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7年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对校本教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表述,这就要求各地各校通过完善现有校本教研制度、加强校本教研文化建设、创新校本教研方式方法,推进新形势下校本教研转型升级。继承是发展和创新的基本前提,发展和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总结以往校本教研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是推进校本教研轉型升级的重要保证。与时俱进抓住教学研究共同体建设、学科教研组文化建设、名师个人工作室和教师研修工作坊建设,是推进校本教研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校本教研;教研转型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A-0048-04
一、新形势下校本教研表述变化的解读
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2003版”),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明确提出要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这对浓郁校本教研氛围,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面对十余年来我国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等新形势,2003版关于校本教研的阐述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终于出台,其中对校本教研的表述,和2003版相比,有一些新的变化(见表1)。
2003版和2017版的实践过程,是各地各校校本教研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如果说2003版是1.0版,2017版就是2.0版,其“升级”主要表现在:
1.制度建设:从初步建立到健全完善。从2003版提出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到2017版提出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一方面体现了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对实现校本教研高质量发展的殷切希望。
2.教师成长:从个体努力到整体提升。2003版鼓励教师从一线教学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开展教学研究,比较重视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个人的修为。2017版则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学研究共同体,这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升。
3.研修观念: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2003版比较重视创造外部条件、营造外围环境,突出专业引领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自主发展重视有所不足,2017版则尤为关注教师积极主动开展教学方式改革实验,充分尊重教师自身在专业成长中的主体地位。
4.教学风格:从共性传承到个性张扬。2003版对于校本教研的要求面向全体、笼统宽泛,着眼于让教师掌握系统的方法,对教师个性化发展研究和关注不够。2017版则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进行教改探索,大胆改变教学方式,体现了对教师个性发展的尊重和重视。
5.氛围营造:从环境优化到文化熏陶。2003版提出要营造良好的教研环境,以调动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7版则从文化的高度,提出要建设民主、开放、共享的教学研究文化,更加明晰了校本教研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新形势下校本教研转型升级的路径
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推进校本教研转型升级,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总结以往成功经验,是转型升级的基本前提;抓住关键少数环节,是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江苏省清江中学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是江苏省首批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在实践2003版的历程中,我们坚持增强科研意识求发展、营造科研氛围求提高、开展课题研究求升华、推进课程改革求突破。
1.教科研工作制度化、全员化
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教科研制度,如《教研(集体备课)活动方案》《教科研课题管理条例》《教科研能力评价办法》《先进教研组评比条例》《教研组长竞聘方案》等,并编入学校《管理手册》,为校本教研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专门建设了现代化的教研中心,总面积818.38平方米,有7间活动室,每个活动室均配有一体机,能无线上网,不仅为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提供软、硬件支持,也可为大型培训活动分组研修提供便利。对教研组长实行定期竞聘上岗,并努力把教研组长打造为学科中的首席。各教研组能认真制定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全员参与,围绕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并及时总结教研工作经验,反思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教科研工作实现多层次的网络化管理体系,极大便利了上传下达、交流研讨、资源共享,不仅节约资源、畅通联系,更提高了管理效益和教科研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书香校园建设,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淮安市首届“十大书香校园”。学校大力实施“1116全员阅读工程”(即每人每月读一本、全校每月六千本”), 发挥教师在读书活动中的表率作用。成立“清心致远”教师读书会,举行读书汇报会和报告会,交流读书心得,并评比奖励。邀请康维铎、胡建等教授来校,为教师读书会开设专题讲座,指导教师阅读与写作。邀请曹文轩、叶兆言、祁智、敬一丹等知名作家、主持人来校为全体师生开设讲座。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在抓好教师日常自主研修的同时,高度重视发挥专家在教师成长中的引领作用。每年举行5次左右全校性科研专题讲座,特别是暑期全员培训,邀请成尚荣、杨九俊、倪娟、张新平、孙绍振等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科研能力和学术品位。
2.课题研究系列化、常态化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具体体现。学校充分发挥名师众多的优势,多层次、多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主题沙龙、专家引领等各种形式,对教育、教学、科研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取得突破以后,有计划地提升为课题研究,力求学校和主要学科有省级课题、各教研组有市级课题、各备课组有校级课题。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校本教研;教研转型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A-0048-04
一、新形势下校本教研表述变化的解读
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2003版”),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明确提出要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这对浓郁校本教研氛围,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创新,起到了关键作用。面对十余年来我国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高中教育基本普及等新形势,2003版关于校本教研的阐述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终于出台,其中对校本教研的表述,和2003版相比,有一些新的变化(见表1)。
2003版和2017版的实践过程,是各地各校校本教研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如果说2003版是1.0版,2017版就是2.0版,其“升级”主要表现在:
1.制度建设:从初步建立到健全完善。从2003版提出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到2017版提出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一方面体现了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对实现校本教研高质量发展的殷切希望。
2.教师成长:从个体努力到整体提升。2003版鼓励教师从一线教学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开展教学研究,比较重视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个人的修为。2017版则明确提出要建立教学研究共同体,这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升。
3.研修观念: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2003版比较重视创造外部条件、营造外围环境,突出专业引领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自主发展重视有所不足,2017版则尤为关注教师积极主动开展教学方式改革实验,充分尊重教师自身在专业成长中的主体地位。
4.教学风格:从共性传承到个性张扬。2003版对于校本教研的要求面向全体、笼统宽泛,着眼于让教师掌握系统的方法,对教师个性化发展研究和关注不够。2017版则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进行教改探索,大胆改变教学方式,体现了对教师个性发展的尊重和重视。
5.氛围营造:从环境优化到文化熏陶。2003版提出要营造良好的教研环境,以调动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7版则从文化的高度,提出要建设民主、开放、共享的教学研究文化,更加明晰了校本教研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新形势下校本教研转型升级的路径
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推进校本教研转型升级,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总结以往成功经验,是转型升级的基本前提;抓住关键少数环节,是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江苏省清江中学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是江苏省首批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在实践2003版的历程中,我们坚持增强科研意识求发展、营造科研氛围求提高、开展课题研究求升华、推进课程改革求突破。
1.教科研工作制度化、全员化
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教科研制度,如《教研(集体备课)活动方案》《教科研课题管理条例》《教科研能力评价办法》《先进教研组评比条例》《教研组长竞聘方案》等,并编入学校《管理手册》,为校本教研提供制度保障。
学校专门建设了现代化的教研中心,总面积818.38平方米,有7间活动室,每个活动室均配有一体机,能无线上网,不仅为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提供软、硬件支持,也可为大型培训活动分组研修提供便利。对教研组长实行定期竞聘上岗,并努力把教研组长打造为学科中的首席。各教研组能认真制定落实教研组工作计划,定期进行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全员参与,围绕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并及时总结教研工作经验,反思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教科研工作实现多层次的网络化管理体系,极大便利了上传下达、交流研讨、资源共享,不仅节约资源、畅通联系,更提高了管理效益和教科研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书香校园建设,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淮安市首届“十大书香校园”。学校大力实施“1116全员阅读工程”(即每人每月读一本、全校每月六千本”), 发挥教师在读书活动中的表率作用。成立“清心致远”教师读书会,举行读书汇报会和报告会,交流读书心得,并评比奖励。邀请康维铎、胡建等教授来校,为教师读书会开设专题讲座,指导教师阅读与写作。邀请曹文轩、叶兆言、祁智、敬一丹等知名作家、主持人来校为全体师生开设讲座。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在抓好教师日常自主研修的同时,高度重视发挥专家在教师成长中的引领作用。每年举行5次左右全校性科研专题讲座,特别是暑期全员培训,邀请成尚荣、杨九俊、倪娟、张新平、孙绍振等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科研能力和学术品位。
2.课题研究系列化、常态化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具体体现。学校充分发挥名师众多的优势,多层次、多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主题沙龙、专家引领等各种形式,对教育、教学、科研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取得突破以后,有计划地提升为课题研究,力求学校和主要学科有省级课题、各教研组有市级课题、各备课组有校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