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办学条件不均衡,教师教學水平不高,功能室不齐全,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很多物理实验基本由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和经验。笔者认为,采用以下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农村学生物理实验能力。
一、教给学生物理实验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缺乏物理实验的物理教学是不完整的,也是低效的。其次,教师要做好示范。想要学生学会实验操作,教师必须先做好示范,把实验的步骤通过实验操作或者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的条件和特征等,并在观察中掌握实验的程序。最后,教师要选学生代表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旁边指导,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应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动手能力。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有些物理实验是很难操作且难以反复重现的。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一些条件复杂的实验,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实时展现出实验过程;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多次地重现,让学生反复观察、多次体验。
在实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观察,重复体验,提出问题,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再进行引导,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实验的概念性结论。这样一来,有效强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物理实验的效率。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
开展探究性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教师可以把仪器发放给学生,或者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操作,让学生自己观察物理变化,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才会对物理学习更有动力,感觉物理就在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通过实践操作
实验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动手能力,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就是多动手。犹如游泳,只是在岸上看,不下水游,是无法学会游泳的,实验也是一样。要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多做实验,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变阻器”一节时,笔者为学生准备了电池组、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导线,并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电路,能改变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除了用过去增加或减少电池组中电池个数的方法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之外,在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也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并且更加方便。有些思维活跃的学生还会进一步探究,得出接入滑动变阻器时必须“一上一下”的连接变阻器的接线柱,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并总结出移动滑片的规律。
这一实验不仅衔接了原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了拓展,还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了学生不同的需求,使得他们都学有所长,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自制实验学具
一些农村初中往往存在教具缺乏、实验室不足等问题,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不多。然而,各种发明创造都是从实验中来的,物理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自制实验器材。
如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实际演示的效果不明显,距离讲台远的学生看不清实验过程。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可要求学生收集大一点的饮料瓶,并带到教室。在上课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往饮料瓶内装满水,并滴入几滴米汤,然后用激光照射。这样,就可以直观地展现出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又如在教学“光的色散”时,由于没有三棱镜,教师可提示学生用脸盆装一盆水,斜插入一面平面镜,朝着太阳,让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纸上。观察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学生就会看到一条七种颜色的光带。这些实验虽然简单,但是十分有效,学生可以从中体会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物理就是生活。
物理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既可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探究式学习、实践操作、自制实验学具等方式,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潭东中学)
一、教给学生物理实验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缺乏物理实验的物理教学是不完整的,也是低效的。其次,教师要做好示范。想要学生学会实验操作,教师必须先做好示范,把实验的步骤通过实验操作或者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的条件和特征等,并在观察中掌握实验的程序。最后,教师要选学生代表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旁边指导,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应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动手能力。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有些物理实验是很难操作且难以反复重现的。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一些条件复杂的实验,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实时展现出实验过程;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多次地重现,让学生反复观察、多次体验。
在实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观察,重复体验,提出问题,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再进行引导,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实验的概念性结论。这样一来,有效强化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物理实验的效率。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
开展探究性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教师可以把仪器发放给学生,或者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操作,让学生自己观察物理变化,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才会对物理学习更有动力,感觉物理就在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通过实践操作
实验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动手能力,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就是多动手。犹如游泳,只是在岸上看,不下水游,是无法学会游泳的,实验也是一样。要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多做实验,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变阻器”一节时,笔者为学生准备了电池组、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导线,并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电路,能改变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除了用过去增加或减少电池组中电池个数的方法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之外,在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也能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并且更加方便。有些思维活跃的学生还会进一步探究,得出接入滑动变阻器时必须“一上一下”的连接变阻器的接线柱,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并总结出移动滑片的规律。
这一实验不仅衔接了原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了拓展,还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了学生不同的需求,使得他们都学有所长,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自制实验学具
一些农村初中往往存在教具缺乏、实验室不足等问题,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不多。然而,各种发明创造都是从实验中来的,物理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自制实验器材。
如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实际演示的效果不明显,距离讲台远的学生看不清实验过程。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可要求学生收集大一点的饮料瓶,并带到教室。在上课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往饮料瓶内装满水,并滴入几滴米汤,然后用激光照射。这样,就可以直观地展现出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又如在教学“光的色散”时,由于没有三棱镜,教师可提示学生用脸盆装一盆水,斜插入一面平面镜,朝着太阳,让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纸上。观察白纸上反射光的颜色,学生就会看到一条七种颜色的光带。这些实验虽然简单,但是十分有效,学生可以从中体会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物理就是生活。
物理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巩固学生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既可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探究式学习、实践操作、自制实验学具等方式,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潭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