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好的物理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并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
关键词:提高素养;趣味性;学习激情
排一出好戏,上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说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就上课而言,增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教学质量也是有很大作用的。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开展校本研究“物理趣味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尝到了收获的甜头。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素养,扩大视野,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提供支柱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还是学习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学习方法的改革与取舍,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会做,教师不具备的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没有高素质的指导教师,就培养不出高质量复习效果的学生。因此: 第一,教师必须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其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对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积极探索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教师应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要能够整体把握物理学的理论体系结构,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第三,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科学方法论知识。第四,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此外,还要求教师要视野开阔、见多识广,逐步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现在,尤其多媒体更为我们教师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师更应从中吸取营养,设计教案,并应用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增加学生的视听享受,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知识积累是教师一生的任务,所谓“给一杯水,需一桶水”之意,就是强调教师不断学生更新。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适时透露或讲述这些知识信息,既能对教学过程起画龙点睛的妙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适应学生心理,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自己发现了真知,他们会很欣慰,有成就感。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有学者将传统学习法与行动学习法做过比较:
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丰富资源如:废旧饮料瓶、气球、乒乓球、玩具等,再发动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器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又可在我们的课堂上发挥它们的用武之地,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3.把动画、模型搬进物理课堂
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过程或现象若制成动画课件和模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环境中学到知识,还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更重要是一些变化迅速的物理现象或过程,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清晰,但运用动画的“慢镜头”的方式,可以清晰、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对学生理解物理过程、分析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都可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原子结构模型,可以把小的看不到的实物夸张;内燃机冲程工作原理模型;发电机模型、磁感应线分布模型等[3]。我们在学习“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时,需分析从高空下落的皮球着地和离地时,球发生的形变,可我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这个形变现象,只能凭想象来分析,这就给不少学生理解球的能量转化带来障碍,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应用动画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展现这个形变过程。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前许多繁杂的问题,课堂上恰当运用教学课件再配上合适的动画,会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不少亮色。
4.运用“顺口溜”来学物理?
“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横生。一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若把它编成顺口溜,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便于他们记忆和加深印象。我时常收集一些物理学中的顺口溜,适当的时候教给学生,同时也让学生自编顺口溜。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4]。下面是一位学生学习《安全用电》安装电灯的知识后,自编的一则顺口溜:
火线零线并排走,火线下来进开关。
开关出来进灯头,灯头分为螺挂口。
挂口火零无尾首,螺口外套零线走。
三 、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对学生来说既然实用,就应该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更多的初中生都感到学习物理“吃力”,原因何在?我认为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中缺乏以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是主要原因:多了纸上谈兵,少了实际操作,以及现行的考试模式都会局限学生的思维空间。
现用新版的物理教材要求学生会联系各学科进行综合知识的利用,探讨出物理知识和规律。如果仍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一一说教,学生怕学物理的现象恐怕不会减轻,因为“说教”早已面临严峻的挑战,学生思维不活跃不说,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依赖性也非常强,更谈不上兴趣了。我认为应将所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中,与学生的切身经历联系起来必定会使学生兴趣大增。
1.在体育课中渗透物理知识
因为体育课的体育项目就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5]。比如拔河比赛,是体育课中有趣的项目之一,如何取胜是值得分析、探讨的问题。若学生懂得利用摩擦力的方法,从增大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角度去分析、考虑的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也会觉得易学易懂。又如跑步跳远,让学生了解力学现象,把惯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如何取得跳远的好成绩,并不是盲目训练的结果,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应用知识的乐趣。这比单纯地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这些知识,效果会更好。学生本身就好动,对体育课又有好感,了解起物理知识就更加容易,这就是动态教学。
另外,有一些体育项目还可以让学生探究出简单的物理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物理知识的乐趣。如列队,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判断队列的整齐,引导学生得出利用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一物理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的现象的产生原因。
2.在劳动技能课中渗透物理知识
因为劳动本身就是开发、利用大脑,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创新劳动工具,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把劳动技能课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利用,积累生活、生存的经验,可以开拓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摸得着、看得见,从而化难为易。 比如让学生翻松一块地,有锄头、镰刀、铲子、铁锹、犁等劳动工具,学生可以从中任意挑选一件劳动工具来翻松泥土,并让学生分析所使用该劳动工具的目的,再讨论相关的物理知识及劳动工具的改进等等。再如剪铁皮,分别给学生各式各样的剪刀、铰钳、锯子、锤子等,让学生分别使用它们,从而总结出剪块铁皮应该使用什么工具最合适,同时分析、讨论出应用了哪些有关或相连的物理知识(杠杆、导体、绝缘体、惯性、摩擦力等),最后仍要引导学生分析剪取不同形状的铁皮,对工具有什么改进(如利用模型的压切法等)。可见,在传授劳动技能的同时,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学生容易接受,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一个为学生创造乐知的物理教师,应善于挖掘课本的美学因素,善于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美的课堂语言、美的板书设计,以及其他美的教学技巧,精心营造课堂教学的美的氛围,给学生一种精神的愉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兴趣的根扎得更牢,效果更长久。
参考文献:
[1]关月河.物理教学谈激趣 [J].广东教育, 2005,(1): 43-45.
[2]程占敏.迁移规律在物理教学中de应用 [J].黑河教育,1998,(6):30-31.
[3]王肇铭.努力建立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体系 [J].物理教学探讨, 2005,(9):23-25.
[4]潘洪媚.物理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S1):96-97.
[5]李重白.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J].零陵学院学报, 2004,(8):219-220.
关键词:提高素养;趣味性;学习激情
排一出好戏,上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说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就上课而言,增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教学质量也是有很大作用的。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开展校本研究“物理趣味教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尝到了收获的甜头。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素养,扩大视野,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提供支柱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还是学习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学习方法的改革与取舍,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会做,教师不具备的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没有高素质的指导教师,就培养不出高质量复习效果的学生。因此: 第一,教师必须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其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对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积极探索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教师应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要能够整体把握物理学的理论体系结构,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第三,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科学方法论知识。第四,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此外,还要求教师要视野开阔、见多识广,逐步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现在,尤其多媒体更为我们教师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师更应从中吸取营养,设计教案,并应用多媒体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增加学生的视听享受,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知识积累是教师一生的任务,所谓“给一杯水,需一桶水”之意,就是强调教师不断学生更新。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适时透露或讲述这些知识信息,既能对教学过程起画龙点睛的妙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二、教师要适应学生心理,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自己发现了真知,他们会很欣慰,有成就感。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有学者将传统学习法与行动学习法做过比较:
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丰富资源如:废旧饮料瓶、气球、乒乓球、玩具等,再发动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器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又可在我们的课堂上发挥它们的用武之地,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3.把动画、模型搬进物理课堂
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过程或现象若制成动画课件和模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环境中学到知识,还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更重要是一些变化迅速的物理现象或过程,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清晰,但运用动画的“慢镜头”的方式,可以清晰、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对学生理解物理过程、分析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都可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原子结构模型,可以把小的看不到的实物夸张;内燃机冲程工作原理模型;发电机模型、磁感应线分布模型等[3]。我们在学习“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时,需分析从高空下落的皮球着地和离地时,球发生的形变,可我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这个形变现象,只能凭想象来分析,这就给不少学生理解球的能量转化带来障碍,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应用动画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展现这个形变过程。学生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以前许多繁杂的问题,课堂上恰当运用教学课件再配上合适的动画,会给我们的课堂增添不少亮色。
4.运用“顺口溜”来学物理?
“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横生。一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若把它编成顺口溜,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便于他们记忆和加深印象。我时常收集一些物理学中的顺口溜,适当的时候教给学生,同时也让学生自编顺口溜。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4]。下面是一位学生学习《安全用电》安装电灯的知识后,自编的一则顺口溜:
火线零线并排走,火线下来进开关。
开关出来进灯头,灯头分为螺挂口。
挂口火零无尾首,螺口外套零线走。
三 、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对学生来说既然实用,就应该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更多的初中生都感到学习物理“吃力”,原因何在?我认为在物理课堂的教学中缺乏以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是主要原因:多了纸上谈兵,少了实际操作,以及现行的考试模式都会局限学生的思维空间。
现用新版的物理教材要求学生会联系各学科进行综合知识的利用,探讨出物理知识和规律。如果仍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一一说教,学生怕学物理的现象恐怕不会减轻,因为“说教”早已面临严峻的挑战,学生思维不活跃不说,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依赖性也非常强,更谈不上兴趣了。我认为应将所学知识联系到生活中,与学生的切身经历联系起来必定会使学生兴趣大增。
1.在体育课中渗透物理知识
因为体育课的体育项目就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5]。比如拔河比赛,是体育课中有趣的项目之一,如何取胜是值得分析、探讨的问题。若学生懂得利用摩擦力的方法,从增大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角度去分析、考虑的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也会觉得易学易懂。又如跑步跳远,让学生了解力学现象,把惯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如何取得跳远的好成绩,并不是盲目训练的结果,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应用知识的乐趣。这比单纯地让学生在课堂内掌握这些知识,效果会更好。学生本身就好动,对体育课又有好感,了解起物理知识就更加容易,这就是动态教学。
另外,有一些体育项目还可以让学生探究出简单的物理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物理知识的乐趣。如列队,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判断队列的整齐,引导学生得出利用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一物理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的现象的产生原因。
2.在劳动技能课中渗透物理知识
因为劳动本身就是开发、利用大脑,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创新劳动工具,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把劳动技能课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利用,积累生活、生存的经验,可以开拓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摸得着、看得见,从而化难为易。 比如让学生翻松一块地,有锄头、镰刀、铲子、铁锹、犁等劳动工具,学生可以从中任意挑选一件劳动工具来翻松泥土,并让学生分析所使用该劳动工具的目的,再讨论相关的物理知识及劳动工具的改进等等。再如剪铁皮,分别给学生各式各样的剪刀、铰钳、锯子、锤子等,让学生分别使用它们,从而总结出剪块铁皮应该使用什么工具最合适,同时分析、讨论出应用了哪些有关或相连的物理知识(杠杆、导体、绝缘体、惯性、摩擦力等),最后仍要引导学生分析剪取不同形状的铁皮,对工具有什么改进(如利用模型的压切法等)。可见,在传授劳动技能的同时,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学生容易接受,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一个为学生创造乐知的物理教师,应善于挖掘课本的美学因素,善于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美的课堂语言、美的板书设计,以及其他美的教学技巧,精心营造课堂教学的美的氛围,给学生一种精神的愉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兴趣的根扎得更牢,效果更长久。
参考文献:
[1]关月河.物理教学谈激趣 [J].广东教育, 2005,(1): 43-45.
[2]程占敏.迁移规律在物理教学中de应用 [J].黑河教育,1998,(6):30-31.
[3]王肇铭.努力建立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体系 [J].物理教学探讨, 2005,(9):23-25.
[4]潘洪媚.物理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S1):96-97.
[5]李重白.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J].零陵学院学报, 2004,(8):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