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题型以问答题为主。综合多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点来看,文章内容要点、思想情感、写作技巧三方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以问答题为主。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这几方面能力加强训练,以提高其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下面以《故都的秋》和《泪珠与珍珠》为例,谈谈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精心设问,以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首先,设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应先提一两道与课文内容十分贴近,较少迁移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类题只要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后大都能较正确地作答,这些题权当“抛砖引玉”,为后面所设问题的解答作铺垫。
比如学习课文《故都的秋》时可先设这样一个问题: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的秋景图?(每幅图的概括不超过5个字)
这道题与文中语句直接相关联,很容易找到答案,解答时要先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清五幅图所在的各个层次,才能在各个层次中运用“选择加组合”的方法,选择各个层次中的重点词语或词组后有机地组合,形成较为正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五幅图依次是小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闲人,秋景奇果。
同理,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也可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
本文写了哪些泪珠?请从文学的泪、现实的泪、宗教的泪三方面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文学的泪——《小妇人》中马区夫人话中的泪;冰心散文中的泪;白居易乐府诗中的泪;杜甫诗中的泪。现实的泪——海峡两岸探亲的泪;外子欲哭无泪;母亲眼中的泪。宗教的泪——观音的慈悲之泪;信徒的感恩之泪。
其次,用联想或由此及彼的方式设置较有难度的题,意在引导学生由已知的去思考未知的,触类旁通,培养学生解答问题时的联想能力。
比如教学《故都的秋》时可设以下问题:
本文哪些自然段用了与“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相同的写作手法?试分析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第二、五、六、十三段都用了与诗句相同的对比映衬手法,作用是抑彼扬此,有力地突出了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的热爱。
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也可设置这样的问题: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多次对闰土的形象进行描写,使文章增色不少。请问,本文中多次出现马区夫人“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清明”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作用一:这句话把古今中外的、文学的、现实的甚至宗教的泪串联起来,使文章行散而主旨不散,有穿针引线的作用;作用二: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最后,设置有深度的问题时,一定要联系前面已解决的问题,不可跳跃过大而掉链子,这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问题。比如《故都的秋》中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本文在写景之后为什么要插入一段介绍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性文字(第十二自然段)呢?
参考答案:一是为了在自然气息之中添上一重文化气息,渲染一种文化氛围;二是这段文字与文题“故都”二字暗合,也与文眼“悲凉”二字的情感一致,有力突出了这一情感基调;三是宕开一笔,纵横说明议论,展现了作者開阔的思路,使文章显得更有灵气。
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回答问题时不仅要注意到文题所包含的内容,还要思考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及文章的情感基调。而这些问题前面已有涉及并有了解答,因此用已解决的来探究未知的,可谓步步为营,顺理成章。
《泪珠与珍珠》一文教学也可以这样来布局和设问:
本文所写的“文学的泪,现实的泪,宗教的泪”三方面的内容能换一换排列顺序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换顺序。因为这三个方面的泪由文学到现实再到宗教,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少女时代到暮年时光,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更有认识上逐步深入的递进关系,是层层铺垫又层层递进的,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用这“三步走”打开学生解题思维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更有深度的探究性的问题,以便进行拓展性学习。比如《故都的秋》还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作者独特的“悲凉”心境该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文章中故都之秋“悲凉”这一特征在作者心灵的投影是丰富而含蓄的。作者写牵牛花,“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这不仅是在表达自己的色彩爱好,更是在物化一种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扫街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竟会“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触景伤情、联想独特的文字,表现出一种孤寂、忧思的心绪。这里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郁达夫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此时的“悲凉”已是故都赏秋的心态与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我们不妨这样说,文章流露的“悲凉”——忧虑、孤独、落寞的心绪,正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知识分子的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使读者品读时不免产生苦涩感的阴影。
2.本文在运思谋篇、遣词造句、文笔风格以及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的结合上表现了独特的色彩,试选择其中一两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烘托、对照手法。作者除了直接叙写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对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动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
(2)复沓、跌宕手法。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激情,无论礼赞或哀怜,无论热烈或悲凉,我们总深感作者的情是真切的。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源远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佳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如,对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的“秋味”这个抽象的“触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于“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
(3)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在选择搭配词语上,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
以上就是笔者在现代文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首先,设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应先提一两道与课文内容十分贴近,较少迁移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这类题只要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后大都能较正确地作答,这些题权当“抛砖引玉”,为后面所设问题的解答作铺垫。
比如学习课文《故都的秋》时可先设这样一个问题: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文中描绘了几幅故都的秋景图?(每幅图的概括不超过5个字)
这道题与文中语句直接相关联,很容易找到答案,解答时要先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清五幅图所在的各个层次,才能在各个层次中运用“选择加组合”的方法,选择各个层次中的重点词语或词组后有机地组合,形成较为正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五幅图依次是小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闲人,秋景奇果。
同理,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也可设置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
本文写了哪些泪珠?请从文学的泪、现实的泪、宗教的泪三方面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文学的泪——《小妇人》中马区夫人话中的泪;冰心散文中的泪;白居易乐府诗中的泪;杜甫诗中的泪。现实的泪——海峡两岸探亲的泪;外子欲哭无泪;母亲眼中的泪。宗教的泪——观音的慈悲之泪;信徒的感恩之泪。
其次,用联想或由此及彼的方式设置较有难度的题,意在引导学生由已知的去思考未知的,触类旁通,培养学生解答问题时的联想能力。
比如教学《故都的秋》时可设以下问题:
本文哪些自然段用了与“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相同的写作手法?试分析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第二、五、六、十三段都用了与诗句相同的对比映衬手法,作用是抑彼扬此,有力地突出了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的热爱。
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也可设置这样的问题: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多次对闰土的形象进行描写,使文章增色不少。请问,本文中多次出现马区夫人“眼因流多泪水而愈清明”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作用一:这句话把古今中外的、文学的、现实的甚至宗教的泪串联起来,使文章行散而主旨不散,有穿针引线的作用;作用二: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最后,设置有深度的问题时,一定要联系前面已解决的问题,不可跳跃过大而掉链子,这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问题。比如《故都的秋》中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
本文在写景之后为什么要插入一段介绍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性文字(第十二自然段)呢?
参考答案:一是为了在自然气息之中添上一重文化气息,渲染一种文化氛围;二是这段文字与文题“故都”二字暗合,也与文眼“悲凉”二字的情感一致,有力突出了这一情感基调;三是宕开一笔,纵横说明议论,展现了作者開阔的思路,使文章显得更有灵气。
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回答问题时不仅要注意到文题所包含的内容,还要思考到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及文章的情感基调。而这些问题前面已有涉及并有了解答,因此用已解决的来探究未知的,可谓步步为营,顺理成章。
《泪珠与珍珠》一文教学也可以这样来布局和设问:
本文所写的“文学的泪,现实的泪,宗教的泪”三方面的内容能换一换排列顺序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能换顺序。因为这三个方面的泪由文学到现实再到宗教,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少女时代到暮年时光,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更有认识上逐步深入的递进关系,是层层铺垫又层层递进的,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用这“三步走”打开学生解题思维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更有深度的探究性的问题,以便进行拓展性学习。比如《故都的秋》还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作者独特的“悲凉”心境该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文章中故都之秋“悲凉”这一特征在作者心灵的投影是丰富而含蓄的。作者写牵牛花,“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这不仅是在表达自己的色彩爱好,更是在物化一种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扫街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竟会“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触景伤情、联想独特的文字,表现出一种孤寂、忧思的心绪。这里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郁达夫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所以此时的“悲凉”已是故都赏秋的心态与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悟的交融。我们不妨这样说,文章流露的“悲凉”——忧虑、孤独、落寞的心绪,正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风云在一位知识分子的心灵上投下的阴影——使读者品读时不免产生苦涩感的阴影。
2.本文在运思谋篇、遣词造句、文笔风格以及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的结合上表现了独特的色彩,试选择其中一两点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烘托、对照手法。作者除了直接叙写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对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动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
(2)复沓、跌宕手法。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激情,无论礼赞或哀怜,无论热烈或悲凉,我们总深感作者的情是真切的。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这种反复咏叹的手法虽源远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佳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如,对古今文人很少提及的“秋味”这个抽象的“触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于“秋味”的描写镜头,使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
(3)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在选择搭配词语上,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
以上就是笔者在现代文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