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时最多的一个部分,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主要的形式,但学生始终不能对课文有自己的真正理解,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这主要是因为多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整体上却仍未摆脱传统阅读理论的束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究、纵向发展的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是写作的必备前提。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是整个环节的主体,所以说上好阅读课,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期望的。阅读教学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进行文本的感悟、理解、欣赏、评价,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个性品质。下面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谈以下几点认识。
1、学生阅读先结构与语文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人的理解活动总是以人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为前提条件,因此,海德格尔将这种结构称之为“先结构”,认为它标志着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而人类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追寻就是理解。阅读作为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正如顾黄初先生所言:“阅读,是人们通过语言符号的辨识、感知、理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进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语文行为和心智活动。”
2、传统的阅读理论及其弊端
中国传统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中的理解就是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准确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意即“复制”作者的本意,把追求作者作文的本意当作是理解的唯一标准。例如,孔子就强调“述而不作”,把阐述圣贤经典的思想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决不参与意义的“创作”。只要把圣贤文章的本意“述”清楚了,也就达到了理解的要求。兴起于汉代的训诂学在阅读和解释经典著作时,就极力主张要推究作者的本意,反对“望文虚造而违古意”。宋代著名的大学者朱熹也曾有这样的论述:“大抵读书,且须虚心静态,依傍文义推句脉。看定此句指何意,说何事,略用今人言语体贴,替换一两句,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先教自家心里分明利落,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一言一字不相肯可,此外都无闲杂说话,方是得个人处。”他认为“某之捷径,只是解圣贤语意,看其血脉贯通处,为之解释,不敢以己意道理”。不难看出,朱熹将对阅读的理解视为“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并且认为只有达到了“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一言一字不相肯可”的程度,才算是“得个人处”。在朱熹看来,作者的本意在作品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带着空白的头脑去钻研、琢磨作者的本意,不能掺杂有个人的见解。简言之,就是要读者忠实地“复制”作者的本意。当然,在理解阅读所产生的意义上,古代也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现实与解释往往存在着差异。
3、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阅读过程
传统的阅读理论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先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积累等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和影响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忽略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差异性,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在阅读过程中,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阅读,也会有一种不一样的理解。其原因就在于读者和作者常常并不是处于同一时代和同一环境的,两者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世界观有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读者阅读先结构的差异性,造成了他们对文章理解的多义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一句格言,从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和全部力量。”
阅读活动是由特定的主体与特定的作品构成的具体的相互作用过程,阅读主体“先结构”作用的发挥是与特定对象的具体要求联系在一起的。同时,阅读主体“先结构”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它在解释阅读对象的同时,也会根据对象的具体特点不断修正、调整以至重构自身。正是由于阅读先结构的这种开放性,使得它能够始终站在新的逻辑起点上,为人类的阅读理解活动提供前提条件。阅读鉴赏主要是通过审美直觉的方式去理解作品,正因为如此,读者的阅读先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积累和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对作品的理解层次和程度。只有那些具有丰富知识积累的读者,才可能从作品中“悟”出较为深刻的内涵;而那些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的读者从阅读理解中所得到的,仅仅只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消遣而已,因为他不可能从作品中寻求到那种审美“发现”,自然也就享受不到人在“自我实现”之后所能够获得的那种精神满足。因此我们认识到,当我们抛开传统的阅读理论,从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出发,重新审视阅读活动时,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阅读先结构对于阅读理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事实证明有效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形成的语文素养和基本素质是终身受用的;有效的阅读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六大潜能,即: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专注能力、视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有效的阅读还能够积极促进写作。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有效的阅读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学生的人生亦会因为阅读了大量的有益书籍发生巨大的改变。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学习是一个合作探究、纵向发展的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是写作的必备前提。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是整个环节的主体,所以说上好阅读课,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期望的。阅读教学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进行文本的感悟、理解、欣赏、评价,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个性品质。下面笔者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谈以下几点认识。
1、学生阅读先结构与语文阅读教学
众所周知,人的理解活动总是以人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为前提条件,因此,海德格尔将这种结构称之为“先结构”,认为它标志着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而人类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追寻就是理解。阅读作为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正如顾黄初先生所言:“阅读,是人们通过语言符号的辨识、感知、理解,从中获取知识信息,进而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语文行为和心智活动。”
2、传统的阅读理论及其弊端
中国传统的阅读理论认为阅读中的理解就是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准确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意即“复制”作者的本意,把追求作者作文的本意当作是理解的唯一标准。例如,孔子就强调“述而不作”,把阐述圣贤经典的思想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决不参与意义的“创作”。只要把圣贤文章的本意“述”清楚了,也就达到了理解的要求。兴起于汉代的训诂学在阅读和解释经典著作时,就极力主张要推究作者的本意,反对“望文虚造而违古意”。宋代著名的大学者朱熹也曾有这样的论述:“大抵读书,且须虚心静态,依傍文义推句脉。看定此句指何意,说何事,略用今人言语体贴,替换一两句,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先教自家心里分明利落,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一言一字不相肯可,此外都无闲杂说话,方是得个人处。”他认为“某之捷径,只是解圣贤语意,看其血脉贯通处,为之解释,不敢以己意道理”。不难看出,朱熹将对阅读的理解视为“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并且认为只有达到了“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答,无一言一字不相肯可”的程度,才算是“得个人处”。在朱熹看来,作者的本意在作品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带着空白的头脑去钻研、琢磨作者的本意,不能掺杂有个人的见解。简言之,就是要读者忠实地“复制”作者的本意。当然,在理解阅读所产生的意义上,古代也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现实与解释往往存在着差异。
3、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阅读过程
传统的阅读理论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先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积累等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和影响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忽略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差异性,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在阅读过程中,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阅读,也会有一种不一样的理解。其原因就在于读者和作者常常并不是处于同一时代和同一环境的,两者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世界观有很大的不同。正是由于读者阅读先结构的差异性,造成了他们对文章理解的多义性。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一句格言,从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够表达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和全部力量。”
阅读活动是由特定的主体与特定的作品构成的具体的相互作用过程,阅读主体“先结构”作用的发挥是与特定对象的具体要求联系在一起的。同时,阅读主体“先结构”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它在解释阅读对象的同时,也会根据对象的具体特点不断修正、调整以至重构自身。正是由于阅读先结构的这种开放性,使得它能够始终站在新的逻辑起点上,为人类的阅读理解活动提供前提条件。阅读鉴赏主要是通过审美直觉的方式去理解作品,正因为如此,读者的阅读先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积累和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其对作品的理解层次和程度。只有那些具有丰富知识积累的读者,才可能从作品中“悟”出较为深刻的内涵;而那些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的读者从阅读理解中所得到的,仅仅只是一种消极意义上的消遣而已,因为他不可能从作品中寻求到那种审美“发现”,自然也就享受不到人在“自我实现”之后所能够获得的那种精神满足。因此我们认识到,当我们抛开传统的阅读理论,从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出发,重新审视阅读活动时,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阅读先结构对于阅读理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事实证明有效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形成的语文素养和基本素质是终身受用的;有效的阅读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六大潜能,即: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专注能力、视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有效的阅读还能够积极促进写作。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有效的阅读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学生的人生亦会因为阅读了大量的有益书籍发生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