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乔叟是英语语言之父,他的作品采用英国地方方言,打破了拉丁文在文学上的统治地位,从而发展了英国的民族语言。从此,英国的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并走向繁荣。同样,方重正处于中国现代语言有待完善、发展白话文学的时期,大量外国文学被引入,就这样乔叟成为他心中的人选。《坎特伯雷故事》作为乔叟杰出的现实主义代表作,成为他研究乔叟的必然选择,最终成就了他中国第一个系统研究乔叟的文学地位。
关键词:乔叟 英语文学之父 方重 《坎特伯雷故事》
一、引言
方重,字庐浪。著名的翻译家,乔叟研究学家,中古英语学家和比较文学学者。新文化运动时期,加入九三学社,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留学美国,师从著名的乔叟研究专家塔特洛克(Tatlock)教授。1927年回国,加入中国文化的建设工作,为国家的文化事业终其一生。曾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首位博士生导师,成为学校最高级别的教师,提出了颇具“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研究理念。其主要译作和作品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诗歌体)、《陶渊明诗文选译》等,几乎每部译作都在填补中国文化空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杰弗雷·乔叟(1343-1400),英国小说家、诗人、翻译家,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在诗歌领域首创英雄双韵体,是首次用英语创作的作家。他处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思想上具有两个时代的特点。即反封建,反教会,对刚刚产生的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进行了无情揭露。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一)法国影响时期(1359-1372):主要翻译法国作品和引进法国文学体裁。该时期作品《悼公爵夫人》,譯作《玫瑰传奇》。
(二)意大利影响时期(1372-1386):受到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进步思想的影响。先后创作了《百鸟会议》《特洛伊勒斯和莱克西德》《好女人的故事》。
(三)成熟时期(1386-1400):创作现实主义作品《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采用五步抑扬格,首创英雄双韵体。
二、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诗体短篇小说集,乔叟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摆脱了中世纪的浪漫主义风格,借鉴了《十日谈》的写作形式。这部作品通过朝圣把各个阶层的人聚集一起,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示了14世纪下半叶英国社会全景。这部作品具有很多先进性,比如在作品形式上,首创英雄双韵体;在表达形式上采用了戏剧性独白;语言上,采用英格兰南部口语;题材上,包含多种文学体裁。
三、方重的翻译思想
(一)强调做好译前准备
方重注重实践,提出译者除了要具备驾驭语言的能力外,还要提高自身修养,力求对原作家和原作品负责。在翻译名家作品时提前研究作者和其作品,以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内涵和精神,以求心领神会。确保在翻译时正确传达作品的内容。
(二)主张“意译”和“传神”
近代,《坎特伯雷故事》在国内有两个中文译本,除了方重,另一个译者是黄杲炘。两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翻译思想也不同,因此,两版译文差异很大。方重译文最大的突破是改原来的诗体变为评书文体,摆脱了格律的束缚。
(三)注重文本,精于注疏
在方重译本的序言中,“Zephyrus”被译为西风,而西风在译入语的文化里代表着寒冷。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气流影响,西风为暖风。为了正确表达原文的含义,解决译入语读者的疑惑,他在译文下方注解,以免引起读者的错觉,所以译为“和风”。
(四)提出“朗诵”助于翻译
朗诵作为一种口头语言和语音表达形式,它能够激发译者的语言贮藏和文学创作。有时候“听着听着,英语的句子就会一串串地冒出来”。这种独特的实践方式,在他的创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方重译《坎特伯雷故事》
(一)翻译背景
方重构思并翻译《坎特伯雷故事》的过程中,经历了抗日战争至建设新中国的几十年,甚至在抗战时期南迁躲避战事时依旧坚持文学创作。在理论上,经过民国时期直译和意译的讨论后,方重站在了意译的阵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对文学翻译的鼓励下,他开始积极翻译外国文学,最终出版了《坎特伯雷故事》。
(二)《坎特伯雷故事》翻译的开创性
第一,姓氏和书名。他译为乔叟,“叟”象征英国文学始祖地位。译为《坎特伯雷故事》不是《坎特伯雷故事集》,不用“集”可区分于一般的短篇小说集,强调作品的整体性和内在的有机联系。
第二,原著的语言。方重翻译的原著语言是中古英语而不是改编后的现代语言。直接阅读中古英语的作品,等于直接和作者接触,亲身感受作者要表达的内涵和领悟作品的精神。
第三,译入的语言。方重采用白话文进行翻译是时代的要求。白话文的译作对读者要求较低,对当时人民的文化水平来说,会吸引更多的读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
第四,从体裁上看,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是一篇诗体短篇小说,讲究押韵和美感,感情表达具有感染力。方重却改用了评述文体,舍弃了押韵美,注重意境美和故事美,更多地强调故事的传递和思想的表述。让译入语读者如同听故事般对其思想心领神会。
第五,从表达手法上看,乔叟使用首创的英雄双韵体和抑扬格,对句子的韵律要求相对较高,加强了诗在音律上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方重在翻译时,为了更大程度上保持原著的内涵和精神,采用意译,摆脱形式上的限制。为了直观地表达方重开创性的翻译,附以下框架。
(三)文本案例
由于案例中原文大都附上译文,为了更好地还原方重对乔叟的研究,这里将采用中古英语版本进行讲解。方重译的《坎特伯雷故事》版本不断更新,译文基本未改变,将采用早期的译文来研究文本,从而跨越时代来公平合理地对待方重的翻译。因为,任何译文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对某个时刻社会现实的反映。 英雄双韵体:简单来说就是每行五个音步,每个音步有两个音节,第一个是轻音,第二个是重音,再加上双行押韵。韵脚如上标记所示。《坎特伯雷故事》韵式有ababbcc的七行诗节,ababbcbc的八行诗节,还有ababcb并重复六次的六行诗节。从文本对比中可以看出来,乔叟的原文本对格律、诗意,甚至是字數要求都很高。译文采用了国内的评书文体,让文章如同讲故事般娓娓道来,声情并茂,情节跌宕,是为形散神不散。发展了新的文学体裁,实现了艺术性和通俗化的结合,在当时中国的现实环境下,这种译法不失为一种突破。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方重译文参考的是乔叟的原著,不存在诗美感的损耗和意义的修改。黄杲忻参考的是Walter W.Skeat编辑的《乔叟全集》(1933年牛津大学版)。他的译作中每行12个字,保留原著双句押韵。他是把英国诗的内涵套在了中国的诗体框架中。但是由于要实现诗的可译性,首先应该做到内容的准确传递,然后再讲究形式。而黄杲炘严格追求格律,一定意义上会消耗诗的内涵和精神。
(四)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长用来处理带有一国文化特色的词句。最早来源于施莱尔马克,他提出翻译的两条路径(两种方法):译者要么尽可能地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走向作者;要么尽可能地不去打扰读者,让作者走向读者。这就是归化和异化内涵最早的表述。对于带有一国文化的词句,异化是指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把原语言带向译入语,让读者了解他国文化。相反,归化是用译入语解释原语言,褪去原语言的文化特色。方重在翻译《坎特伯雷故事》时采用异化的手法。积极引进外国的文学作品,学习外国文化,吸收外国的文化形式。
例如“the ram his halve cours yronne”采用异化手法处理了带有英国文化的表达,并注释了白羊宫的内涵。在黄道带的十二宫中,白羊宫是第一个。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这一宫,那时的节气是春分。太阳已走过半个白羊宫,相等于乔叟时代日历上的4月11日之后。
五、不足之处
对于“a knyght”方重译为“武士”,黄杲炘译为“骑士”。方重译为武士是站在乔叟那个时代进行翻译的。这可能是对英国《贝奥武夫》版武士的敬仰。但是在缺少注解的情况下,会让读者联想到日本的武士,这两个国家的武士精神不同。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流逝,代表过去时代的译文,和当代读者的距离逐渐拉大,让译者认识到了译文重译的必要性。
六、结语
方重对乔叟的翻译是在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创作的,一些作品的翻译总是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方向。方重大胆采用中国评书文体来翻译外国诗歌,一是时代符合本国白话文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二是不受翻译文体的限制,采取评书体裁。三是表明外国诗歌的可译性。译者要有前瞻性的目光和为本国文化事业做贡献的责任感。挖掘和探索文化交流的障碍,用翻译实践来化解两国文化间的障碍,用实践填补文学领域存在的空白。
(作者简介:颜宁宁,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翻译)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乔叟 英语文学之父 方重 《坎特伯雷故事》
一、引言
方重,字庐浪。著名的翻译家,乔叟研究学家,中古英语学家和比较文学学者。新文化运动时期,加入九三学社,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留学美国,师从著名的乔叟研究专家塔特洛克(Tatlock)教授。1927年回国,加入中国文化的建设工作,为国家的文化事业终其一生。曾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首位博士生导师,成为学校最高级别的教师,提出了颇具“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研究理念。其主要译作和作品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诗歌体)、《陶渊明诗文选译》等,几乎每部译作都在填补中国文化空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杰弗雷·乔叟(1343-1400),英国小说家、诗人、翻译家,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在诗歌领域首创英雄双韵体,是首次用英语创作的作家。他处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思想上具有两个时代的特点。即反封建,反教会,对刚刚产生的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进行了无情揭露。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一)法国影响时期(1359-1372):主要翻译法国作品和引进法国文学体裁。该时期作品《悼公爵夫人》,譯作《玫瑰传奇》。
(二)意大利影响时期(1372-1386):受到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进步思想的影响。先后创作了《百鸟会议》《特洛伊勒斯和莱克西德》《好女人的故事》。
(三)成熟时期(1386-1400):创作现实主义作品《坎特伯雷故事》(The Canterbury Tales),采用五步抑扬格,首创英雄双韵体。
二、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
《坎特伯雷故事》是一部诗体短篇小说集,乔叟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摆脱了中世纪的浪漫主义风格,借鉴了《十日谈》的写作形式。这部作品通过朝圣把各个阶层的人聚集一起,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示了14世纪下半叶英国社会全景。这部作品具有很多先进性,比如在作品形式上,首创英雄双韵体;在表达形式上采用了戏剧性独白;语言上,采用英格兰南部口语;题材上,包含多种文学体裁。
三、方重的翻译思想
(一)强调做好译前准备
方重注重实践,提出译者除了要具备驾驭语言的能力外,还要提高自身修养,力求对原作家和原作品负责。在翻译名家作品时提前研究作者和其作品,以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内涵和精神,以求心领神会。确保在翻译时正确传达作品的内容。
(二)主张“意译”和“传神”
近代,《坎特伯雷故事》在国内有两个中文译本,除了方重,另一个译者是黄杲炘。两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翻译思想也不同,因此,两版译文差异很大。方重译文最大的突破是改原来的诗体变为评书文体,摆脱了格律的束缚。
(三)注重文本,精于注疏
在方重译本的序言中,“Zephyrus”被译为西风,而西风在译入语的文化里代表着寒冷。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气流影响,西风为暖风。为了正确表达原文的含义,解决译入语读者的疑惑,他在译文下方注解,以免引起读者的错觉,所以译为“和风”。
(四)提出“朗诵”助于翻译
朗诵作为一种口头语言和语音表达形式,它能够激发译者的语言贮藏和文学创作。有时候“听着听着,英语的句子就会一串串地冒出来”。这种独特的实践方式,在他的创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方重译《坎特伯雷故事》
(一)翻译背景
方重构思并翻译《坎特伯雷故事》的过程中,经历了抗日战争至建设新中国的几十年,甚至在抗战时期南迁躲避战事时依旧坚持文学创作。在理论上,经过民国时期直译和意译的讨论后,方重站在了意译的阵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对文学翻译的鼓励下,他开始积极翻译外国文学,最终出版了《坎特伯雷故事》。
(二)《坎特伯雷故事》翻译的开创性
第一,姓氏和书名。他译为乔叟,“叟”象征英国文学始祖地位。译为《坎特伯雷故事》不是《坎特伯雷故事集》,不用“集”可区分于一般的短篇小说集,强调作品的整体性和内在的有机联系。
第二,原著的语言。方重翻译的原著语言是中古英语而不是改编后的现代语言。直接阅读中古英语的作品,等于直接和作者接触,亲身感受作者要表达的内涵和领悟作品的精神。
第三,译入的语言。方重采用白话文进行翻译是时代的要求。白话文的译作对读者要求较低,对当时人民的文化水平来说,会吸引更多的读者,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
第四,从体裁上看,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是一篇诗体短篇小说,讲究押韵和美感,感情表达具有感染力。方重却改用了评述文体,舍弃了押韵美,注重意境美和故事美,更多地强调故事的传递和思想的表述。让译入语读者如同听故事般对其思想心领神会。
第五,从表达手法上看,乔叟使用首创的英雄双韵体和抑扬格,对句子的韵律要求相对较高,加强了诗在音律上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方重在翻译时,为了更大程度上保持原著的内涵和精神,采用意译,摆脱形式上的限制。为了直观地表达方重开创性的翻译,附以下框架。
(三)文本案例
由于案例中原文大都附上译文,为了更好地还原方重对乔叟的研究,这里将采用中古英语版本进行讲解。方重译的《坎特伯雷故事》版本不断更新,译文基本未改变,将采用早期的译文来研究文本,从而跨越时代来公平合理地对待方重的翻译。因为,任何译文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对某个时刻社会现实的反映。 英雄双韵体:简单来说就是每行五个音步,每个音步有两个音节,第一个是轻音,第二个是重音,再加上双行押韵。韵脚如上标记所示。《坎特伯雷故事》韵式有ababbcc的七行诗节,ababbcbc的八行诗节,还有ababcb并重复六次的六行诗节。从文本对比中可以看出来,乔叟的原文本对格律、诗意,甚至是字數要求都很高。译文采用了国内的评书文体,让文章如同讲故事般娓娓道来,声情并茂,情节跌宕,是为形散神不散。发展了新的文学体裁,实现了艺术性和通俗化的结合,在当时中国的现实环境下,这种译法不失为一种突破。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方重译文参考的是乔叟的原著,不存在诗美感的损耗和意义的修改。黄杲忻参考的是Walter W.Skeat编辑的《乔叟全集》(1933年牛津大学版)。他的译作中每行12个字,保留原著双句押韵。他是把英国诗的内涵套在了中国的诗体框架中。但是由于要实现诗的可译性,首先应该做到内容的准确传递,然后再讲究形式。而黄杲炘严格追求格律,一定意义上会消耗诗的内涵和精神。
(四)翻译策略
归化与异化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长用来处理带有一国文化特色的词句。最早来源于施莱尔马克,他提出翻译的两条路径(两种方法):译者要么尽可能地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走向作者;要么尽可能地不去打扰读者,让作者走向读者。这就是归化和异化内涵最早的表述。对于带有一国文化的词句,异化是指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把原语言带向译入语,让读者了解他国文化。相反,归化是用译入语解释原语言,褪去原语言的文化特色。方重在翻译《坎特伯雷故事》时采用异化的手法。积极引进外国的文学作品,学习外国文化,吸收外国的文化形式。
例如“the ram his halve cours yronne”采用异化手法处理了带有英国文化的表达,并注释了白羊宫的内涵。在黄道带的十二宫中,白羊宫是第一个。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这一宫,那时的节气是春分。太阳已走过半个白羊宫,相等于乔叟时代日历上的4月11日之后。
五、不足之处
对于“a knyght”方重译为“武士”,黄杲炘译为“骑士”。方重译为武士是站在乔叟那个时代进行翻译的。这可能是对英国《贝奥武夫》版武士的敬仰。但是在缺少注解的情况下,会让读者联想到日本的武士,这两个国家的武士精神不同。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流逝,代表过去时代的译文,和当代读者的距离逐渐拉大,让译者认识到了译文重译的必要性。
六、结语
方重对乔叟的翻译是在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创作的,一些作品的翻译总是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方向。方重大胆采用中国评书文体来翻译外国诗歌,一是时代符合本国白话文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二是不受翻译文体的限制,采取评书体裁。三是表明外国诗歌的可译性。译者要有前瞻性的目光和为本国文化事业做贡献的责任感。挖掘和探索文化交流的障碍,用翻译实践来化解两国文化间的障碍,用实践填补文学领域存在的空白。
(作者简介:颜宁宁,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翻译)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