创新能力培养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语文学科的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的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人的主体实现和超越为特征的经济。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必须迎接时代的挑战,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教育的模式,全面实施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摘 要】 现在的初中语文课本中,诗歌的数量明显增大,诗歌教学地位已日渐提高。诗歌教学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必须有一套永葆诗歌魅力的教学方法。“读、品、悟、写”四步诗歌教学法,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读;品;悟;写  【中图分类号】G6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2  近几年来,诗歌默写与阅读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已牢牢地占有一席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一、农村教学资源现状  教学资源也称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教师群体、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当今农村教学,大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背诵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得不过的关卡,学生如果能充分利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实现知识迁移,那么便可以更好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愉悦感,激发兴趣,不无裨益。  【关键词】 文言文;创新;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作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能力已
目的和背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主要
【摘 要】 目前,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英语语法教学成了一个敏感的话题。笔者认为,完整的语法教学应包括语法形式、意义和使用三个方面。  【关键词】 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一、语法教学应以实用为主,应该注重语法结构的意义与在与在交际活动中的应用。有效的语法教学应具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