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是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历史、人文、经济、政治、文化的特殊遗产,可以这么说,它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遗憾的是,它与当前的科技和时代脱节,在生产、移动展示、利用率、资源共享等方面都遇到了困难,传承成为难题。对此,应高效、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技术,构建全新的平台,融合传统与现代科技,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型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非遗;数字化;尝试性研究
当今时代,互联网高速发展,势不可挡,发展方向呈现多元化。以往的口诀式、师带徒式、文字档案式等方式,并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弘扬和传承。慢节奏的传统传承模式与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高速度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技术、三维信息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虽在其他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对接时,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模式下资料采集、整理、传播、服务不成体系,数字化技术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技术水平。
因此,本文尝试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构建平台,并谈谈自身的看法。
1 数字化“非遗”保护现状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项目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并以此作为信息资源发展的主要策略,其使文化的传播变得简易、快速、高效、广泛。特别是移动互联终端设备的大范围普及,在改变人们观念的同时,也改变着传播的时间与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比其他文化更难传承,它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落后的传承方式已经让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近几年,虽然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了数字化传播方式,但是资源质量不高、可利用价值不大,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采集的数据不完整,前后不一致,精确程度不高,更新不及时;第二,整理的种类冗杂,分类不明确,系统性差。
2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技术来说的,它具有自身的优势性:第一,普及性强,往往就是一部智能手机、PDA设备或iPad等,针对以上这些设备,普通消费者都具有购买的能力;第二,携带方便,移动互联网设备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具有体积小的优势,随身携带十分方便;第三,功能拓展性强,移动设备可以在一款主流软件中(如微信、支付宝)添加不同应用的APP小程序,这些小程序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各种参考,比如,支付宝中提供滴滴打车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变人们出行的交通方式,快捷、方便、性价比高,又如,12306火车购票APP让你足不出户就可完成查询、购票、改签和退票的相关业务,不用再去火车购票大厅排队购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第四,移动互联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生活中主流的互联网技术,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可以在移动终端中普及,一定较传统互联网技术有更大的优势。
3 “非遗”互联网数字化传承必然趋势
2015年,总理李克强第一次提出“互联网+”概念,其主旨是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与传统行业融合,在互联网时代下,推动经济形态的演变,增强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非遗”的数字化传承离不开以下的几个环节:
3.1 政府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都应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图书馆、数字展览馆渐渐兴起。数据平台、体验平台和检索平台相得益彰。
不同平台的建立与信息技术、交互设计和网络技术密不可分,展示上简便的操作,全景和互动式的呈现,是传统的非遗工艺没有的(随时随地、重复观看),在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下,参观者是无法参与的,没有参与也就没有体验感。
3.2 高校、学术团体
高校和各种“非遗”学术团体是“非遗”数字化传承的主力军,他们在某些领域甚至可以完成政府不能完成的具体工作,并发挥较大的社会作用。高校严谨的学术氛围、扎实的学术功底、广泛的人脉资源、积极开展的课题研究、合作密切的公司企业等,产学研一体对数字化研究有所助力。
3.3 使用人群
加強数字化技术在人群中的推广,提升这项技术的知名度,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技术、交互设计技术方面,要讨好使用的人群(尤其是基数庞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注重用户体验的年轻人),让他们主动推广(微博、微信),有助于数据的整理、采集和大数据体验反馈的收集,能真正有效地实现互联网数字化的普及。
参考文献:
[1] 张艳霞,等.国外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与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4):9.
[2] 朱晓云.法国文化数字化有大动作[N].中国文化报,2010-09-30(3).
作者简介:郭立春(1982—),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关键词:互联网;非遗;数字化;尝试性研究
当今时代,互联网高速发展,势不可挡,发展方向呈现多元化。以往的口诀式、师带徒式、文字档案式等方式,并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弘扬和传承。慢节奏的传统传承模式与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高速度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技术、三维信息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虽在其他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对接时,进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模式下资料采集、整理、传播、服务不成体系,数字化技术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技术水平。
因此,本文尝试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构建平台,并谈谈自身的看法。
1 数字化“非遗”保护现状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项目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并以此作为信息资源发展的主要策略,其使文化的传播变得简易、快速、高效、广泛。特别是移动互联终端设备的大范围普及,在改变人们观念的同时,也改变着传播的时间与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比其他文化更难传承,它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落后的传承方式已经让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近几年,虽然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了数字化传播方式,但是资源质量不高、可利用价值不大,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采集的数据不完整,前后不一致,精确程度不高,更新不及时;第二,整理的种类冗杂,分类不明确,系统性差。
2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技术来说的,它具有自身的优势性:第一,普及性强,往往就是一部智能手机、PDA设备或iPad等,针对以上这些设备,普通消费者都具有购买的能力;第二,携带方便,移动互联网设备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具有体积小的优势,随身携带十分方便;第三,功能拓展性强,移动设备可以在一款主流软件中(如微信、支付宝)添加不同应用的APP小程序,这些小程序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各种参考,比如,支付宝中提供滴滴打车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变人们出行的交通方式,快捷、方便、性价比高,又如,12306火车购票APP让你足不出户就可完成查询、购票、改签和退票的相关业务,不用再去火车购票大厅排队购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第四,移动互联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生活中主流的互联网技术,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可以在移动终端中普及,一定较传统互联网技术有更大的优势。
3 “非遗”互联网数字化传承必然趋势
2015年,总理李克强第一次提出“互联网+”概念,其主旨是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与传统行业融合,在互联网时代下,推动经济形态的演变,增强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非遗”的数字化传承离不开以下的几个环节:
3.1 政府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都应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图书馆、数字展览馆渐渐兴起。数据平台、体验平台和检索平台相得益彰。
不同平台的建立与信息技术、交互设计和网络技术密不可分,展示上简便的操作,全景和互动式的呈现,是传统的非遗工艺没有的(随时随地、重复观看),在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下,参观者是无法参与的,没有参与也就没有体验感。
3.2 高校、学术团体
高校和各种“非遗”学术团体是“非遗”数字化传承的主力军,他们在某些领域甚至可以完成政府不能完成的具体工作,并发挥较大的社会作用。高校严谨的学术氛围、扎实的学术功底、广泛的人脉资源、积极开展的课题研究、合作密切的公司企业等,产学研一体对数字化研究有所助力。
3.3 使用人群
加強数字化技术在人群中的推广,提升这项技术的知名度,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技术、交互设计技术方面,要讨好使用的人群(尤其是基数庞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注重用户体验的年轻人),让他们主动推广(微博、微信),有助于数据的整理、采集和大数据体验反馈的收集,能真正有效地实现互联网数字化的普及。
参考文献:
[1] 张艳霞,等.国外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与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4):9.
[2] 朱晓云.法国文化数字化有大动作[N].中国文化报,2010-09-30(3).
作者简介:郭立春(1982—),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