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设问 层层深入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mo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题型以问答题为主。综合多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点来看,文章内容要点、思想情感、写作技巧三方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以问答题为主。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这几方面能力加强训练,以提高其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下面以《故都的秋》和《泪珠与珍珠》为例,谈谈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精心设问,以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首先,设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应先提一两道与课文内容十分贴近,较少迁移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类题只要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后大都能较正确地作答,这些题权当“抛砖引玉”,为后面所设问题的解答作铺垫。
  比如学习课文《故都的秋》时可先设这样一个问题: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的秋景图?(每幅图的概括不超过5个字)
  这道题与文中语句直接相关联,很容易找到答案,解答时要先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清五幅图所在的各个层次,才能在各个层次中运用“选择加组合”的方法,选择各个层次中的重点词语或词组后有机地组合,形成较为正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五幅图依次是小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闲人,秋景奇果。
  同理,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也可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
  本文写了哪些泪珠?请从文学的泪、现实的泪、宗教的泪三方面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文学的泪——《小妇人》中马区夫人话中的泪;冰心散文中的泪;白居易乐府诗中的泪;杜甫诗中的泪。现实的泪——海峡两岸探亲的泪;外子欲哭无泪;母亲眼中的泪。宗教的泪——观音的慈悲之泪;信徒的感恩之泪。
  其次,用联想或由此及彼的方式设置较有难度的题,意在引导学生由已知的去思考未知的,触类旁通,培养学生解答问题时的联想能力。
  比如教学《故都的秋》时可设以下问题:
  本文哪些自然段用了与“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相同的写作手法?试分析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第二、五、六、十三段都用了与诗句相同的对比映衬手法,作用是抑彼扬此,有力地突出了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的热爱。
  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也可设置这样的问题: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多次对闰土的形象进行描写,使文章增色不少。请问,本文中多次出现马区夫人“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清明”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作用一:这句话把古今中外的、文学的、现实的甚至宗教的泪串联起来,使文章行散而主旨不散,有穿针引线的作用;作用二: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最后,设置有深度的问题时,一定要联系前面已解决的问题,不可跳跃过大而掉链子,这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问题。比如《故都的秋》中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本文在写景之后为什么要插入一段介绍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性文字(第十二自然段)呢?
  参考答案:一是为了在自然气息之中添上一重文化气息,渲染一种文化氛围;二是这段文字与文题“故都”二字暗合,也与文眼“悲凉”二字的情感一致,有力突出了这一情感基调;三是宕开一笔,纵横说明议论,展现了作者開阔的思路,使文章显得更有灵气。
  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回答问题时不仅要注意到文题所包含的内容,还要思考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及文章的情感基调。而这些问题前面已有涉及并有了解答,因此用已解决的来探究未知的,可谓步步为营,顺理成章。
  《泪珠与珍珠》一文教学也可以这样来布局和设问:
  本文所写的“文学的泪,现实的泪,宗教的泪”三方面的内容能换一换排列顺序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换顺序。因为这三个方面的泪由文学到现实再到宗教,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少女时代到暮年时光,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更有认识上逐步深入的递进关系,是层层铺垫又层层递进的,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用这“三步走”打开学生解题思维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更有深度的探究性的问题,以便进行拓展性学习。比如《故都的秋》还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作者独特的“悲凉”心境该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文章中故都之秋“悲凉”这一特征在作者心灵的投影是丰富而含蓄的。作者写牵牛花,“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这不仅是在表达自己的色彩爱好,更是在物化一种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扫街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竟会“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触景伤情、联想独特的文字,表现出一种孤寂、忧思的心绪。这里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郁达夫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此时的“悲凉”已是故都赏秋的心态与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我们不妨这样说,文章流露的“悲凉”——忧虑、孤独、落寞的心绪,正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知识分子的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使读者品读时不免产生苦涩感的阴影。
  2.本文在运思谋篇、遣词造句、文笔风格以及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的结合上表现了独特的色彩,试选择其中一两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烘托、对照手法。作者除了直接叙写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对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动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
  (2)复沓、跌宕手法。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激情,无论礼赞或哀怜,无论热烈或悲凉,我们总深感作者的情是真切的。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源远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佳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如,对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的“秋味”这个抽象的“触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于“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
  (3)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在选择搭配词语上,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
  以上就是笔者在现代文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初一的语文教师,笔者总能听到身边的教师抱怨学生不会写作文,作文质量差;有的教师会抱怨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造成学生不知道怎么写作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经过仔细分析,笔者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  1.课标要求不同,造成初中教师要求高于学生现有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要求为:(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
期刊
智识分子即受过高等教育,有相当的思考和智识能力,拥有学者、教授、专家等体面职业的人。严歌苓作品《陆犯焉识》中的陆焉识即属于这个群体: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会多国语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留学美国,且获博士学位,历任国内各大学教授。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作者通过对陆焉识身世浮沉的描述,展示了这位智识分子的生存境遇,触发了我们对这种境遇的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用以退为进,处下无为来尽显其幽微神妙;
期刊
作文教学难乎?作文教学与作文教材的关系如何?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与写作教学有关系乎?作文教学的确很难,很多时候费万分力却仅获一分果,所以有些教师直接抛弃了写作教学课。而多数教师则过多地依赖作文教材,作文教材怎么编他就怎么教。现行作文教材版本众多,混乱无序,对初中学生共三年的写作技能培养没有规划。好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习作的范例,为教师的写作教学准备了无穷之泉。  那么,怎样才能挖掘出课文中的
期刊
三、聚焦拓展思维深度的生长点,创设自由充分的表达时空  卢梭曾说过:“我们在路上不是像驿夫那样追赶路程,而是像旅行家似的沿途观赏。我们心中不只是想到一个起点和终点,而且还想到起点和终点之间相隔的距离。”中间的距离就是学生需要经历的沿途的风景,在这段历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转变思维方式,形成清晰的知识系统。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做到少教多学,让学生亲身经历
期刊
法国的哈伯特曾说:“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风都是逆风。”在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阶段,一定要认清现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制订有效的备考策略,力争实现高三阶段语文答题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大幅提升。为使高三二轮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高三语文教研组平时的研究以及上次长沙学习获得的复习经验,笔者代表我们茶陵一中高三语文教研组对2016年高考命题趋势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并对我们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做法作一
期刊
中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学生切身利益,改革既要积极进取,又要审慎稳妥,对一些关键环节的改革,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就体现了这样一种改革思路。  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形成新的招生录取模式和考试招生管理机制是推进中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积极稳妥地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学
期刊
改变小学生惧怕作文的现状,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享受作文的快乐,是我们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颇感棘手却又须积极面对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比压力更容易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要想让小学生乐于写作,培养其写作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积极调动一切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因素,为我所用。  兴趣从哪里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
期刊
人教版必修一选取了司马迁《鸿门宴》一文。“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刘邦进入咸阳、项羽歼灭了秦军主力——秦朝灭亡之后。刘、项共同的敌人消灭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就成为了当时的主要矛盾,鸿门宴正是这种矛盾的具体反映。  楚怀王曾与刘、项等人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先入咸阳,称王并不过分。但从军事力量而言,项羽强大,刘邦弱小,项羽不允许刘邦称王。  项羽的谋士范增千方百计想除掉刘邦,宴会前,以刘邦
期刊
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也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文字碰撞的过程,是彼此生命痕迹交汇的过程。有人说,学生多写是法宝,教师批不批是其次的。对于这一说法,笔者不敢苟同,批阅作文带给笔者的莫大享受,是笔者职业生涯中值得回味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点点滴滴、形形色色的批语很难收集整理,下面仅将笔者手头存留的部分评语简单分类,跟同行交流:  一、对细枝末节处的订正  广东省的简称是“粤”,很多人以为上面部分跟“奥”一样,
期刊
夜阑人静,耳边又传来那熟悉的歌声: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灯光仍在亮……  或许这只是一支小曲,并没有道出为人师者的全部,但我从中感受了一种敬仰的圣洁。  记得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天下课铃刚响,我还来不及喊下课,教室里就响起了口哨声,我感觉到教师的“尊严”受到了伤害,立即大声查问:“是谁在吹口哨?给我站出来。”不一会儿,一个同学低着头走到了讲台前。我对他厉声责骂:“你小小年纪从哪里学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