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敢于承担责任?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ampleyuy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引导孩子认识色彩?
   安徽马鞍山一读者来信咨询:我儿子1岁3个月,感觉他对颜色不敏感,明明要黄色他却拿红色的。请问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色彩呢?
   答:家长所说的红色、黄色、黑色……是谁规定的?我可不可以将绿叶说成是红色呢?实际是可以的,如果天下的人统一口径,认为叶子的颜色就应该以“红色”这个词为符号,那叶子是红色的这句话就是对的。
   我们所说的某个东西是什么颜色,只是为交流方便而创造出的标准随机符号而已。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是非常自恋的,而且年龄越小,自恋就越强烈。1岁左右的孩子更是如此,他没有成人之间交流的那种迫切需求,他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如果他认为一件物品是黄色,他就可以定义为黄色。至于别人如何认为,对他并不重要。这也是他“屡教不改”的原因。
   家长不必为此过分担心,问问你们的父母,你们小时候是否也是这样的。父母非要强制孩子认可自己的观点——某一个颜色必须叫什么,那实际是满足自己控制孩子的欲望。这是典型的拔苗助长,最终对孩子是一种心理伤害。这期间,孩子说错了,有意无意提醒他一句就足够了,大可不必小题大做。
   我记得小时候住在奶奶家,吃饭时堂姐堂兄他们都拿筷子,而我拿勺子。奶奶也曾尝试叫我用筷子,但用那两根棍儿夹东西,对于我就像是练杂技,太难了。一会我就失去了兴趣。奶奶也没有强迫我。
   但后来我还是学会了用筷子。怎么学会的呢?我发现当菜里有肉的时候,堂兄堂姐总是用筷子很快地夹进自己的嘴里,而我用勺子在碟子里费了好大劲也没有捞上来一块,只弄得一身饭粒和菜汤。很快我就学会了用筷子,好像没费多大力气。
   我相信,如果孩子过马路时能够理解,红色代表停止,否则意味着风险,而绿色意味着安全可以通行时,他是不会再混淆红色和绿色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身边的交流愿望日益迫切,他自然会接受社会已经定义的某些概念,对于颜色的识别也是如此。
  如何教育孩子敢于承担责任?
   江苏徐州一读者来信咨询:儿子7岁了,自主性比较差,别人做什么他也跟着做,做错了就把责任一推,从来不肯承担责任。我该如何教育孩子敢于为自己做的事情承担责任?
   答:根据一些心理学分析,孩子的很多技能是模仿的结果。我们听说过狼孩的故事吧,当他在学习(模仿)的年龄段,是和狼在一起。长大后即使他回到人类世界,也是个低能儿。
   你的孩子跟着别人做应该就是模仿学习阶段。不要担心他做错事,我们不是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一个从不犯错的孩子反倒值得人去担心,因为他没犯错误,说明他什么都没有做过,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成长。错误实际是孩子成长的垫脚石而已。家长只要关注孩子不要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就可以了。并且适时的提出自己的见解——记住是见解,不是命令、训斥。
   至于承担责任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一个父亲抱怨上小学的儿子十一长假期间,一直在打游戏,一分钟也没有学习。当有人问他,这七天你在干什么?父亲说,我打了七天的麻将。一个喜欢推卸责任的孩子,往往有推卸责任的父母。有的父母会狡辩说,平时自己是教育孩子要有担当的。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规律,孩子很少关心父母是如何说的,而更关注父母是如何做的。
   当然,推卸责任也和家长溺爱及孩子自卑有一定的关系,溺爱会使孩子认为父母帮自己承担责任是理所当然的。平心而论,他不是不想承担责任,而是认为那责任本身就是父母的。所以,父母要在平日里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哪些是孩子应该做的,哪些是家长应该做的。边界的清晰,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比做的好坏更重要。
   自卑的孩子实际是内心的能量不足,或者说没有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是承担不起责任重担的,最简单的应对方式就是回避。对于这样的孩子少批评多鼓励,提升自信是关键,如果做错了,只要指出他错在哪就可以了。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其他文献
《理解孩子的语言》是法国心理学家、《心理月刊》杂志特约作者伊莎贝拉·费利奥沙教授撰写的,她用一些鲜活的事例说明,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懂得孩子的语言,了解语言后面的真相,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伊莎贝拉·费利奥沙认为要教育孩子,不能盲从于书店里的各种育儿经。她说:“女性一旦怀孕,各种各样的建议便会蜂拥而至,例如怎么给孩子喂奶,怎么哄孩子睡觉,以及如何让孩子适应环境。对于这些问题,大家都各执己见。
期刊
有些父母在教孩子学画时,通常会用一些固定的线条、模式去定义一种事物,并让孩子学着模仿。父母会认为,这是一种简单的游戏,对于这种“固定模式”,孩子不久就会忘记。  其实,幼儿对图形、线条的感知是极其敏感的,而且孩子一旦学会一种本领,就会反复模仿,这些“固定模式”势必会深入幼儿的心灵,形成一种固定的认知。这就像是给孩子的想象力套上了紧箍咒,在其以后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其创造力和表现力必然会大打折扣。  
期刊
风干物燥,孩子娇嫩的嘴唇也容易起皮、干裂。不少父母贪图方便,拿自己使用的润唇膏来给孩子涂上去,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成人润唇膏并不适用幼儿  成人润唇膏通常会添加很多化学成分,如香料等。而孩子的嘴唇皮肤薄嫩,血管丰富,皮肤容易损伤,因此涂这类润唇膏是不适合的。2岁以上的儿童应该选用婴幼儿专用润唇膏,其中的天然营养成分更适合儿童的需要;2岁以下的宝宝,可用少许麻油或维生素C胶丸中的油脂涂于嘴唇上,同
期刊
名人小档案:   朱永新: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家教专委会理事长。教育儿子于他而言就是相信,始终如一地相信。相信儿子的选择是成熟的,相信儿子的决定是明智的。他要做的,就是目送儿子远行,并在临行前,提醒儿子带上理想。   亲爱的儿子:   ……   其实,真正要读的是人生这一部大书,真正要带在身边的是人生的理想。   你的行囊里什么都可以少,就是不能少了理想
期刊
一   小年5岁半了,这个夏天,我们开始送她学游泳。都说学得越早越不怕水,大概我们还是送晚了。她每天在游泳馆大厅见到同学都欢天喜地,可是老师布置“在水里闷气5秒钟”,她回家一次也不肯做。我找出脸盆给她示范,她惊叹:“妈妈还会在水里吹泡泡。”但自己缩在沙发的边缘处,死活不肯过来。   第六节课的早晨,在通向游泳馆的路上,她说:“妈妈,我肚子疼。”   我一惊,立刻蹲下去给她揉,问她:“是吃胀了
期刊
焦晓骏,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校长,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著有《教师的智慧》等。他多年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两个女儿是他最为自豪的“成果”。大女儿焦蒙是东南大学优秀毕业生,现在澳洲留学;小女儿焦苏园读初三,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品学兼优好少年。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以“幸福的普通人”作为成长目标。因为从概率的角度来讲,绝大部分孩子都会成为普通人,所以,教会孩子如何做好一个普通人,并学会
期刊
兜兜上幼儿园中班时的一次家长会让我记忆犹新。   班里的一个孩子学号排得很靠后,却迫切希望可以当一天班长为小朋友服务,于是从学号为1号的孩子当班长的那天,就开始问老师“我什么时候才能当班长”,不曾想轮到他的那一天他却生病了没有上学。于是这个孩子就只能继续等,等到下一轮排到他学号的时候才如愿以偿。   我不知道这个足足等了60天的孩子是谁,但是听完后心中一阵酸楚,其他家长都只是一笑了之,对孩子的
期刊
很多父母经常抱怨说,最近自己的孩子不喜欢搭理人,甚至还不如小时候。有时父母带孩子上下楼,即使让孩子向邻居问好,孩子也带答不理的,或者干脆假装没听见,令父母感到很尴尬。孩子到底怎么了?这是不少父母心中的困扰。  别愁,孩子不搭理人是有原因的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某些年龄阶段,儿童会表现出自我中心的倾向,此时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内心世界最关心的事情上,因而会忽视外部世界的存在。一般来说,只要经
期刊
我以为,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和孩子一道分享有意思的生活,然后在有意思的生活中感受快乐的过程。   分享有意思的生活,从引导孩子分享美食开始。有这样的想法,是有原因的。二十多年前,到一亲戚家吃饭。饭桌上有一碗蒸牛肉,特意放在亲戚家的孩子前面,如果其他人搛上一块,那个孩子马上又哭又闹,他家人随即安慰:我们都不吃,留着你一个人吃,好不好?饭桌上还有鸡,鸡腿、鸡翅、鸡胸都要给这个孩子留着……二十多年
期刊
具体规范:  3-6岁幼儿园阶段  1.升国旗时,立正站好、目视国旗、不说话。  2.知道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  3.会向师长说祝福的话语。  7-12岁小学阶段  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2.参加入学仪式、成长仪式、入队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3.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  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