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几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府和高校都积极发挥各自作用,政府的导向型机制配合学校的培训机制,共同构建大学生就业的良性机制,努力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关键词 驻保高校 就业状况 就业机制 高校培训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都应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就业指导教师,依据驻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研究,加快实现保定市就业机制建设,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1 近几年驻保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1.1数据分析来源
本文分析的样本为河北省保定市高校近五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表,涉及理科,工科,文科共计十几个近几年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根据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所有制类型、灵活就业统计,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归类汇总,认真分析,有效调查问卷占调查对象的84.45%。
1.2就业情况统计
近五年驻保高校大学生初次签约率在35%左右,呈逐年递减趋势,灵活就业人数增多。整体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这与高校所处地理位置有关。省外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华东、华南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也受毕业生欢迎。西部、华中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对毕业生政策比较宽松有利,学生选择就业人数逐年上升,但总体比例不高。东北地区由于生活地域差别,毕业生选择很少。
1.3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经济形势与社会人才需求比例有所变化;国家政策方向对毕业生的影响;企业短期用工增多;学生跳槽频繁;家庭背景状况对学生的影响等等都会直接,间接地左右毕业生就业。
2 大学生就业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2.1就业市场机制并不完善
从取消毕业分配制度开始,每年超过百万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可是现在的毕业市场仍不完善,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仍需进一步建设,每年各类招聘会很多,但最终签约人数相对很少,网络已成为近几年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网络发布的信息真实性表示怀疑。
2.2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已经把就业、创业课程列为必修课,在大二、大三年纪开展,授课教师一般为搞学生工作教师兼职,其本身既没有企业实习经历,也没有学习深造机会,导致授课过程中的应付、变调等问题。学术界与高校对就业、创业教育理解没有统一标准,所以需要学术理论与高校实践相结合,形成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实际需要的统一机制。并积极引导学生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要流于形式。
3 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就业机制对策建议
3.1转变就业工作观念,推进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建设
学校要努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理念,树立基层化的就业理念,树立全校一盘棋的就业理念。让就业率同就业质量并重。构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的实施机制,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咨询、解答、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测评、毕业生跟踪,走访、双选会组织机制等等;构筑大学生就业市场拓展机制,做到走出去,请进来,主动联系企业。只有通过长效机制建设,才能使就业工作规范、有效、科学发展。
3.2以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为重点,推进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是专业性很強的工作,需要从事此工作的教师掌握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目前保定市各高校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没有经过专门职业化培训,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加强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培训,以帮助他们尽快拓宽知识面,增加实际工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兼职就业指导队伍。
3.3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培训,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增加就业砝码。因此,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就业指导课程是及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学条件,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在遵循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企业家讲座、专题报告、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并根据不同年级,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定为必修课。
3.4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自主创业学生的增多,学校应深入开展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营造校园创业氛围。积极鼓励支持有想法、有实力的学生主动创业,使学校就业教育逐渐向创业教育迈进。
3.5发挥网络优势,建立就业信息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就业工作。推进就业工作网络化建设首先应建立、完善学校就业网站,架起信息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能切实主动地浏览网页;采取实名制网上注册方式和严格审核程序,确保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同时注重信息平台的互动功能,开设就业咨询和就业答疑栏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又能促进用人单位、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网络化的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工作不受时空的限制,无论学生在校内,实习岗位,社会实践等不同地方都可以随时访问网站,了解就业信息,达到预期效果。
3.6拓展就业渠道,加快就业基地建设
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用人单位可以优先录用实习学生,降低投入成本。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根据用人单位要求调整课程体系,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协议。拓展就业市场不仅要将用人单位“请进来”,更要认真分析近几年毕业生状况,针对学生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的薄弱环节,“走出去”拓展就业市场。
总之,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他需要社会、学校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
参考文献:
1 连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与分析,《出国与就业》2010,6
2 黄宏伟:大学生就业机制建设的对策分析,《出国与就业》,2010,6
3 蒋乃平等: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与职业》2003,1
4 吕东伟: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03,3
关键词 驻保高校 就业状况 就业机制 高校培训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都应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就业指导教师,依据驻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研究,加快实现保定市就业机制建设,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1 近几年驻保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1.1数据分析来源
本文分析的样本为河北省保定市高校近五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表,涉及理科,工科,文科共计十几个近几年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根据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就业单位所有制类型、灵活就业统计,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归类汇总,认真分析,有效调查问卷占调查对象的84.45%。
1.2就业情况统计
近五年驻保高校大学生初次签约率在35%左右,呈逐年递减趋势,灵活就业人数增多。整体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这与高校所处地理位置有关。省外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华东、华南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也受毕业生欢迎。西部、华中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对毕业生政策比较宽松有利,学生选择就业人数逐年上升,但总体比例不高。东北地区由于生活地域差别,毕业生选择很少。
1.3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经济形势与社会人才需求比例有所变化;国家政策方向对毕业生的影响;企业短期用工增多;学生跳槽频繁;家庭背景状况对学生的影响等等都会直接,间接地左右毕业生就业。
2 大学生就业机制建设问题研究
2.1就业市场机制并不完善
从取消毕业分配制度开始,每年超过百万的毕业生涌入市场,可是现在的毕业市场仍不完善,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仍需进一步建设,每年各类招聘会很多,但最终签约人数相对很少,网络已成为近几年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网络发布的信息真实性表示怀疑。
2.2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已经把就业、创业课程列为必修课,在大二、大三年纪开展,授课教师一般为搞学生工作教师兼职,其本身既没有企业实习经历,也没有学习深造机会,导致授课过程中的应付、变调等问题。学术界与高校对就业、创业教育理解没有统一标准,所以需要学术理论与高校实践相结合,形成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实际需要的统一机制。并积极引导学生对就业、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要流于形式。
3 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就业机制对策建议
3.1转变就业工作观念,推进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建设
学校要努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理念,树立基层化的就业理念,树立全校一盘棋的就业理念。让就业率同就业质量并重。构建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的实施机制,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咨询、解答、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测评、毕业生跟踪,走访、双选会组织机制等等;构筑大学生就业市场拓展机制,做到走出去,请进来,主动联系企业。只有通过长效机制建设,才能使就业工作规范、有效、科学发展。
3.2以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为重点,推进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是专业性很強的工作,需要从事此工作的教师掌握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目前保定市各高校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没有经过专门职业化培训,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创造条件加强就业指导教师职业培训,以帮助他们尽快拓宽知识面,增加实际工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兼职就业指导队伍。
3.3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培训,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增加就业砝码。因此,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就业指导课程是及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教学条件,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在遵循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企业家讲座、专题报告、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并根据不同年级,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定为必修课。
3.4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自主创业学生的增多,学校应深入开展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营造校园创业氛围。积极鼓励支持有想法、有实力的学生主动创业,使学校就业教育逐渐向创业教育迈进。
3.5发挥网络优势,建立就业信息平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就业工作。推进就业工作网络化建设首先应建立、完善学校就业网站,架起信息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能切实主动地浏览网页;采取实名制网上注册方式和严格审核程序,确保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同时注重信息平台的互动功能,开设就业咨询和就业答疑栏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又能促进用人单位、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网络化的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工作不受时空的限制,无论学生在校内,实习岗位,社会实践等不同地方都可以随时访问网站,了解就业信息,达到预期效果。
3.6拓展就业渠道,加快就业基地建设
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用人单位可以优先录用实习学生,降低投入成本。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根据用人单位要求调整课程体系,签订定向人才培养协议。拓展就业市场不仅要将用人单位“请进来”,更要认真分析近几年毕业生状况,针对学生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的薄弱环节,“走出去”拓展就业市场。
总之,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他需要社会、学校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
参考文献:
1 连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与分析,《出国与就业》2010,6
2 黄宏伟:大学生就业机制建设的对策分析,《出国与就业》,2010,6
3 蒋乃平等:职业理想教育与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与职业》2003,1
4 吕东伟: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