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之间内在联系存在断裂,课程数目过多,教学过程不连续,部分课程内容多次重复,实践技能培养淡化等问题,为此应该改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教学改革的重难点,课程体系的改革将如何更贴近职业教育理念、如何符合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是课程体系改革探究的中心问题。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突出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文章基于工作过程,围绕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探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思路。
关键词:航空物流;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难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航空物流专业,其专业建设基本上是沿用其他专业的学科建设模式和经验,导致课程体系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多年的专业教学经验和航空物流专业岗位需求,笔者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将如何更贴近职业教育理念、如何符合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等问题进行探究,文章基于工作过程,围绕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探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构建的新思路。
一、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目前采取的是三年制的培养模式,大多数院校都是前两年半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最后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定位不外乎是航空港物流、国际货运代理等领域,课程设置只是系统化的概述,并没有细化到具体环节,如没有开设航空货物保险、货物税费计算、国际贸易法以及占据大部分航空物流业务的空运快递等相关课程。在当前的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基本上分成四大部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技能训练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多年教学实践证明,上述课程体系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契合度不高,学生很难学到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结合高职航空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及企业岗位要求,文章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进一步的合理化探究。
二、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定位
(一) 航空物流对应岗位类型分析
如成都地区,航空物流相关企业一般主要集中在机场周边物流园区及自贸区,进驻的企业主要涉及航空物流、保险、跨境电商和金融等领域,其中有顺丰速运、宅急送、德邦物流、DHL等。未来成都第二机场的建成,可以预想大批航空物流公司将进驻第二机场空港物流园。
从市场情况来看,快递业市场份额超过半数,其余则为国际货代与航空物流对接的TPL企业等,其对应高职毕业生岗位类型,毕业入职岗位中如航空货运类为航空货运员、客服人员等,毕业两年后为货运组长、客服主管等。
(二) 航空物流职业岗位定位
针对航空物流职业岗位需求特点,职业岗位的专业化方向大致分为两个:(1)航空物流方向(含基层操作工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工作岗位);(2)国际贸易方向(含基层操作工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工作岗位)。从事上述两个专业化方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群中共有航空货运员、保税仓储管理员、配送员、运输调度员、理货员、拣货员、信息员、货运代理员、客服专员、报关员、报检员、航空货运主管、仓储主管、配送主管、运输主管、货代主管、客服主管、关务主管、检务主管等十九个岗位。在对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成都联洲国际物流等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就以上十八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具体工作任务及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等进行分析,将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要求相近且交叉重叠较多的航空货运员、配送员、运输调度员、理货员、拣货员、信息员、货运代理员、客服专员、仓储主管、配送主管、运输主管、货代主管、客服主管等十三个基层操作和管理岗位的集合作为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实现了本专业的职业化定位。
三、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定位分析,突出航空物流特色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设置应有所倾向。
(一) 突出航空物流特色、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程应偏向于航空物流运作的具体环节,如报关报检、机场货物检疫、国贸法律法规等方面。
校企合作方面:学习实习不应安排在仓储或客服等岗位实践学习,而应在航空物流企业实践报关报检操作、进出口货物一系列手续的办理、计算运费税费等费用的岗位上实习以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期望值。
优化课程体系:未来突出航空物流专业特色,可根据航空物流链的环节特点,重点突出某一特色(如突出危险品运输领域或航空快递方面的特色培养),如此一来,既可突出院校的专业培养特色,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航空物流行业的专业认可度。
(二)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第一,体现职业岗位(群)完整的工作过程,适应职业岗位(群)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要求;
第二,体现人的依据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适应人的认知水平和职业生涯设计的要求;
第三,课程体系的重构应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适应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
四、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高职航空物流专业核心课程
构建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航空物流行业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而开发设计出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核心是以航空物流某一专业特色为基础,如危险品运输管理员、航空快递员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設置《航空货物运输》《民航运输法规》《民航危险品运输》《国际货运代理》《报关报检实务》《专业英语》《商品学》等7门核心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与航空物流行业企业合作,在分析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及素质基础上,重新构建专业教学内容。
综上,基于工作过程构建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搭建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之间的桥梁。在这种新的思路下改革课程体系对学生提高职业岗位适应性和突出院校专业特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培养适应航空物流行业需求的综合技能型人才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峰.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1-15.
[2]郑文岭.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55-56.
[3]贾新政.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电大理工,2017(2):36-38.
作者简介:
王艳,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航空物流;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难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航空物流专业,其专业建设基本上是沿用其他专业的学科建设模式和经验,导致课程体系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多年的专业教学经验和航空物流专业岗位需求,笔者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将如何更贴近职业教育理念、如何符合职业岗位(群)的需要等问题进行探究,文章基于工作过程,围绕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探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构建的新思路。
一、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目前采取的是三年制的培养模式,大多数院校都是前两年半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最后半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定位不外乎是航空港物流、国际货运代理等领域,课程设置只是系统化的概述,并没有细化到具体环节,如没有开设航空货物保险、货物税费计算、国际贸易法以及占据大部分航空物流业务的空运快递等相关课程。在当前的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基本上分成四大部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技能训练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多年教学实践证明,上述课程体系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契合度不高,学生很难学到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结合高职航空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及企业岗位要求,文章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作进一步的合理化探究。
二、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定位
(一) 航空物流对应岗位类型分析
如成都地区,航空物流相关企业一般主要集中在机场周边物流园区及自贸区,进驻的企业主要涉及航空物流、保险、跨境电商和金融等领域,其中有顺丰速运、宅急送、德邦物流、DHL等。未来成都第二机场的建成,可以预想大批航空物流公司将进驻第二机场空港物流园。
从市场情况来看,快递业市场份额超过半数,其余则为国际货代与航空物流对接的TPL企业等,其对应高职毕业生岗位类型,毕业入职岗位中如航空货运类为航空货运员、客服人员等,毕业两年后为货运组长、客服主管等。
(二) 航空物流职业岗位定位
针对航空物流职业岗位需求特点,职业岗位的专业化方向大致分为两个:(1)航空物流方向(含基层操作工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工作岗位);(2)国际贸易方向(含基层操作工作岗位和基层管理工作岗位)。从事上述两个专业化方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岗位群中共有航空货运员、保税仓储管理员、配送员、运输调度员、理货员、拣货员、信息员、货运代理员、客服专员、报关员、报检员、航空货运主管、仓储主管、配送主管、运输主管、货代主管、客服主管、关务主管、检务主管等十九个岗位。在对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成都联洲国际物流等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就以上十八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具体工作任务及所需知识、技能、素质等进行分析,将工作任务和职业行动能力要求相近且交叉重叠较多的航空货运员、配送员、运输调度员、理货员、拣货员、信息员、货运代理员、客服专员、仓储主管、配送主管、运输主管、货代主管、客服主管等十三个基层操作和管理岗位的集合作为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实现了本专业的职业化定位。
三、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定位分析,突出航空物流特色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设置应有所倾向。
(一) 突出航空物流特色、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程应偏向于航空物流运作的具体环节,如报关报检、机场货物检疫、国贸法律法规等方面。
校企合作方面:学习实习不应安排在仓储或客服等岗位实践学习,而应在航空物流企业实践报关报检操作、进出口货物一系列手续的办理、计算运费税费等费用的岗位上实习以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期望值。
优化课程体系:未来突出航空物流专业特色,可根据航空物流链的环节特点,重点突出某一特色(如突出危险品运输领域或航空快递方面的特色培养),如此一来,既可突出院校的专业培养特色,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航空物流行业的专业认可度。
(二)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第一,体现职业岗位(群)完整的工作过程,适应职业岗位(群)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要求;
第二,体现人的依据认知发展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适应人的认知水平和职业生涯设计的要求;
第三,课程体系的重构应优化衔接、定向选取、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适应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
四、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高职航空物流专业核心课程
构建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航空物流行业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而开发设计出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特色课程体系。课程核心是以航空物流某一专业特色为基础,如危险品运输管理员、航空快递员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設置《航空货物运输》《民航运输法规》《民航危险品运输》《国际货运代理》《报关报检实务》《专业英语》《商品学》等7门核心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与航空物流行业企业合作,在分析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及素质基础上,重新构建专业教学内容。
综上,基于工作过程构建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搭建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之间的桥梁。在这种新的思路下改革课程体系对学生提高职业岗位适应性和突出院校专业特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培养适应航空物流行业需求的综合技能型人才有一定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峰.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1-15.
[2]郑文岭.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55-56.
[3]贾新政.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电大理工,2017(2):36-38.
作者简介:
王艳,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