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意义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它改变教师灌输语法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本文概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兴起,定义以及种类,分析了任务型教学的原则与特点,探讨了其两个主要贡献。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原则与特点;贡献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Prahbu在印度南部进行了一项实验后,提出了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任务的观点,让学生通過完成任务进行学习,任务型教学法应运而生。随后,C.Candlin和M.Breen改进了Prahbu早期的理论,提出了“过程大纲”理论,该理论强调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任务。Long ,Willis和Skhan进一步研究了任务型教学法的运行模式,将任务型教学法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方法理论体系。
二、任务的定义与类型
关于任务的定义,引用 Long 1985年的一段话:
(A task is) a piece of work undertaken for oneself or for others,freely or for some reward.Thus,examples of tasks include painting a fence,dressing a child,filling out a form,buying a pair of shoes,making all airline reservation,borrowing a library book,taking a driving test,typing a letter......by‘task’ it meant the hundred and one things people do in everyday life,at work,at play, and in between.[1]
Long(1985)给任务下的定义主要指交际任务或目标任务,没有涉及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也就是课堂教学的任务。
Willis(1996)把任务活动分为六种类型:(1)编目(列单子),在全班或小组活动中,可以就某个话题进行自由讨论,然后列出大家已经知道的情况(2)排序与分类,把活动、事件等按逻辑或时间、空间顺序进行排列(3)对比,对比型任务通常是把相同性质的事物或人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或不同点(4)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涉及逻辑分析、推理、计算等方面(5)个人经历,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任务(6)创造性任务,创造性任务可以是几种任务的综合。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与特点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1.Jane Willis的设计原则
Jane Willis(1996)在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一书中提出了任务实施需遵循的五个原则:1)应该接触有价值的真实语言2)应该有语言运用3)任务应该能刺激学习者运用语言4)在任务环的一些点上应该有语言的重点5)在不同时间语言重点应该是差不多非常突出的。
2.David Nunan的设计原则
纽南(D.Nunan)在1999年提出了五条任务型教学的原则:1)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2)形式--功能性原则3)任务相依性原则4)在做中学原则5)脚手架原则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
倡导任务型教学法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总结了次教学法的特点。纽南在1991年发表的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一文中,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五个特点[2]:1)强调交流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强调将真实的语境引入学习环境3)强调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要重视学习过程4)强调把个人的经历融入到课堂学习中5)强调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从上述原则和特点来看,“任务型教学法认为学习者掌握能理解一项语法规则的时候,实际上需要的不仅是有在不同情景反复接触含有这项语法规则的机会,而且还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以及语境中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这正是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3]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贡献
(一)提出了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关联的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创新在于创造性地提出了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相关联的原则:即使学生明确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导入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了解语言的功能在交际中的真实运用。”[4]任务型教学法对非期望学生迅速掌握教学课堂中出现的语言形式,而是使学生通过完成听、说、读、写等任务,在对语言进行了认知加工,理解了目标语所承载的意义的基础上,从而获得语言技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改变教师灌输语法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遵循学生的发展与语言教学发展规律
任务型教学法遵循人的发展与语言发展规律。第一,任务型教学法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设计教学任务,通过任务使目标语与真实语境联系起来,把教学重心从形式转移到意义上来,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会语言。真实的情景和语境,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的发展,从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语境的真实性,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能动性。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有机会大量运用真实情景,真实情景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非常重要。任务型教学法的五项原则反映了外语教学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从主张语言本身转向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5] 语言学习者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促使他们在有意义的交流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法是遵循人的发展与语言发展规律的。
参考文献:
[1]Long,M.H.“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In K.Hyltenstam and M.Pienemann(eds.),Mode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aequisition (pp.89).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5.
[2]Nunan,D.“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TESOL Quarterly 1991.25(2),P279.
[3]龚亚夫、罗少茜著,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龚亚夫、罗少茜著,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原则与特点;贡献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Prahbu在印度南部进行了一项实验后,提出了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任务的观点,让学生通過完成任务进行学习,任务型教学法应运而生。随后,C.Candlin和M.Breen改进了Prahbu早期的理论,提出了“过程大纲”理论,该理论强调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任务。Long ,Willis和Skhan进一步研究了任务型教学法的运行模式,将任务型教学法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方法理论体系。
二、任务的定义与类型
关于任务的定义,引用 Long 1985年的一段话:
(A task is) a piece of work undertaken for oneself or for others,freely or for some reward.Thus,examples of tasks include painting a fence,dressing a child,filling out a form,buying a pair of shoes,making all airline reservation,borrowing a library book,taking a driving test,typing a letter......by‘task’ it meant the hundred and one things people do in everyday life,at work,at play, and in between.[1]
Long(1985)给任务下的定义主要指交际任务或目标任务,没有涉及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也就是课堂教学的任务。
Willis(1996)把任务活动分为六种类型:(1)编目(列单子),在全班或小组活动中,可以就某个话题进行自由讨论,然后列出大家已经知道的情况(2)排序与分类,把活动、事件等按逻辑或时间、空间顺序进行排列(3)对比,对比型任务通常是把相同性质的事物或人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或不同点(4)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涉及逻辑分析、推理、计算等方面(5)个人经历,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任务(6)创造性任务,创造性任务可以是几种任务的综合。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与特点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1.Jane Willis的设计原则
Jane Willis(1996)在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一书中提出了任务实施需遵循的五个原则:1)应该接触有价值的真实语言2)应该有语言运用3)任务应该能刺激学习者运用语言4)在任务环的一些点上应该有语言的重点5)在不同时间语言重点应该是差不多非常突出的。
2.David Nunan的设计原则
纽南(D.Nunan)在1999年提出了五条任务型教学的原则:1)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2)形式--功能性原则3)任务相依性原则4)在做中学原则5)脚手架原则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
倡导任务型教学法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总结了次教学法的特点。纽南在1991年发表的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一文中,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五个特点[2]:1)强调交流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强调将真实的语境引入学习环境3)强调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学习,而且要重视学习过程4)强调把个人的经历融入到课堂学习中5)强调将课堂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堂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
从上述原则和特点来看,“任务型教学法认为学习者掌握能理解一项语法规则的时候,实际上需要的不仅是有在不同情景反复接触含有这项语法规则的机会,而且还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以及语境中使用这些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这正是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3]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主要贡献
(一)提出了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相关联的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创新在于创造性地提出了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相关联的原则:即使学生明确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每一阶段任务的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导入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了解语言的功能在交际中的真实运用。”[4]任务型教学法对非期望学生迅速掌握教学课堂中出现的语言形式,而是使学生通过完成听、说、读、写等任务,在对语言进行了认知加工,理解了目标语所承载的意义的基础上,从而获得语言技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改变教师灌输语法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遵循学生的发展与语言教学发展规律
任务型教学法遵循人的发展与语言发展规律。第一,任务型教学法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设计教学任务,通过任务使目标语与真实语境联系起来,把教学重心从形式转移到意义上来,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会语言。真实的情景和语境,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的发展,从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语境的真实性,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能动性。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有机会大量运用真实情景,真实情景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非常重要。任务型教学法的五项原则反映了外语教学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从主张语言本身转向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5] 语言学习者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促使他们在有意义的交流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法是遵循人的发展与语言发展规律的。
参考文献:
[1]Long,M.H.“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In K.Hyltenstam and M.Pienemann(eds.),Mode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aequisition (pp.89).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5.
[2]Nunan,D.“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TESOL Quarterly 1991.25(2),P279.
[3]龚亚夫、罗少茜著,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龚亚夫、罗少茜著,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认知心理学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