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而数学学科是该阶段学生学习的必修课,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将该阶段紧紧抓住,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養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核心;小学数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必须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也必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是尤为重要的。
一、在数学知识中引进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实践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挖掘大量的数学素材,而且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引进其中,使学生意识到其实自己周围有数学知识,意识到生活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联,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为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的实践应用方式奠定坚实基础。在小学阶段,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知识的抽象性相当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数学知识导入方式,将实际生活当成导入的重要载体,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识,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1]。比如:对“圆的认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就能联系实际生活合理设置导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看过圆形?都有哪些圆形?”这时,很多学生都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列举出各种各样的案例,有些学生回答“硬币和自行车车轮形状都是圆形的。”也有些学生回答“圆桌桌面和光盘的形状是圆形的。”然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何将自行车车轮的形状是圆形?”该追问能够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激发学生想要学习和了解圆的特点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实践应用意识,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二、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实践的主动性
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主动探究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活动[2]。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而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真正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以及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中蕴藏的内涵。比如: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讲解时,首先教师能够以学生了解的红领巾切入,要求学生笔画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而且大体掌握三角形是平面图形,是由三条线段构成,边和角都是三个。要想使学生更加充分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能够将三根小棒发给学生,第一根小棒的长度是5厘米,第二根小棒的长度是3厘米,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8厘米,要求学生用这些小棒试着自己组成三角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这些小棒不管怎么拼,都不可能拼成三角形,所以马上找原因,得出具体解决方案,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比第三边大,任意两条边之差都第三边小。
三、重视数学实践互动探讨,在学习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鼓励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时除了要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的整个实践探讨过程,使学生将动手操作与动脑探究有机结合,在实践互动探讨过程中积累且沟通大量的实践经验,使学生意识到实践学习的重要性[3]。在学生的互动探讨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而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清楚梳理且认真探究自己的实践过程。在实践活动合理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积累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让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反思,从某个角度来看,就是对思想进行澄清,在活动中重点检验数学问题解,既要严格检验结果有无错误,又要确保问题是不是符合具体情况。比如:一套裙子需要使用30米的布料,那么93米布料可以做几套裙子?对于“93÷30”的得数应该怎样将整数保留下来?使学生在反思过程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一步延伸活动,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实践活动过程,鼓励学生在反思的同时积累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虽然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学方法也必须要积极创新,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2):29.
[2]宋宗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2):87.
[3]孙增明.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5):86-88.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核心;小学数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必须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也必须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目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是尤为重要的。
一、在数学知识中引进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实践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挖掘大量的数学素材,而且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将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引进其中,使学生意识到其实自己周围有数学知识,意识到生活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联,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为学生充分了解知识的实践应用方式奠定坚实基础。在小学阶段,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知识的抽象性相当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数学知识导入方式,将实际生活当成导入的重要载体,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识,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1]。比如:对“圆的认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就能联系实际生活合理设置导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看过圆形?都有哪些圆形?”这时,很多学生都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列举出各种各样的案例,有些学生回答“硬币和自行车车轮形状都是圆形的。”也有些学生回答“圆桌桌面和光盘的形状是圆形的。”然后教师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何将自行车车轮的形状是圆形?”该追问能够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激发学生想要学习和了解圆的特点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实践应用意识,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二、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实践的主动性
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应该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主动探究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活动[2]。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而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真正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以及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中蕴藏的内涵。比如: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讲解时,首先教师能够以学生了解的红领巾切入,要求学生笔画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而且大体掌握三角形是平面图形,是由三条线段构成,边和角都是三个。要想使学生更加充分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能够将三根小棒发给学生,第一根小棒的长度是5厘米,第二根小棒的长度是3厘米,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8厘米,要求学生用这些小棒试着自己组成三角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这些小棒不管怎么拼,都不可能拼成三角形,所以马上找原因,得出具体解决方案,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比第三边大,任意两条边之差都第三边小。
三、重视数学实践互动探讨,在学习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在鼓励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时除了要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的整个实践探讨过程,使学生将动手操作与动脑探究有机结合,在实践互动探讨过程中积累且沟通大量的实践经验,使学生意识到实践学习的重要性[3]。在学生的互动探讨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而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清楚梳理且认真探究自己的实践过程。在实践活动合理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积累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让学生学会实践反思。反思,从某个角度来看,就是对思想进行澄清,在活动中重点检验数学问题解,既要严格检验结果有无错误,又要确保问题是不是符合具体情况。比如:一套裙子需要使用30米的布料,那么93米布料可以做几套裙子?对于“93÷30”的得数应该怎样将整数保留下来?使学生在反思过程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一步延伸活动,引导学生认真反思实践活动过程,鼓励学生在反思的同时积累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虽然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学方法也必须要积极创新,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2):29.
[2]宋宗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2):87.
[3]孙增明.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