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高中阶段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评价仍然以高考为主要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而较忽略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部分青少年学生精神空虚、道德失衡,缺乏人文精神。如何扭转这一局面成为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那么针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如何重塑思想政治课中的人文精神?这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教师人文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加强教师人文修养
加强人文修养,教师不仅要在职前通过学习获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形成“以文为本”的教育观,而且要在走上教学岗位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自我学习,广泛地涉猎和掌握语言、文学、哲学、音乐、美术、宗教、民俗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反省、感悟,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它占据着学生大部分时间,课堂教学的影响甚至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通过自己情感体验,自主思考、选择、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习惯,最后内化成人文品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引领学生阅读、思考、探究、训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 .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
思想政治课教师可根据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积极主动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样,学生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关爱的氛围中,比较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体验”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开设研究性课程、校本课程等方式,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把握教材载体,挖掘人文思想
教材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渠道。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因此,它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丰富得人文内涵。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人精神,应立足课堂,把握教材,挖掘其中人文火花,使学生在对教材内容的咀嚼、体验中,感受到人生智慧,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人格。
三、创设情境,在课堂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可以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丰富的人文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教师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教学活动充满喜悦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教师可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也可利用多媒体、配乐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学的改革,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由于多媒体可以集声、像、画于一体,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高雅的艺术情境和浓烈的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细细品味,从中受到感染。
四、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人文精神内化
参加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课课教学的重要途径,它不仅通过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感觉到思想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内化其人文精神,积淀其人文素养。人文的内涵丰富,其核心在“人”,作为“人”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社会性。在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通过活动体察社会,体察生活,丰富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认识。
培养学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且,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不是单个人的力量所能及的,也不是哪一个阶段或哪一个环节的教育能单独解决的,它是一个持久的系统的工程。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要从学生幼年抓起,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都要始终不懈地培养。它也不是单靠家庭或学校能解决的,它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合作。同时,人文精神本身是个发展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策略。总之,人文精神在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港中学)
一、加强教师人文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加强教师人文修养
加强人文修养,教师不仅要在职前通过学习获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形成“以文为本”的教育观,而且要在走上教学岗位后,通过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自我学习,广泛地涉猎和掌握语言、文学、哲学、音乐、美术、宗教、民俗等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反省、感悟,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它占据着学生大部分时间,课堂教学的影响甚至延伸到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通过自己情感体验,自主思考、选择、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习惯,最后内化成人文品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引领学生阅读、思考、探究、训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 .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
思想政治课教师可根据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积极主动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这样,学生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关爱的氛围中,比较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体验”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开设研究性课程、校本课程等方式,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把握教材载体,挖掘人文思想
教材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渠道。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因此,它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丰富得人文内涵。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人精神,应立足课堂,把握教材,挖掘其中人文火花,使学生在对教材内容的咀嚼、体验中,感受到人生智慧,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人格。
三、创设情境,在课堂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可以利用高中思想政治课丰富的人文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教师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让教学活动充满喜悦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教师可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情境,也可利用多媒体、配乐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学的改革,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由于多媒体可以集声、像、画于一体,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高雅的艺术情境和浓烈的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细细品味,从中受到感染。
四、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人文精神内化
参加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课课教学的重要途径,它不仅通过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感觉到思想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内化其人文精神,积淀其人文素养。人文的内涵丰富,其核心在“人”,作为“人”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社会性。在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通过活动体察社会,体察生活,丰富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认识。
培养学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且,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不是单个人的力量所能及的,也不是哪一个阶段或哪一个环节的教育能单独解决的,它是一个持久的系统的工程。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要从学生幼年抓起,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都要始终不懈地培养。它也不是单靠家庭或学校能解决的,它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合作。同时,人文精神本身是个发展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策略。总之,人文精神在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