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就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体系来看,本研究分成评估—激发—培养—提升等四个方面。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将有助于教育者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提升创新创业心理素质为抓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效。以上的评估、激发、培养和维持四个环节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
运用测量工具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等进行评估
在开展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之前,应该进行相关评估,以便合理区分学生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
使用心理测评系统和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评估
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测评系统,使用恰当的测量工具,来评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个性。积极主动、勇于冒险、敢于创新,具有胆识、独立果断、沉稳冷静等都是学生创新创业个性的表现。基于此,通过使用卡特尔16PF在线人格因素测试问卷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格测试,重点从内/外向性格、自我控制程度、环境适应性三个方面对高职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测评,以判断哪些学生更加适合于创新创业活动。
促进高职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概念,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对自己的创新创业个性和能力有一定了解,并能够自我觉知,并主动进行评估。例如,利用学习霍兰德相关理论,使高职学生能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创新创业职业能力。
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行激发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教育。具备基本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外力激发其创新创业的意识,难以自我觉察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应该采取必要手段,来激发和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贯穿各类课程,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完全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孤立地进行,除了专门课程,树立创新创业理念更应该贯穿于各类基础课程中。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创新创业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倡导案例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以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为宗旨,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念。
开展普及宣传,激发创新创业动机。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树立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开展创新创业校园活动等普及教育活动来吸引学生参加其中,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共鸣,让大学生创新创业理想形成聚集效应,极大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进行培养
实现初步评估和激发意识后,应该划分群体,针对不同层次的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这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的核心部分,需要各方面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教育工作。
依托专业课程,夯实高职学生的基础能力
分层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辅助以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第一阶段开展通识教育,对全体学生开设必修或者必选课,包括创新创业基本概念、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要求、创新创业人才必备心理素质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第二阶段开设专业课程,一部分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个性和能力适合创新创业,并有意愿深人学习和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则可以参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应该具有非常强的市场导向和可操作性,内容可涵括创新创业技术和方法、沟通技巧、协调管理技巧、企业家精神等内容。第三阶段进行实践课程。采取自愿和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继续进行深度实践,通过创新创业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实践课程,如素质拓展、团队合作活動、企业参观、模拟创业、模拟资本运作等内容。
组织参加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单依靠课程教学还不够,应该让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工匠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创新·学习·成长”主题“挑战杯”课外作品竞赛、汽车废旧零部件创新再造活动、“销售之星”营销大赛和“金扳手”技能大赛等活动等。第二,还可以根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相关提升心理素质的竞赛活动,如头脑风暴、素质拓展、团体训练等,让他们在其中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以后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精神准备。
开发校企合作平台,激发潜在能力
一方面走出去,开发校企合作平台,提供机会让高职学生建创业团队,将自己的商业构思运用于合作企业,学会开拓市场、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请进来,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与高职学生进行座谈和案例研讨,从精神上、经验上、心理上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支持。通过分层次开设专业课程、开展各类竞赛和走出去实践和请进来学习,将普及性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塑造创新创业个性,最终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心理素质。此外,要建立起企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学校合作企业提供一些岗位满足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需要,大学生在企业锻炼中,参与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一方面能够对所学理论进行巩固和验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并不断修正自己的缺点,为今后的创业夯实基础。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生创业的心理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创业个性得到很好的塑造,最终能够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心理素质。
自我提升和维持
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的提升阶段,与其参与创新创业过程是结合在一起的。创新创业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职大学生参与创业所面临的困难就更多。因此,学生创业往往会遭遇到各类挫折。在遇到这些难题时,学生运用前期学习的创业理论和相关创业实践经验能够处理其中的一些困难,在此过程中创业心理得到一定的提升;然而,不是所有挫折创业者都能通过自己的调整解决,这时就需要外部力量帮助其进行调适,为其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在遇到困难时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打造更加坚定的创业意志。而在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志就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打造创新创业团队过程中,可以采取团体训练、素质拓展、团队会议等方式,提高团队凝聚力,利用团队动力促使每位成员相互支持,克服困难。同时,可以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在遇到困难时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打造更加坚定的创新创业意志。
(基金项目:1.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9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问题研究(2019lslktwzz-030)”研究成果)
(大连市社科联2018年一般课题“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研究(2018dlskyb280)”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将有助于教育者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提升创新创业心理素质为抓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效。以上的评估、激发、培养和维持四个环节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
运用测量工具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等进行评估
在开展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之前,应该进行相关评估,以便合理区分学生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
使用心理测评系统和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评估
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测评系统,使用恰当的测量工具,来评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个性。积极主动、勇于冒险、敢于创新,具有胆识、独立果断、沉稳冷静等都是学生创新创业个性的表现。基于此,通过使用卡特尔16PF在线人格因素测试问卷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格测试,重点从内/外向性格、自我控制程度、环境适应性三个方面对高职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测评,以判断哪些学生更加适合于创新创业活动。
促进高职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概念,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对自己的创新创业个性和能力有一定了解,并能够自我觉知,并主动进行评估。例如,利用学习霍兰德相关理论,使高职学生能更好地评估自己的创新创业职业能力。
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行激发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教育。具备基本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外力激发其创新创业的意识,难以自我觉察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应该采取必要手段,来激发和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贯穿各类课程,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完全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孤立地进行,除了专门课程,树立创新创业理念更应该贯穿于各类基础课程中。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创新创业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倡导案例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以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为宗旨,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理念。
开展普及宣传,激发创新创业动机。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树立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开展创新创业校园活动等普及教育活动来吸引学生参加其中,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共鸣,让大学生创新创业理想形成聚集效应,极大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进行培养
实现初步评估和激发意识后,应该划分群体,针对不同层次的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这是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的核心部分,需要各方面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教育工作。
依托专业课程,夯实高职学生的基础能力
分层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辅助以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第一阶段开展通识教育,对全体学生开设必修或者必选课,包括创新创业基本概念、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要求、创新创业人才必备心理素质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第二阶段开设专业课程,一部分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个性和能力适合创新创业,并有意愿深人学习和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则可以参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应该具有非常强的市场导向和可操作性,内容可涵括创新创业技术和方法、沟通技巧、协调管理技巧、企业家精神等内容。第三阶段进行实践课程。采取自愿和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继续进行深度实践,通过创新创业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实践课程,如素质拓展、团队合作活動、企业参观、模拟创业、模拟资本运作等内容。
组织参加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单依靠课程教学还不够,应该让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工匠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创新·学习·成长”主题“挑战杯”课外作品竞赛、汽车废旧零部件创新再造活动、“销售之星”营销大赛和“金扳手”技能大赛等活动等。第二,还可以根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相关提升心理素质的竞赛活动,如头脑风暴、素质拓展、团体训练等,让他们在其中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以后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精神准备。
开发校企合作平台,激发潜在能力
一方面走出去,开发校企合作平台,提供机会让高职学生建创业团队,将自己的商业构思运用于合作企业,学会开拓市场、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请进来,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与高职学生进行座谈和案例研讨,从精神上、经验上、心理上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支持。通过分层次开设专业课程、开展各类竞赛和走出去实践和请进来学习,将普及性教育和个体化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塑造创新创业个性,最终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心理素质。此外,要建立起企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到企业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学校合作企业提供一些岗位满足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需要,大学生在企业锻炼中,参与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一方面能够对所学理论进行巩固和验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并不断修正自己的缺点,为今后的创业夯实基础。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生创业的心理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创业个性得到很好的塑造,最终能够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心理素质。
自我提升和维持
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的提升阶段,与其参与创新创业过程是结合在一起的。创新创业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职大学生参与创业所面临的困难就更多。因此,学生创业往往会遭遇到各类挫折。在遇到这些难题时,学生运用前期学习的创业理论和相关创业实践经验能够处理其中的一些困难,在此过程中创业心理得到一定的提升;然而,不是所有挫折创业者都能通过自己的调整解决,这时就需要外部力量帮助其进行调适,为其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在遇到困难时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打造更加坚定的创业意志。而在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时,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志就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打造创新创业团队过程中,可以采取团体训练、素质拓展、团队会议等方式,提高团队凝聚力,利用团队动力促使每位成员相互支持,克服困难。同时,可以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在遇到困难时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打造更加坚定的创新创业意志。
(基金项目:1.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9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问题研究(2019lslktwzz-030)”研究成果)
(大连市社科联2018年一般课题“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策略研究(2018dlskyb280)”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