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因了这所名校,因了这所学校藏书颇丰的“长达图书馆”,我有幸在少年时代就读到过《奔流》杂志。
杨绛、费孝通、何澤慧、彭子刚曾经是这所学校的学生,章太炎、蔡元培、叶圣陶曾经在这所学校讲过学,苏雪林曾经是这所学校的国文老师。这样的学校才会在《奔流》文学杂志刚创刊时就订阅上架。
我是学校图书馆的学生管理员,课余时间帮助图书馆修补旧书、整理图书上架、阅览室值班。图书馆的老师见我服务认真细心,喜欢看书,破例给了我一些“特权”,以资奖励,那就是周六放学,我可以借一到两本新到的杂志带回家读,周一一早归还。于是,周六放学,我的书包里会有一本《奔流》。
记得美术老师带领我们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上街去画壁画,我要画大跃进民歌《社员堆稻上了天》:“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阳吸袋烟!”一接到任务,便去图书馆找参考资料,一眼看到一本《奔流》杂志,封底正好是一首大跃进民歌的诗配画。“鼓足干劲惊天地,桂英自甘拜下风”,大意是打破天门阵的穆桂英怎能比得上当今女矿工。画面上是两个头戴矿工帽、身穿工作服手握钻头机正在钻煤的女矿工。于是,我画了高高的稻堆、稻堆上抽着杆烟的老农,背景是白云和红太阳。
就这样,从1957年起,13岁的我,似懂非懂地读着里边的文字,初二开始,《奔流》逐渐替代了我曾经爱不释手的《少年文艺》。我在这所学校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我不能说是《奔流》让我选择了中文系,但我要说,《奔流》这类文学杂志是我的文学启蒙。
二
大学读的是中文系。学校在徐州,紧邻河南,《奔流》作品的豫地背景、民风民俗与徐州很相似,去阅览室,《奔流》是我的必读。当代文学作业我选择了读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评析主人公梁生宝这个人物。我做了两种卡片,一是全书中有关梁生宝语言和行动的相关文字,一是报刊杂志发表的评论文章中关于《创业史》尤其是梁生宝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在后者的大量卡片中,有一些摘自《奔流》杂志。在我的印象中,《奔流》发表农村题材的作品较多,也有一些相关评析,于我认识和评价梁生宝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与《奔流》同步,留下了追求文学大浪最初的足迹:一个是把文学作为专业的中文系大学生,学写一些诗文,60年代中期的《徐州日报》《新华日报》留下了我最初的文字;一个是一本崭露头角的文学杂志,为承继鲁迅文学精神、培养新人作出了最初的努力。
大学毕业分配回到母校,又踏进了“长达图书馆”。在复刊后的《奔流》第二期上,读到了上大学时教我们现代文学的吴奔星老师撰写的《读<天安门诗抄>》,尤感亲切。这段时间,我在《奔流》读到了牛汉、郭小川、苏金伞、王怀让、叶延滨的诗,刘再复、管用和、刘章、王幅明的散文诗,周同宾、卞卡、王剑冰的散文,贾平凹、叶文玲、刘心武、梅子涵、陈忠实、王小鹰、王安忆、范小青、黄蓓佳的小说,理由、李佩甫的报告文学,吴功正、杨匡汉、鲁枢元、陈辽、王先霈的文学评论。回望这样耳熟能详的名字,让我又见这些大家当年青春的脚步,也彰显了《奔流》培养文学新人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而于读者而言,则从《奔流》汲取了文学的营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是的,作为一个青年语文老师,得益于《奔流》的阅读,促进了教学的改革,将杂志上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补充教材,引进时代的活水,搞活语文教学。不用说在《周总理,你在哪里》诗歌的备课中直接得益于苏金伞的诗《周总理的脚步》(刊1978年第1期《奔流》),单说这段时间我教学之余编辑出版了《少年晨读365》(与杨九俊合作)、《晨读365》(与秦兆基合作)、《中国校园诗100首》(与杨新合作)等书,均有直接或间接来自于阅读《奔流》的得益。我编选的《晨读》系列出版物中,曾经是《奔流》的作者,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录(排列不分先后):邵燕祥、吴奔星、苏金伞、刘再复、李耕、刘章、管用和、叶庆瑞、刘增山、桂兴华、闫妮、丁一、赵丽宏……我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晨读365》获得了中南六省区优秀教育读物一等奖。
正当我带学校振华文学社,组织学生编辑《牙牙语》时,读到《奔流》1981年8月大学生作品专号,这一期专号上有梁左、王小妮、赵翼如学生时期的作品;而这一时期我的学生杨新的习作,也从《牙牙语》走出,走上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的领奖台,走上《新华文摘》,一个13岁的女孩清秀的文章被全国几十家文学报刊同时转载,被白桦等老一辈作家看好并向小作者写信鼓励,女孩的文章上了《新华文摘》,振华文学社一批文学青年正在茁壮成长。作为文学社指导老师的我,正学着《奔流》栽培新人为发掘文学新苗努力耕耘。
三
1990年初,我为出版《报刊议论文选评》一书赴郑州与文心出版社洽谈。我带去了书稿,带去了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题词:“引进时代活水”。当文心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陪同我站在滔滔东流的黄河边时,一丝愁绪掠过我的心头,我在寻找《奔流》,我在呼唤《奔流》;而此刻,中原大地的《奔流》杂志已经因多种原因被迫停刊。我的内心向着奔腾的黄河水呼喊,什么时候,《奔流》再次急流勇进,成为时代的活水,在文学的长河里奔流不息!
四
退休后,摆脱了繁忙的教务,终于有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一些东西,也发表了一些诗文。我兼任苏州高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后,除了自己努力创作外,总是设法寻找一些机会,与高新区的作家朋友共同发展。在协助《西部散文选刊》编辑“苏州高新区作家散文专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复刊后的《奔流》杂志有“地域方阵”这个栏目,在与编辑电话联系中得知杂志还办改稿班。
放下电话,我便给《奔流》投稿。想到今年7月是“七七事变”80周年,便发了《西南联大旧址》组诗,7月号全文刊登。接着,8月号又刊发了我写老舍青岛故居的《黄县路12号》和杨绛苏州故居的《庙堂巷16号》两首诗。我也终于跻身在《奔流》作者队伍之中了。尤为高兴的是,我的一位15岁的女学生,她的组诗《从此刻开始》也刊登上了《奔流》杂志,“从此刻开始”,《奔流》杂志让15岁的小诗人优美的文字展开了飞翔的翅膀!
这个夏天,我有幸带了我的学生一起参加首届奔流文学奖颁奖典礼暨第四届奔流作家研修班。难忘青龙峡研修班上单占生、王剑冰等名家的讲学和与学员的互动,难忘《奔流》总编张富领、常务副总编郑旺盛等领导和一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编辑们自始至终的陪伴,难忘学员们真诚的交流和勉励,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文学大家庭。研修班回来得知,有4位加入了中国作协,有多位学员出版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集、散文集。这是一个有档次的研修班。
我与《奔流》杂志的总编、编辑、各个时期的作者多有交集,每每回顾,暖人心怀。我珍藏的知名作家赠我的墨宝与签名中,有不少曾经是《奔流》的作者(排列不分先后):贾平凹、郭风、邵燕祥、赵丽宏、王幅明、王剑冰、单占生、范小青……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他们在《奔流》留下了青春的足印,《奔流》是大家成长的沃土。
今年我相继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两本散文诗集《姑苏十二娘》和《风润江南》。著名诗人、诗评家小海在《风润江南》一书的序中,说我“至今还保持着资深文青的理想主义与人文情怀本色”。说我的教学“从解放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入手”“让孩子们解套了放开思路去撒野”“关键是,他本人还身体力行加入写散文诗的队伍,和学生们一起撒野。”这不,这个冬季,我又要带上一位文学少年,同赴驻马店市老乐山,去欢乐,去“撒野”,去见证《奔流》创刊60周年的盛大庆典,去参加第五届《奔流》作家研修班。
.一个刊物被纪念,这个刊物一定具有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意义,一定会有与读者的情缘。从一个13岁的读者,到一个73岁的作者,到一个遵循《奔流》“繁荣文学,培养新人”宗旨不断引荐文学少年的忠实读者,一个甲子,有《奔流》陪伴,这是文学的追求,文学的携手,文学的情缘,也是一个普通读者与《奔流》结缘的一段佳话。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因了这所名校,因了这所学校藏书颇丰的“长达图书馆”,我有幸在少年时代就读到过《奔流》杂志。
杨绛、费孝通、何澤慧、彭子刚曾经是这所学校的学生,章太炎、蔡元培、叶圣陶曾经在这所学校讲过学,苏雪林曾经是这所学校的国文老师。这样的学校才会在《奔流》文学杂志刚创刊时就订阅上架。
我是学校图书馆的学生管理员,课余时间帮助图书馆修补旧书、整理图书上架、阅览室值班。图书馆的老师见我服务认真细心,喜欢看书,破例给了我一些“特权”,以资奖励,那就是周六放学,我可以借一到两本新到的杂志带回家读,周一一早归还。于是,周六放学,我的书包里会有一本《奔流》。
记得美术老师带领我们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上街去画壁画,我要画大跃进民歌《社员堆稻上了天》:“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阳吸袋烟!”一接到任务,便去图书馆找参考资料,一眼看到一本《奔流》杂志,封底正好是一首大跃进民歌的诗配画。“鼓足干劲惊天地,桂英自甘拜下风”,大意是打破天门阵的穆桂英怎能比得上当今女矿工。画面上是两个头戴矿工帽、身穿工作服手握钻头机正在钻煤的女矿工。于是,我画了高高的稻堆、稻堆上抽着杆烟的老农,背景是白云和红太阳。
就这样,从1957年起,13岁的我,似懂非懂地读着里边的文字,初二开始,《奔流》逐渐替代了我曾经爱不释手的《少年文艺》。我在这所学校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我不能说是《奔流》让我选择了中文系,但我要说,《奔流》这类文学杂志是我的文学启蒙。
二
大学读的是中文系。学校在徐州,紧邻河南,《奔流》作品的豫地背景、民风民俗与徐州很相似,去阅览室,《奔流》是我的必读。当代文学作业我选择了读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评析主人公梁生宝这个人物。我做了两种卡片,一是全书中有关梁生宝语言和行动的相关文字,一是报刊杂志发表的评论文章中关于《创业史》尤其是梁生宝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在后者的大量卡片中,有一些摘自《奔流》杂志。在我的印象中,《奔流》发表农村题材的作品较多,也有一些相关评析,于我认识和评价梁生宝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与《奔流》同步,留下了追求文学大浪最初的足迹:一个是把文学作为专业的中文系大学生,学写一些诗文,60年代中期的《徐州日报》《新华日报》留下了我最初的文字;一个是一本崭露头角的文学杂志,为承继鲁迅文学精神、培养新人作出了最初的努力。
大学毕业分配回到母校,又踏进了“长达图书馆”。在复刊后的《奔流》第二期上,读到了上大学时教我们现代文学的吴奔星老师撰写的《读<天安门诗抄>》,尤感亲切。这段时间,我在《奔流》读到了牛汉、郭小川、苏金伞、王怀让、叶延滨的诗,刘再复、管用和、刘章、王幅明的散文诗,周同宾、卞卡、王剑冰的散文,贾平凹、叶文玲、刘心武、梅子涵、陈忠实、王小鹰、王安忆、范小青、黄蓓佳的小说,理由、李佩甫的报告文学,吴功正、杨匡汉、鲁枢元、陈辽、王先霈的文学评论。回望这样耳熟能详的名字,让我又见这些大家当年青春的脚步,也彰显了《奔流》培养文学新人不可磨灭的光辉业绩。而于读者而言,则从《奔流》汲取了文学的营养,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是的,作为一个青年语文老师,得益于《奔流》的阅读,促进了教学的改革,将杂志上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补充教材,引进时代的活水,搞活语文教学。不用说在《周总理,你在哪里》诗歌的备课中直接得益于苏金伞的诗《周总理的脚步》(刊1978年第1期《奔流》),单说这段时间我教学之余编辑出版了《少年晨读365》(与杨九俊合作)、《晨读365》(与秦兆基合作)、《中国校园诗100首》(与杨新合作)等书,均有直接或间接来自于阅读《奔流》的得益。我编选的《晨读》系列出版物中,曾经是《奔流》的作者,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录(排列不分先后):邵燕祥、吴奔星、苏金伞、刘再复、李耕、刘章、管用和、叶庆瑞、刘增山、桂兴华、闫妮、丁一、赵丽宏……我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晨读365》获得了中南六省区优秀教育读物一等奖。
正当我带学校振华文学社,组织学生编辑《牙牙语》时,读到《奔流》1981年8月大学生作品专号,这一期专号上有梁左、王小妮、赵翼如学生时期的作品;而这一时期我的学生杨新的习作,也从《牙牙语》走出,走上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的领奖台,走上《新华文摘》,一个13岁的女孩清秀的文章被全国几十家文学报刊同时转载,被白桦等老一辈作家看好并向小作者写信鼓励,女孩的文章上了《新华文摘》,振华文学社一批文学青年正在茁壮成长。作为文学社指导老师的我,正学着《奔流》栽培新人为发掘文学新苗努力耕耘。
三
1990年初,我为出版《报刊议论文选评》一书赴郑州与文心出版社洽谈。我带去了书稿,带去了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题词:“引进时代活水”。当文心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陪同我站在滔滔东流的黄河边时,一丝愁绪掠过我的心头,我在寻找《奔流》,我在呼唤《奔流》;而此刻,中原大地的《奔流》杂志已经因多种原因被迫停刊。我的内心向着奔腾的黄河水呼喊,什么时候,《奔流》再次急流勇进,成为时代的活水,在文学的长河里奔流不息!
四
退休后,摆脱了繁忙的教务,终于有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写一些东西,也发表了一些诗文。我兼任苏州高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后,除了自己努力创作外,总是设法寻找一些机会,与高新区的作家朋友共同发展。在协助《西部散文选刊》编辑“苏州高新区作家散文专辑”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复刊后的《奔流》杂志有“地域方阵”这个栏目,在与编辑电话联系中得知杂志还办改稿班。
放下电话,我便给《奔流》投稿。想到今年7月是“七七事变”80周年,便发了《西南联大旧址》组诗,7月号全文刊登。接着,8月号又刊发了我写老舍青岛故居的《黄县路12号》和杨绛苏州故居的《庙堂巷16号》两首诗。我也终于跻身在《奔流》作者队伍之中了。尤为高兴的是,我的一位15岁的女学生,她的组诗《从此刻开始》也刊登上了《奔流》杂志,“从此刻开始”,《奔流》杂志让15岁的小诗人优美的文字展开了飞翔的翅膀!
这个夏天,我有幸带了我的学生一起参加首届奔流文学奖颁奖典礼暨第四届奔流作家研修班。难忘青龙峡研修班上单占生、王剑冰等名家的讲学和与学员的互动,难忘《奔流》总编张富领、常务副总编郑旺盛等领导和一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编辑们自始至终的陪伴,难忘学员们真诚的交流和勉励,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文学大家庭。研修班回来得知,有4位加入了中国作协,有多位学员出版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集、散文集。这是一个有档次的研修班。
我与《奔流》杂志的总编、编辑、各个时期的作者多有交集,每每回顾,暖人心怀。我珍藏的知名作家赠我的墨宝与签名中,有不少曾经是《奔流》的作者(排列不分先后):贾平凹、郭风、邵燕祥、赵丽宏、王幅明、王剑冰、单占生、范小青……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他们在《奔流》留下了青春的足印,《奔流》是大家成长的沃土。
今年我相继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两本散文诗集《姑苏十二娘》和《风润江南》。著名诗人、诗评家小海在《风润江南》一书的序中,说我“至今还保持着资深文青的理想主义与人文情怀本色”。说我的教学“从解放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入手”“让孩子们解套了放开思路去撒野”“关键是,他本人还身体力行加入写散文诗的队伍,和学生们一起撒野。”这不,这个冬季,我又要带上一位文学少年,同赴驻马店市老乐山,去欢乐,去“撒野”,去见证《奔流》创刊60周年的盛大庆典,去参加第五届《奔流》作家研修班。
.一个刊物被纪念,这个刊物一定具有存在于这个时代的意义,一定会有与读者的情缘。从一个13岁的读者,到一个73岁的作者,到一个遵循《奔流》“繁荣文学,培养新人”宗旨不断引荐文学少年的忠实读者,一个甲子,有《奔流》陪伴,这是文学的追求,文学的携手,文学的情缘,也是一个普通读者与《奔流》结缘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