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始于导入,导入环节的效果直接影响了一节课的有效性.根据L-S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优秀的新课导入方式的原则,来评价“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第1课时”一课的三种具备代表性的导入方式的优劣性.
【关键词】导入方式;数系扩充;复数
根据L-S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个优秀的新课导入方式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导入要针对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学生实际出发.
(2)关联性原则:导入要具有关联性,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导入的内容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交点,使学生认识系统化.
(3)科学性原则:导入设计应该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论系统基础之上,要确保导入内容本身的科学性.
(4)简洁性原则: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精练的语言,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接受或掌握,并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
(5)启发性原则:富有启发趣味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能创造愉快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自主进入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查阅资料“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这一课的引入方式主要代表有三种:
(1)从一元二次方程式着手.当判别式为负时方程没有实数解,若要求这个方程非得有根,那么到底要引进什么样的新数呢?
分析:导入方式(1)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直接切入主题,是一种直S接法与复习法结合的导入方式.这种方式没有与课题非常切合,缺少了如何导入数系扩充的过程,自然学生也无法体会数系扩充的由来,于是学生只是认为这是为了解方程而去创造一个新的数,却不知为何生活中需要有虚数.这样的导入方式很容易让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只需要不断地“接受、模仿与记忆”,强化练习与记忆,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就只需要取决于学生接受、模仿与记忆的能力的强与弱.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新知;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名引导者,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新课程标准倡导一种自然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即在做数学中学数学,显然导入方式(1)没有遵循目的性与科学性原则,因此不可取.
(2)环节一:回顾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发展历史,提出以下的问题:自然数的历史是怎样的?无理数又是如何产生的?在历史上,数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得到扩展的?在数集从整数集扩展到实数集后,除了对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封闭外,正数能进行开方运算,但负数呢?
环节二:我们先来看看四个解方程的例子.
例 请分别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中解下列方程.
(1)3x 5=1;(2)x2=4;(3)x2=2;(4)x2=-1.
分析 导入方式(2)是多种导入方式的集合体,分别是复习法、悬念法、类比法和数学史法.分析方式(2),其符合导入方式选用的五大原则,当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带领学生回顾实数的发展历程后,设计了4个小题目,而第4个小题恰好落在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学生跳一跳就能触摸新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中可以看出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不仅仅为了习得数学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做学习的主人,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这种导入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的发现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理念,因此,此导入方式是一线教师参考的蓝本.
(3)环节一:与方式(2)中回顾数的发展历史一样,带领学生复习旧知.
环节二:已知x2 y2=2,xy=2,求x y,x,y的值分别为多少.
环节三:给予学生解决“环节二的问题”的充分时间后,提出新的问题:“在上述问题中,我们看到x y是存在的,但x和y却没有实数解,x y的存在使得我们没有理由怀疑x和y的存在,但此时的x和y却不是实数,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数呢?”此时给学生介绍数学家引入新数的历程.
分析 导入方式(3)与导入方式(2)是同样的导入方式,同样符合选用导入方式的五大原则,是新课程理念提倡的导入方式.而与方式(2)有所不同,方式(3)的优点是:通过求出x y的值,这个问题的解答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为什么x y存在,而x和y却求不出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感悟虚数的存在性提供了情感的保障,因此这个问题设计得很成功.从中可以看出设计者的数学理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获得了情感体验,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教学始于引入,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引入环节的效果直接影响了一节课的有效性.因此,设计一个好的引入方式,是前线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红.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导入技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132-164.
[2]许敏.复数引入的教学设计思路[J].上海中学数学,2005(4):27-28.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张小明,汪晓勤.复数概念的HPM教学案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1).
【关键词】导入方式;数系扩充;复数
根据L-S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个优秀的新课导入方式应当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导入要针对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学生实际出发.
(2)关联性原则:导入要具有关联性,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导入的内容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交点,使学生认识系统化.
(3)科学性原则:导入设计应该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论系统基础之上,要确保导入内容本身的科学性.
(4)简洁性原则: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精练的语言,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接受或掌握,并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
(5)启发性原则:富有启发趣味性的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能创造愉快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自主进入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查阅资料“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这一课的引入方式主要代表有三种:
(1)从一元二次方程式着手.当判别式为负时方程没有实数解,若要求这个方程非得有根,那么到底要引进什么样的新数呢?
分析:导入方式(1)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直接切入主题,是一种直S接法与复习法结合的导入方式.这种方式没有与课题非常切合,缺少了如何导入数系扩充的过程,自然学生也无法体会数系扩充的由来,于是学生只是认为这是为了解方程而去创造一个新的数,却不知为何生活中需要有虚数.这样的导入方式很容易让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只需要不断地“接受、模仿与记忆”,强化练习与记忆,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就只需要取决于学生接受、模仿与记忆的能力的强与弱.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新知;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名引导者,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新课程标准倡导一种自然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即在做数学中学数学,显然导入方式(1)没有遵循目的性与科学性原则,因此不可取.
(2)环节一:回顾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的发展历史,提出以下的问题:自然数的历史是怎样的?无理数又是如何产生的?在历史上,数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得到扩展的?在数集从整数集扩展到实数集后,除了对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封闭外,正数能进行开方运算,但负数呢?
环节二:我们先来看看四个解方程的例子.
例 请分别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中解下列方程.
(1)3x 5=1;(2)x2=4;(3)x2=2;(4)x2=-1.
分析 导入方式(2)是多种导入方式的集合体,分别是复习法、悬念法、类比法和数学史法.分析方式(2),其符合导入方式选用的五大原则,当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带领学生回顾实数的发展历程后,设计了4个小题目,而第4个小题恰好落在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学生跳一跳就能触摸新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中可以看出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不仅仅为了习得数学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做学习的主人,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这种导入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的发现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理念,因此,此导入方式是一线教师参考的蓝本.
(3)环节一:与方式(2)中回顾数的发展历史一样,带领学生复习旧知.
环节二:已知x2 y2=2,xy=2,求x y,x,y的值分别为多少.
环节三:给予学生解决“环节二的问题”的充分时间后,提出新的问题:“在上述问题中,我们看到x y是存在的,但x和y却没有实数解,x y的存在使得我们没有理由怀疑x和y的存在,但此时的x和y却不是实数,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数呢?”此时给学生介绍数学家引入新数的历程.
分析 导入方式(3)与导入方式(2)是同样的导入方式,同样符合选用导入方式的五大原则,是新课程理念提倡的导入方式.而与方式(2)有所不同,方式(3)的优点是:通过求出x y的值,这个问题的解答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为什么x y存在,而x和y却求不出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感悟虚数的存在性提供了情感的保障,因此这个问题设计得很成功.从中可以看出设计者的数学理念是: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参与数学活动,获得了情感体验,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教学始于引入,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引入环节的效果直接影响了一节课的有效性.因此,设计一个好的引入方式,是前线老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红.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导入技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132-164.
[2]许敏.复数引入的教学设计思路[J].上海中学数学,2005(4):27-28.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张小明,汪晓勤.复数概念的HPM教学案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