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在幼儿园的深入实施,注重幼儿“学法”的探究比注重教师的“教法”改革更为重要,更有价值。为此,我们进行了幼儿学习体育的“学法”研究,提出“主动探索法”。经过实验研究,我们建构了“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实施要点和建议。
关键词:主动探索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以幼儿为本”,尊重儿童,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的儿童观和终身教育观。无论儿童是否愿意参加和坚持体育活动,其主要动力来源是内在的,让幼儿发现体育运动的有趣和价值,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成功感,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为此,我们对幼儿“学习法”进行了改革,提倡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主动探索法”。
一、 “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模式
(一)改变传统幼儿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幼儿体育教学模式为:教师演示新动作、幼儿模仿练习新动作、通过游戏巩固新动作三步曲,教学倾向于教师方面,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大量高强度练习积压下,幼儿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思考和探索问题的余地,从而造成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浓,以及运动量超负荷或运动量不足的现象发生,幼儿的主体意识及自主学练的能力、社会性能力等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二)建构“主动探索法”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在幼儿园的深入,体育教学活动的类型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常见的类型有:基本动作类;一物多玩类;创意身体活动类;基本体操类。我们认为,“主动探索法”都能灵活地运用在上述教学中,但前提是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我们初步构建了“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模式:激发探索欲望、幼儿初步探索多种玩法、交流分享经验、再次练习、游戏巩固五部曲。
二、 “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效果
根据新《纲要》从状态评价的概念和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出发,我们认为对一项体育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下)。
本学期,我们共进行了12例个案,研究结果显示:每一个活动的教学效果普遍是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可以概括为:
幼儿表现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进行探索,大胆地沟通讨论,能在游戏中与同龄人合作,表现为积极、活泼、自信,很少发生儿童不参与活动或退缩的现象。教师指导下的儿童跟学练习,经常会出现幼儿到旁边去玩耍、闲谈、哄闹等现象,表现为不积极、兴趣不高、不自信、拘谨等。
师幼互动教师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在活动中出现失败,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探索性行为,鼓励孩子大胆地与老师交流和讨论,老师和孩子可以进行多次互动,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合力、放松、和谐的氛围。教师很少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只注重结果,不允许幼儿出现错误和失败,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很少,课堂活动的气氛也相当沉闷。
目标达成因为目标设计侧重于流程,所以大多数孩子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包括个别动作发展较弱的幼儿。因为目标设计追求结果,所以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幼儿早就达到目标要求,觉得活动内容太简单,而有的幼儿总是达不到目标要求。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主动探索法”能激发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儿童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在愉快的主动学习环境中,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三、 “主动探索法”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促进作用
(一)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儿童在积极活动时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负荷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则效果差,过大,则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因此,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是否适宜是评价体育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主要包括活动强度和活动密度。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测量了幼儿的平均心率,并计算了活动的密度。结果表明,实验组平均心率达到标准心率范围,而对照组未达到标准心率范围(标准心率130min,160min),實验组儿童活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主动探索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以幼儿为本”,尊重儿童,重视幼儿主体地位的儿童观和终身教育观。无论儿童是否愿意参加和坚持体育活动,其主要动力来源是内在的,让幼儿发现体育运动的有趣和价值,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成功感,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为此,我们对幼儿“学习法”进行了改革,提倡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主动探索法”。
一、 “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模式
(一)改变传统幼儿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幼儿体育教学模式为:教师演示新动作、幼儿模仿练习新动作、通过游戏巩固新动作三步曲,教学倾向于教师方面,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大量高强度练习积压下,幼儿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思考和探索问题的余地,从而造成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浓,以及运动量超负荷或运动量不足的现象发生,幼儿的主体意识及自主学练的能力、社会性能力等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二)建构“主动探索法”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在幼儿园的深入,体育教学活动的类型也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常见的类型有:基本动作类;一物多玩类;创意身体活动类;基本体操类。我们认为,“主动探索法”都能灵活地运用在上述教学中,但前提是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我们初步构建了“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模式:激发探索欲望、幼儿初步探索多种玩法、交流分享经验、再次练习、游戏巩固五部曲。
二、 “主动探索法”的教学效果
根据新《纲要》从状态评价的概念和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出发,我们认为对一项体育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下)。
本学期,我们共进行了12例个案,研究结果显示:每一个活动的教学效果普遍是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可以概括为:
幼儿表现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进行探索,大胆地沟通讨论,能在游戏中与同龄人合作,表现为积极、活泼、自信,很少发生儿童不参与活动或退缩的现象。教师指导下的儿童跟学练习,经常会出现幼儿到旁边去玩耍、闲谈、哄闹等现象,表现为不积极、兴趣不高、不自信、拘谨等。
师幼互动教师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在活动中出现失败,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探索性行为,鼓励孩子大胆地与老师交流和讨论,老师和孩子可以进行多次互动,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合力、放松、和谐的氛围。教师很少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只注重结果,不允许幼儿出现错误和失败,教师和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很少,课堂活动的气氛也相当沉闷。
目标达成因为目标设计侧重于流程,所以大多数孩子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包括个别动作发展较弱的幼儿。因为目标设计追求结果,所以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有的幼儿早就达到目标要求,觉得活动内容太简单,而有的幼儿总是达不到目标要求。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主动探索法”能激发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儿童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在愉快的主动学习环境中,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三、 “主动探索法”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促进作用
(一)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儿童在积极活动时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负荷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则效果差,过大,则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因此,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是否适宜是评价体育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主要包括活动强度和活动密度。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测量了幼儿的平均心率,并计算了活动的密度。结果表明,实验组平均心率达到标准心率范围,而对照组未达到标准心率范围(标准心率130min,160min),實验组儿童活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