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学生偏科,就不可避免地会联想到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木桶理论”,引用到学生偏科的问题上,就需要学生“补短”。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木桶理论”可以另外诠释,如: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木板之间缝隙的疏密程度;斜着放置的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长的木板。所以,又引申出另外一个话题:偏科的学生,扬长又何妨?于是,在如何指导偏科学生的问题上,出现了一个“矛盾”——扬长还是补短。根据我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关键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原因不同指导。大致来讲,可依据整体成绩的优、中、差分为以下三类:
一、学优生中的偏科生,重在“补短”
这部分学生整体成绩比较优秀,唯有一两个学科较弱,只要较弱的学科上升,就能“问鼎名校”。他们的特点是学习能力较强,悟性较高,只要指导得当,“补短”轻松搞定。所以对这类学生,主要是补短,关键是偏科成因分析。从我历届所带实验班中偏科学生成因分析来看,主要是对学科或者学科老师心生畏惧,自我设限。解决的方式其实很简单,促进学生与学科教师交流,走近学科,持之以恒,相互陪伴。我所带09级28班的班长叶梦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理科成绩能进全年级前10名,英语成绩全年级1000名以后,严重偏科。高一的时候我和他多次交流,但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我这辈子都学不好英语了”。采取的方式自然是扬其长,以理科的高分填补英语的失分,总分勉强能支撑在年级前100名内。高二文理分科后,我故意让一名理科中等偏上、英语出色的学生刘平和他成为同桌。第一次月考后叶梦就主动找到我分析成绩了,他的理综比刘平高30多分,但英语比刘平少了50多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伤自尊了。我坚定地说道:“唯一的办法是面对,让英语成为自己的朋友,在英语中找到学习理科的那种感觉。”经过协商,我和他达成以下协议:
1.每天记10个单词,并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单词造一个句子,请同学或老师修改后把这个句子背下来,自己创造的更易记。
2.每天晚修课的时候把英语作业放在第一科完成,无论花费多少时间,你必须面对它,爱上它。
3.提高理科课堂的效率,如果是已经非常熟悉的内容,我允许他直接完成当天的作业,但要带只耳朵听老师的课,老师在提到重点内容时,要注意听讲。越是熟悉和擅长的内容,我们越能做到“三心二意”,提前完成作业,就可以为晚修补英语赢得更多的时间。
4.英语课堂,养成随手记的习惯,遇到不懂的统统记下来,当天解决。
5.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咬咬牙,再坚持,为了更好地坚持,每天早上给我汇报前一天的学习心得体会。
如此,两年以后,叶梦高考英语121分,顺利考入了重点大学。更令他惊喜的是,大一就高分过了英语四级,大二过了英语六级,现在大学毕业在一家外企工作。
二、中等生中的偏科生,重在“扬长”中“补短”
中等生中的偏科生,是班主任关注多,也最头痛的“灰色地带”。因为这部分学生往往决定了班主任是否能完成学校下达的“中高考指标”(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教育都不是工厂,但“中高考指标”是客观存在的,俨然成为各个学校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可谓成也中等生,败也中等生。指导他们“补短”,往往是这一科见长了,另外一科又下去了,总体分数提高不大。所以,面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尤为需要用心、用情、用智。这部分学生偏科的原因最为错综复杂。有心理问题,有学习能力问题,有学习技巧问题,还有家庭问题困扰。细分下来,又可以分出好多类,这部分学生更需要分类指导:
1.勤奋的中等生:这类学生以“勤奋”见长,立志成为“学霸”,终日“刷题”,却不“得法”。所以对他们重点在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否则极易因为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转变为心理问题。他们需要在学科成绩整体推进提高后,再进行“补短”。12级小尹就是这样的学生,化学成绩落后其他学科200名左右,他一口气买了三本参考书,陷入了题海中,结果不仅考不好,还越考越差,从学法问题变成了心理问题。所以对他的指导,我直接“没收”了所有的参考书,让他先以最快的方式完成优势学科的作业和预习,最后赢得的所有时间“一心一意”地研读教材,完成学校统一要求的练习册。如果心里觉得“刷题”少了,就把以前做过的反复做,把教材反复读。一个学期下来,化学成绩反超其他学科50名左右。
2.懒惰的中等生:这类学生以能勉强支撑局面为主要特征,只要总成绩没有大面积下滑,就不会给自己“加码”,还自我安慰“学习没有必要那么累”。于是,教师和父母就给贴上“懒惰”的标签。却不想,学生也逐渐以“懒惰”自居,成为掩盖偏科的借口。其实,他们内在的心理害怕自己努力了也不会取得进步。这部分学生,需要“补短”,但补的不是学习的短,而是心理的短。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面对自己的内心,我最常用的方法是激将与鼓励双管齐下。曾经就和一名学生打赌:“你不是懒惰,你是不敢面对勤奋后仍然没有获得提高的那份自卑,不信我们就打个赌。”
3.情绪化的中等生:这类学生很情绪化,被偏科成绩刺激后,热情高涨,满怀信心,三天不到,就又垂头丧气了。他们更需要的是班主任的鼓励和陪伴,帮他们客观分析偏科原因,制订方案,特别需要先从技巧上让他们快速获得成功体验,再逐渐加大难度,提高要求,重在求“稳”。在成绩稳中有升的过程中,也能提高他的情绪管理能力。
总的来讲,中等生中的偏科生,更需要在“扬长”的同时“补短”,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及时鼓励与评价,扬长,可以让他们获得自尊感,补短,让他们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三、学差生中的偏科生,先“扬长”再“补短”
成绩整体偏差的学生,若再偏科,补短显然是不明智的,他们需要先扬长再补短。虽然也有在自己最差的学科中补短后获得强烈自尊体验而成功的个案,但属于少数,几率太小,纯属特殊情况。大部分的情况是通过扬长,获得自尊体验,建立信心,补短才能成为可能。
以上三种分类,是在表面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的分类,是非常粗略的。偏科生,扬长还是补短,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恰恰是相互关联、错综复杂的问题。例如,即使在同一学科中,也可能存在某一部分好,另外一部分弱的情况。这个时候也同样需要根据原因分析该扬长还是补短。所以,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找到真正的原因,对症下药,积累经验,勤于反思,才能真正做好偏科生的指导工作。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 梁 岗)
一、学优生中的偏科生,重在“补短”
这部分学生整体成绩比较优秀,唯有一两个学科较弱,只要较弱的学科上升,就能“问鼎名校”。他们的特点是学习能力较强,悟性较高,只要指导得当,“补短”轻松搞定。所以对这类学生,主要是补短,关键是偏科成因分析。从我历届所带实验班中偏科学生成因分析来看,主要是对学科或者学科老师心生畏惧,自我设限。解决的方式其实很简单,促进学生与学科教师交流,走近学科,持之以恒,相互陪伴。我所带09级28班的班长叶梦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理科成绩能进全年级前10名,英语成绩全年级1000名以后,严重偏科。高一的时候我和他多次交流,但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我这辈子都学不好英语了”。采取的方式自然是扬其长,以理科的高分填补英语的失分,总分勉强能支撑在年级前100名内。高二文理分科后,我故意让一名理科中等偏上、英语出色的学生刘平和他成为同桌。第一次月考后叶梦就主动找到我分析成绩了,他的理综比刘平高30多分,但英语比刘平少了50多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伤自尊了。我坚定地说道:“唯一的办法是面对,让英语成为自己的朋友,在英语中找到学习理科的那种感觉。”经过协商,我和他达成以下协议:
1.每天记10个单词,并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单词造一个句子,请同学或老师修改后把这个句子背下来,自己创造的更易记。
2.每天晚修课的时候把英语作业放在第一科完成,无论花费多少时间,你必须面对它,爱上它。
3.提高理科课堂的效率,如果是已经非常熟悉的内容,我允许他直接完成当天的作业,但要带只耳朵听老师的课,老师在提到重点内容时,要注意听讲。越是熟悉和擅长的内容,我们越能做到“三心二意”,提前完成作业,就可以为晚修补英语赢得更多的时间。
4.英语课堂,养成随手记的习惯,遇到不懂的统统记下来,当天解决。
5.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咬咬牙,再坚持,为了更好地坚持,每天早上给我汇报前一天的学习心得体会。
如此,两年以后,叶梦高考英语121分,顺利考入了重点大学。更令他惊喜的是,大一就高分过了英语四级,大二过了英语六级,现在大学毕业在一家外企工作。
二、中等生中的偏科生,重在“扬长”中“补短”
中等生中的偏科生,是班主任关注多,也最头痛的“灰色地带”。因为这部分学生往往决定了班主任是否能完成学校下达的“中高考指标”(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教育都不是工厂,但“中高考指标”是客观存在的,俨然成为各个学校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可谓成也中等生,败也中等生。指导他们“补短”,往往是这一科见长了,另外一科又下去了,总体分数提高不大。所以,面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尤为需要用心、用情、用智。这部分学生偏科的原因最为错综复杂。有心理问题,有学习能力问题,有学习技巧问题,还有家庭问题困扰。细分下来,又可以分出好多类,这部分学生更需要分类指导:
1.勤奋的中等生:这类学生以“勤奋”见长,立志成为“学霸”,终日“刷题”,却不“得法”。所以对他们重点在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否则极易因为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转变为心理问题。他们需要在学科成绩整体推进提高后,再进行“补短”。12级小尹就是这样的学生,化学成绩落后其他学科200名左右,他一口气买了三本参考书,陷入了题海中,结果不仅考不好,还越考越差,从学法问题变成了心理问题。所以对他的指导,我直接“没收”了所有的参考书,让他先以最快的方式完成优势学科的作业和预习,最后赢得的所有时间“一心一意”地研读教材,完成学校统一要求的练习册。如果心里觉得“刷题”少了,就把以前做过的反复做,把教材反复读。一个学期下来,化学成绩反超其他学科50名左右。
2.懒惰的中等生:这类学生以能勉强支撑局面为主要特征,只要总成绩没有大面积下滑,就不会给自己“加码”,还自我安慰“学习没有必要那么累”。于是,教师和父母就给贴上“懒惰”的标签。却不想,学生也逐渐以“懒惰”自居,成为掩盖偏科的借口。其实,他们内在的心理害怕自己努力了也不会取得进步。这部分学生,需要“补短”,但补的不是学习的短,而是心理的短。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面对自己的内心,我最常用的方法是激将与鼓励双管齐下。曾经就和一名学生打赌:“你不是懒惰,你是不敢面对勤奋后仍然没有获得提高的那份自卑,不信我们就打个赌。”
3.情绪化的中等生:这类学生很情绪化,被偏科成绩刺激后,热情高涨,满怀信心,三天不到,就又垂头丧气了。他们更需要的是班主任的鼓励和陪伴,帮他们客观分析偏科原因,制订方案,特别需要先从技巧上让他们快速获得成功体验,再逐渐加大难度,提高要求,重在求“稳”。在成绩稳中有升的过程中,也能提高他的情绪管理能力。
总的来讲,中等生中的偏科生,更需要在“扬长”的同时“补短”,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及时鼓励与评价,扬长,可以让他们获得自尊感,补短,让他们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三、学差生中的偏科生,先“扬长”再“补短”
成绩整体偏差的学生,若再偏科,补短显然是不明智的,他们需要先扬长再补短。虽然也有在自己最差的学科中补短后获得强烈自尊体验而成功的个案,但属于少数,几率太小,纯属特殊情况。大部分的情况是通过扬长,获得自尊体验,建立信心,补短才能成为可能。
以上三种分类,是在表面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的分类,是非常粗略的。偏科生,扬长还是补短,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恰恰是相互关联、错综复杂的问题。例如,即使在同一学科中,也可能存在某一部分好,另外一部分弱的情况。这个时候也同样需要根据原因分析该扬长还是补短。所以,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找到真正的原因,对症下药,积累经验,勤于反思,才能真正做好偏科生的指导工作。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 梁 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