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方法对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探明旱育长龄壮秧的适宜播种方法,提高水稻单产,以临稻16号为材料进行不同播种方法的田间试验。试验设T1(浇底墒水→撒种→一次覆土1.0 cm→覆膜)、T2(浇底墒水→撒种→二次覆土3.5 cm→出苗前退土保留1.0 cm土层)、T3(撒种→一次覆土1.5 cm→浇蒙头水)3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本田试验对应秧田进行设计。试验结果是:T1的秧苗素质最好、产量最高,平均单株分蘖为1.42个,根条数为44.6条,百株鲜重为259.5 g,单产为10 459.2 kg/hm2;T3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次之,平均单株分蘖为0.89个,根条数为37.2条,百株鲜重为224.8 g,单产为9 178.7 kg/hm2;T2的秧苗素质最差、产量最低,平均单株分蘖为0.75个,根条数为35.5条,百株鲜重为219.1 g,单产为8 495.2 kg/hm2;3个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是:“浇底墒水→撒种→一次覆土1.0 cm →覆膜”的播种方法,能增温、保墒、防鸟,提高出苗率,出苗快,苗全苗齐,秧苗素质好,移栽后能早生快发,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提高单产。
  关键词:水稻;播种方法;秧苗素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04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11-0065-04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uitable sowing method for strong, long-age and dry nursery seedlings of rice to raise yield, the field trials were conducted with Lindao 16 as material. Three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including T1 (irrigating pre-sowing water → sowing seeds → covering 1.0 cm of soil once → covering film), T2 (irrigating pre-sowing water → sowing seeds → covering 3.5 cm of soil twice → retaining 1.0 cm of soil before seedling emerging), T3 (sowing seeds → covering 1.5 cm of soil once → irrigating full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was used according to the seedb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ling quality of T1 treatment was the best and its yield was the highest with the average tiller number per plant of 1.42, root number of 44.6, fresh weight per hundred seedlings of 259.5 g and yield of 10 459.2 kg/hm2. The seedling quality and yield of T3 treatment was the second, and its average tiller number per plant was 0.89, the root number was 37.2, the fresh weight per hundred seedlings was 224.8 g and the yield was 9 178.7 kg/hm2. The seedling quality of T2 treatment was the worst and its yield was the lowest with the average tiller number per plant of 0.75, root number of 35.5, fresh weight per hundred seedlings of 219.1 g and yield of 8 495.2 kg/hm2.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treatments. In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irrigating pre-sowing water → sowing seeds → covering 1.0 cm of soil once → covering film could raise temperature, keep water, prevent birds, improve the emergence rate and the seedlings were strong so that they could grow early and quickly after transplanting thus adding the number of grains per spike and spikes per unit area and raising the yield.
  Keywords Rice; Sowing method; Seedling quality; Yield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中,水稻是单产最高的作物,全国有60%的人口食用稻米[1,2],因此水稻生产在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山东省地处黄淮北部,属华北单季稻作带,光热资源充足,夏季雨热集中,境内黄河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湖泊水库面积较大,自然条件优越,为麦茬夏稻高产栽培奠定了基础[4,5]。自建国以来,山东省水稻生产随着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革新,单产水平发生三次飞跃,由解放初期的1 110 kg/hm2左右提高到近年来的8 400 kg/hm2左右,但近十年来单产变化不大,增产困难[6]。要实现山东水稻单产再次飞跃,需要从品种和栽培技术两个方面入手,也就是说需要良种良法配套。   山东省在高产品种选育和引进方面已经取得可喜成就,但在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旱育秧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苗弱一直是制约水稻更高产的技术瓶颈。农谚曰“秧好半年稻”,秧苗对产量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也就是说要想获得高产,培育壮秧至关重要[7]。为获得高产,华北黄淮区域麦茬夏稻多采用的是旱育长龄大秧,多年实践证明,在水育秧条件下,难以培育出50 d以上的长龄壮秧,周洁等[8,9]研究总结出“二次覆土、厚盖浅长”的旱育秧方法,这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育秧方法,但该方法主要是针对黑粘土地易失墒、鸟害重、难立苗提出的,由于覆盖土层厚,出苗过程中地中茎长、出苗弱,秧苗素质差,产量低。近年来,广大稻农在生产实践中又总结出“一次覆土后灌蒙头水”的轻简育秧方法,但该种方法易形成土壤板结层,导致种子发芽生长时氧气供应不足,致使苗弱,产量降低。本试验旨在研究总结出能够培育旱育长龄壮秧的播种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5年在临沂市河东区太平镇永平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黑粘土,常年稻麦两熟,保肥保水能力强,灌溉条件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9.6 g/kg,碱解氮 83.6 mg/kg,速效磷25.8 mg/kg,速效钾76.9 mg/kg。常年降水量700 mm左右,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200 d左右。
  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试验品种为临稻16号。5月10日播种,播种量为37.5 g/m2。小区面积为6.0 m2,3个处理见表1,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其它管理同一般旱育秧田。本田试验对应秧田进行设计,同样设3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5.0 m2,长5 m,宽3 m,栽插12行。6月25日插秧,行距25.0 cm、墩距13.0 cm,每墩4苗。
  1.3 试验栽培管理
  水稻收获后进行冬耕冻垡,于次年播种前20 d再次耕耙并做畦,同时将猪粪30.0 t/hm2全层施入,播种时将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总含量为45%)600.0 kg/hm2、尿素(含N量为46%)150.0 kg/hm2、ZnSO4 15.0 kg/hm2施入到10~15 cm土层内,浅翻整平,土肥混匀,然后分区播种。播种后喷除草剂封闭除草,2.5叶前不浇水,2.5叶时结合浇“走马水”追施尿素75.0 kg/hm2,5叶期结合浇水追尿素120.0 kg/hm2。病虫草害防治与一般秧田相同。
  大田试验栽培管理与一般大田相同。
  1.4 测定项目
  秧田调查出苗时间、出苗率,拔秧时调查其苗高、叶龄、单株分蘖数、单株根条数、百株鲜重。秧田调查时用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铁丝框,在每小区对角线取样3点,测定其各项平均值。
  大田每小区定1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定双行20墩,每墩定4苗,调查分蘖动态和主要生育时期。收获后进行考种测产,各小区单收单打、单计产量。
  1.5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DPS v7.05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方法对出苗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播种方法对播种至出苗天数、出苗率和秧苗地中茎长度都有明显影响。从出苗速度看,T1最快,从播种至出苗仅需6 d,而且出苗整齐;T2和T3都较慢,从播种至出苗分别需要10 d和9 d,其中T3的出苗最不整齐。从出苗率来看,T1最高,为92.7%;T2次之,为87.4%;T3最低,仅为71.8%。从秧苗地中茎长度看,T1最短,为0.2 cm;T2最长,为0.7 cm。总之,地膜覆盖能增温保墒、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浅播能缩短秧苗地中茎长度、减少种子出苗过程中的养分消耗,使苗健壮。
  2.2 不同播种方法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播种方法对秧苗素质影响较大。从苗高和叶龄来看,T1出苗生长较快,苗高为28.2 cm,叶龄为8.1叶;T2和T3出苗生长都较慢,而且两者之间差异不大:T2苗高为27.5 cm,叶龄为7.8叶,T3苗高为27.2 cm,叶龄为7.7叶。从单株分蘖、根系生长和百株鲜重来看,T1都明显高于T2和T3。T1的平均单株分蘖数为1.42个,平均单株根条数为44.6条,百株鲜重为259.5 g;T2的平均单株分蘖数为0.75个,平均单株根条数为35.5条,百株鲜重为219.1 g;T3的平均单株分蘖数为0.89个,平均单株根条数为37.2条,百株鲜重为224.8 g。总之,浅播并覆膜,出苗生长快,前期生长旺盛,分蘖早,根系发达,秧苗健壮。
  2.3 不同播种方法对本田群体变化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T1由于秧苗健壮,比T2和T3返青分蘖快,群体大,分蘖高峰时期提前,分蘖成穗率高(82.9%);T2返青分蘖最慢,群体最小,分蘖高峰时期和T2基本相同,分蘖成穗率最低(78.0%);T3群体略高于T2,分蘖高峰时期与T2相同,分蘖成穗率(80.9%)介于T1和T2之间。总之,秧苗素质是移栽后生长发育健壮与否的重要基础,秧苗素质好,插秧后能早生快发、个体健壮、群体充足,为争取穗大粒多打下基础。华北黄淮区域稻麦两熟,季节争夺矛盾突出,水稻移栽后本田营养生长时间短,如果秧苗素质差,移栽后返青分蘖慢,很容易导致群体不足,穗小粒少,产量降低。为促进本田前期早生快发,构建适宜的群体结构,争取穗大粒多、获得高产,就必须培育壮秧。
  2.4 不同播种方法对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播种方法对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产量有明显影响,但对千粒重影响不明显。从单位面积穗数看,T1最多,为372.0万/hm2;T3次之,为355.5万/hm2;T2最少,为334.5万/hm2,三者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从穗粒数来看,T1最多,为106.5粒;T3次之,为97.8粒;T2最少,为96.2粒,T1与T2、T3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T2和T3之间差异不显著。从千粒重来看,T1、T2、T3均为26.4 g,三者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从产量来看,T1最高,为10 459.2 kg/hm2;T3次之,为9 178.7 kg/hm2;T2最低,为8 495.2 kg/hm2,三者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总之,浅播覆盖地膜,能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从而提高单产。   3 讨论与结论
  采用“浇底墒水→撒种→一次覆土1.0 cm →覆膜”的播种方法,能增温、保墒、防鸟,提高出苗率,出苗快,苗全苗齐,分蘖早、蘖位低,秧苗素质好,移栽后早生快发,群体适宜、个体健壮,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提高单产。采用“浇底墒水→撒种→二次覆土3.5 cm→出苗前退土保留1.0 cm土层”的播种方法,虽然能够保墒、防鸟害、出苗齐,但由于覆土较厚,在出苗过程中地中茎加长,种子养分消耗多,出苗慢、出苗弱,秧苗素质差,移栽后返青分蘖慢,容易导致群体不足、个体发育差,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撒种→一次覆土1.5 cm→浇蒙头水”的播种方法,由于大水漫灌出现板结层,加之覆土较厚(覆土过浅容易出现落干),种子供氧不足,出苗慢、出苗弱,秧苗素质也较差,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也较少,产量也较低。
  秧苗素质差一直是制约华北黄淮区域麦茬夏稻高产的技术瓶颈,传统育秧采用的“浇底墒水→撒种→二次覆土3.5 cm→出苗前退土保留1 cm土层”和“撒种→一次覆土1.5 cm→浇蒙头水”两种方法都难以培育出优质壮苗。本试验确立了培育壮秧的适宜播种方法,即“浇底墒水→撒种→一次覆土1 cm →覆膜”,探明了浅播、覆膜、壮秧与高产之间的内在联系,覆膜保墒是浅播的保障条件,浅播是培育壮秧的关键措施,壮秧是获得高产的基础。该播种方法简便易行,增产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 考 文 献:
  [1]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等.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04-3414.
  [2] 牛兆国. 我国优质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43-344,347.
  [3] Peng S B,Tang Q Y,Zou Y B.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J].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09,12:3-8.
  [4] 崔太昌,陈峰,李华东,等. 山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科技需求分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6):24-26.
  [5] 袁守江,杨连群,宫德英,等. 山东省优质稻米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04(6):65-67.
  [6] 吴修,杨连群,陈峰,等. 山东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山东农业科学,2013,45(5):119-125.
  [7] 张旭,刘彦卓,黄秋妹,等. 高产水稻秧苗生长特性[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9(S1):1-7.
  [8] 周洁. 三旱种稻法[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9(12):181-183.
  [9] 周洁. 水稻“三旱”栽培技术[M].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摘要:选取代表性日光温室,以设施菜地中主要重金属元素(Cd、As、Pb、Cr、Cu、Ni)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种植模式(连作、轮作)条件下6种重金属元素在土体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连作模式条件下,土壤中Cd、Pb、Cr、Cu含量具有表聚的趋势,0~20 cm耕作层为主要分布区,且土层越深含量越低,As、Ni含量在0~60 cm土层范围内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参照HJ 333—200
期刊
摘要:为验证沼渣沼液穴贮在樱桃栽培中的应用效果,设置了对照(CK)、蓄水保肥材料蓄足清水并浇灌清水(BR)、蓄水保肥材料蓄足沼液并浇灌沼液(BS)3个处理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BR及BS处理对填埋沟周围土壤水分的提高和保持具有较强的影响,埋置30天内,离填埋沟60 cm范围内土壤水分含量均能得到有效提高;BR及BS处理均能显著增加樱桃树的短枝率及总枝量,果树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BS处理樱桃树的单
期刊
摘要:从黄岛区盐碱地采集土壤样品,分离和筛选高效解磷菌,并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从盐碱地中分离到6株解磷菌,其中PC02解磷能力最高,有效磷含量为80.3 mg/L;结合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将其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解磷菌PC02具有降低盐碱地pH值和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的作
期刊
摘要: LED 灯是一种新型照明灯具,具有耗电少、经久耐用、亮度高等优点。本试验把同批海兰灰商品蛋鸡分为2组,试验组先使用13 W节能灯40天,后更换5 W LED灯40天,对照组一直使用13 W节能灯80天。结果表明,和节能灯相比较,LED灯光照强度显著提高,日均耗电量显著降低,明显节约电费,且总成本相当; LED灯对产蛋率、死淘率和耗料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 LED灯在规模化蛋鸡
期刊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总糖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良,排除了桑椹色素对滴定终点判断的干扰。用改良直接滴定法测定了桑椹酒中总糖含量为3.72 g/L,小于干红葡萄酒中4 g/L总糖含量的标准。改良后的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稳定。  关键词:桑椹酒;总糖测定;直接滴定法  中图分类号:S663.909.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11-0143-03  Abstract The
期刊
摘要:以连袋采收富士苹果为试材,对不同时期采收的苹果果实进行了水预冷、1-MCP保鲜贮藏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措施对“黄金富士”苹果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袋采收的富士苹果贮藏性显著低于常规摘袋的富士苹果;连袋采收的富士苹果,在采后入库前进行0℃低温水预冷或贮藏时添加水果保鲜剂1-MCP,有利于延缓果实硬度降低,延迟果皮失水皱褶时间,提高果实的贮藏性。  关键词:富士苹果;连袋采收;水预冷;1-MC
期刊
摘要:以2年生‘鲁星/毛桃’( Amygdalus persica Linn.)为试材,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铬(0、100、200 mg/kg)胁迫下有机肥对桃幼树生长状况、土壤酶活性及桃幼树各部位对Cr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Cr胁迫程度的加剧,桃幼树表现出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合作用减弱、干周增长速率减小、干物质积累量降低的趋势。施加有机肥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Cr胁迫对桃幼树生长
期刊
摘要:为了优化白虎定喘口服液的煎煮工艺,以干膏量、绿原酸含量、黄芩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以中药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多指标综合筛选。结果显示,煎煮次数对3个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影响均不显著;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加15倍量水、浸泡0.5 h、每次煎煮0.5 h、煎煮3次。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有效成分提取率高,能保证制剂质量。  关键词:正交试验
期刊
摘要:利用不同脱涩程度的鲜柿经不同温度干制柿果干,研究脱涩和干制对柿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抗氧化活性通过铁离子总还原能力和DPPH·抑制率来反映。结果表明:随着脱涩时间的延长,柿果的可溶性单宁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柿子中的抗氧化成分主要是可溶性单宁;随着干制温度的升高,柿果干中抗氧化成分会有所损失,但当温度为75℃时会发生褐变,产生活性较强的抗氧化物质。  关键词:柿;脱涩;干
期刊
摘要: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山东省农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结合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4年间山东省农业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依然面临社会、资源、环境等多重压力。基于当前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山东省;层次分析法;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