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预防和治疗人体的身心疾病,维护其身心健康,各类心理辅导、心理保健、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健康心理的维护是现代人所必须注重的一种心理教育内容。维护好心理健康,能使人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而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发展的社会与自然环境,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幸福的生活目标。作为一名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是培养人才的更应当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必须做到自知、自尊和自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价值,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进取,不卑不亢,充满信心的良好状态,去面对现实,面对学生。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非也,根据最新的心理调查表明,在教师队伍中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教师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问题(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大概37%),并且在教学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怎样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一)教师健康的心灵塑造心理健全的学生。
当我还在校园学习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一句话:心灵塑造心灵。那时候,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很肤浅,因为还没有切身的体会。但现在,当我们做了多年的老师以后,当我们从学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后,我们逐渐的知道了这句话的分量。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与老师之间相互听课,以达到取长补短之功效;我也听了许多老师的课,其中有一个教政治的老师很受学生的欢迎,上课时课堂活跃,气氛很好,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结束了,在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睡觉,个个精神饱满,下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个调查,原来这位政治老师平时给学生的印象很好,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关心学生的生活,从不轻易批评学生,学生说从他身上看到了一股正气,所以我们很喜欢他。我想这位政治老师的成功,不仅仅是很好地教给了学生知识,他的品格、人格都极大地感染了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我自己也有一种深刻的体会,过去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教书匠,虽然也尽可能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受自身素质的限制,我给学生的东西是很有限的。自从我教心理课后,我自身的修养提高了,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了学生,以至于每周都有学生找我谈心,探讨人类的许多心理问题,许多学生也从我这里学到了许多在课本当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前后两个阶段,同样在搞教学,但结果却大不一样。所以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些“重要他人”,父母和老师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他人,老师与父母一样,他的思想观点,行为模式,待人处事的方法,对困难、挫折的态度等诸多方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老师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去面对困难,比你给学生讲一大堆困难不可怕,困难如何如何的不堪一击的道理要强得多。因为你的行为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学习和效仿的。
所以,当一个教师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的时候,学生也会学习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一切。
因此,我们说,一个教师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最为重要的。用健康的心灵去塑造健全人格的学生。
(二)教师健康的心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一所学校进行了“智力测验”以后,随机抽取了一些儿童的名字告诉老师说,这些儿童的智商高,将来一定有出息(而实际上这些学生都是普通学生)。当老师得到这些信息后,对这些儿童产生了“暗含期待”,经过八个月的教育,罗森塔尔再次进行智力测验时,结果发现这些学生由于老师的期待、关注和鼓励,他们的智力比其他学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实验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当老师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时,当老师用欣赏的语气赞美、肯定学生时,他的学生就会得到令人惊喜的发展。
任何一个发展得很好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他的发展都是得益于有一个适合他发展和成长的环境。成人可以自己去创造环境,而学生则需要我们教师去帮助他们创设环境。
心理学家库利认为:儿童靠观察别人的表情与反应来确定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就像是把别人的反应当作镜子一样,用这面镜子来看自己的形象,形成自我概念,这是因为儿童在情感上高度依赖,在认识高度认同那些在生活上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物,如父母、老师。因此老师对儿童的情感反应,言语态度等评价因素是引导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儿童对自我的评价和对自我的约束总是要经历一个从他评到自评,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评价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师有了健康的心灵,才能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应该是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影响。职业要求我们,在品德上、人格上、行为上、修养上都要做得最好。正因为如此,老师的压力就会比其它行业高。而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烦恼,也会做错事,但在学生面前,我们都要高度小心的约束自己,不犯错误,不把个人的问题带到学生的面前。教师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和处理自己个人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则难于为学生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时老师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指责他们;因为我们有许多理由去这样做。我们可以说:这是恨铁不成钢,这是对他负责任,最重要的是你已经付出那么多,他都没有进步,让你有很强的挫败感。所以我们批评、指责他也就理所当然了。一旦学生感到老师不喜欢他,不信任他,双方的距离立马就变得遥远,工作成效就更难体现。教师一旦把自己的挫败感渲泻到学生身上,那么也就是他的工作真正失败的时候。一个老师面对挫折依然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和学生,那就是他成功的基础了。
二、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对学生的影响
(一)教师不健康心理导致学生怕读书。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都不可能处于非常健康的状态,因为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烦恼、挫折、失败或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因此,我们的心理也就会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波动,躯体有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心理也同样具有这些不同的状态。工作中,一旦遇到学生不听话,业绩不如其他老师的时候,我们的心态多半会是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心烦、焦虑、沮丧、疲惫等。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出现骂学生、指责家长、摔书撕本子的现象就比较多了,教师不健康的心态给学生带来的危害会感受更深。哪一个老师没有经历和体验过这些呢?就象医生见惯了各种病人变得麻木不仁一样,老师对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也变得习以为常,觉得再正常不过了。孩子们从渴望上学到厌倦,害怕上学,这里面有不少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二)教师心理如果不健康,还可能给学生带来各种心理疾病。
例:一个性格内向的高一男生,刚进高中不久,由于语文老师要求背的课文没有背到,被语文老师骂了一顿。记得当时语文老师骂他怎么这么笨啊,后来多有几次背不出来课文,被语文老师打了一耳光,这个学生当时哭着走了。这件事似乎也到此结束了,但是他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开始这位学生无故缺课,后来一上语文课他就害怕,一害怕就更不去上语文课,到后来什么课他都不去了,一看见教师就害怕,这个学生最后也不敢去上学了,心情压抑、焦虑。直到我感到问题严重时,这位学生已患上心理疾病(焦虑症),后来辍学。
(三)轻一点可能造成心理问题:自卑、厌学、仇视、暴力、孤僻、胆小等。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在谈到教师的作用和影响时,说了一段非常精僻的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景的主要因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于我。
从这一段话说明学生的快乐与否,学生成长的好与坏,甚至学生的命运及生死大权,都可能握在我们手里。可见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素质对学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一个心理学家讲过,一个孩子如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爱自己的父母和一个心理健康的老师,他就是最幸福的人。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仅次于父母。
(四)教师不健康的心理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他们感到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另一方面,作为老师的可信程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淡漠,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多么重要,人格的力量又是何等的巨大。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才能担当教书育人之重任。
一、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一)教师健康的心灵塑造心理健全的学生。
当我还在校园学习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一句话:心灵塑造心灵。那时候,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很肤浅,因为还没有切身的体会。但现在,当我们做了多年的老师以后,当我们从学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后,我们逐渐的知道了这句话的分量。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老师与老师之间相互听课,以达到取长补短之功效;我也听了许多老师的课,其中有一个教政治的老师很受学生的欢迎,上课时课堂活跃,气氛很好,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结束了,在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睡觉,个个精神饱满,下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个调查,原来这位政治老师平时给学生的印象很好,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关心学生的生活,从不轻易批评学生,学生说从他身上看到了一股正气,所以我们很喜欢他。我想这位政治老师的成功,不仅仅是很好地教给了学生知识,他的品格、人格都极大地感染了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我自己也有一种深刻的体会,过去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教书匠,虽然也尽可能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受自身素质的限制,我给学生的东西是很有限的。自从我教心理课后,我自身的修养提高了,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了学生,以至于每周都有学生找我谈心,探讨人类的许多心理问题,许多学生也从我这里学到了许多在课本当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前后两个阶段,同样在搞教学,但结果却大不一样。所以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些“重要他人”,父母和老师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他人,老师与父母一样,他的思想观点,行为模式,待人处事的方法,对困难、挫折的态度等诸多方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老师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去面对困难,比你给学生讲一大堆困难不可怕,困难如何如何的不堪一击的道理要强得多。因为你的行为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学习和效仿的。
所以,当一个教师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的时候,学生也会学习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一切。
因此,我们说,一个教师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最为重要的。用健康的心灵去塑造健全人格的学生。
(二)教师健康的心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一所学校进行了“智力测验”以后,随机抽取了一些儿童的名字告诉老师说,这些儿童的智商高,将来一定有出息(而实际上这些学生都是普通学生)。当老师得到这些信息后,对这些儿童产生了“暗含期待”,经过八个月的教育,罗森塔尔再次进行智力测验时,结果发现这些学生由于老师的期待、关注和鼓励,他们的智力比其他学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实验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当老师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注视学生时,当老师用欣赏的语气赞美、肯定学生时,他的学生就会得到令人惊喜的发展。
任何一个发展得很好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他的发展都是得益于有一个适合他发展和成长的环境。成人可以自己去创造环境,而学生则需要我们教师去帮助他们创设环境。
心理学家库利认为:儿童靠观察别人的表情与反应来确定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就像是把别人的反应当作镜子一样,用这面镜子来看自己的形象,形成自我概念,这是因为儿童在情感上高度依赖,在认识高度认同那些在生活上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物,如父母、老师。因此老师对儿童的情感反应,言语态度等评价因素是引导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儿童对自我的评价和对自我的约束总是要经历一个从他评到自评,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评价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师有了健康的心灵,才能承担教书育人的重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应该是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影响。职业要求我们,在品德上、人格上、行为上、修养上都要做得最好。正因为如此,老师的压力就会比其它行业高。而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烦恼,也会做错事,但在学生面前,我们都要高度小心的约束自己,不犯错误,不把个人的问题带到学生的面前。教师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和处理自己个人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则难于为学生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时老师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指责他们;因为我们有许多理由去这样做。我们可以说:这是恨铁不成钢,这是对他负责任,最重要的是你已经付出那么多,他都没有进步,让你有很强的挫败感。所以我们批评、指责他也就理所当然了。一旦学生感到老师不喜欢他,不信任他,双方的距离立马就变得遥远,工作成效就更难体现。教师一旦把自己的挫败感渲泻到学生身上,那么也就是他的工作真正失败的时候。一个老师面对挫折依然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和学生,那就是他成功的基础了。
二、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对学生的影响
(一)教师不健康心理导致学生怕读书。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都不可能处于非常健康的状态,因为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烦恼、挫折、失败或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因此,我们的心理也就会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波动,躯体有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状态,心理也同样具有这些不同的状态。工作中,一旦遇到学生不听话,业绩不如其他老师的时候,我们的心态多半会是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心烦、焦虑、沮丧、疲惫等。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出现骂学生、指责家长、摔书撕本子的现象就比较多了,教师不健康的心态给学生带来的危害会感受更深。哪一个老师没有经历和体验过这些呢?就象医生见惯了各种病人变得麻木不仁一样,老师对自己的各种情绪反应也变得习以为常,觉得再正常不过了。孩子们从渴望上学到厌倦,害怕上学,这里面有不少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二)教师心理如果不健康,还可能给学生带来各种心理疾病。
例:一个性格内向的高一男生,刚进高中不久,由于语文老师要求背的课文没有背到,被语文老师骂了一顿。记得当时语文老师骂他怎么这么笨啊,后来多有几次背不出来课文,被语文老师打了一耳光,这个学生当时哭着走了。这件事似乎也到此结束了,但是他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开始这位学生无故缺课,后来一上语文课他就害怕,一害怕就更不去上语文课,到后来什么课他都不去了,一看见教师就害怕,这个学生最后也不敢去上学了,心情压抑、焦虑。直到我感到问题严重时,这位学生已患上心理疾病(焦虑症),后来辍学。
(三)轻一点可能造成心理问题:自卑、厌学、仇视、暴力、孤僻、胆小等。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在谈到教师的作用和影响时,说了一段非常精僻的话: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景的主要因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于我。
从这一段话说明学生的快乐与否,学生成长的好与坏,甚至学生的命运及生死大权,都可能握在我们手里。可见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素质对学生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一个心理学家讲过,一个孩子如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爱自己的父母和一个心理健康的老师,他就是最幸福的人。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仅次于父母。
(四)教师不健康的心理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他们感到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另一方面,作为老师的可信程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淡漠,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多么重要,人格的力量又是何等的巨大。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才能担当教书育人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