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渐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中,这其中就包括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自行对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让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思考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生成问题、探索问题、完善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学习中,数学是一门以计算数量、探究图形、生成数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学习数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此阶段非常重要,既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各种习惯的关键阶段。如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话题。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起自主学习兴趣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在逐步推进,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应以生本理念为主,将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以自学为主。但是,应试教学的影响依旧广泛,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会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重复性、机械性的记忆,使他们缺乏对知识的生动体验。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能进行自主学习。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只有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多利用情境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授学生数学中的“观察物体”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趣味、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导入中,教师准备出提前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新时代中,我国有很多自主研发的汽车产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我们自主研发的汽车。你们知道为什么摄影师要拍摄不同视角的汽车吗?不同的视角对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有什么作用呢?”将问题抛出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而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当学生回答完成后,也要及时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不能因为学生回答了错误答案就立刻指责。最后,教师让学生欣赏3D视角下的汽车模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为学生创设趣味情境,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学生在视频的吸引下,会主动加入学习活动中,从而激起自主学习兴趣。
二、开展小组合作,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常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独自完成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不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掌握。但是,个人的学习能力终归是有限的,当出现一些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和内容的时候,教师就会发现,学生个人的解决效率不如小组合作的解决效率,相同的,个人的解决效果也不如小组合作的解决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師将小组合作运用到教学中来,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较为困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数学中的“小数乘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以完成相关实际问题。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有一两名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两三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然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解决。当然,由于学生之间能力的不同,需要让一位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为小组的其他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提供对应的解决思路,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者自己对于这道题的解决思路和分析,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相互探究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设计问题引导,提升自主思考能力
在各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问题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适宜的问题,既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获得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个人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就说明,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关键,需要教师格外关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开展小组合作、设计问题引导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转变学生的惯性思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小童.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4):191-192.
[2]王苏妹.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103.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中心小学 李小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学习中,数学是一门以计算数量、探究图形、生成数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学习数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此阶段非常重要,既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各种习惯的关键阶段。如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话题。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起自主学习兴趣
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在逐步推进,这也要求教师的教学应以生本理念为主,将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以自学为主。但是,应试教学的影响依旧广泛,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会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重复性、机械性的记忆,使他们缺乏对知识的生动体验。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能进行自主学习。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重要因素,只有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多利用情境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授学生数学中的“观察物体”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趣味、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导入中,教师准备出提前制作好的教学视频,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新时代中,我国有很多自主研发的汽车产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我们自主研发的汽车。你们知道为什么摄影师要拍摄不同视角的汽车吗?不同的视角对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有什么作用呢?”将问题抛出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而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当学生回答完成后,也要及时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不能因为学生回答了错误答案就立刻指责。最后,教师让学生欣赏3D视角下的汽车模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为学生创设趣味情境,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学生在视频的吸引下,会主动加入学习活动中,从而激起自主学习兴趣。
二、开展小组合作,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常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独自完成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不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掌握。但是,个人的学习能力终归是有限的,当出现一些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和内容的时候,教师就会发现,学生个人的解决效率不如小组合作的解决效率,相同的,个人的解决效果也不如小组合作的解决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師将小组合作运用到教学中来,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较为困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数学中的“小数乘法”这一章节时,教师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以完成相关实际问题。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中有一两名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两三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然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解决。当然,由于学生之间能力的不同,需要让一位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为小组的其他学生进行问题分析,提供对应的解决思路,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者自己对于这道题的解决思路和分析,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相互探究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设计问题引导,提升自主思考能力
在各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问题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适宜的问题,既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获得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个人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就说明,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关键,需要教师格外关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开展小组合作、设计问题引导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转变学生的惯性思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小童.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4):191-192.
[2]王苏妹.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103.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中心小学 李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