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人教学,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模式 新课程教学 探究式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以往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体验到学习过程的乐趣。 因此,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摆在我们每个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丰富多变的学习情景,可使无形的“情”和有形的“景”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全新的新育思想指导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构建基本问题解决的中学化学探究教学模式的方法,其内容是:呈现化学问题,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中心。
  呈现化学问题,是模式的第一个要素和实施环节。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必须得到一个明确的任务,或者在某一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一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利用化学史、化学家故事,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学习化学的目的性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化学史及化学家的故事,这些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如在“金属与金属矿物”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大量数据、图表告诉学生,由于我国解放前化学工业水平的落后,连铁钉、煤油等基本物品都需大量依赖进口,从而激励学生要学好化学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此外,教师还可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著名化学家们的成功事迹,让这些科学巨匠们身上所具有的种种宝贵品质去深深感染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学生探求化学世界奥秘的兴趣和愿望。这方面的素材是很多的。如教师可介绍着名化学家居里夫人,讲述她不怕危险不畏艰辛数十年如一日研究放射性元素,最终硕果累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还可以讲述她身居国外却念念不忘祖国的爱国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举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等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激励。通过化学史、化学家故事创设教学情景,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使学生把学好化学与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间接兴趣。
  2、利用实验多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直接兴趣
  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具有化学实验这个特性,尽可能多的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大量化学实验的演示、参与、操作,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趣”激“疑”,由“疑”导“想”,由“想”得“知”,大大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可通过增加演示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家庭自制小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化学世界中,感受到真正的兴趣。如化学中讲解碘的性质时,可穿插一个小故事:方志敏曾在狱中用米汤给鲁迅先生写过密信,你们知道鲁迅先生是如何观看的吗?随即教师出示一张预先用米汤写过字的白纸,让学生观察晾干的白纸,看不出任何字迹。当最后老师用毛笔蘸取碘酒,轻轻的涂到白纸上,马上“珍惜今天,把握明天”几个蓝色大字呈现出来,使学生兴奋不己。另如教学中讲物质燃烧条件时,教师可设计一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帕浸入该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再轻轻拧干,用坩锅钳夹住,置于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帕。当手帕上火自动熄灭后,学生竟发现手帕安然无恙,与自己原先设想截然不同,不禁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击,马上有许多同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并在思维上进入了一种迫切希望找到答案解决问题的积极状态,这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入到积极的探究活动中,让大家针对一系列的疑问展开讨论。在教师引导下,经过激烈辩论与理性分析后,大家终于对实验结果有了正确认识,同时大家对物质燃烧条件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3、联系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内容都与我们周围世界紧密相连。通过化学与自然、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来创设问题情景,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好奇”,使学生感到化学离生活很近,学化学很有用。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自然界中一些千变万化的现象如“溶洞奇景”、“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还可介绍学生身边的水质污染、煤气泄漏等化学现象。同时还可以跟学生介绍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生活小常识,如“冰箱除臭”、“热水瓶除垢”、“铁制品防锈”等。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并利用已学知识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从而既提升了兴趣,又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在讲矿物燃料和水资源时,可组织学生辩论“常用的几种燃料中,哪一种最理想”、“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净化水质”等。同时教师还可有意识的联系实际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主题,如“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调查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生活中的应用”、“调查当地的水资源污染情况,提出一些治理意见”等。又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可由家中蒸馒头谈起并提出问题:“面发了酸了怎么办?”(学生答:加碱。)“这里说的碱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学生答:碳酸钠。)“属于哪一类物质?”(学生答:盐类。)“它的酸碱性如何?可以用哪些实验加以验证?”进而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他们会从实验中发现“为什么碳酸钠溶液会呈碱性”“其他盐的酸碱性怎么样”等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矛盾就自然地交到了学生手中,起到了激发兴趣、引导探究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兴趣会变的更持久更内化。
  4、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电化教学媒体创设情景
  利用直观的教具及影、像、声、动画综合呈现的现代电教媒体来创设情景,可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积极有效地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间接经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能以积极活跃的态度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如我们讲到水电解产生氢气与氧气时,可将该过程制成Flash课件。在我们教材中许多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及一些复杂晦涩的内容,我们都可以用这种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如催化剂的性质、干冰的生产和使用、铁的冶炼等,这样不仅分化了难点,更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当然,我们在用多媒体进行创设情景时,也应注意不能出现一些科学性的错误,应确保给学生一个完整正确的学习情景。
  总之,良好的学习情景,能最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才能卓有成效的进行,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学会通过各种手段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景,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岩岩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建立及运用[J],课外阅读:中旬 2011, (12)
  2. 张正虎 浅议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J],成功(教育版) 2009, (3)
  3. 陈根发 浅析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7)
其他文献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同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牵涉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以实现顺利就业,在新的形势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观教育 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到目前为止,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节、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已经建立起来
摘 要:作者从学校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储备、学生学习、教材建设五个方面浅析了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衔接方面出现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更好地推动两者之间的衔接,从而使学生提高综合英语的应用能力,适应行业需求。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大学英语 专业英语 衔接对策  本论文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内容
观点:“娱乐之都”的真正意义,是对人生存质量的关怀,“娱乐”脱去上流和高消费的外衣,融入到“平民”的世界。这是文明程度增加的表征,也是城市树立亲和形象、呼唤精神归属
摘 要:研究《蝴蝶梦》的文章多从作者角度研究其体现的女权主义思想或是从文本角度研究其叙事技巧、情节设置、人物分析,本文将从现象学的角度入手,主要运用波兰文论家罗曼·英加登的现象学文艺理论,从作者的意向性投射和读者的意向性投射两个角度对《蝴蝶梦》以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现象学;英加登;意向性投射  “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是那些在各个时代都能获得新的生命力,取得新的成功的作品,”波兰哲学家、美学家
摘 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项知识的教学,同时,在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保证学生在学到新文学知识概念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科学素养,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培养自己的创新与探索精神,这才是语文学习主要目标,而新课标的出现也正是对这种语文教学的相应,学生不在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在理解文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学背后的隐藏含义,本文通过相应解析,介绍,在新课标的相应下,怎样找到合理正确的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