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来时,载着外甥女妞妞去海边捡贝壳。回来的路上,妞妞指着一大片黄灿灿的稻田问我:“那地里长的都是啥呀?”我告诉她,那些都是水稻,农民伯伯要先插秧,后施肥,等它长出稻谷了,然后再收割,把稻壳去掉,就是我们天天吃的大米了。
“噢,我懂了!”妞妞拍着小手欢呼起来。我却忽然想起本学期人教社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有点弄不明白了。这是一首赞美秋天的诗歌,其中写道,“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花里,在每一滴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我琢磨着,谷粒什么时候可以“绽开”呢?回到家,又问一生务农的老爸:“你见过绽开的谷粒吗?”老爸以肯定的语气说:“谷粒并不是花,哪绽得开?碾米的时候,碾碎的也只是谷壳,粒还在嘛。”
哦,原来谷粒不会绽开!这样的答案,让我陷入沉思。
课本与现实不尽符合的问题,以前也遇到过。如人教社语文第八册课本中《太阳》一文提到,“太阳离我们有1亿5千万公里远。”而随后的一篇《妙不可言的位置》中又说:“地球距离太阳1.496乘以10的9次方千米”。如换算成公里,这两个数据前后矛盾,相差近10倍,让孩子们摸不着头脑(幸运的是,新版课文已将此处修改为“8次方千米”)。
又如人敖社语文第九册《蜜蜂的赞美》中,有一处数据说“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四十五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其实,在采集季节,一只工蜂寿命最多一两个月,何况还要除掉不能采蜜的幼虫期。本来,以蜜蜂的勤劳比喻要多读书、多积累,但由于比喻的前提并不存在、数据经不起推敲,“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的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就使得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立意打了一个折扣。
书本出错教学补。针对上述问题,我想,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修补瑕疵,将坏事变为好事,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正确解读课文,还有利于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调动大家探讨问题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呢。而“鼓励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正是当前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吗?
实践,给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有次家访,家长热情端上一杯甘甜的蜂蜜茶,自豪地告诉我,他养了50多箱蜜蜂,一年产蜜有400多公斤。没几天,刚好上到《蜜蜂的赞美》一课,我顿生疑问:如果一只蜜蜂酿造一公斤蜂蜜,那么,50多箱、一箱上万只蜜蜂,年产量怎么会只有400多公斤?于是,我灵机一动,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这篇课文可能有个小错误,请同学们放学后作一番调查:一只蜜蜂能不能酿造一公斤蜂蜜?
听说连课本也可能出错,大家的好奇心不知有多高。这道题对城里孩子来说也许很难,好在我校就在农村,同学们有的自己跑到养蜂场去问,有的回家问父母,一度形成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互相探讨的良好氛围。第二天,同学们纷纷抢着发言,都说小蜜蜂的寿命很短,还没等酿够一公斤就死了。我对同学们的正确答案首先给予表扬,然后从瑕不掩瑜、如何改错、怎样学习蜜蜂精神等方面,着重谈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认识。同学们最后一致认为,像这样赞美蜜蜂同样感人:“一只小蜜蜂轻得只有100毫克,每天还要在百花丛中采集400毫克的花蜜(据《中国养蜂》1996第6期载文),远远超出了自身的体重。可见,点滴甘甜都来自于辛勤耕耘,来自于汇集数不清的鲜花。”
由于《蜜蜂的赞美》这堂课效果很好,同学们的好奇心得到激发,求知欲望明显提高,举手提问蔚然成风。在下一节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当大家根据课本提示“认真读读课文,看看插图,想象一下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进行自学后,一位平时很胆怯的女生举起课本,指着插图,有些气愤地发言道:“这个解放军叔叔怎么一点也不悲伤!别人都望着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他还看着别处。”其他同学也异口同声地说:“对呀!怎么这样?”
我仔细一看插图,果然发现画面上有位战士面无表情,且目光也与大家不一样,但转念一想,这位战士应该是卫兵,要维护秩序,所以神色才会不一样吧?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可孩子们依旧争相发言,表达不同意见。有的认为他完全可以一边维护秩序,一边望着灵车方向;还有同学更是细心发现,课文中明明写着“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配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就他少一个“都”啊!并表示要写信给出版社,反映自己的意见。我趁热打铁,开展小组讨论。经过这样的讨论,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加强了,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阅读一篇课文,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通过切身体会,我觉得从鼓励质疑、发现、创新入手,提倡综合性学习。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是理解和实践新课程理念的理想途径。
最后,衷心希望我们的课本少出差错。拿教科书当靶子,让同学们练刀,毕竟有损教科书的尊严。
(作者单位:诏安县仙塘小学 责任编辑:陈玉龙)
“噢,我懂了!”妞妞拍着小手欢呼起来。我却忽然想起本学期人教社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有点弄不明白了。这是一首赞美秋天的诗歌,其中写道,“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花里,在每一滴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我琢磨着,谷粒什么时候可以“绽开”呢?回到家,又问一生务农的老爸:“你见过绽开的谷粒吗?”老爸以肯定的语气说:“谷粒并不是花,哪绽得开?碾米的时候,碾碎的也只是谷壳,粒还在嘛。”
哦,原来谷粒不会绽开!这样的答案,让我陷入沉思。
课本与现实不尽符合的问题,以前也遇到过。如人教社语文第八册课本中《太阳》一文提到,“太阳离我们有1亿5千万公里远。”而随后的一篇《妙不可言的位置》中又说:“地球距离太阳1.496乘以10的9次方千米”。如换算成公里,这两个数据前后矛盾,相差近10倍,让孩子们摸不着头脑(幸运的是,新版课文已将此处修改为“8次方千米”)。
又如人敖社语文第九册《蜜蜂的赞美》中,有一处数据说“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四十五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其实,在采集季节,一只工蜂寿命最多一两个月,何况还要除掉不能采蜜的幼虫期。本来,以蜜蜂的勤劳比喻要多读书、多积累,但由于比喻的前提并不存在、数据经不起推敲,“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的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就使得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立意打了一个折扣。
书本出错教学补。针对上述问题,我想,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修补瑕疵,将坏事变为好事,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正确解读课文,还有利于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调动大家探讨问题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呢。而“鼓励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正是当前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吗?
实践,给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有次家访,家长热情端上一杯甘甜的蜂蜜茶,自豪地告诉我,他养了50多箱蜜蜂,一年产蜜有400多公斤。没几天,刚好上到《蜜蜂的赞美》一课,我顿生疑问:如果一只蜜蜂酿造一公斤蜂蜜,那么,50多箱、一箱上万只蜜蜂,年产量怎么会只有400多公斤?于是,我灵机一动,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这篇课文可能有个小错误,请同学们放学后作一番调查:一只蜜蜂能不能酿造一公斤蜂蜜?
听说连课本也可能出错,大家的好奇心不知有多高。这道题对城里孩子来说也许很难,好在我校就在农村,同学们有的自己跑到养蜂场去问,有的回家问父母,一度形成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互相探讨的良好氛围。第二天,同学们纷纷抢着发言,都说小蜜蜂的寿命很短,还没等酿够一公斤就死了。我对同学们的正确答案首先给予表扬,然后从瑕不掩瑜、如何改错、怎样学习蜜蜂精神等方面,着重谈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认识。同学们最后一致认为,像这样赞美蜜蜂同样感人:“一只小蜜蜂轻得只有100毫克,每天还要在百花丛中采集400毫克的花蜜(据《中国养蜂》1996第6期载文),远远超出了自身的体重。可见,点滴甘甜都来自于辛勤耕耘,来自于汇集数不清的鲜花。”
由于《蜜蜂的赞美》这堂课效果很好,同学们的好奇心得到激发,求知欲望明显提高,举手提问蔚然成风。在下一节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当大家根据课本提示“认真读读课文,看看插图,想象一下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进行自学后,一位平时很胆怯的女生举起课本,指着插图,有些气愤地发言道:“这个解放军叔叔怎么一点也不悲伤!别人都望着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他还看着别处。”其他同学也异口同声地说:“对呀!怎么这样?”
我仔细一看插图,果然发现画面上有位战士面无表情,且目光也与大家不一样,但转念一想,这位战士应该是卫兵,要维护秩序,所以神色才会不一样吧?我说出自己的想法,可孩子们依旧争相发言,表达不同意见。有的认为他完全可以一边维护秩序,一边望着灵车方向;还有同学更是细心发现,课文中明明写着“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配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就他少一个“都”啊!并表示要写信给出版社,反映自己的意见。我趁热打铁,开展小组讨论。经过这样的讨论,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加强了,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阅读一篇课文,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通过切身体会,我觉得从鼓励质疑、发现、创新入手,提倡综合性学习。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是理解和实践新课程理念的理想途径。
最后,衷心希望我们的课本少出差错。拿教科书当靶子,让同学们练刀,毕竟有损教科书的尊严。
(作者单位:诏安县仙塘小学 责任编辑:陈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