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单音节词的同义关系格式等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义词的使用是古汉语成熟的一个标志,古汉语同义词的大量使用使语言更丰富多彩,更富有表现力。
  《淮南子》一书是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门客集体编写的,内容涉及到政治、哲学、军事、天文、地理、文化、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词汇容量较大。此书单音节词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本文主要考察和描写《淮南子》中单音节同义词相互依存的主要形式。现简要举例介绍《淮南子》中单音节同义词依存的主要格式。
  一、并列连用。即两个单音节实词并列连用,以表达某个共同的义位,如果二者在训诂材料中存在训释关系,那么二者在这一义位具有同义关系
  例如:《本经训》:“故小而行大,则滔窕而不亲;大而行小,则狭隘而不容”。《说文·阜部》:“狭,隘也。”《玉篇》:“狭,不广也”。“隘”的本义是两山之间的通谷。《广雅·释诂》:“隘,狭也”。“狭”指不宽广。“隘”指狭窄难以通过。
  又如:《主术训》;“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天下一俗,莫怀奸心。”《说文》:“空,窍也。”本义是“空穴”,引申为空虚无物。《说文》:“虚,大丘也”。段注:“虚本谓大丘,大则空旷,故引申之为空虚。又引申之为不实之称。”引申为空虚无物。
  再比如:《原道训》:“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因的意思是遵循,依照或沿用成法;《说文》:“循,行顺也。”两个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侧重沿袭或依照成法,“循”侧重遵循法则和规律。
  二、对言。一个句子中,两个对等的词组表示相同或相近的人、事、物,性状等结构和功能时,处于相对应位置上的词可构成同义关系
  例如:《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说文》:“危,在高而惧也。”“危”的本义是“高耸”,引申为“危险”义。《说文》:“险,阻难也。”“险”的本义是地势难行,引申为危险义。又如:《原道训》:“未发号施令而移风易俗者,其唯心行者乎。”《说文》:“风,八风也。”本义是自然现象; 《说文》:“俗,习也。”本义是传统习惯习俗。“风”指个人的行为习惯,风格等;“俗”指范围较大,指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
  再如,《原道训》:“周伯昌改道易行,吾无忧矣。”《说文》:“改,更也;”《淮南子》高诱注:“易,革也。”“改”和“易”与“变”,“更”,“革”等词递相为训。两个词的词义侧重点有所不同,“改”侧重于主观的改变,有时可以引起事物或事情性质的改变;“易”侧重客观的积极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
  三、互言。同义词的一个重要功用是在相同的语境中可以互相替换而意义相同。互言 指不同的句子包括分句中同义词的使用
  例如:《原道训》:“收聚蓄积而不加富,布施禀授而不益贫。”“加”是把一物放置于另一物上,义为“更加”,“益”的本义为“水满溢出”,引申为增加,“益”侧重于体积和重量的加大,“加”侧重于数量的增多。又如:《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殊”、“异”都可以指不同的、不同寻常的,“殊”侧重于指不同的特别之处,“异”仅仅指不同之处,不太强调特别之处。
  再比如,《兵略训》:“甲坚兵利,车固马良,蓄积给足,士卒殷轸,此军之大资也。”《说文》:“坚,土刚也;”本义是土地坚硬,引申为坚固;固,四塞也,本义是险要的地理位置,引申为坚固。两个词的词义侧重点有所不同,“坚”侧重于坚硬,“固”侧重于牢固。
  再例如,《氾论训》:“越城郭,踰险塞。”《说文》:“踰,越也;越,度也。”在《说文》中两词互训,“踰”侧重于跨越一定的高度,“越”侧重于跨越一定的距离。再者,“踰”的文言书面色彩明显高于“越”。
  四、前后文表述同样的事件时,注意全篇的前后照应,在表达基本相同的语义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这些语词可以构成同义关系
  例如: 《时则训》:“求不孝不悌,戮暴傲悍,而罚之以助损气。”下文中紧接着说:“诘诛暴慢,顺彼四方。”其中的“傲”,“慢”是同义词,均可以指“骄傲,傲慢”,用来形容暴虐傲慢的人。
  五、用不同的词指称相同的人、事、物,性状和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词可以构成同义关系。多是为避免等义词概念的模糊性而形成的异称词,异称词以名物词居多
  例如:“狗”和“犬”:(1)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说林训》)(2)譬若旱岁之土龙,疾疫之刍狗,是时为帝者也。(《说林训》)《说文》:“犬,狗之有县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段注:“观孔子言,犬即狗矣,浑言之也。”《尔雅·释畜》:“未成豪狗。”郝懿行义疏:“狗,犬通名,若对文则大者名犬,小者名狗。”依此,二者的区别主要在形体大小上。在古籍文献中多用“犬”,其书面语色彩较重,“狗”的口语化色彩较浓且带有贬义色彩。另外,还有“国,邦”,“箭,矢”等等。
  (蒋洪峰 曲阜师范大学学院)
  
  《董解元西厢记》的处置式探讨 龚节之
  
  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句式,它产生于唐代。《董解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金代董解元著。故事原本《唐人小说》中元稹的《会真记》,写的是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这部杂剧,基本上反映出了当时的语言事实,因而是我们研究当时语言状况的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董西厢》中共使用“把”字句152例,其中表处置的“把”字句共出现146例,占“把”字句的96.1%。因此,《董西厢》的“把”字句以处置式为主。鉴于此,本文着重对处置式进行考察,总结其句式,分析其结构,试图揭示《董西厢》语言中“把”字句式的一些特色和面貌。
  处置式“把”字句中,“把”后面的宾语在语义上是谓语中心的受事,谓语中心对宾语具有处置作用。这是一种常见的“把”字句,与现代汉语的情形也是一致的。如:
  1)想见彼中把名姓等?(p141)
  2)马上笑呵呵,把贼众欲平蹉(p62)
  3)把法鼓擂得鸣,打得齐钟响。(p39)
  我们按句子的结构特点可以把处置式分成三类:(为了叙述方便,采用以下标记符号:P:把,V:动词,O:宾语,z:状语,C:补语)
  一、以动词收尾的处置式:P+O(+z)+V
  根据动词前有无状语,又可分为两类:P+O+V和P+O+Z+V。
  1.P+O+V动词居末位,并且动词前没有修饰语。如:
  4)手取金钗把门打。(p86)
  5)莺莺闻此,道谢相从,着笑把郎供奉。(p99)
  此类处置式“把”字句,动词前后都没有修饰限制成分,又称孤独动词。现代汉语“把”字句不出现这种句式,动词前后一定要有一些成分,否则不能用“把”字句。而在《董西厢》中这类处置式最多,共有65例,作谓语的动词多为单音节,41例。双音节动词24例,结构都是联合式,如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商业广告是我们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来源,其终极目标是推销商品。广告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广告的语言。因此,广告主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费尽心思在语言上大做文章,创造出大量的超常搭配现象,以此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在此,我们结合语用学中的语用预设理论,来考察预设在广告的所起的作用。期望能够使广告语言设计方案更科学,最终帮助广告实现其应有的目的。  1.超常搭配  一个词能与某些词组合,而不
期刊
《现代汉语》是高校中文系的一门基础课,但在高校中文系学生的《现代汉语》学习中却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对《现代汉语》课不够重视,听课缺乏积极性,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眼高手低,对现代汉语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差。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受挫,难以圆满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启发式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较好的功效,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启
期刊
网络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吸引了无数网民在线聚集,网民的交流促生了一套网络语言,形成了一道新的文化景观。网络语言标新立异、个性鲜明、生动活泼,体现着时代特色和新新人类的年轻气息。另一方面,网络语言随意、混杂甚至粗俗不堪,给现有语言规范和网络交流秩序带来了冲击,其影响延伸到现实社会之中。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语言现象这个w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网络语言是网民在聊天室、新闻组、
期刊
无为县地处皖中,南濒长江,北依巢湖,无为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江淮官话,此方言中有一个虚词“吱”较为特别,它同时具有动态助词(表持续和完成)、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等多类用法。  一、无为方言的“吱”可粘附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相当于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  (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这时“吱”附于动词之后,一般不单用,而要和“在”结合起来使用,“在”用于句末,表现为“吱在
期刊
问:有时候听别人说“不尽人意”,有时候又听人说“不尽如人意”,究竟应当怎样说呢?  答:应当说“不尽如人意”。这里的“尽”是“都,完全”的意思,“如”是“符合”的意思。“尽如人意”就是“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在前面加一个“不”,说成“不尽如人意”,意思是“不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也就是“仍有让人不满意之处”的意思。其中的“如(符合)”不能省略,说成“不尽人意”是不妥当的。  (转自《光明网》)  
期刊
“勋”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能单用,它只能和与之同意相受的词语组成双音节词,而且这类词有较重的书面语色彩,如:功勋、勋劳、勋业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列出了“勋”的两个义项:①功勋;②勋章。本文旨在梳理“勋”词义的源流,使人们更加了解“勋”这个明显带有古汉语意味的词语。  汉字“勋”的字体从古至今发生了两次转变。在《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注》中,我们可以看到“勋”字体第一次发生转变的情况。《说文
期刊
一、古代汉语教学中突出现代汉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古代汉语教学中突出现代汉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古代汉语是专为HSK六级及六级以上的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留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目前这门课的教学现状却并不乐观,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很多留学生一方面认为该课程难度大,内容枯燥,仿佛“天书”一般;另一方面觉得这门课没有什么用处,因此根本不愿意学习,即使勉强学习,也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拿到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翻开一本本语文教材,我们可以看到:苏秦凭借其雄辩家的卓越口才,说服六国君王连横抗秦,官拜六国丞相;能言善辩的邹忌是因其深谙口语交际艺术,用自身与城北徐公比美的事例委婉而又成功地劝谏齐王广开言路,以正视听;美貌的罗敷更是审时度势,考虑到不同的口语交际对象,通过夸耀自己的夫婿地位显赫来震慑趋炎附势的县太吏。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
期刊
朱德熙先生认为只有“不”是现代汉语口语里常用的否定副词,“没”或“没有”应当看作动词,即便是用在谓词性成分前面。本文主要就“不”“没”或“没有”展开讨论。  在对大学预科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维吾尔族)的汉语作文语料库(10万字)进行校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使用否定副词“不”“没”或“没有”时出现偏误的现象较多。本文通过对否定副词“不”“没” 或“没有”在相同环境中的使用差异进行分析和
期刊
2005年11月27日晚央视3套的“联合对抗”节目中,当红花旦主持人王良在给挑战者刘文涛读题时,有这样一题:“李白诗句‘陈王昔时宴平乐’中的‘陈王’指的是谁?”大凡有一些古文学素养的人都知道,“陈王”指的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曹子建,在此毋庸赘言。可“平乐”之“乐”字是否如王良所读之“yuè”音呢?我们不妨推敲一下。  “陈王昔时宴平乐”出自李白《将进酒》一诗,从与对句“斗酒十千恣欢谑”韵脚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