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高尚的社会行为和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弥补我国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青年社会化,服务经济建设与社会道德构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持续发展的志愿活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人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志愿者;心理动机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还面临很多困难,如志愿服务社会认知度不高、公民志愿服务参与率偏低。一方面是由于志愿服务的社会法制不够健全、志愿组织建设不够,培训与管理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与志愿活动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较少,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的动机及其影响机制没有过系统研究也尚未为人们所知,如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时不同动机是否会导致不同的志愿服务时间以及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近10年来,志愿服务作为一种不同形式的帮助行为逐渐被纳入到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中来。故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介绍志愿者动机类型,以及不同动机类型的各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一、当前中国志愿者发展现状
(一)当前中国转型期志愿者发展现状
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到1998年3月,全国共成立省级青年志愿者协会31个、地市级青年志愿者协会738个、青年志愿者服务站15018个、志愿服务基地21569个,在全国民政部门登记的非政府组织达到181318个。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人数高达7240万。(丁元竹,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版)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7115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共147637个,基金会共975个。2008年中国举行奥运会以来,志愿者人数更是直线上升,志愿精神深入人心。
(二)存在的問题
国内的志愿者活动已开展了多年,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以下几点局限性:
(1)集中在年轻人与老年人,社会中间层参与的比较少。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截至2001年,全国累计已有1亿多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应该说在青年中的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但中年层面的志愿者却比较少见。
(2)志愿行动多为事件性,长期服务的比较少。即所服务的领域比较窄,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每次大事件志愿者的招募都风风火火,社会影响很好,但缺少志愿者长效机制的激励制度。
(3)国内志愿者组织多为官方,民间发起的比较少。一般的志愿者组织都有政府或者学校、事业单位的背景。
(4)国内志愿者组织多为临时性组织,比较松散,从而导致对志愿者的管理没有持续性。一般事件的志愿者都是临时招募的,注册在案并长期沟通的较少。特别是一些青年的志愿者协会,来源都为学校的学生,但一旦学生踏上社会,与该协会的关系也不再存在。(曹锡康,国内外志愿者研究成果综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志愿服务长效开展既需要外在机制的完善,也需要让更多的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内在动机的强化,提升主观幸福感,使得志愿者服务动机与志愿者收益相匹配,从而激发志愿者积极性与创造性。而当前中国志愿者心理机制系统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我们旨在通过志愿者动机研究综述回顾,为更深入地系统实证研究做准备。
二、志愿者心理动机研究内容
在志愿者参加组织的行为方面,有学者从个人行为动机出发,提出了七种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参加志愿者组织的理论:
1、利他主义。利他主义被公认为是人们参加志愿者组织的主要原因,人们参加志愿者组织、提供志愿服务时不求回报,或者把为他人服务本身当作回报。2、效用理论。经济学中所谓的“效用”是指将资源置于最有利的位置,以求其最大化。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志愿活动中,对他们自己而言,即是实现了个人效用的最大化。3、人群资本理论。指运用投资的概念,强调付出------获得的关系,认为参加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使人本身获得更多的人际关系技巧。4、交换理论。交换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有利益取向的,即追求最大报酬与最小成本。这里的“利益”并非纯然指金钱或物质上的利益,也包括爱、成就感等精神上的满足。当人们认为参加志愿者组织的报酬大于成本时,他们就愿意成为志愿者。5、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基于对未来可能获得报酬的期望,亦即提供志愿服务者期望可藉奉献己力得到心灵满足和改善社会风气等。6、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不仅有生理、安全的基本需求,还有较高层次的相互信任、爱、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也确实是相当多的人参加志愿者组织、提供志愿服务的动机。7、社会化理论。社会化是指把自己的行为融入社会价值体系的过程。人们受到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志愿者角色是个人角色的一部分,参加志愿者组织是自己的责任。
Omoto和Synder(1995)在态度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艾滋病援助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志愿服务的五种功能,对应于志愿者的五类参与动机:表达价值观、理解、个人发展、社区关怀、增强自尊。随后,Clary等人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总结,提出了志愿者的六类参与动机,分别是:1、价值观(Values):为了表达或实践个人重要的价值观,例如人道主义,利他精神,为了帮助更不幸的人。2、理解(Understanding):为了获得新的认识、实践知识、锻炼技能。3、社会(Social):为了加强社会关系。4、职业(Career):希望获得和现在或今后的职业相关的经验。5、保护(Protect):通过志愿工作来缓解消极情绪。6、增强(Enhancemen):寻求心理上的成长与发展,如增强自尊体验自我价值感。
龚河华认为,志愿者会有许多不同的动机,从最无私到最利己,在志愿者生涯中,动机可能不断改变。志愿者内在需求主要包括5个方面:1、内在的精神需求,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并能在精神上获得愉悦感,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2、学习的需求,即向社会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的需求;3、奉献爱心、帮助他人而获得道德感和荣誉感;4、服务社会,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在服务中体现自己的价值;5、与不同的人交往的需求。 譚建光等人根据2004年对志愿者心态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志愿者参与动机有:消磨空闲时间、自我宗教信仰、增加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有助于以后找工作、结识更多朋友、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以上属于利己性);帮助有需要的人(属于利他性);热心公益,做有益社会的事、是我的社会责任、倡导社会文明(属于社会责任)
利他动机指对别人有好处而又没有明显自私倾向的自觉自愿的动机。大多数正常的健康人,对那些能力较差的弱者,如小孩、老人、病人、残疾人等,有一种给予帮助、支持、安慰和保护的动机,即所谓“侧隐之心,人皆有之”。志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利他行为,在其行动过程中,利他动机是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利他动机呢?需求产生动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4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成长需要,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
利己动机主要指帮助他人的主要目标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非他人的需要。这种动机有较强的功利色彩。根据谭建光的调查和我们的深度访谈,主要又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增加个人资本,有助于自己未来找工作。2、见多识广,有助于自己工作开展或能力提升。3、消磨空闲时间,令生活更加充实。
Clary等人从功能分析的角度出发,不仅研究不同动机对过程、结果变量的影响,而是集中探讨志愿者的动机同收益的匹配程度对志愿者行为的影响,他们假设:志愿者的重要动机是否能在服务经历中得到满足影响着他们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行为。对正式的志愿者的研究表明,动机与收益的匹配程度越大,自我报告的工作满意度越大,继续服务的意愿越强烈。志愿者的动机、对收益的期望同服务经历的匹配程度对工作满意度和倦怠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三、中国志愿者动机研究的缺陷与结论
目前,对于志愿者群体心理的研究国内只有一些零散的调查研究,尚缺对于动机及其影响机制的系统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如果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对志愿者动机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该领域理论的发展与应用都具有的极大的推动作用。系统的心理动机研究对于志愿者的筛选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完善志愿者的培训机制,长效激励机制,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有显著意义。
作者简介: 李佳(1983-),女,湖南邵东人,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 儿童心理实验中心
参考文献:
[1]傅怡雯 论NGO组织中志愿者的本土培育,硕士论文2006
[2]张艳 构建和谐社会战略背景下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研究,硕士论文,2007
[3]徐坤英 部志愿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4]曹锡康 国内外志愿者研究成果综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关键词】志愿者;心理动机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还面临很多困难,如志愿服务社会认知度不高、公民志愿服务参与率偏低。一方面是由于志愿服务的社会法制不够健全、志愿组织建设不够,培训与管理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与志愿活动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较少,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的动机及其影响机制没有过系统研究也尚未为人们所知,如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时不同动机是否会导致不同的志愿服务时间以及不同的心理健康水平。近10年来,志愿服务作为一种不同形式的帮助行为逐渐被纳入到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中来。故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介绍志愿者动机类型,以及不同动机类型的各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一、当前中国志愿者发展现状
(一)当前中国转型期志愿者发展现状
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到1998年3月,全国共成立省级青年志愿者协会31个、地市级青年志愿者协会738个、青年志愿者服务站15018个、志愿服务基地21569个,在全国民政部门登记的非政府组织达到181318个。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人数高达7240万。(丁元竹,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版)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7115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共147637个,基金会共975个。2008年中国举行奥运会以来,志愿者人数更是直线上升,志愿精神深入人心。
(二)存在的問题
国内的志愿者活动已开展了多年,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以下几点局限性:
(1)集中在年轻人与老年人,社会中间层参与的比较少。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开始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截至2001年,全国累计已有1亿多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5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应该说在青年中的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但中年层面的志愿者却比较少见。
(2)志愿行动多为事件性,长期服务的比较少。即所服务的领域比较窄,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每次大事件志愿者的招募都风风火火,社会影响很好,但缺少志愿者长效机制的激励制度。
(3)国内志愿者组织多为官方,民间发起的比较少。一般的志愿者组织都有政府或者学校、事业单位的背景。
(4)国内志愿者组织多为临时性组织,比较松散,从而导致对志愿者的管理没有持续性。一般事件的志愿者都是临时招募的,注册在案并长期沟通的较少。特别是一些青年的志愿者协会,来源都为学校的学生,但一旦学生踏上社会,与该协会的关系也不再存在。(曹锡康,国内外志愿者研究成果综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志愿服务长效开展既需要外在机制的完善,也需要让更多的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内在动机的强化,提升主观幸福感,使得志愿者服务动机与志愿者收益相匹配,从而激发志愿者积极性与创造性。而当前中国志愿者心理机制系统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我们旨在通过志愿者动机研究综述回顾,为更深入地系统实证研究做准备。
二、志愿者心理动机研究内容
在志愿者参加组织的行为方面,有学者从个人行为动机出发,提出了七种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参加志愿者组织的理论:
1、利他主义。利他主义被公认为是人们参加志愿者组织的主要原因,人们参加志愿者组织、提供志愿服务时不求回报,或者把为他人服务本身当作回报。2、效用理论。经济学中所谓的“效用”是指将资源置于最有利的位置,以求其最大化。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志愿活动中,对他们自己而言,即是实现了个人效用的最大化。3、人群资本理论。指运用投资的概念,强调付出------获得的关系,认为参加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使人本身获得更多的人际关系技巧。4、交换理论。交换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有利益取向的,即追求最大报酬与最小成本。这里的“利益”并非纯然指金钱或物质上的利益,也包括爱、成就感等精神上的满足。当人们认为参加志愿者组织的报酬大于成本时,他们就愿意成为志愿者。5、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基于对未来可能获得报酬的期望,亦即提供志愿服务者期望可藉奉献己力得到心灵满足和改善社会风气等。6、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不仅有生理、安全的基本需求,还有较高层次的相互信任、爱、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也确实是相当多的人参加志愿者组织、提供志愿服务的动机。7、社会化理论。社会化是指把自己的行为融入社会价值体系的过程。人们受到社会化的影响认为志愿者角色是个人角色的一部分,参加志愿者组织是自己的责任。
Omoto和Synder(1995)在态度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艾滋病援助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志愿服务的五种功能,对应于志愿者的五类参与动机:表达价值观、理解、个人发展、社区关怀、增强自尊。随后,Clary等人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总结,提出了志愿者的六类参与动机,分别是:1、价值观(Values):为了表达或实践个人重要的价值观,例如人道主义,利他精神,为了帮助更不幸的人。2、理解(Understanding):为了获得新的认识、实践知识、锻炼技能。3、社会(Social):为了加强社会关系。4、职业(Career):希望获得和现在或今后的职业相关的经验。5、保护(Protect):通过志愿工作来缓解消极情绪。6、增强(Enhancemen):寻求心理上的成长与发展,如增强自尊体验自我价值感。
龚河华认为,志愿者会有许多不同的动机,从最无私到最利己,在志愿者生涯中,动机可能不断改变。志愿者内在需求主要包括5个方面:1、内在的精神需求,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并能在精神上获得愉悦感,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2、学习的需求,即向社会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的需求;3、奉献爱心、帮助他人而获得道德感和荣誉感;4、服务社会,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在服务中体现自己的价值;5、与不同的人交往的需求。 譚建光等人根据2004年对志愿者心态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志愿者参与动机有:消磨空闲时间、自我宗教信仰、增加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有助于以后找工作、结识更多朋友、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以上属于利己性);帮助有需要的人(属于利他性);热心公益,做有益社会的事、是我的社会责任、倡导社会文明(属于社会责任)
利他动机指对别人有好处而又没有明显自私倾向的自觉自愿的动机。大多数正常的健康人,对那些能力较差的弱者,如小孩、老人、病人、残疾人等,有一种给予帮助、支持、安慰和保护的动机,即所谓“侧隐之心,人皆有之”。志愿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利他行为,在其行动过程中,利他动机是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利他动机呢?需求产生动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5种基本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在这些需要中,前4种是缺失性需要,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一旦得到满足时,由此而产生的动机就会消失;最后一种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成长需要,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
利己动机主要指帮助他人的主要目标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非他人的需要。这种动机有较强的功利色彩。根据谭建光的调查和我们的深度访谈,主要又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增加个人资本,有助于自己未来找工作。2、见多识广,有助于自己工作开展或能力提升。3、消磨空闲时间,令生活更加充实。
Clary等人从功能分析的角度出发,不仅研究不同动机对过程、结果变量的影响,而是集中探讨志愿者的动机同收益的匹配程度对志愿者行为的影响,他们假设:志愿者的重要动机是否能在服务经历中得到满足影响着他们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的行为。对正式的志愿者的研究表明,动机与收益的匹配程度越大,自我报告的工作满意度越大,继续服务的意愿越强烈。志愿者的动机、对收益的期望同服务经历的匹配程度对工作满意度和倦怠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三、中国志愿者动机研究的缺陷与结论
目前,对于志愿者群体心理的研究国内只有一些零散的调查研究,尚缺对于动机及其影响机制的系统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如果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对志愿者动机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对该领域理论的发展与应用都具有的极大的推动作用。系统的心理动机研究对于志愿者的筛选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完善志愿者的培训机制,长效激励机制,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有显著意义。
作者简介: 李佳(1983-),女,湖南邵东人,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 儿童心理实验中心
参考文献:
[1]傅怡雯 论NGO组织中志愿者的本土培育,硕士论文2006
[2]张艳 构建和谐社会战略背景下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研究,硕士论文,2007
[3]徐坤英 部志愿者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4]曹锡康 国内外志愿者研究成果综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