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读文本 含英咀华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ji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导入新课
  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窗棂洒满房间。有一位诗人倚窗而立眺望远方,不禁泪眼蒙眬,于是一首小诗便从他的笔尖流淌而出。这就是《乡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这首诗,去听一听他的心声,去感受那浓浓的乡愁。(板书课题,多媒体出示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走进文本
  (1)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
  余光中说过:“一首诗,如果不加以朗诵,就体会不到隐含在其中的深意。”让我们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①学生自由朗诵。
  师:诗人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来写下这首诗的?
  生:惆怅、悲伤、眷恋。(一缕缕乡愁向我袭来)
  ②指导朗读——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和语速来读这首诗?
  生:惆怅缓慢的。(师生齐读诗歌)
  [设计意图:在了解诗歌背景的情况下初读课文,掌握朗读节奏,为下面的品读做铺垫]
  (2)咬文嚼字——感受诗歌语言美
  语调和语速技巧对朗读来说很重要,要读出诗歌的情韵。让我们一起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①品读第1节。
  a.思考:你觉得哪些词语令你动容呢?
  b.诗歌的第1节就抓住邮票这个形象,说小时候的乡愁,一个流亡学生的乡愁。这时候的“乡愁”,内涵是什么?
  c.指名学生读,请学生做点评。
  ②品读第2节。
  a.长大后,这时候的“乡愁”内涵是什么?这时候他把对妻子的思念寄托在何处?
  b.诗人结婚两年后,便去了美国教书。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c.学生齐读。教师点评,指名学生读。
  ③品读第3节。
  a.这时候的“乡愁”内涵是什么?“矮矮的坟墓”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b.坟墓虽矮,却把我和母亲永远地分开了,从此看不到母亲慈祥的面庞,听不到母亲亲切的话语,“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假如此时诗人跪在母亲的坟前,看着坟头的荒草,会想跟母亲说些什么呢?(请学生发挥想象,议一议)
  师:这是个孝子的乡愁,是使他抱恨终天的那一方坟墓。诗人流沙河说:“我朗诵到这里,嗓子都颤抖了。”(请学生反复朗读,运用情到深处颤抖的声音,表达出一种如泣如诉的哀伤)
  ④品读第4节。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现在,诗人远离大陆,有家难回,这时候“乡愁”的内涵是什么?
  b.诗人为什么说海峡是“浅浅的”?(小组讨论)
  c.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这正是作者的深意所在。他所想到的乡愁,不仅仅是个人之愁,更是民族之愁、国家之愁。
  [设计意图:紧扣诗歌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反复品味,边读边思考。老师进行诵读指导,同学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加深自己的体会]
  (3)美读文本——感受诗歌意境美
  ①让我们把整首诗连在一起,自己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多媒体出示,读前做朗读技巧指导)
  ②指两名学生配乐朗诵。
  3.拓展迁移
  淡淡的月光,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它们共同传递出的情感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为什么同是中国人,有家不能回?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
  1949年,近两百万人突然间被内战连根拔起,丢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台湾岛。更没想到,这一去,他们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无论心中有多少大陆的记忆。从此,咫尺天涯,他们有家不能回,望归不能归,称为“无根的一代”……
  台湾有不少文人都曾写下思乡的作品,如于右任的《望大陆》,每每读起都非常令人动容,今天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教师配乐朗诵)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國有殇!
  [设计意图:在大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时,教师配乐朗诵于右任的《望大陆》,同是天涯游子,同是台湾作家,视觉听觉给了学生们震撼人心的力量]
  4.说一说
  听着这首诗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站在海峡彼岸,遥望大陆,双目贮满乡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是那位老人,你在想些什么?你想对大陆说些什么呢?
  下面请以“大陆,我想对你说……”的句式说一句话。
  落叶终究要归根,无论台湾回归的步伐走得多么艰难,始终隔不断两岸同胞那“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相信这深情总有一天会填平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到那时,月圆人也圆!
  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期盼,把这首诗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作者单位:徐州市树人初级中学)
  (栏目责编:周 彦)
其他文献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是十余年来基础课程改革的巨大收获。但进入语文课堂,仍可以发现部分教学行为与这样的理念还有一定距离。很多时候距离产生的原因并非教师认识不到位,而是操作层面缺少践行理念的有效方法。尽管理念上充分认可“以学生为本”,充分认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但由于方法的缺失,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和实施中仍然会出现教得很有逻辑,学得一盘散沙的状况。教学的出发点
期刊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小说叙写了一对多子的贫穷父母在三天中,送子、换子,最后终于割舍不了亲情,毁约索子的故事。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却具有极为动人的力量。  父母的心是一颗拳拳爱子之心。但是,表现爱子之心,父亲完全可以在女佣初提酬谢时断然拒绝,为什么小说却反复写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送子、换子、再换子?其实这样貌似啰嗦的情节本身就是矛盾内心的体现,越啰唆越能表现父母内
期刊
必须得承认,我买书还是有点“颜控”的。网店上浏览图书时,首先是被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所吸引:封面暗赭的底色,沉稳厚重;竖排的书名题签是古朴的颜体字,旁边还有书法家林曦的落款钤印,雅致中透着拙趣;此外就只有书名下编著者的姓名和页脚处出版社的标名了——整体上简洁朴素、端庄大气,是我喜欢的风格。  书归属于“小书馆”丛书,一个陌生的名字,却很容易让人想起三联书店的“中学图书馆”文丛和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
期刊
学习《楚辞·渔父》,问及文中两个形象屈原与渔父的关系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渔父是襯托屈原的。苏教版必修五《教学参考书》也认为“《渔父》采用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在折节保身和舍生取义的鲜明对立中,屈原以其坚定的抉择,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如果要说对比,恐怕也不是没有的。在“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现实处境下,政治上遭受巨
期刊
《阿Q正传》凭借其具有丰厚内涵的人物形象、作品对时代精神弊病的揭露以及现代小说技巧的运用,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具有较高的思维训练价值和审美鉴赏价值。  授课之先,笔者作以下粗浅的思考:从人物形象的内涵方面看,文学界对于阿Q的人物形象已经有无尽的讨论,可谓“说不尽的阿Q”。鲁迅善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笔法,具有扁平人物特征的阿Q本身就集中了当时国民的种种弱点,如愚昧无知、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期刊
编者按:批判性思维培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正好形成了呼应与共振之势。目前,较有说服力的实现途径应该是“思辨读写”,它旨归于批判性思维的培養,又连接了语文课堂和教学的内容。而思辨性阅读的基本功则是文本细读,即在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中,发现思辨的资源,形成思辨的话语场。本次“话题”栏目,就围绕基于文本细读的思辨性阅读及其教学实施,约请了四位长期在课堂上思考实践的老师,呈现他们的理解与实践。
期刊
今年9月,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认为四大名著以及一些国外经典不适合孩子看,引發热烈讨论。秦春华在文章中表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如“《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这些文学经典的确是经典,但都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是孩子的经典。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  秦教授的这段话反映了我们在指导学生进
期刊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共有五位诗人分享了诗歌奖的殊荣。从诗歌地形学角度看,五位诗人分别来自不同的文化地域,陕北高原的阎安、燕赵之地的大解、山城重庆的李元胜、彩云之南的海男、巴蜀故地的周啸天。地域差异难免会带来他们的诗歌在表现手法和风格追求上的多姿多彩,而从诗学审美角度看,五位诗人也是各具特色、独有千秋。  一、“石头诗人”  阎安倚赖诗集《整理石头》获奖。何三坡称赞阎安为“中国最隐秘的精神贵族”,笔者更
期刊
去年,江苏无锡举行了港、澳、粤、苏四地教师“同课异读”《桃花源记》活动。这次“同课异读”活动,基于同样的教学文本,几乎同样水平的学生(均为无锡一所学校学生),由四地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取向与学情理解,设计和组织《桃花源记》教学。这次“同课异构”可以说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从语文学科的开放性来说,“同课异构”之课“异”体现了课堂风格的多样,体现了教学艺术的差异。当然,这课“异”也带来了更多要思考
期刊
教学目标  1.以学生问题来引导品读文本,感受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  2.读懂“闲笔”,以点带面,把握对西南联大精神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咀嚼文本细节描写中所潜藏的内涵。  2.从“先生”到“先生们”的自然过渡和深入领悟。  预习问题  1.“我”读出了这样一位金先生——(请分点回答)  2.“我”有一个问题。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跟着汪曾祺去认识他的老师——金岳霖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