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渝水三小在全市中小学校率先提出了“孩子在校学习六年,家长到校工作一天”的办学思路,引进了科学、民主、程序化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机制,让家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管理、决策,成功实施了十五届家长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工作制,打开了学校民主管理之门,丰富了教育元素,建立了家庭般的学校和学校般的家庭,创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开放型家校合作的教育管理文化。
[关键词] 家校合作;共管共融;实践与思考
一、家校合作的背景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一言堂”、学生“沉默听”的现象,2012年2月,渝水三小自下而上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主动谋变、大胆创新,即一变学生的排排坐为团团坐;二变一块黑板为教室四周都是黑板;三变一张讲台为四面都是讲台,四变一位老师的讲解为多位学生小老师的展示;五变学生的被动学为自学、对学、群学、展学等主动学习方式;六变老师的主演为导演,讲师为导师,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七变老师的备教案为做导学案;八变40分钟的课时为50、40、30分钟等大小不同的课时。由于家长对新课改的“八变”不甚了解,甚至是误解、质疑,因此,该校在全市中小学校率先提出了“孩子在校学习六年,家长到校工作一天”的办学思路,启动了首届家长进校园工作制,让家长以志愿者的角色走进校园,全程参与新课改体验,全程跟踪孩子在新课改中的变化、成长,全程参与学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二、家校合作的内容
1.值班站岗,保驾护航。早晨,家长志愿者在校门口注视来往的车辆和人群,关注孩子的安危,面带微笑迎接上学的孩子。课间,他们又尽职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巡视,维持课间活动秩序,并与孩子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与孩子一起参加跳绳、踢毽子等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
2.体验课改,幸福花开。课中,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听课,与孩子一起亲身体验独学、对学、群学、展学、查学等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孩子分享课改的温馨感动,与广大教师热议课改的成败得失,为学校课改工作出谋划策。七年来,通过广大家长志愿者的跟踪、参与,该校的课改工作稳步、持续推进,所有家长志愿者从最初对课改的45%认可率上升至如今的100%支持率。
3.参与决策,共管共融。课余,家长志愿者又走进教师办公室与教师一道批改作业,交流育子心得;家长志愿者也走进校长办公室,与校长交谈办学思想、理念等;家长志愿者也走进学校的行政班子会,在班子会上提出自己的建议、良策。比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地点的选择、校服的设计、教师的加班工资、校本教材的开发、收费,家校矛盾的化解等,他们一律有权提出异议。七年的坚持、坚守,该校有349名家长代表直接参与了学校行政班子会的行政决策,其中有15.6%的建议被学校采纳。这一举措,切实增强了家长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成功实现了家长由“局外人”向“局内人”角色的演变。
4.结对认亲,三小有爱。在渝水三小教师的带动下,广大家长志愿者又积极响应学校开展的“结对认亲,三小有爱”志愿帮扶活动,这些有心有力的家长志愿者爱心认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或留守儿童,与他们“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长期结对帮扶。例如:家委会会长林际与他的儿子林恩浩五年来长期帮扶该校孤儿小烨(化名)的故事,被全校师生、家长传为佳话;家委会副会长薛兰娟爱心帮扶该校35名贫困生与留守儿童,在当地也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三小有爱,爱在三小。在广大家长志愿者的爱心和资金资助下,这些特殊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七年来,有600余名家长共爱心帮扶特殊儿童1365人次,帮扶、筹集资金15万余元,帮扶活动已走上了常态化、品牌化之路。
5.校建维修,爱熠光华。让家长志愿者利用他们的爱心、责任心和職业优势,直接参与或监工校建维修工程,也是该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家长易敏夫妇爱心搭建教师停放电动车的车棚,只收取了材料费与成本费,共节约资金5万余元;江建夫妇利用两个双休日帮助校园改造老化线路,共节约资金3万余元;林际家长义务监工校庆亭的建设;黄茂青家长提议教学楼走廊栏杆加高加固并亲自每天前来义务做小工;一批家长志愿者自主参与维修桌椅……通过这些家长的爱心技能帮扶,该校共节约校舍维修资金30余万元,为创建平安、节约型校园开创了管理新局面。
6.走进社区,传递文明。每月的最后一个双休日,该校的另一批爱心志愿者家长与广大师生携手,有时走进福利院为残疾儿童奉献爱心,有时走进敬老院,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有时走进贫困生、留守生、单亲生家庭,对他们嘘寒问暖,有时又走进社区清理垃圾,传播文明,扮演城市美容师……七年来,为社区献爱心3000余人次,受到周边居民的热烈赞誉,为社会传递了温情和正能量。
三、家校合作的成效
1.利益孩子,孩子品质更优秀。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是孩子们最自豪的事:清早上学,看到自己的父母到校工作,孩子们走路更神气;课堂中,父母坐在自己身边一同听课或走进课堂上课,孩子听得格外认真,发言格外积极;大课间,父母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孩子们玩得特别开心……通过一天的接触,家长无意中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了榜样,从而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个性、习惯,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的调查问卷显示,94.8%的孩子迫切希望他们的父母到校工作。
2.成就家长,家长素养有提升。通过进校工作一天活动,100%的家长更能体谅和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与烦琐,81.7%的家长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技能、技巧。如:有的家长通过走进课堂听课,明白了一些知识点的传授讲解方法;有的家长通过参加亲子国学诵读活动,懂得了孩子的品德教育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道理;有的家长利用一技之长走进课堂献课,亲子关系不但更和谐,也提升了他们参与学校工作,与教师、孩子打交道的自信。如:有9.7%的家长由此戒掉了打麻将,有95.3%的家长争当优秀家长志愿者,并鼓励孩子争当优秀学生,时时处处与孩子比成长,晒进步。
3.成长教师,教师敬业精神更佳。据调查显示,有63.4%的教师受到家长信息反馈的影响,不断地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如:更加关注学生,更好地设计家庭作业,更重视课堂教学纪律和教学效果等。
4.盘活学校,撬动学校变革发展。至目前为止,该校共有661批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4627位家长分别走进了渝水三小校园进行志愿服务工作。七年来,家长进课堂听课及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计2000余次,进课堂授课661人次,为学校整理图书20000余册,为校园维修工程等节约资金近15万元,为特殊学生献爱心1365人次,为家校调解纠纷、矛盾6件,为学校提出切实可行建议10多条。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制,全方位、无死角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切实增强了家长督教、督学、督政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成功实现了学校由封闭走向开放,盘活了学校,撬动了学校变革发展。
七年来的坚持、坚守,家长的参与、体验、认可,铸就了该校课改实验的成功,给渝水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全国、省、市、区兄弟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近2000人次莅临渝水三小观摩新课堂教学改革及家校合作成果展示。同时,该校先后有数十位骨干教师走向山东、福建、浙江、贵州等地进行传经送宝。
四、家校合作的问题
1.直接监护人参与面不够。学校的初衷是让孩子的直接监护人——父母进校园工作,但有4.2%的家长外出打工或以工作忙为由,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姑姑、舅舅等进校工作。
2.男性家长参与积极性不高。据这十五届家长参与活动的资料显示,男女比例是1∶ 7.5。从孩子成长和发展来看,长期受女性化教育的孩子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而且缺乏果敢、自信、独立等优秀品质。
责任编辑
[关键词] 家校合作;共管共融;实践与思考
一、家校合作的背景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一言堂”、学生“沉默听”的现象,2012年2月,渝水三小自下而上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主动谋变、大胆创新,即一变学生的排排坐为团团坐;二变一块黑板为教室四周都是黑板;三变一张讲台为四面都是讲台,四变一位老师的讲解为多位学生小老师的展示;五变学生的被动学为自学、对学、群学、展学等主动学习方式;六变老师的主演为导演,讲师为导师,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七变老师的备教案为做导学案;八变40分钟的课时为50、40、30分钟等大小不同的课时。由于家长对新课改的“八变”不甚了解,甚至是误解、质疑,因此,该校在全市中小学校率先提出了“孩子在校学习六年,家长到校工作一天”的办学思路,启动了首届家长进校园工作制,让家长以志愿者的角色走进校园,全程参与新课改体验,全程跟踪孩子在新课改中的变化、成长,全程参与学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
二、家校合作的内容
1.值班站岗,保驾护航。早晨,家长志愿者在校门口注视来往的车辆和人群,关注孩子的安危,面带微笑迎接上学的孩子。课间,他们又尽职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进行巡视,维持课间活动秩序,并与孩子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与孩子一起参加跳绳、踢毽子等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
2.体验课改,幸福花开。课中,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听课,与孩子一起亲身体验独学、对学、群学、展学、查学等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孩子分享课改的温馨感动,与广大教师热议课改的成败得失,为学校课改工作出谋划策。七年来,通过广大家长志愿者的跟踪、参与,该校的课改工作稳步、持续推进,所有家长志愿者从最初对课改的45%认可率上升至如今的100%支持率。
3.参与决策,共管共融。课余,家长志愿者又走进教师办公室与教师一道批改作业,交流育子心得;家长志愿者也走进校长办公室,与校长交谈办学思想、理念等;家长志愿者也走进学校的行政班子会,在班子会上提出自己的建议、良策。比如: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地点的选择、校服的设计、教师的加班工资、校本教材的开发、收费,家校矛盾的化解等,他们一律有权提出异议。七年的坚持、坚守,该校有349名家长代表直接参与了学校行政班子会的行政决策,其中有15.6%的建议被学校采纳。这一举措,切实增强了家长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成功实现了家长由“局外人”向“局内人”角色的演变。
4.结对认亲,三小有爱。在渝水三小教师的带动下,广大家长志愿者又积极响应学校开展的“结对认亲,三小有爱”志愿帮扶活动,这些有心有力的家长志愿者爱心认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或留守儿童,与他们“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长期结对帮扶。例如:家委会会长林际与他的儿子林恩浩五年来长期帮扶该校孤儿小烨(化名)的故事,被全校师生、家长传为佳话;家委会副会长薛兰娟爱心帮扶该校35名贫困生与留守儿童,在当地也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三小有爱,爱在三小。在广大家长志愿者的爱心和资金资助下,这些特殊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七年来,有600余名家长共爱心帮扶特殊儿童1365人次,帮扶、筹集资金15万余元,帮扶活动已走上了常态化、品牌化之路。
5.校建维修,爱熠光华。让家长志愿者利用他们的爱心、责任心和職业优势,直接参与或监工校建维修工程,也是该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家长易敏夫妇爱心搭建教师停放电动车的车棚,只收取了材料费与成本费,共节约资金5万余元;江建夫妇利用两个双休日帮助校园改造老化线路,共节约资金3万余元;林际家长义务监工校庆亭的建设;黄茂青家长提议教学楼走廊栏杆加高加固并亲自每天前来义务做小工;一批家长志愿者自主参与维修桌椅……通过这些家长的爱心技能帮扶,该校共节约校舍维修资金30余万元,为创建平安、节约型校园开创了管理新局面。
6.走进社区,传递文明。每月的最后一个双休日,该校的另一批爱心志愿者家长与广大师生携手,有时走进福利院为残疾儿童奉献爱心,有时走进敬老院,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有时走进贫困生、留守生、单亲生家庭,对他们嘘寒问暖,有时又走进社区清理垃圾,传播文明,扮演城市美容师……七年来,为社区献爱心3000余人次,受到周边居民的热烈赞誉,为社会传递了温情和正能量。
三、家校合作的成效
1.利益孩子,孩子品质更优秀。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是孩子们最自豪的事:清早上学,看到自己的父母到校工作,孩子们走路更神气;课堂中,父母坐在自己身边一同听课或走进课堂上课,孩子听得格外认真,发言格外积极;大课间,父母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孩子们玩得特别开心……通过一天的接触,家长无意中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了榜样,从而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个性、习惯,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校的调查问卷显示,94.8%的孩子迫切希望他们的父母到校工作。
2.成就家长,家长素养有提升。通过进校工作一天活动,100%的家长更能体谅和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与烦琐,81.7%的家长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技能、技巧。如:有的家长通过走进课堂听课,明白了一些知识点的传授讲解方法;有的家长通过参加亲子国学诵读活动,懂得了孩子的品德教育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道理;有的家长利用一技之长走进课堂献课,亲子关系不但更和谐,也提升了他们参与学校工作,与教师、孩子打交道的自信。如:有9.7%的家长由此戒掉了打麻将,有95.3%的家长争当优秀家长志愿者,并鼓励孩子争当优秀学生,时时处处与孩子比成长,晒进步。
3.成长教师,教师敬业精神更佳。据调查显示,有63.4%的教师受到家长信息反馈的影响,不断地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如:更加关注学生,更好地设计家庭作业,更重视课堂教学纪律和教学效果等。
4.盘活学校,撬动学校变革发展。至目前为止,该校共有661批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4627位家长分别走进了渝水三小校园进行志愿服务工作。七年来,家长进课堂听课及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计2000余次,进课堂授课661人次,为学校整理图书20000余册,为校园维修工程等节约资金近15万元,为特殊学生献爱心1365人次,为家校调解纠纷、矛盾6件,为学校提出切实可行建议10多条。家长志愿者进校园工作制,全方位、无死角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切实增强了家长督教、督学、督政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成功实现了学校由封闭走向开放,盘活了学校,撬动了学校变革发展。
七年来的坚持、坚守,家长的参与、体验、认可,铸就了该校课改实验的成功,给渝水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全国、省、市、区兄弟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近2000人次莅临渝水三小观摩新课堂教学改革及家校合作成果展示。同时,该校先后有数十位骨干教师走向山东、福建、浙江、贵州等地进行传经送宝。
四、家校合作的问题
1.直接监护人参与面不够。学校的初衷是让孩子的直接监护人——父母进校园工作,但有4.2%的家长外出打工或以工作忙为由,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姑姑、舅舅等进校工作。
2.男性家长参与积极性不高。据这十五届家长参与活动的资料显示,男女比例是1∶ 7.5。从孩子成长和发展来看,长期受女性化教育的孩子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而且缺乏果敢、自信、独立等优秀品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