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面推进新闻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索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将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以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为例,紧密围绕融媒体特性,立足校园媒体平台,实现两者间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一、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在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等都为高校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实际操作中,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提高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又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不断创新。
二、融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实现载体和形式的创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大化、最优化地进行传播与弘扬,从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应有作用,是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机遇体主要体现下在以下几点:
(一)传播载体的多样化: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传播载体,除了立足于传统的校园广播、门户网站、校报等传统媒介,还可以依托于微博、微信、易班、抖音等新媒介,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从所见、所闻、所感帮助当代大学生深入领会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二)教育资源的丰富化:“融媒体”的特点在于实现不同媒介间的 “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这一特点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将不同平台例如“优课”、“慕课”等中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自身的平台资源中,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内涵。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化:融媒体时代下,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线下模式转换为了“线上+线下”模式,由“理论+实践”进一步深化为“事实+讨论+理论+实践”,将传统文化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于线上引发同学们的积极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入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和推论,潜移默化完成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此同时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等线下活动,使教育模式更加立体化。
然而在融媒体时代, 信息的自由传播、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会扰乱信息传播环境, 给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利用融媒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时务必切实做好不良信息过滤和正确的价值引领。
三、融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一)把握重心,立足根本,构建三位一体网络媒介矩阵
计算机科学学院以门户网站为主体,以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斗鱼直播为支点构建出三位一体网络媒体矩阵。利用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斗鱼直播三者间不同的传播特征与优势进行个性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播,再通过门户网站对它们各自的内容进行碎片化集成、亮点化索取、最优化组合最终整理为系统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推送,实现四个平台间良好的协同联动,从而增强同学们的阅读效果,强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与认同。
(二)强调素质,注重业务,实现“高精尖”传播队伍建设
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精尖”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队伍,因此一再强调“辅导员+学生”一帮一带团队运营模式,辅导员与学生团队共同学习,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传播者们必须培养娴熟的传播技巧,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专业教师定期对传播队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为了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团队必须将流行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严格审核,精准过滤,打造个性化教育内容
通过构建分散收集、集体讨论、集中编辑、辅导员审核四级网络作品推送机制,从各个环节做好不良信息過滤,实现教育资源从健康化到个性化再到精细化打造。然而由于微信、QQ、微博等其商业运营模式,学生接收到的信息纷繁复杂,很容易受到文化冲击。针对这一点,学院合理利用易班这一专属于在校师生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平台开展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四)扎根线上,结合线下,立体化教育模式
线上学院不断创新传播形式,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方式不断增强同学们的体验感,利用易班轻应用、网络直播加强的同学们的交互感;线下通过组织集中讨论、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高校需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以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藏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高尚气节与传统美德,帮助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庞井君.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源点与现代转换[J].人民论坛,2017,(12).
【2】杜坤林.文化视阈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
【3】吴华丽. “中国梦”引领“立德树人”路径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4】黎会友.论网络信息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的融合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17-19.
作者简介:杨烽,男,学历:硕士研究生,助教,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融媒体 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一、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在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等都为高校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在实际操作中,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提高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又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不断创新。
二、融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实现载体和形式的创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大化、最优化地进行传播与弘扬,从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出应有作用,是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机遇体主要体现下在以下几点:
(一)传播载体的多样化: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传播载体,除了立足于传统的校园广播、门户网站、校报等传统媒介,还可以依托于微博、微信、易班、抖音等新媒介,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从所见、所闻、所感帮助当代大学生深入领会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二)教育资源的丰富化:“融媒体”的特点在于实现不同媒介间的 “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这一特点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将不同平台例如“优课”、“慕课”等中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自身的平台资源中,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内涵。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化:融媒体时代下,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线下模式转换为了“线上+线下”模式,由“理论+实践”进一步深化为“事实+讨论+理论+实践”,将传统文化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于线上引发同学们的积极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入对传统文化的阐释和推论,潜移默化完成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此同时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等线下活动,使教育模式更加立体化。
然而在融媒体时代, 信息的自由传播、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会扰乱信息传播环境, 给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利用融媒体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时务必切实做好不良信息过滤和正确的价值引领。
三、融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策略和路径
(一)把握重心,立足根本,构建三位一体网络媒介矩阵
计算机科学学院以门户网站为主体,以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斗鱼直播为支点构建出三位一体网络媒体矩阵。利用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斗鱼直播三者间不同的传播特征与优势进行个性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播,再通过门户网站对它们各自的内容进行碎片化集成、亮点化索取、最优化组合最终整理为系统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推送,实现四个平台间良好的协同联动,从而增强同学们的阅读效果,强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与认同。
(二)强调素质,注重业务,实现“高精尖”传播队伍建设
学院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精尖”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队伍,因此一再强调“辅导员+学生”一帮一带团队运营模式,辅导员与学生团队共同学习,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传播者们必须培养娴熟的传播技巧,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专业教师定期对传播队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为了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团队必须将流行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严格审核,精准过滤,打造个性化教育内容
通过构建分散收集、集体讨论、集中编辑、辅导员审核四级网络作品推送机制,从各个环节做好不良信息過滤,实现教育资源从健康化到个性化再到精细化打造。然而由于微信、QQ、微博等其商业运营模式,学生接收到的信息纷繁复杂,很容易受到文化冲击。针对这一点,学院合理利用易班这一专属于在校师生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平台开展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四)扎根线上,结合线下,立体化教育模式
线上学院不断创新传播形式,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方式不断增强同学们的体验感,利用易班轻应用、网络直播加强的同学们的交互感;线下通过组织集中讨论、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高校需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以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藏作为教学资源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高尚气节与传统美德,帮助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庞井君.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源点与现代转换[J].人民论坛,2017,(12).
【2】杜坤林.文化视阈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1).
【3】吴华丽. “中国梦”引领“立德树人”路径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4】黎会友.论网络信息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的融合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17-19.
作者简介:杨烽,男,学历:硕士研究生,助教,单位: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