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育人目标,精致管理举措,开阔管理思路,从而不断提高育人效果。作为基层的德育工作者,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用心做事、用爱育人,为把学生培养成文明礼貌道德之人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一、关注—用慧眼挖掘管理的漏洞
管理学生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问题从哪里来?首先问题是需要我们每天去观察才能发现的,或者说问题来自每日对校园的观察、巡视,教师需要坚持每天用心巡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敏锐地发现其中的亮点与不足。比如笔者在早晚值班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在上学、放学过程中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的非常少,更鲜有学生在父母送他(她)到学校后与父母道别的。这一细节引发了我们去思考如何唤醒学生的礼貌意识,最后我们讨论出了一个方案和一个行动:方案即开展“我与老师说声好,我与父母道个别”主题教育活动;行动即“我主动与学生打个招呼”行动。从此,每天早晚时分,“这位同学慢骑啊”、“小朋友再见”、“当心书包掉下来”、“路上注意安全”、“老师再见”等温馨的话语不绝于耳,在我们率先与学生热情招呼下,学生受到了感染,开始自觉主动与老师打招呼、与父母打招呼。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校园里呈现着,一股股暖流在校园内涌动着。老师们关注的眼神、亲切的笑容、热情的话语使学生深受感染,潜移默化中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与人为善,待人礼貌,懂得感恩。
食堂里学生就餐排队的地方有限,所以经常会发生学生买完饭菜后被挤在窗口或者端着饭盆出来时饭菜洒掉的情况,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毕竟学校的窗口设置和排队场地非常有限,最终大家讨论出了一个妙招:每一排轮到拿饭菜的同学在窗口等待的时候,下一位同学假如能够自觉与拿饭菜同学保持一定距离的话,那么每排拿饭菜同学拿到后就可以很从容地沿着让出的空间走出去,于是我们推行了“一米距离,方便你我”活动,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
带上慧眼,多到校园里看一看,就能发现学校在管理上的问题;带上关注,多到校园里走一走,就会于细微处发现漏洞:班级里的垃圾溢出垃圾桶;外面阳光明媚,教室里的日光灯却与之“争辉”;某位学生被老师“罚”出了教室;有那么几辆自行车停放不规范而破坏了整体的秩序……管理者每天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会直接洞悉管理上的漏洞,进而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二、到位—以严谨规范学生的习惯
只要我们在日常的管理细节中发现了问题,就可以及时地进行解决或改进;只要我们布置了工作任务,就可以责任到位并进行落实。而学生习惯的形成、责任的落实等并是一次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只有工作严谨到位,学生才会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上并坚持成为习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轻描淡写地提醒学生,没有跟进督促,则达成的效果往往不会令人满意。因此,工作一定要做得到位、做得严谨。
学校德育处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化繁为简,化呆板为生动,编写了《学生规》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各项规范要求深入到学生心中并化为实际行动。我们也清楚地知道:虽然现在的内容读上去琅琅上口,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仅仅依靠开学初学生集体班会上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要让规范要求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成为学生的习惯还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一丝不苟地把内容培训到位。因而,德育处制定了一学期的学习方案:开展《学生规》培训,举办《学生规》知识竞赛,召开《学规范》主题班会,举行“礼仪在身边”故事会,编写“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设计“规范在我心中”学习园地,举行“礼仪之星”评比等,还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成了歌曲,在音乐课上进行学唱,并举办班级合唱比赛。我们逐步把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一个系列,并把这个系列活动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常态化措施,增强了德育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和持久性,从而让规范真正深入到学生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和举止,形成了学校学生富有爱心、孝亲尊师、善良诚实、乐于助人、文明礼貌的良好风貌。
如果没有到位的管理,即使管理者善于发现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由于在改进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没有“强化”与“到位”而使得效果大打折扣。一旦出现问题的反弹,再要去解决的话,可能花费的工夫会更多,牵涉的精力会更大。
作为德育管理者,我们要善于“关注”,就是要多走多看,不闭门造车;讲究“到位”,就是要落实行动,不纸上谈兵。让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带着真情实意,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细致到位地开展教育活动,让文明礼仪道德之花在校园里精彩绽放。
一、关注—用慧眼挖掘管理的漏洞
管理学生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问题从哪里来?首先问题是需要我们每天去观察才能发现的,或者说问题来自每日对校园的观察、巡视,教师需要坚持每天用心巡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敏锐地发现其中的亮点与不足。比如笔者在早晚值班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在上学、放学过程中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的非常少,更鲜有学生在父母送他(她)到学校后与父母道别的。这一细节引发了我们去思考如何唤醒学生的礼貌意识,最后我们讨论出了一个方案和一个行动:方案即开展“我与老师说声好,我与父母道个别”主题教育活动;行动即“我主动与学生打个招呼”行动。从此,每天早晚时分,“这位同学慢骑啊”、“小朋友再见”、“当心书包掉下来”、“路上注意安全”、“老师再见”等温馨的话语不绝于耳,在我们率先与学生热情招呼下,学生受到了感染,开始自觉主动与老师打招呼、与父母打招呼。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校园里呈现着,一股股暖流在校园内涌动着。老师们关注的眼神、亲切的笑容、热情的话语使学生深受感染,潜移默化中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与人为善,待人礼貌,懂得感恩。
食堂里学生就餐排队的地方有限,所以经常会发生学生买完饭菜后被挤在窗口或者端着饭盆出来时饭菜洒掉的情况,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毕竟学校的窗口设置和排队场地非常有限,最终大家讨论出了一个妙招:每一排轮到拿饭菜的同学在窗口等待的时候,下一位同学假如能够自觉与拿饭菜同学保持一定距离的话,那么每排拿饭菜同学拿到后就可以很从容地沿着让出的空间走出去,于是我们推行了“一米距离,方便你我”活动,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
带上慧眼,多到校园里看一看,就能发现学校在管理上的问题;带上关注,多到校园里走一走,就会于细微处发现漏洞:班级里的垃圾溢出垃圾桶;外面阳光明媚,教室里的日光灯却与之“争辉”;某位学生被老师“罚”出了教室;有那么几辆自行车停放不规范而破坏了整体的秩序……管理者每天在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会直接洞悉管理上的漏洞,进而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二、到位—以严谨规范学生的习惯
只要我们在日常的管理细节中发现了问题,就可以及时地进行解决或改进;只要我们布置了工作任务,就可以责任到位并进行落实。而学生习惯的形成、责任的落实等并是一次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只有工作严谨到位,学生才会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上并坚持成为习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轻描淡写地提醒学生,没有跟进督促,则达成的效果往往不会令人满意。因此,工作一定要做得到位、做得严谨。
学校德育处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化繁为简,化呆板为生动,编写了《学生规》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各项规范要求深入到学生心中并化为实际行动。我们也清楚地知道:虽然现在的内容读上去琅琅上口,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仅仅依靠开学初学生集体班会上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要让规范要求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成为学生的习惯还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一丝不苟地把内容培训到位。因而,德育处制定了一学期的学习方案:开展《学生规》培训,举办《学生规》知识竞赛,召开《学规范》主题班会,举行“礼仪在身边”故事会,编写“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设计“规范在我心中”学习园地,举行“礼仪之星”评比等,还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成了歌曲,在音乐课上进行学唱,并举办班级合唱比赛。我们逐步把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一个系列,并把这个系列活动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常态化措施,增强了德育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和持久性,从而让规范真正深入到学生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和举止,形成了学校学生富有爱心、孝亲尊师、善良诚实、乐于助人、文明礼貌的良好风貌。
如果没有到位的管理,即使管理者善于发现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由于在改进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没有“强化”与“到位”而使得效果大打折扣。一旦出现问题的反弹,再要去解决的话,可能花费的工夫会更多,牵涉的精力会更大。
作为德育管理者,我们要善于“关注”,就是要多走多看,不闭门造车;讲究“到位”,就是要落实行动,不纸上谈兵。让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带着真情实意,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细致到位地开展教育活动,让文明礼仪道德之花在校园里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