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名师需求及成长途径策略研究实践报告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8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通过对中职教师队伍中存在问题的总结发现,行业技术发展速度特别快,学校往往无法提供先进设备供师生训练,很大程度制约了中职教师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升级,也影响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再者,缺乏企业环境的支持,专业教师专业素质层次偏低。在专业教师工匠精神方面,缺乏整体的规划与有效的引领启发,工匠文化建设很难在中职教师队伍中发挥作用。
  为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持的总体目标,我校“卓良福名师工作室”力图通过创造性实施职教名师培养计划,以点带面地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职教名师,顾名思义,是在职业教育界享有一定名誉声望、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落实立德树人、弘扬工匠精神方面的表率作用,对于加强职教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研究者从名师的概念、成长规律、影响因素、成长路径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名师成长的理论和培养模式。研究认为中小学名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所处专业成长阶段、外在环境支撑等都具有典型性可供挖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全体师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名师成长的需求和途径,提出可行性措施,以期为学校培养打造名师队伍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名师的需求,进行了名师需求调查,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2324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机电部占25.34%,商贸部占6.93%,信息部占16.01%,财经部占23.97%,艺术部占27.75%。一年级学生为37.44%,二年级学生为34.9%,三年级学生为27.67%。
   为推动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为职业教育名师培养工作提供有效的实践样式。进行了教师名师成长调查,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321名教职工参与调查,教龄为0-3年的有35.2%,4-5年的有6.54%,5-10年的有14.64%,11-30年的有34.58%,30年以上的有9.03%。其中男教师占34.27%,女教师为65.73%,公共基础课教师有36.14%,专业课教师有63.86%。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阅读文献,编制名师需求调查问卷教师版及学生版。教师版问卷内容包含教师对成为为名师的意愿调查,教师对名师成长的途径认识。学生版问卷内容包含学生对有名师指导的期待调查及获得名师指导后的获益。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需要名师指导的内容
   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名师需求的调查,“你是否期待你的班级有名师任课?”67.73%的学生表示期待。可见,学生是期待有名师指导的。
   但对于我们的老师中是否有名师,55.68%的学生表示有,也有36.19%的学生不清楚,还有8.13%的学生觉得没有。这说明学生对于名师的概念不清楚,对于学校教师师资队伍力量也不了解,学校对于名师的宣传,名师的培养,名师的榜样作用凸显还不够。从学生的角度,学校是否有引进培养名师的必要,74.2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生还是比较期待有名师教学,指导成长。
   那学生期待得到名师哪方面的指导?调查显示与学生个人需求有关,最期待可以得到名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培养(具体数据如表1),期望可以得到升学辅导的有31.93%,就业创业的有18.67%。而可能能够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并不会很多,所以期望得到技能大赛方面的指导只有8.65%。
  
  
   假如获得名师的培养,有31.11%的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更深厚,27.93%的学生认为可以升入更高层次的学府。在名师课堂上,学生们学习兴趣更加浓厚(71.17%)、学习更加专注(68.59%)、自觉遵守课堂纪律(67.73%)、学习效果更为明显(65.71%)。
  名师都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学生认为,名师可以给自己带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71.94%),专注专一的专业精神(70.57%),永不止步的学习精神(69.36%)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60.8%)。
   有名师在侧,43.5%的学生表示会亦师亦友,共同进步的状态;35.67%的学生是敬重仰望,视为学习榜样。亲其师信其道,名师要能夠得到学生接受及喜爱的,名师的素养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教师期望能成为名师的方向
   成学生需要有名师指导成长,而教师,也有成为名师的成就动机。如果有机会,78.82%的老师都表示希望自己成为名师。
   教龄为5-10年的教师,成为名师的欲望最为强烈,高达95.74%,这个阶段的教师,走过了新手的适应阶段,开始从教学熟手进入教学能手的状态,比较渴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希望有机会成为名师。可见,这个教龄阶段的教师,也应是学校着力打造的名师队伍中的重点关注培养对象。
   成为名师后,社会地位提升,受人尊重,增强自我成就感和幸福感(66.98%)(具体数据如图1)、更高的发展平台,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技能(76.01%)、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72.9%)这三个方面,是老师们更为关注的。有更高的发展平台,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是成为名师最强的动机。   (三)学校应主动培养名师
   从学生的角度,学校有更多的名师,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78.57%),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77.97%)。从教师的角度,成为名师离不开个人努力,54.83%的老师认为还需要借助学校的平台,42.06%的老师认为需要学校集中培养。
   而成为名师后,教师会通过做课题研究,为专业学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实际问题(65.73%)、指导师生参加大赛获取奖项,提高专业水平和影响力(63.55%)、成立名师工作室,带领团队培养辅导新教师成长成才(66.36%)、深化产教融合,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提升名师在行业的影响力和地位(70.72%)。
   综上,从学生角度,学校培养名师,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从教师角度,教师需要学校提供平台支持和专门培养。而成为名师后,教师也从为专业学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师生参加大赛获取奖项,提高专业水平和影响力、成立名师工作室,带领团队培养辅导新教师成长成才等方面回馈影响学校。
  (四)名师应具备的能力特质
   学生认为什么样的老师可以成为名师呢?调查显示,师德高尚排在第一位。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2013年5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将建立师德考核档案。对此,学校应该加大力度规范培养师德师风。
   对学生而言,作为名师,还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識,在专业领域数一数二。在学识上可以作为学生的楷模(具体数据如图2)。较强的领导能力,班级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也是较多学生认为名师需要具备的。学生关心名师在专业知识的熏陶,有更好的管理能力,能够其自身产生较好的影响。
   对教师而言,成为名师,最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42.06%的教师认为应该是符合“双师型”基本条件,具有较高的职业实践能力。中职教育是以技能为中心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符合职业环境所需的技能型的人才。
   而成为名师,最需要具备的能力,55.45%的教师认为是教科研能力,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数据如表2)。不管期望成为哪一类的名师,教科研能力,能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都是成为名师的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可见,要打造名师队伍,培养名师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必不可少。
  
   (五)名师的成长途径
   如果有机会,公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期待成为的名师方向显示出差异。公共基础课教师有45.69%的教师希望成为教学高手,而专业课教师则有40%希望成为技术能手(具体数据如图3)。可见对不同任教学科教师的培养侧重点应该不同,公共基础课教师更注重课堂教学,而专业课教师则更注重展现技术。
   成为名师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也有不同的看法。专业课教师更为注重加强训练,提升专业技能。而公共基础课教师则较多选择(30.17%)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研能力。其他三个途径并无显著性差异。
   不管是希望成为哪一类型的名师,都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各级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机会。大部分教师认识到参加培训是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第二个重要途径是指导参加技能(含班主任/教学能力大赛)比赛,青年教师参加比赛,也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若能够获得指导,可以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有更大的成长。
   名师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成为名师的道路上,不同教龄阶段的教师,认为最大的阻力不大一样。低教龄的教师更多的认为是个人能力不足,而高教龄的教师,则是成长意愿不强。5-10年教龄的教师有最强的成为名师的欲望,但是最多的表示会遇到个人精力不足的阻力。这个阶段的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可能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也可能在家庭方面面临“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兼顾的问题,家庭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个人处理协调好。而在工作岗位上,对这个教龄阶段的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明晰成长路径,有所选择合理地分配工作岗位上的任务,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成为名师。
  四、讨论与建议
  (一)提供专业培训机会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名师培养途径最重要的是提供针对性强的培训学习机会。
   在培训方面,我校从道德法纪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都开展对应的培训活动,提升全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了解学情,更好的辅导学生。结合学科实际情况,各专业部门开展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通过在行业、企业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实践培训,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二)着重培养骨干教师
   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发展需求和目标不尽相同。综合伯利纳 ( Beliner)等人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我们认为职后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历新教师(新手)、合格教师(熟手)、骨干教师(能手)、名师(巧手)。
   其中,名师是教师发展的最高阶段,代表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而骨干教师则是距离专家教师最为接近的一个发展阶段,有最强的成就动机,也是容易出现专业成长中的 “高原现象”的阶段。据此,着力培养提升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是名师培养路径中的重中之重。
   教龄为5-10年的教师,成为名师的欲望最为强烈。这个阶段的教师,走过了新手的适应阶段,开始从教学熟手进入教学能手的状态,比较渴望自己能够有所成就,希望有机会成为名师。应是学校着力打造的名师队伍中的重点关注培养对象。
   我校定期组织选派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访学,先后与德国F U教育集团、埃迪斯科文大学留学项目等合作交流,学习先进中等职业院校管理理念,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双元制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升中职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也为中职学生留学出国提供资源帮助。
   (三)提升科研创新解决问题能力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术交流、合作互动、探究提高为宗旨,坚持自主学习与名师示范、指导相结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媒介为主要途径开展研究活动,通过委托知名高校培训,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学科教学理论和学科前沿知识。通过读书报告、专家报告、考察学习、同课异构、说课评课、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等形式,通过与省内外工作室联合围绕同一主题,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论坛、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推广工作室研究成果,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为名师。
  (四)发挥利用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影响作用
   名师每一步成长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烈内驱力,内驱力源于成长需求。一是以专业素养和教育智慧提升为取向需求;二是专业品位提升与超越的需求。因此,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提供专业成长平台路径,激发骨干教师成长内驱力。通过学习、研究、创新、实践和展示,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修养、理论水平、学术素养等方面逐步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宝安职校依托“姜大源教育名家工作室”,按照“教师、教材、教法”“三教”统筹的改革要求,以专业建设为抓手,打造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最终建立“姜大源教育名家工作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辐射和帮助省内外、国内外职业院校的发展。
  五、结束语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名师队伍,不仅是学生的需求,也是教师们的期望,学校为名师成长提供资源与途径,也能提升学校的名誉与社会影响力。为不同阶段的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机会,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成长。已经熟练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则是名师培养的重点,协助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源与环境,可以促进骨干教师更好的发展成为名师。科研能力是名师必备却是很多教师掌握不好的,提升科研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名师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发挥利用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影响作用,完善工作室的机制,让成员进入自主发展快车道,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指明方向。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其他文献
一、背景分析  数学思维,通常所指的是数学思维能力,即能够用数学的观点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问题贯彻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经验联系起来,把问题解决作为手段和目标。它与当前中小学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相似,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课程转化为学生体验课程。自2010年起,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每两年开展一次数学应用
近年来,大规模的扩招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二级管理改革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由传统的一级管理向二级管理转变。二级管理体现了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其核心是转变学校的管理职能和定位。它是高职院校“扩容”的现实要求;是高职院校“提质”的重要保障,对提高高职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实施二级管理要坚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职责与权力相匹配,激励与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对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特色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协同创新;产教融合;专业特色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5-0014-03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
微生物实训是进行微生物研究的重要实训课程。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形态学检查、生化鉴定试验等,其中形态学检查需要对标本片进行染色,染色架的使用与便利,对食品微生物形态检验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托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对设计研发新型漏斗型染色架并应用于革兰氏染色实验教学进行探索。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食品院校,《食品微生物》是食品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在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查时需要制作玻片涂片标本
一、前言   十九大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应该从职业教育着手。近年来中职教育给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输送了大量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并使这些人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脚步的加快,中职专业课大多已经从教师满堂灌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转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游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的游戏才能提高中职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怎样的游戏才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呢?怎样的游戏才能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呢?怎样的游戏才能渗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呢?本文将结合案例一一阐述。   二、游戲教学有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传统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是我们筑牢意识形态教育的坚实壁垒。高校作为高职生意识形态教育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传统的会计课堂大多是“填鸭式”“满堂灌”,教师讲什么学生就接收什么,课堂上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找到一种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个会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基于任务驱动的一体化七步教学法是一种
近年来,党中央对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提出许多新精神、新指示和新要求,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乃至全体教师关注的焦点。课程思政关系到立德树人,绝非简单地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要真正地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甚至能力培养中,就必须挖掘思政与专业、课程及能力培养之间的本质关系,提炼精练思政内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下以艺术设计类专业共性为基础,探讨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设计能力与思政的关系以及实
一、引言  “一场疫情一场雪”,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人们生活以及教育方式带来了彻底的改变。同时也迫使一批对在线教学还不太熟悉的教师被刚性需求牵引着走在了网络教学前沿阵地。在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网课后,在线教育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让教师一时之间很难适应。下半年各学校如期开学,紧跟着教学方法和在线课程被推上新的台阶,特别是教学手段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保证?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