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乐”现,上善至美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音乐歌颂水,古今中外佳作不断,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我国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我国作曲家王世光的《话说长江》,都是大家百听不厌、脍炙人口的名篇,几百年至今,它们的美丽旋律始终在人们的脑海中徘徊与回荡。
  水的题材是最美的题材,亦是最自然的题材。近日,又有一部借用“上善若水”而来的交响音乐,它就是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青年作曲家杨晓忠创作的交响套曲《上善蜀水》。该作品于2016年12月17日由四川交响乐团(以下简称“川交”)在成都特伦苏音乐厅首演。
  《上善蜀水》是“川交”委约杨晓忠创作的一部五个乐章的大型交响套曲,它凝聚了四川当地艺术家的大量心血,集中了四川当地人民的精神追求,是一部充满了政治与艺术正能量,贯穿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原创作品。


《上善蜀水》首演音乐会

  杨晓忠于1985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宋名筑教授及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埃德尔音乐学院的彼得·布莱德沃克教授。1990年毕业后,同年他攻读作曲硕士学位,师从四川音乐学院黄虎威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何训田教授,1992年毕业,现任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他在完成平日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所写的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剧等屡受好评。因成果突出,他获得过“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音协“金钟奖”等国内重要音乐奖项,是一位既有才华,又有经验,既有艺术想像力,又有艺术责任心的作曲家。
  《上善蜀水》是一部拥有庞大思维和深刻寓意的交响乐作品,其结构完整,构思不凡,五个乐章分别体现了“水韵”“水律”“水润”“水势”“水德”五种形态,并在这五个“隐性”化标题中,相应加入了《青流闻道》《江河脉动》《春夜喜雨》《川江放歌》《生生不息》的写实化标题,使这部交响套曲的各乐章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清晰性。
  作品在成都首演期间,我与杨晓忠教授有过一次交谈,他说他对这部作品的创作始终有着相当缜密的准备与安排,其中包括思想上的梳理和艺术上的筛选,还有风格方面的借用和技法方面的实验。在他看来,《上善蜀水》首先应该是一部歌颂中华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作品,同时又是一部拥有别致的意境和特殊气质的交响音画套曲。作品创作中的“以水为借”“以水为纲”,实际上是宏观的艺术着眼点,其中最为本质的是通过歌颂蜀水,表现水的不同形态,反映出细腻、微观、核心的精神内涵。
  我听《上善蜀水》时,首先被它所包容的恢宏思想所震撼。这部交响套曲通过对水的描写,特别是对蜀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至上美德的描写,结合道家清高雅思、天人合一的境界,表现出“传承中华文化根基,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的中心思想。我对作曲家大胆的创作构思深深钦佩,亦对他那开放的、不拘一格的艺术想象力由衷赞叹。杨晓忠在创作时很有魄力,他打破了以往交响套曲的西洋交响化或民族“点缀”化的老套路,在各个乐章中灵活地采用了以民族器乐为主,附加西洋弦乐、混声合唱、混声四重唱等形式,表现了东西方音乐“融”的意境以及民族音乐独特的“魂魄”韵味。
  在大的整体框架下,一部交响套曲的结构往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个乐章犹如单独的交响诗,集中表现着各自很强的音乐内涵,然后通通汇总在一个统一的逻辑线上。就像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一样,著名的《沃尔塔瓦河》只是其中的一个乐章),《上善蜀水》同样也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作曲家杨晓忠

  乐曲一开始很有神妙的“诗性”味道,第一乐章《青流闻道》和第二乐章《江河脉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还有感官上的新奇色彩,前者采用民乐组合加混声合唱的手法,音乐清雅飘逸,悠韵深深;后者采用阮族乐器与弦乐的组合,音乐以静雅加动感,时隐时现,神韵悠悠。
  第三乐章《春夜喜雨》写得最为出色,其中的混声合唱、古筝与弦乐组合,将杜甫的《春夜喜雨》表现得惟妙惟肖,歌唱家蔡红演唱的川剧高腔音调令人回味。乐章的配器虽很清淡,但意境尤为深邃,特别是混声合唱写得非常精彩,整首的吟唱曲调,诗的感觉清晰可辨,而曲中乐与诗的融合则显得十分清新和亲切。
  第四乐章《川江放歌》是一首双琵琶协奏曲,它采用了两把琵琶与交响乐队的组合,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形式。在这个乐章中,作曲家希望体现出“水势”的感觉,他将“船歌”“号子”“闯滩”作为协奏曲的三个部分,借用了川江号子中“大筒筒”“边音”“帮腔”“板桡节奏”等素材,以两把独奏琵琶为主要载体,呈现出了“水势”的强大气魄。
  第五乐章是一个歌颂性的、礼赞式的乐章。由混声合唱、民乐小组、交响乐团合力组成的庞大阵容,共同演释出一种水的动感,它生机勃勃,清澈透明,既有柔情的温和之力,又有骇人的洪荒之力。最后,乐章的弱结束呈现出了江河终归大海、蜀水渐渐远去的背景,而在这个背景之上,则是一种伟大民族文化的无形延伸与扩展。
  在我看来,《上善蜀水》创作者艺术想象力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以思想内涵、艺术境界和音乐内容为目的,巧妙地采用灵活的音乐表现形式,使作品摆脱了固有的套用模式,回到了顺其自然的轨道之中。
  《上善蜀水》是一部成功地将交响乐团与民族乐团结合在一起的作品,两者的融合已经达到了一体化的程度(有的乐章以民族乐团为主,有的乐章以交响乐团为主,还有的乐章运用了灵活的组合方式,同时伴以混声合唱、地方戏曲领唱、混声四重唱等形式)。看得出,作曲家在创作技法上动了很多脑筋。杨晓忠是个很有想法的作曲家,写作时,他并没有盲目赶“时髦”,刻意外在地滥用现代技法,也没有死抱僵硬的传统“裹足不前”,而是在民族民歌旋律及民间戏曲音调的基础上,大胆地以西方新技法的形式来架构及烘托音乐。从大的结构上看,整部作品有着以中为主、以西为辅、中西合璧、形神兼顾的特点。
  实践证明,每一项艺术创作的开启都是最艰难的,然而一个好的开始会为该作品日后的继续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更加成功的条件,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上善蜀水》的创演,是“川交”2016年的一个重头戏。它代表了“川交”全体音乐家向上、向善的人生价值观,体现着川蜀大地人民大众对民族、对家乡、对蜀水的亲切之情。
  首演当晚,“川交”全体音乐家(含“天姿国乐”二十余位女演奏家、混声四重唱及独唱演员)和成都教师合唱团的歌唱家们在邵恩的指挥下,顺利地演出了这部作品。不过,我在总体上感到满足和欣慰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艺术上的欠缺,或者说是不够如意、不够精致、不够均衡的地方。
  首先,前三个乐章的音乐过于“静止”,配器也略觉“写实感”强,有些“白”的感觉和“滞”的现象存在。我建议增加一些“雅”的气氛和“玄”的感觉,要使道家空灵、飘逸、潇洒的意境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诗意更加突出。此外,三个乐章中音色的丰富及音响的均衡亦有不舒服的感觉,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配和改进。
  其次,第四乐章写得太单薄了,双琵琶的音乐欠缺复调化的处理,全曲的音樂展开不够,戏剧化的高潮亦未能尽情体现。可否考虑将这个乐章改为双琵琶与筝的三重协奏曲,借以加强音响和音色的变化,亦可将惊涛骇浪的效果及闯滩的生死搏斗感表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
  第三,第五乐章也有“写实感”过强的痕迹,音乐缺乏色彩的变化和起伏的跌宕,继而使礼赞的神圣感和幻想境界受到了限制。如果作曲家将这个乐章写得再细致些,配器的色彩和层次再向“印象派”靠拢一些,如此便会使音乐的隐性内涵表现得更加深刻。
  《上善蜀水》,赞美水的优雅,吟诵水的流长,渲染水的姿态,歌颂水的无私,它是人们献给生命、献给自然、献给蜀水的由衷礼赞!
其他文献
英国传奇古典吉他演奏家朱利安·布里姆  英国传奇古典吉他演奏家朱利安·布里姆(Julian Bream)娓娓讲述了关于一位改变了世人对西班牙吉他的传统观念并成为了真正的音乐大师的回忆。他的名字叫作安德列斯·塞戈维亚。和帕格尼尼之于小提琴、拉赫玛尼诺夫之于钢琴一样,塞戈维亚这个姓氏已然成为了吉他的代名词。  “塞戈维亚的演奏风格有一种全然不同于他人的气质。”布里姆这样评价道。他本人在年轻时偶然得到了
期刊
初识即将于本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中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的钢琴名家叶菲姆·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缘于多年前收到的一张他与小提琴大师斯特恩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集》唱片。向来痴迷勃拉姆斯这三首作品的我,此前一直都在寻觅斯特恩的演绎版本,但真当与这张唱片不期而遇时,望着封面上大师身旁那个年轻的身影,有了些许迟疑,但转念想到能被斯特恩选为合作对象者,艺术质量应有相当保证
期刊
美国指挥家莱昂纳德·斯拉特金(Leonard Slatkin)在2008年成为了底特律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他既经历了乐团2011年的罢工,也经历了底特律城市的破产。在过去的九年间,他一点一滴地重新塑造底特律交响乐团:在乐团罢工后重新为乐团纳入新鲜血液;为乐团注入美国风格和美国曲目,让乐团在不同的音乐风格间变换自如;更重要的是,他将乐团带到了音乐厅之外,带到了网络直播中。他说,听众不仅在音乐厅内,更
期刊
我最初接触到小剧场戏剧是在上海话剧中心观看引进的爱丁堡戏剧节剧目《低处生活》,它由盲顶剧团演出,演员只有四人,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在学校任教期间又参与排演了多部百老汇音乐剧,其中《Company》《I Love You》以及后来观看的《最后的瞬间》《在那遥远的地方》,让我切身体会到小剧场音乐剧的魅力,包括其精致的舞台设计、充满创意的道具运用、引人入胜的剧情和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不过,最
期刊
昆明的四季温暖如春。3月的天气,虽然温度和上海差不多,但既不闷热,也不寒冷。白天在看似热烈的阳光下多走几步路,居然连一滴汗都不会出,而晚上就算不穿外套,顶多只有一丝凉意,而不会感到刺骨。我们便是在这样一个季节,来到了这座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春城”,聆听了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在春城剧院举办的一场“山花·秦岭·丝路——崔炳元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并采访了乐团的书记廖勇。3月,正是昆明樱花盛开的时节  昆明
期刊
年轻而激进的勋伯格,暮年回归的施特劳斯,晚年依旧探索的贝多芬,少年圆熟却热衷于传统的门德尔松……音乐的世界恰如室内乐精神:每个人秉持自己的内心,同时倾听并接纳他人。  最近,不少朋友都在追日剧《四重奏》,当四位主人公拿起提琴,校准音高,在相互倾听中奏响音乐时,那与世隔绝般的亲密氛围颇令人神往。学习演奏室内乐作品,必要经历排练初期跌跌撞撞的磨合过程,而那种终于学会和伙伴们迈着同样步伐走入音乐的奇妙感
期刊
如果有人想去纽约东八街39号寻遗,看到的估摸是连锁药店。但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里是一个见证传奇的地方——雪松酒馆(Cedar Tavern)。不过,不要以为那是个多么金碧辉煌的地方,相反,它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简易小酒馆——一个狭长的客厅大小,用镶着铆钉的人造革沙发隔出一个个卡座,生意火爆的时候非常拥挤和热闹。据作家艾尔弗雷德·卡津(Alfred Kazin)描述,店内“布置简朴,吧台上的钟时
期刊
对于天真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去读一本怎样欣赏音乐的书一定很奇怪。从什么时候起听音乐成了问题?音乐是供人享受的。为什么一个人要学习或听从指导去聆听他正在听到的东西?答案很简单:听音乐是一项通过经验和学习得到的技能,知识会增强喜悦感。  听众已经习惯了作曲家作为评论人所写的散文以及他们作为作家所写的技术性论文,柏辽兹、勋伯格、理查·施特劳斯,更近一点的有巴贝特(Babbitt)、辟斯顿(Piston)、
期刊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德国作曲家、音樂评论家,出生于萨克森的小镇茨维考,曾创办《新音乐报》,是当时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他继承并发展了舒伯特歌曲的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故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  舒曼是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他凭借深厚的文学修养,用浪漫主义情怀创作音乐,表达自己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情感
期刊
音乐界就像微缩的人生,总是充满聚散别离。  两年前,艾伦·吉尔伯特曾率领纽约爱乐乐团来上海演出马勒《第五交响曲》;而今年,或许是艾伦+纽约爱乐+马勒这个铁三角最后一次在上海集体亮相。想到这一点,我对他们的演出既期待,又有一丝怀念。  好像心有灵犀,艾伦这次搬来了马勒《第七交响曲》。  祖宾·梅塔曾说:“马勒第七,可能是我指挥过的曲子当中,最难指挥的一首。”杰吉耶夫也说:“这部作品我不敢轻易染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