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语:吴非是当代著名的杂文家、教育家。这是他写的一篇感悟读书的文章。让读书成为习惯,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关于读什么,怎么读,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常说“为学当先立宗旨”、“开卷有益”、“学贵心悟”、“学以致用”等等,都是诲人之言。而吴非写的却是自己的亲历亲为,娓娓道来,如行云流水,如对朋友促膝谈心,非常亲切,却又荡人心胸,发人深省。
读这篇文章让人悟出许多读书的道理。比如,读思结合,不做书本的奴隶。他年轻时读《联共党史》,反复读了好几遍,还做了笔记;可是越读越疑惑,后来终于认识到那是一本“秽史”。以后读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能悟出在“文革”专制时代,无所谓监狱不监狱,不过是有人呆在小监狱里,有人呆在更大的监狱里罢了。“熟读深思子自知”,“学而不思则罔”,决不做呆子;惟有用心阅读,想知其所以然才会深究。书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商品,有好坏真伪。饥不择食的阅读必将导致精神萎靡,叔本华说:“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是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所。”这是令人感到可悲的。
吴非说,越读越发现自己的可怜,越觉得自己可怜越是想多读。这是真正痴书者心语。学是前提,只有学习才有所积累。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耻而后勇,则必增进取之心,愈勤奋学习。如此反复,必会成为知识渊博之人。他与国学大师张中行相见,他竟无语,坦诚的叙述,让读者不禁肃然起敬。他又说,读书不一定非得读成专门家,如果读书能使自己感觉快乐,也未尝不可以作为一种目的。这也是坦诚之言。文章结尾说,虽然我在读书上感到了自己的可怜,但是并不表明我对任何书会顶礼膜拜,思想者绝不是乞讨者。这更是肺腑之言。吴非有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不要跪着教书”,表现了他对生活的关注和体察。他强调对一切存在着或发生着的事物的思考。当“思考”这个动词变成“思想”这个名词,也许完成了一件在他看来是不可多得的大事。思考的过程必将是痛苦的,思想的结晶一定是令人快乐的。
读这篇文章,我们也许能找出为什么有人会因读书而快乐的答案吧!
——王立根
严格意义上说,我16岁就失学了。那是1966年。插队那年才18岁,“文革”之中,要想读书也是罪过。那些年,最困难的是没书看,没办法,有什么就读什么。只要是文史哲类的书,饥不择食,捞到都看。记得有一次竟然把一本搞来的《联共党史》反复读了好几遍,还做了笔记:可是越读越疑惑,后来终于认识到那是一本“秽史”。而我当时的确是以极认真的态度读那本书的。十几年后我看到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深有同感。在“文革”专制时代,无所谓监狱不监狱,不过是有人呆在小监狱里,有人呆在更大的监狱里罢了。
任何比喻都是跛足的,而一个比喻用到滥俗,它的本意也许就被忽视了。譬如人们很喜欢引用“我爱读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许多人而言,这不过是一时一事,你如果把钞票或官帽放在他的面前,他就再也不去“扑面包”了。
没有书读的时候,朝思暮想;一旦有书读,又会思援弓以射鸿鹄。上海有一同行批评语文教师读书少,其中有一句比较尖刻,说“连小说都不看了”。许多教师热火朝天地在办公室讨论宫闱连续剧,除了知道乾隆也会吊膀子,别的就没兴趣了。教师厌倦读书,将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危机。我读书一向比较杂,绝对谈不上做学问,但是对提高思考能力及写作很有帮助。我想知道的东西太多,但我没有那种能力和精力,只能说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积累。一个肯读书的人,才知道自己有多可怜。1997年在成都,我和流沙河先生到大慈寺喝茶。聊了没一会儿,他就问我吴方言中的几个字应当如何写,说罢蘸着残茶在桌上写字,深入浅出地给我上了一堂说文解字课,让我知道好几个字的来历。1994年我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办事,刚好张中行先生就在那间办公室,我们也聊了几次。后来有人问我和张中行聊了些什么,我说,谈南京的天气,谈北京有什么好吃的。对方问:“见到大师,多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谈谈学问?”我回答说:“人要老实一点,书读得太少,气怯,怎么谈?”……南京有位老师据此表扬我“谦虚谨慎”,其实我是不敢谈读书。我读书少,和行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谈不到一起,无话可说,只能说说吃喝。不过,我又感到一种安慰:一个人读书读到知道自己可怜,大概也可以算是读懂了一点吧。越读越发现自己的可怜,越觉得自己可怜越是想多读。我曾在一篇短文中说到,早年是有时间而没有书读,中年是有书没有时间读,再以后是既有书也有时间了,但是老眼昏花了。——时间过得真快,我戴老花镜已经十多年了,很伤感,觉得这双眼睛还没读多少书呢!我现在几乎不敢到书店去,那汹涌而来的新书常常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接纳。时间对我们来说永远是吝啬的,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限制。时间对我们也是公平的,因为一个真想读书的人永远不该说自己没时间读书。
读书不一定非得读成专门家。如果读书能使自己感觉快乐,也未尝不可以作为一种目的。把读书的形式和意义看得太重大,也许正是中国读书人脱离实际的原因。我读书一向比较杂,说不准这是职业习惯还是个人兴趣使然。我想了解的东西太多,举凡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历史乃至通俗文学,我都愿意看一看,有的还愿意作深入的阅读。犹如真正的美食者应当尝百味一样,爱读书的人也应当广泛涉猎。读书杂。也可能和我插队农村“见到什么看什么”有关系,因为既然没有“精米白面”,那只好“吃杂粮”;“吃杂粮”的好处,简单地说,就是“香”。在读书问题上,“尝百味,不偏食”应当是重要的原则。
在中国,笔记野史一向要比正史耐看,欺骗的成份也要少得多,我看过一些,现在仍在找几种想了多年仍没觅处的(找书是乐趣,找得苦,以后就能读得透,因为要对得起那“找得苦”,所以我在这里就不说那几本书的书名了)。这类书,消遣用得着,真要做学问,也未必用不着。
常有人问:“对你半生影响最大的书是哪一本?”我感到难以回答,这也许是因为喜欢的书太多。但是更主要的,可能还在于视野不断开阔,认识在不断地提高。一本书不可能包容人类全部的精神需求,如果一生道路受一本书的影响,那有可能陷入盲目的崇拜。虽然我在读书上感到了自己的可怜,但是并不表明我对任何书会顶礼膜拜,思想者绝不是乞讨者。
读这篇文章让人悟出许多读书的道理。比如,读思结合,不做书本的奴隶。他年轻时读《联共党史》,反复读了好几遍,还做了笔记;可是越读越疑惑,后来终于认识到那是一本“秽史”。以后读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能悟出在“文革”专制时代,无所谓监狱不监狱,不过是有人呆在小监狱里,有人呆在更大的监狱里罢了。“熟读深思子自知”,“学而不思则罔”,决不做呆子;惟有用心阅读,想知其所以然才会深究。书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商品,有好坏真伪。饥不择食的阅读必将导致精神萎靡,叔本华说:“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是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所。”这是令人感到可悲的。
吴非说,越读越发现自己的可怜,越觉得自己可怜越是想多读。这是真正痴书者心语。学是前提,只有学习才有所积累。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耻而后勇,则必增进取之心,愈勤奋学习。如此反复,必会成为知识渊博之人。他与国学大师张中行相见,他竟无语,坦诚的叙述,让读者不禁肃然起敬。他又说,读书不一定非得读成专门家,如果读书能使自己感觉快乐,也未尝不可以作为一种目的。这也是坦诚之言。文章结尾说,虽然我在读书上感到了自己的可怜,但是并不表明我对任何书会顶礼膜拜,思想者绝不是乞讨者。这更是肺腑之言。吴非有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不要跪着教书”,表现了他对生活的关注和体察。他强调对一切存在着或发生着的事物的思考。当“思考”这个动词变成“思想”这个名词,也许完成了一件在他看来是不可多得的大事。思考的过程必将是痛苦的,思想的结晶一定是令人快乐的。
读这篇文章,我们也许能找出为什么有人会因读书而快乐的答案吧!
——王立根
严格意义上说,我16岁就失学了。那是1966年。插队那年才18岁,“文革”之中,要想读书也是罪过。那些年,最困难的是没书看,没办法,有什么就读什么。只要是文史哲类的书,饥不择食,捞到都看。记得有一次竟然把一本搞来的《联共党史》反复读了好几遍,还做了笔记:可是越读越疑惑,后来终于认识到那是一本“秽史”。而我当时的确是以极认真的态度读那本书的。十几年后我看到茨威格的小说《象棋的故事》,深有同感。在“文革”专制时代,无所谓监狱不监狱,不过是有人呆在小监狱里,有人呆在更大的监狱里罢了。
任何比喻都是跛足的,而一个比喻用到滥俗,它的本意也许就被忽视了。譬如人们很喜欢引用“我爱读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许多人而言,这不过是一时一事,你如果把钞票或官帽放在他的面前,他就再也不去“扑面包”了。
没有书读的时候,朝思暮想;一旦有书读,又会思援弓以射鸿鹄。上海有一同行批评语文教师读书少,其中有一句比较尖刻,说“连小说都不看了”。许多教师热火朝天地在办公室讨论宫闱连续剧,除了知道乾隆也会吊膀子,别的就没兴趣了。教师厌倦读书,将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危机。我读书一向比较杂,绝对谈不上做学问,但是对提高思考能力及写作很有帮助。我想知道的东西太多,但我没有那种能力和精力,只能说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积累。一个肯读书的人,才知道自己有多可怜。1997年在成都,我和流沙河先生到大慈寺喝茶。聊了没一会儿,他就问我吴方言中的几个字应当如何写,说罢蘸着残茶在桌上写字,深入浅出地给我上了一堂说文解字课,让我知道好几个字的来历。1994年我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办事,刚好张中行先生就在那间办公室,我们也聊了几次。后来有人问我和张中行聊了些什么,我说,谈南京的天气,谈北京有什么好吃的。对方问:“见到大师,多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谈谈学问?”我回答说:“人要老实一点,书读得太少,气怯,怎么谈?”……南京有位老师据此表扬我“谦虚谨慎”,其实我是不敢谈读书。我读书少,和行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谈不到一起,无话可说,只能说说吃喝。不过,我又感到一种安慰:一个人读书读到知道自己可怜,大概也可以算是读懂了一点吧。越读越发现自己的可怜,越觉得自己可怜越是想多读。我曾在一篇短文中说到,早年是有时间而没有书读,中年是有书没有时间读,再以后是既有书也有时间了,但是老眼昏花了。——时间过得真快,我戴老花镜已经十多年了,很伤感,觉得这双眼睛还没读多少书呢!我现在几乎不敢到书店去,那汹涌而来的新书常常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接纳。时间对我们来说永远是吝啬的,这是因为教师的职业限制。时间对我们也是公平的,因为一个真想读书的人永远不该说自己没时间读书。
读书不一定非得读成专门家。如果读书能使自己感觉快乐,也未尝不可以作为一种目的。把读书的形式和意义看得太重大,也许正是中国读书人脱离实际的原因。我读书一向比较杂,说不准这是职业习惯还是个人兴趣使然。我想了解的东西太多,举凡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军事历史乃至通俗文学,我都愿意看一看,有的还愿意作深入的阅读。犹如真正的美食者应当尝百味一样,爱读书的人也应当广泛涉猎。读书杂。也可能和我插队农村“见到什么看什么”有关系,因为既然没有“精米白面”,那只好“吃杂粮”;“吃杂粮”的好处,简单地说,就是“香”。在读书问题上,“尝百味,不偏食”应当是重要的原则。
在中国,笔记野史一向要比正史耐看,欺骗的成份也要少得多,我看过一些,现在仍在找几种想了多年仍没觅处的(找书是乐趣,找得苦,以后就能读得透,因为要对得起那“找得苦”,所以我在这里就不说那几本书的书名了)。这类书,消遣用得着,真要做学问,也未必用不着。
常有人问:“对你半生影响最大的书是哪一本?”我感到难以回答,这也许是因为喜欢的书太多。但是更主要的,可能还在于视野不断开阔,认识在不断地提高。一本书不可能包容人类全部的精神需求,如果一生道路受一本书的影响,那有可能陷入盲目的崇拜。虽然我在读书上感到了自己的可怜,但是并不表明我对任何书会顶礼膜拜,思想者绝不是乞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