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09年12月7日—18日,全球192个国家的代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探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谈判的焦点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共担”,尤其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成为全球的关注重点。
会议虽然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但遗憾的是,会议达成的仅仅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理论:两个犯罪嫌疑人被分别关押在不同的房间里接受调查。如果两个人都坦白交待罪行,那么两个人都将受到严厉惩罚;如果两个人都拒不交待——实际上是相互勾结——也将受到惩罚,不过惩罚可能较轻。但是,如果其中一个人坦白或者背叛(供出另外一个人的罪行),那么坦白的人将不受惩罚,不坦白的人将接受最严厉的惩罚。理所当然,每个人都想得到最好的结果——要么互相勾结,要么出卖别人。但问题在于对另外一个人会怎么做没有把握,所以这两个嫌犯可能都得不到最好的结果。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囚徒困境”:每个与会方都想得到最好的结果,但又不能确定别人最后到底怎么做,存在着既想与别人“串通”的动机,又存在着“出卖”别人的想法。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是,一旦确定了减排目标,从国际贸易方面来看,这就为某些国家征收“碳关税”强化了其“合法性”。对一些出口外向型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来说,由于资金与技术的限制,目前根本无力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所“预制”的环保标准,这等于将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拱手相让,任由别人宰割。“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很朴素易懂的说法。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聊胜于无正因于此。在环保技术及资金方面占优势的欧盟自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一方面不断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又不作出任何具体的承诺。同时,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分歧。欧盟就在哥本哈根峰会首日对美国等国提出的最新减排目标表示质疑,认为美国的减排目标太软弱,而美国则坚称,这一减排目标已经非常可观。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形成所谓“统一战线”的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开始出现不同声音,“77国集团”“岛国联盟”等内部也在发生摩擦。
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来确定减排目标及补偿责任,制定出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国际文件,对部分国家来说,既是话语权的体现,或者说是软实力的体现,也是其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博弈的结果。但人类今天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从本质上来说是全人类造成的后果,理应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应对。对今天全球变暖应负主要责任的发达国家,无非是想竭力减少甚至转嫁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正是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左右着这些国家的行为,使他们既存在着想与他国“串通”的动机,也存在着“出卖”他国的想法,同时暴露的恰恰也是人性丑陋的一面。
在当代社会,很多问题已经根本不是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问题,也不是一国或者一个地区之力所能解决得了的。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必须摈弃一贯的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想法,才有可能联手其他国家走出“囚徒困境”,在真正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建立新的全球相关制度,以帮助人类走出气候危机。
(选自《环球时报》2009年12月9日,有删改)
2009年12月7日—18日,全球192个国家的代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探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谈判的焦点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共担”,尤其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成为全球的关注重点。
会议虽然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但遗憾的是,会议达成的仅仅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理论:两个犯罪嫌疑人被分别关押在不同的房间里接受调查。如果两个人都坦白交待罪行,那么两个人都将受到严厉惩罚;如果两个人都拒不交待——实际上是相互勾结——也将受到惩罚,不过惩罚可能较轻。但是,如果其中一个人坦白或者背叛(供出另外一个人的罪行),那么坦白的人将不受惩罚,不坦白的人将接受最严厉的惩罚。理所当然,每个人都想得到最好的结果——要么互相勾结,要么出卖别人。但问题在于对另外一个人会怎么做没有把握,所以这两个嫌犯可能都得不到最好的结果。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囚徒困境”:每个与会方都想得到最好的结果,但又不能确定别人最后到底怎么做,存在着既想与别人“串通”的动机,又存在着“出卖”别人的想法。
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是,一旦确定了减排目标,从国际贸易方面来看,这就为某些国家征收“碳关税”强化了其“合法性”。对一些出口外向型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来说,由于资金与技术的限制,目前根本无力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所“预制”的环保标准,这等于将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拱手相让,任由别人宰割。“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很朴素易懂的说法。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最终聊胜于无正因于此。在环保技术及资金方面占优势的欧盟自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一方面不断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又不作出任何具体的承诺。同时,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分歧。欧盟就在哥本哈根峰会首日对美国等国提出的最新减排目标表示质疑,认为美国的减排目标太软弱,而美国则坚称,这一减排目标已经非常可观。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形成所谓“统一战线”的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开始出现不同声音,“77国集团”“岛国联盟”等内部也在发生摩擦。
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最大化自己的利益来确定减排目标及补偿责任,制定出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国际文件,对部分国家来说,既是话语权的体现,或者说是软实力的体现,也是其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博弈的结果。但人类今天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从本质上来说是全人类造成的后果,理应在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应对。对今天全球变暖应负主要责任的发达国家,无非是想竭力减少甚至转嫁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正是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左右着这些国家的行为,使他们既存在着想与他国“串通”的动机,也存在着“出卖”他国的想法,同时暴露的恰恰也是人性丑陋的一面。
在当代社会,很多问题已经根本不是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问题,也不是一国或者一个地区之力所能解决得了的。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必须摈弃一贯的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想法,才有可能联手其他国家走出“囚徒困境”,在真正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建立新的全球相关制度,以帮助人类走出气候危机。
(选自《环球时报》2009年12月9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