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由于某些中小学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置不当,加之中小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对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管理难度的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在中小学校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应当通过对中小学校防病体系、救治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强化管理来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应当加强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完善应急报告与正确处置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公共卫生是整个社会全体成员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事业,具有极重要的社会学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每个成员的健康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寿命的不断延长,这主要是通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来体现和衡量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更有赖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公共卫生的紧急突发事件,它不是针对特定的人,而是不确定的社会群体。没有固定的发生时间,发生方式,始料未及,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及产物,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是爆发的突然性,缺乏事前征兆。二是局势的紧迫性,顷刻间即将惨烈的场面和复杂的情况展示在人们的眼前,并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急速恶化。三是涉及的广泛性,由于突发性事件诱因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并与社会主体—人类的健康直接相关,所涉及的主体和客体十分广泛,使得处置工作不同于处理其他一般性社会问题。四是后果的严重性,不论突发性事件规模的大小、处置时间的长短,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正常工作、生活秩序,有的还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值得提出的是,突发性事件所产生的危害不同于正常情况下所发生的危害,其后果本身具有一种天然的“扩张性”,预防控制体系一旦崩塌,事态将迅速侵入周边社区。五是处置的复杂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导致长期以来建立在社会成员之间、社会组织与成员之间的信任纽带突然断裂,致使社会管理集团(例如政府)产生或者加剧信用危机[2]。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而且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有法定传染病的爆发;新发现传染病的进入;核物质与放射源污染事故;农药、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食物中毒(包括恶意投毒,食品、化学品或水质污染);群体外伤(拥挤、塌方、交通事故等);群体心因性疾病(因恶性刑事案件或学生自杀的发生所致)等多种类型。
  3 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因分析
  3.1 中小学校在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管理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
  3.1.1 中小学校内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不到位,不完善
  建设中小学校公共卫生防控体系至少要达到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各类教学、生活、服务、医疗等设施结构、位置、门窗设计、楼内配套设施等硬件设施应符合学校卫生要求;另一方面也包括师生的卫生习惯、防病意识、健康教育、校园建设、规章法规、监督检查机制等软环境建设要符合卫生防病的要求[3]。学校由于在相同的环境共同学习或居住,相互接触较多,当有传染病进入时,极易造成疾病的流行或暴发,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差,教室或宿舍拥挤,通风条件差,卫生工作不够完善,食堂和水源的卫生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高度危险因素;同时尚有许多中小学校未能做到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没有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和基本设施,没有按照要求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健康监测等工作,使得中小学校师生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缺乏正确的应对策略。
  3.1.2 中小学校内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目前中小学校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难以担当提前预防、及时救治、控制公共卫生事件的蔓延等重任。据调查,多数中小学校设有保健室,多为1-2人,承担保健任务的人员大多也只是护士,很少有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医生;少数民办中小学校,尤其是外来工子弟学校由社会医疗机构承担卫生任务,多无卫生保健机构,更无专职卫生人员。
  3.1.3 中小学校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有疏漏
  2002年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学校食堂的建筑设备、环境、从业人员、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要求,为规范中小学校食堂管理提供了依据[3]。对此,各中小学校食堂虽然都制定了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但是,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大部分中小学校只依赖于地方卫生或食品药品监督执法部门不定期的检查,而疏于自身对食品安全的检查监督工作,也没有经常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预防宣传;加之中小学校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本身对食品卫生管理的要求和知识掌握不够,不能及时检查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致使在中小学校中屡屡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
  3.1.4 很多中小学校对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不规范作为普通中小学校来讲,这些年来,对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不够重视,也缺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面、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一旦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就感到措手不及,也根本谈不上如何科学预防、治疗,如何进行科学隔离,如何进行科学防护等。
  3.1.5 中小学校卫生制度不健全
  很多中小学校未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不能及时处置;传染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预防接种制度建立不完善,不能主动发现和预防传染病,对未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者不及时组织进行补种,没有专人负责。
  3.2 校园周边不规范的就餐环境成为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诱因   中小学校人口众多,经营者学校周边开设饮食摊点层出不穷,很多饮食摊点就餐环境、卫生条件令人堪忧;同时,由于中小学校食堂等硬件设施建设不到位,无法满足学生的就餐需要,使得更多的学生选择在学校周围的饮食摊点就餐,这使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了滋生的土壤。
  3.3 中小学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缺乏应有的认识一些中小学生由于防病意识较差,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如:随地吐痰,随处乱扔杂物;不注意个人卫生,一个快餐盒轮流吃饭;宿舍卫生脏乱差,不通气,不经常洗澡换衣等。这些陋习也是引发各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4 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处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4.1 领导重视不够,组织机构不健全
  一般中小学校管理者重视教学工作,疏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工作,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分工责任不明确,在资金、物资、设备方面缺乏投入。有的中小学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只有书面预案,缺乏思想上、技术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不落实,也未经演练的检验。一旦发生疫情,就措手不及。
  4.2 防范和急救医疗专业队伍亟待加强
  学校保健室或医务室处在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最前沿,对阻断传染病流行和妥善处置临床病例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认识上的差距,加上投入的不足,专业人员、资金和技术缺乏,一些中小学校保健室的基础建设薄弱,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缺乏,防护意识不强,没有正确掌握传染病消毒隔离知识,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和技术准备,应对突发危机力不从心,甚至可能成为传染病传播的疫源地,造成医护人员、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4.3 心理承受能力差
  不少中小学校学生基本卫生常识和医学知识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贫乏和脆弱。在校园卫生管理工作中,简单地把公共卫生理解为搞清洁卫生,这种错误的认识也给疫情的扩散和传播埋下隐患。
  4.4 部门协作有待加强
  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保健室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间的配合协作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人管理,在事件发生的早期容易被忽视,事态扩大时才引起重视。等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往往不知道向哪个部门报告,也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和方式寻求技术方面的支持。
  5 中小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5.1 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责任
  中小学校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做好学校防范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学生利益无小事、师生安危重于泰山的思想,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健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提高认识,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配合协作、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保障有力的原则,建立反应敏捷、运转高效、处置规范的决策机制,认真做好突发共公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5.2 加强中小学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预防保健科的建设
  中小学校卫生机构的主要任务应以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为主,医疗工作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中小学校医疗机构与地方医疗机构工作性质上的截然不同之处。因此,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学校公共卫生监督检查制度,研究制定学校卫生防控监督检查的相关规定,建立学校公共卫生安全防控责任制,形成学校完善的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的管理、预防、检查机制。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的卫生防控的重点单位和部位进行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把公共卫生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同时,要加强中小学生预防传染病的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
  5.3 强化健康教育
  充分重视校园电视、网络、广播、报刊等媒体的作用。通过文字材料、图片展览、电视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师生介绍有关防范知识、具体措施和方法。应在校园大力开展经常性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进行日常的疾病预防工作,帮助师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鼓励健康的行为,养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远离不健康的环境、不卫生的场所和不文明的习惯,增强和改进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4]。
  鉴于学生中时有群体性心因反应病例的发生,各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外界影响的调适能力。
  5.4 加强中小学校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
  完善的中小学校公共卫生防控应当具备以下条件:设置传染病区或者传染病隔离室,提高医疗服务和应急救治及传染病救治的能力;配备一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和现场处置经验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所组成的应急救治队伍;有必要的医疗救治药品和现场处理设备。
  5.5 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但其发生往往与中小学校日常管理方面的疏漏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几年频繁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更是与学校食堂日常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应当针对现今中小学校食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对食品饮食卫生的监督和管理。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中有关于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规定来规范食堂日常的管理活动。同时,针对中小学校周边饮食摊点的不卫生经营的问题,中小学校可以联合工商、卫生、城管等职能部门进行综合治理,规范其经营,确保中小学校师生的饮食安全。
  5.6完善报告制度,落实预防接种工作
  确定学校疫情责任报告人,切实落实学校晨检制度;实施新生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对未按免疫程序预防接种者做好补种工作,机构健全、责任到人。
  为了做好防范和處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学校保健室应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合作,获得技术支持、帮助和指导。按照上级教育、卫生、食品药品等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加强自我检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改进工作方法,消除有可能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各种隐患。
  参考文献
  [1]汤江峰.试论公共卫生中的危机管理[J]政策论坛.2006.10;33
  [2] 崔箭等.构建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的思考[J]疾病控制杂志.2006.12;607
  [3]袁俊.论高校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及预防和应对[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6.(4);52
  [4]蔡乐农,杨燕华,权正良.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0;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1 病史资料 患者中年女性,51岁,因咯血1+周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血,为鲜红色血,约20-50ml每天;伴心累、气促,伴活动后加重;伴纳差、乏力、腹痛、黑便。院外查胸片提示“双下肺斑絮影”。既往有“黄疸肝炎”病史;余无特殊疾病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89次/分,呼吸21次/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关键词】膀胱肿瘤;误诊;卵巢肿瘤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1],卵巢肿瘤也是妇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紧密相邻,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将两者误诊在所难免。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膀胱肿瘤患者误诊为卵巢肿瘤,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女性患者73岁,于2013-8-22因“下腹部疼痛2月余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癌的60%~70%,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女性多,为低度恶性肿瘤[1]。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甲状腺乳头状癌  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以及控制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对患儿的一般资料、治疗护理方法和預防控制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岁以下儿童103例,占68.6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儿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每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妇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来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74例妇科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并对防治对策进行体会和探讨。结果 1577例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者为7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营养状况、原发病、合并症、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道家思想与中医文化密不可分,通过举例说明道家思想和中医文化的联系,进一步说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老子 道家 传统文化 中医  道家是老子创立的,以“道”为理论中心的学派。《汉书艺.文志》曰:“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小儿便秘指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排便时间间隔较久(>2天),或虽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番泻叶性味甘、苦、寒,有小毒,归大肠经,可泻热,通腑,行水消胀。多有采用番泻叶开水泡服对小儿进行进行通便治疗。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因服用番泻叶开水泡服致小儿大疱性皮炎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文献查询,未见相关文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一) 资料  目前,我国对“海络因”依赖患者主要采取美沙酮维持治疗。美沙酮具有以下作用:消除戒断症状,减少毒品症状,恢复各项功能,减少违法犯罪,减少疾病传播。其目的是让“海络因”依赖患者做正常人,并且具有较少复发的特点,但过量时可能中毒,特别是合用镇静类药时。现就我门诊维持治疗患者合用安定中毒1例报道如下:  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建立一支科学、合理献血的固定献血者[1]队伍,满足临床血液供应,降低采、供血成本,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输血风险,为临床持续提供安全、及时、有效的血液。方法开展以“四进”为主要内容的无偿献血宣传活动,拓宽宣传渠道,巩固宣传效果;采取“四转”为主要措施的内部服务机制,改善环境,强化培训,提高采血服务质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摘要 通过对我科彩超诊断的一例游走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彩超诊断游走脾的特点,帮助提高诊断率,以期更准确地帮助临床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 彩超 游走脾 蒂扭转  【Abstract】Through the review of an example of floating spleen di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