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生活上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着负面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从而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这一切使我们这些所有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不得不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对策。
关键词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负面影响 对策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易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倾斜。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不同国家、民族、政党的意见在网上传播,激烈交锋,甚至一些错误、庸俗、虚假的信息都会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对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而中文信息还不到1%,再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信息量大,西方文化正是借助这种语言和技术优势,大肆“入侵”世界各个角落,青年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这种“西化文化”影响。久而久之,就会使大学生对西方价值观和文化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最后认同并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倾斜、迷失和蜕变。
(二)网络的虚拟性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
网络是虚拟的,带给人们许多奇妙多变的虚拟空间,有的热衷于网络谈情说爱、有的热衷于网络游戏。青年人固有的好胜、爱冒险等特点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沦为网络黑客,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频繁的网上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并诱发种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恋网成瘾和塑造多重人格等。长期下去,他们与家人、同学、朋友的关系必然疏远,逐渐陷入一个无法摆脱的没有人际接触的世界,容易情绪低落或患上孤独症。网络文化的传播模式影响团队精神的培养,这也造成了高校学生班级观念、集体观念淡化。
(三)网络的超时空性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
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在网上,没有国家的边界,没有自然空间的地理限制,交流的障碍被尽可能的缩小,思想和认识的表达都变的方便和快捷。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文化代表了一种自由精神,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网络的快车道上并驾齐驱。互联网的发明者声称,网络世界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其实,网络文化带给人们“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放任”。大学生在思想上稍有放纵,就会导致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上产生“失范”行为。
(四)网络的平等开放性使大学生产生过分依赖心理。
网络的平等开放,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机会及途径极大地增加,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五花八门的信息。诚然,这种先进性和方便性是不言而喻的。最近几年,抄袭、剽窃网上作品现象特别严重,当老师让学生完成一项作业的时候,同学们的第一行为就是到网上查找,这为大学生写作业、写论文提供了一条“捷径”。本来要花费很长时间去思考的东西,结果现在只要打开电脑,不假思索地把资料打印出来,就这样囫囵吞枣地把作业完成了,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养成放弃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法。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管制,不给不良文化和信息以生存空间。
首先,国家要在宏观上加强立法与监控,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的来源,严防不良信息的渗透。惩罚电脑“黑客”与网上犯罪行为。同时,建立网络安全管理队伍和网络防火墙,及时清除网上“垃圾信息”,保证有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其次,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管理和指导。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健康有益的上网心态。
近年来,网络犯罪日益增多,网络垃圾无处不在,“西化”思想入侵校园,让许多大学生成了牺牲品。如今,关起门来进行灌输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开放的、开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的价值导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占领网络新阵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与空间的全方位覆盖和影响。
(三)合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我们应当主动迎战,努力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首先,我们要好好利用学校为我们提供的网站平台,把那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和目前的主流文化在自己所建的网站上广泛宣传,让大多数学生都看到,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其次,充分利用网络高科技,积极开展一系列集思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
(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一整套的道德规范,网络才能够正常运转,不能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就忘了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文明自尊,严格遵守网络秩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不做无节制的“网虫”;不做不道德的“黑客”,不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活动;在网上不说恐怖、下流、淫秽的语言;不浏览、传播、下载、复制、制作各种色情淫秽的文章和图片等等。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学会选择和识别,养成道德自律。
(五)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交际教育,引导其正确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思想纯洁,在情感问题和交际问题上比较专注。因此,对大学生中的“网恋”现象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心理学家指出,大学生一旦网恋,往往很容易上瘾,不能自拔,心理失控,而网络这个泡沫一旦破裂后,又会给其心灵造成创伤,甚至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来说,有责任通过了解大学生的网恋行为,把握大学生网恋的心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交际教育,帮助大学生合理分析网恋的危害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在网络中发生的情感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关键词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负面影响 对策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易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倾斜。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不同国家、民族、政党的意见在网上传播,激烈交锋,甚至一些错误、庸俗、虚假的信息都会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对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目前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而中文信息还不到1%,再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信息量大,西方文化正是借助这种语言和技术优势,大肆“入侵”世界各个角落,青年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这种“西化文化”影响。久而久之,就会使大学生对西方价值观和文化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最后认同并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倾斜、迷失和蜕变。
(二)网络的虚拟性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
网络是虚拟的,带给人们许多奇妙多变的虚拟空间,有的热衷于网络谈情说爱、有的热衷于网络游戏。青年人固有的好胜、爱冒险等特点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沦为网络黑客,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频繁的网上交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并诱发种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恋网成瘾和塑造多重人格等。长期下去,他们与家人、同学、朋友的关系必然疏远,逐渐陷入一个无法摆脱的没有人际接触的世界,容易情绪低落或患上孤独症。网络文化的传播模式影响团队精神的培养,这也造成了高校学生班级观念、集体观念淡化。
(三)网络的超时空性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
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在网上,没有国家的边界,没有自然空间的地理限制,交流的障碍被尽可能的缩小,思想和认识的表达都变的方便和快捷。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文化代表了一种自由精神,不同民族的文化在网络的快车道上并驾齐驱。互联网的发明者声称,网络世界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其实,网络文化带给人们“自由”和“民主”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放任”。大学生在思想上稍有放纵,就会导致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上产生“失范”行为。
(四)网络的平等开放性使大学生产生过分依赖心理。
网络的平等开放,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机会及途径极大地增加,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五花八门的信息。诚然,这种先进性和方便性是不言而喻的。最近几年,抄袭、剽窃网上作品现象特别严重,当老师让学生完成一项作业的时候,同学们的第一行为就是到网上查找,这为大学生写作业、写论文提供了一条“捷径”。本来要花费很长时间去思考的东西,结果现在只要打开电脑,不假思索地把资料打印出来,就这样囫囵吞枣地把作业完成了,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养成放弃思考、追问本质的思维方法。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管制,不给不良文化和信息以生存空间。
首先,国家要在宏观上加强立法与监控,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的来源,严防不良信息的渗透。惩罚电脑“黑客”与网上犯罪行为。同时,建立网络安全管理队伍和网络防火墙,及时清除网上“垃圾信息”,保证有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其次,高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管理和指导。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健康有益的上网心态。
近年来,网络犯罪日益增多,网络垃圾无处不在,“西化”思想入侵校园,让许多大学生成了牺牲品。如今,关起门来进行灌输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开放的、开明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的价值导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占领网络新阵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与空间的全方位覆盖和影响。
(三)合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我们应当主动迎战,努力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首先,我们要好好利用学校为我们提供的网站平台,把那些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和目前的主流文化在自己所建的网站上广泛宣传,让大多数学生都看到,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其次,充分利用网络高科技,积极开展一系列集思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
(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一整套的道德规范,网络才能够正常运转,不能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就忘了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文明自尊,严格遵守网络秩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不做无节制的“网虫”;不做不道德的“黑客”,不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活动;在网上不说恐怖、下流、淫秽的语言;不浏览、传播、下载、复制、制作各种色情淫秽的文章和图片等等。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学会选择和识别,养成道德自律。
(五)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交际教育,引导其正确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思想纯洁,在情感问题和交际问题上比较专注。因此,对大学生中的“网恋”现象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心理学家指出,大学生一旦网恋,往往很容易上瘾,不能自拔,心理失控,而网络这个泡沫一旦破裂后,又会给其心灵造成创伤,甚至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来说,有责任通过了解大学生的网恋行为,把握大学生网恋的心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交际教育,帮助大学生合理分析网恋的危害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在网络中发生的情感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