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抗压能力差,步入大学的他们犹如进入了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面对现在各类价值观和社会思潮对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情感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一系列极端事件的出现。所以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正面面对情感教育出现的问题。本文着重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例,指出情感教育中教育者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继而提出加强情感教育的相关对策,从情感层面出发解决当代大学生出现的情感问题,提升其情感素养,完善其人格。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者 以情唤情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并利用此类因素唤起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自信心增强,对教育者的信任感提升,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教育方式。
正如教育家夏丏尊所说:“缺乏情感的教育,就好像干涸的池塘一般,没有水池塘就不再是池塘,没有情感的教育也不算是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的思想”为工作对象的,目的是要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灵魂的教育,所以就必须让情感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关心和重视受教育者的情感领域,才能使受教育者“知、情、信、意、行”等诸多因素协调发展,给学生营造一个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并由此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受教育者乐在其中[1]。
二、情感教育中教育者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便是其中一个方面,虽然并不是所有教育者在情感教育中都存在问题,但是部分是整体的部分,决定木桶容量的永远是组成木桶的短板,所以必须透过部分看整体,分析部分教育者在情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
1.教育观念陈旧,忽视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
由于长期受唯理智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老化,因此不能从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出发,不能有效利用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对情感教育的真实内涵存在误解或偏差,认为大学生涯已与已与低龄教育远去,大学生的心智也逐渐成熟,没有必要花太多心思在他们的情感上,所以部分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教育方法也仍以强制灌输为主,缺乏热烈的教学氛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仍有不少部思想政治教育者依靠自己的权力或权威,以“师尊生卑”、“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受教育者,对待学生较为严厉,虽然他们有“严师出高徒”的良好初衷,但使受教育者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使得二者之间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2.情感投入少,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部分高校教育者特别是任课教师,由于所带班级多、大班授课、教室不固定与学生流动性强,常常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存在对学生态度淡漠、只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积极分子留有印象,而对于其他学生,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来;对学生情感投入少,缺乏对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上应有的关爱,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在学生情感方面所起到的感化作用在客观上被淡化,不能引起与受教育者在情感上的共鸣。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的工作缺乏热情,对待教学工作不太严谨,对于教学内容泛泛而谈,存在对于学生上交的作业不认真批改,学期末成绩随便打分的现象,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三、提升情感教育中教育者的情感素养
1.转变教育者传统的情感教育观念。
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地改变教育方法和内容,加强与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多注意关心受教者的学习、生活、情感状况,用心教,用情导,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情感,使其信任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者对其的关爱,从而增强自身学习动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2.增加教育者的情感投入,发挥教育者榜样的作用。
投入更多情感是教育者进行情感教育的关键,不仅如此,教育者加深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情感因素的体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驾驭情感教育内容的能力,将教育内容中的情感要素与情感体验二者有效连接起来,用情唤情,使受教育者对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环境及教育者产生深刻认可,主动打开心灵的“窗户”,从而使教育双方形成情感上的互动[2]。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本真的行为就是最生动、最富感染力的教育素材,会有形或无形地对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产生影响。教育者应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应发挥自身榜样作用,不断更新知识,注重实践,为自己“充电”,尽最大可能寓教于乐。当教育者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教育学生时,他们会由衷地感受到教师的付出,并增强自己学习的动力。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感化学生,会使“外部影响”化为内在动力,从而使受教育者提高自身情感素养,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四、结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鉴于情感教育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更应该提升情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情感素养,改变其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增加其情感投入,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使情感教育发挥更为强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卫华.寓情感教育于地理教学中[J].青年与社会,2015,27:164.
[2]邹国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效应及其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2):97.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者 以情唤情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并利用此类因素唤起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使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自信心增强,对教育者的信任感提升,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教育方式。
正如教育家夏丏尊所说:“缺乏情感的教育,就好像干涸的池塘一般,没有水池塘就不再是池塘,没有情感的教育也不算是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的思想”为工作对象的,目的是要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当代大学生的灵魂的教育,所以就必须让情感贯穿始终,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关心和重视受教育者的情感领域,才能使受教育者“知、情、信、意、行”等诸多因素协调发展,给学生营造一个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并由此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受教育者乐在其中[1]。
二、情感教育中教育者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便是其中一个方面,虽然并不是所有教育者在情感教育中都存在问题,但是部分是整体的部分,决定木桶容量的永远是组成木桶的短板,所以必须透过部分看整体,分析部分教育者在情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
1.教育观念陈旧,忽视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
由于长期受唯理智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老化,因此不能从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出发,不能有效利用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对情感教育的真实内涵存在误解或偏差,认为大学生涯已与已与低龄教育远去,大学生的心智也逐渐成熟,没有必要花太多心思在他们的情感上,所以部分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教育方法也仍以强制灌输为主,缺乏热烈的教学氛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仍有不少部思想政治教育者依靠自己的权力或权威,以“师尊生卑”、“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受教育者,对待学生较为严厉,虽然他们有“严师出高徒”的良好初衷,但使受教育者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使得二者之间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2.情感投入少,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部分高校教育者特别是任课教师,由于所带班级多、大班授课、教室不固定与学生流动性强,常常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存在对学生态度淡漠、只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积极分子留有印象,而对于其他学生,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来;对学生情感投入少,缺乏对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上应有的关爱,缺少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在学生情感方面所起到的感化作用在客观上被淡化,不能引起与受教育者在情感上的共鸣。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的工作缺乏热情,对待教学工作不太严谨,对于教学内容泛泛而谈,存在对于学生上交的作业不认真批改,学期末成绩随便打分的现象,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三、提升情感教育中教育者的情感素养
1.转变教育者传统的情感教育观念。
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地改变教育方法和内容,加强与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多注意关心受教者的学习、生活、情感状况,用心教,用情导,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情感,使其信任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者对其的关爱,从而增强自身学习动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2.增加教育者的情感投入,发挥教育者榜样的作用。
投入更多情感是教育者进行情感教育的关键,不仅如此,教育者加深自己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情感因素的体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驾驭情感教育内容的能力,将教育内容中的情感要素与情感体验二者有效连接起来,用情唤情,使受教育者对情感教育的内容、方法、环境及教育者产生深刻认可,主动打开心灵的“窗户”,从而使教育双方形成情感上的互动[2]。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本真的行为就是最生动、最富感染力的教育素材,会有形或无形地对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产生影响。教育者应以严格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应发挥自身榜样作用,不断更新知识,注重实践,为自己“充电”,尽最大可能寓教于乐。当教育者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孜孜不倦的精神影响和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教育学生时,他们会由衷地感受到教师的付出,并增强自己学习的动力。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感化学生,会使“外部影响”化为内在动力,从而使受教育者提高自身情感素养,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四、结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鉴于情感教育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更应该提升情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情感素养,改变其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增加其情感投入,充分发挥其榜样作用,使情感教育发挥更为强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卫华.寓情感教育于地理教学中[J].青年与社会,2015,27:164.
[2]邹国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互动效应及其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