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园林营造思想初探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o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渔作为明末清初的文人,处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中,经历了经济、思潮、社会大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多维度移风易俗。李渔在晚年还将他多年所思成书于纸,《闲情偶寄》就由此而来。单就造园而言,李渔虽然没有像明代园林大师计成那样,成为高度职业化的造园大家。因此对于李渔园林思想分析、思辨,从而达到传承和借鉴的目的,就必须对于所处的时代特征、思想演进和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有精准且具象的理解认知。本文将结合明清两代社会环境的已有实际、江南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及思想变迁等外部因素,其人生经历及园林营造理念变动等内部因素,以其著作《闲情偶寄?居室部》作为线索来开展论述。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园林
  一、李渔时代背景及李渔其人
  李渔,浙江兰溪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九年。短短数十年著述颇丰,不完全统计超过四百万字,著书立说涵盖的领域极多。
  晚明一代在政治层次体现出了王朝末期的黑暗腐朽,但其资本主义的萌发初见端倪,西方科学文化也逐渐东传。明代万历的经济变化主要表现为两大特性:商人地位的显著提升和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全球化进程和万历年间商品经济的迅速崛起,商业资本在东亚范围内不断扩张与兼并,江南地区的商业阶层利用快速攫取的大笔资本,成功占据了社会生活中的上层地位。重视商业的社会氛围由此形成,借由初级手工业而发达的工商阶层新贵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提升和来自民间的尊重。邢兆良说:“万历年间的晚明社会是一个天翻地覆的社会:危机与希望并存,腐朽与革新相竞,新学和旧学冲突,救世和启蒙互补。[1]
  王阳明的心学大幅度改善了明末社会认知里对于商业阶层所持有的刻板印象,提供了一种与程朱理学截然不同的认识视角。这无疑是对于传统儒家学说社会主体地位的極大挑战,同时也作为李渔自发与传统士族生活模式相切割的主要推动力量,最终成为他园林营造理念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李渔的园林营造思想
  1.师法自然
  “自然”一词语出自《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语义是指“道”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天、地、人三者间关系的最理想的状态便是顺应“自然”。
  李渔的自然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本体天然造物观的历史传统为基础。李渔进行园林营造的时候,首要就是保证园林不出于自然之外。在实际操作中,李渔一个重要的造园理念就是融自然于园林,或者说融园林于自然。即在园林营造之初便要以自然为参考系,以自然为坐标原点,谋取“不事人功”而“精巧自成”。李渔提出了因借山溪的便利而非全部由人堆叠山石,重视原始的自然山水而非纯纯粹的人力开凿,最终营造出将园林天然美感和人工美感有机结合的芥子园,达到了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并重。他中年迁居南京后营造的芥子园,虽没有依山而建,但“后有小山一座……凡山居所有之物,无一不备”[3]
  有必要特别强调的是,李渔并非片面认为应摒弃一切人为因素而刻意地“一任天然”。在他看来“天然”应当因时而变、因地而变,要求“天然”合乎时宜,不应机械教条地“不加区画”。在《闲情偶寄?器玩部》中李渔写道,“柴可为扉也,取柴之入画者为之使疏密中窾,则同一扉也,而有农户儒门之别矣。”
  2.朴素的实用主义
  万历年间江南地区最主要的生活消费走向即是园林田亩消费增多,私家园林领域一改明代初年的简朴风气,逐步演化为成为明中后期大规模的造园活动,技艺层次日趋成熟。据江阴县县志记载:“国初时,民居尚俭朴,三间五架制,甚狭小。……成化以后,富者之居,朁侔公室”。[4]在重视享乐的社会大环境下营造园林的风气日渐盛行。 但李渔经历了家道中落和江山易主,“游绪绅间”之时不得不卖文为生。李渔必须在个人欲望与家庭开支上有所权衡,于营造园林方面,实用主义便是李渔推行实践的原则之一。
  李渔既有其上升到园林营造理论的文人性一面,又兼具了重视实践的匠人性的另一面。对与生活化的细节审美李渔则别有另一种见解,他造园试图站在一般平民的立场,想要创制的也是一个寻常人也能感知的世俗化园林世界,这就必须达成简单与朴素,而舍弃奢靡。李渔说:“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异标新,舍富丽无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在近代西方由维特鲁威建筑理论引申出的“适用”、“坚固”、“美观”三大建筑理念影响深远,而在古代东方李渔就以讲求实用、坚固与雅致原则与其不谋而合且一一对应。无论是透过内部世界——建筑或者外部世界——园林的维度思考,其同一性都是为了建构起人类理想中的整体生活环境,在这里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人类社会都将和谐共生、密不可分,从实用再到雅致才是环境创设要走的必然之路。
  3.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代表了一种协调均衡、相互为适的理想状态,这其中的核心就在“宜”字上,宜即是相宜成趣。园林造景中的人为判断合宜也好,或者是人的举止的称宜,都必须对于“宜”作出判断性的定义。“因地制宜”的理念并非李渔首创,“因地制宜”最初的语源为汉代赵晔的《吴越春秋》,其书提到了“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以注释中提到:“宜者,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5]更细致地解释了经史子集里的“宜”就是在面对具体现实时,人根据不同的事态、外物以及环境时候给出相应地恰当处置与合理分析。就此而言“宜”可被作为客观观测外物是否合乎规制、人本身的行动是否合理、环境是否和谐有序的重要参考准绳了。“相宜”则顺畅通达,相反则事倍功半。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李渔对万物的尺度——人的重新认识和尊重,这其中涵盖了对人的需求的侧重,再次审视人在园林营造里所处的地位,在园林设计时人对园林规模的需求、人与物是否合宜和园林安全性等等的诸多以往疏漏。参照李渔的众多园林内部空间设计理念,也都遵循了了因地制宜的创设原则。在此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李渔文中提到的“因地”之“地”,不能单纯地和地形、地势划上等号。
  再者他认为在营造园林景观亦或是设置园林建筑时,空间错落,与时、景相宜的原则普遍适用,且兼顾了园林选址时处理朝向方位的问题。在有限区块内实现意蕴的无穷,着力使得管中窥豹的目的达成。“卑处叠石舟山,高处浚水为池”,即是处理园林景观空间方位的问题,在哪里堆山引水,在哪里培植草木也都是些如何合理化处置位置的经典议题。
  在李渔的作品《闲情偶寄》里毫不避讳地全方位展现了明末清初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及其思想理念等,透过这个线索有助于理解特定时期的特殊价值载荷,重现或者说再造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也就是李渔园林营造思想对于我们现今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邢兆良.《朱载堉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3](明)李渔,江巨荣、卢寿荣校注:《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明)赵锦修、张衮纂,嘉靖《江阴县志》,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5](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版.
其他文献
摘要: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纳税筹划是重要内容之一,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股权转让业务,股权转让过程将对企业产生较大的税收压力,因此,这就需要做好股权转让中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工作,降低企业税负,提高经营效益。本文就针对股权转让中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进行探究,来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股权转让;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前言:  股权转让主要指公
期刊
摘要:分析国内外废品回收利用的优缺点,结合时代机遇,为国内废品回收利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废品回收利用;互联网+  纵观二十一世纪废品回收利用问题,国内和国外有着相同的目标,不尽相同的处理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什么正在悄然改变。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生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进而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期刊
摘要:云计算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本文通过介绍云计算的相关概念,同时基于云计算的三种模式,提出了云计算背景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构建思路,并深入分析了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多种运行机制,旨在推动云计算背景下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云计算;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运行机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宽带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化和分布式处理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快速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到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破产。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破产清算会计,运用会计核算更好保障相关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但是,在破产清算的实际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研究破产清算会计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破产;清算;会计;问题;对策  1 企业破产清算工作概述  1.1
期刊
摘要:探讨OSCE考核站点转化为培训站点在年轻护士实训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通过建立实训小组、病案库、介绍各模块的构成及培训方式。OSCE情景模拟教学法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能紧贴临床,调整护士的工作状态,提升其业务水平,促进综合水平的提升。本文通过传统临床教学的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了OSCE教学方法的实践,并作了总结。  关键词:OSCE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教学法;护士实训教学;  一、OSCE概述
期刊
摘要:在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过程中,对中职衔接上高职课程教学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走访调研和实践教学经验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要求,如何将课程设置更好的衔接作为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  一、引言  根据贵州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结合贵州省汽车产业建设与发展需求,按照国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特别是电力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发展飞速的同时也存在非常大的问题,生活当中方方面面都会用到电,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电的使用,正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因此电力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网架设的数量越来越多。因为用电量的增大,所以电力行业就会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所以,电力电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在现代企业中,要想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进行合理的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内部合理的管理人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和创造出更有形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非常现代的管理方式,企业需要优化重组现有的人力资源,把实现最大化的资源效应作为企业的目标。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在份额既定的情况下,企业涌入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在面临更广阔的前景的同时同样也面临着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国有企业作为行业中的龙头,为了能够做好带头作用,引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基础,主要是突出在精神思想层面,而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这就突出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当今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进而提出思想整治工作的创新渠道。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创新  随着新媒体的
期刊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应用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了电气自动化的运营成本。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现实生活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人工智能更好的应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  关键词:电气功能自动化;人工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