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扩大,生产技术、资本积累、市场结构和政策干预等因素都将对一国的比较优势有重要影响,比较优势的内生性愈加明显。如何利用好比较优势的内生性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比较优势;内生性;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领域的主要竞争优势,是立足于廉价劳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从目前日益升级的贸易磨擦看,我国这种低成本渗透战略已基本走到了尽头。伴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战略。
一、比较优势理论及比较优势的内生性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又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理论,其内涵是指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活动,则两国都可以比没有分工时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比较优势的内生性
内生性是相对于外生性而言的,是指在经济模型或经济计量模型中变量的性质。
按照生产函数的定义:
Y=F[A(K,L)];
其中A代表技术,K和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
由上面公式可以看出,技术、资本、劳动,都对比较优势有一定影响。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在于其决定因素的内生,即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积累基础上所引起的资本和劳动相对比例的变化。
模型中的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K),还包括人力资本(H)。人力资本通常被认为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技能,在一项活动中使用这些技能就会排出在另一项活动中对它们的使用,因此,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竞争性产品。由于人们对它们自身的技能及原始劳动拥有产权,所以人力资本也是一种可排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揭示国际贸易分工具有利益普遍性和贸易双方的互利性,强调贸易利益的静态性,但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要求各国永远按照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模式开展国际贸易活动。
二、我国比较优势状况及其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状况
1.从三大产业方面看
纵观发达国家,其劳动力在产业三部门中的结构都有着相同的特点: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呈直线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在多数国家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的幅度小,也有的国家呈下降趋势。但是,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发展却与之不同。
⑴改革开放以前
1950年到1970年的20年间,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在80 %以上;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但比重依然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始终处于低水平。改革开放以前,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长期停留在10%的水平上。在这一阶段由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片面倾斜,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第一产业。
⑵改革开放以后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第一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28%左右,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48%,第三产业在国民生总值中所占比重仅为3.7%。1985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约为28%,43%, 29%,到1992年,其比重分别约为22%,44%,34%,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我国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得到了迅速增长。
199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有的比重分别为:20%,47%,33%,1999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8%,49%, 33%,到2004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5%,53%,32%。这个时期,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可见,这一时期,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大,维持在30%左右。
2.从进出口结构看
在我国出口商品的构成中,以劳动密集型型为主的初级产品的出口逐年呈现下降趋势,由1980年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到2006年只占5.49%。而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工业制成品却逐年攀升。由1980年的不到50%,发展到2006年的超过94%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己基本确立了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结构。
在中国进口商品结构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比重一直比较稳定,但近年来这一比重有下降趋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成为进口的主导产品。
(二)我国比较优势对产业结构的决定作用
比较优势具有内生性,不同时期比较优势的内生性不同,产业结构也就不同,这说明我国在资本、技术方面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
1.比较优势状况与产业结构的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需求结构中已趋饱和;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面对的只能是日趋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容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世界各国工业化加速阶段的一般规律和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都十分接近。从收入结构看,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并居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第三产业比重也稳步上升,第一产业比重则持续下降。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略升,第三产业则持续稳定提高,表明从农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大多数进入第三产业,这些都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典型特征。
2.比较优势的内生变动与产业结构的变迁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发展中国家将出口大量的低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低质资本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出口大量的高档资本密集型产品,部分低质资本密集型产品和部分高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时,如果发展中国家通过建立有效地技术创新制度结构、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了技术进步,而这种技术进步如果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是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低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迅速扩张;二是更新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和种类,从而开始生产用于出口的高档劳动密集型产品。
参考文献:
[1]徐连英.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12).
[2]王辰.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及其实际运用[J].经济学动态 ,1994,(11).
(编辑:WYQ)
关键词:比较优势;内生性;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领域的主要竞争优势,是立足于廉价劳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这种优势正在丧失。从目前日益升级的贸易磨擦看,我国这种低成本渗透战略已基本走到了尽头。伴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战略。
一、比较优势理论及比较优势的内生性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又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理论,其内涵是指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成本上的差异,各国分工生产各自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然后进行贸易活动,则两国都可以比没有分工时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比较优势的内生性
内生性是相对于外生性而言的,是指在经济模型或经济计量模型中变量的性质。
按照生产函数的定义:
Y=F[A(K,L)];
其中A代表技术,K和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
由上面公式可以看出,技术、资本、劳动,都对比较优势有一定影响。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在于其决定因素的内生,即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积累基础上所引起的资本和劳动相对比例的变化。
模型中的资本不仅包括物质资本(K),还包括人力资本(H)。人力资本通常被认为是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技能,在一项活动中使用这些技能就会排出在另一项活动中对它们的使用,因此,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竞争性产品。由于人们对它们自身的技能及原始劳动拥有产权,所以人力资本也是一种可排他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揭示国际贸易分工具有利益普遍性和贸易双方的互利性,强调贸易利益的静态性,但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要求各国永远按照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模式开展国际贸易活动。
二、我国比较优势状况及其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状况
1.从三大产业方面看
纵观发达国家,其劳动力在产业三部门中的结构都有着相同的特点: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呈直线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在多数国家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的幅度小,也有的国家呈下降趋势。但是,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发展却与之不同。
⑴改革开放以前
1950年到1970年的20年间,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在80 %以上;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但比重依然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始终处于低水平。改革开放以前,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长期停留在10%的水平上。在这一阶段由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片面倾斜,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第一产业。
⑵改革开放以后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第一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28%左右,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48%,第三产业在国民生总值中所占比重仅为3.7%。1985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约为28%,43%, 29%,到1992年,其比重分别约为22%,44%,34%,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我国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得到了迅速增长。
1993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有的比重分别为:20%,47%,33%,1999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8%,49%, 33%,到2004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5%,53%,32%。这个时期,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可见,这一时期,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大,维持在30%左右。
2.从进出口结构看
在我国出口商品的构成中,以劳动密集型型为主的初级产品的出口逐年呈现下降趋势,由1980年占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到2006年只占5.49%。而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工业制成品却逐年攀升。由1980年的不到50%,发展到2006年的超过94%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己基本确立了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结构。
在中国进口商品结构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比重一直比较稳定,但近年来这一比重有下降趋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成为进口的主导产品。
(二)我国比较优势对产业结构的决定作用
比较优势具有内生性,不同时期比较优势的内生性不同,产业结构也就不同,这说明我国在资本、技术方面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
1.比较优势状况与产业结构的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需求结构中已趋饱和;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面对的只能是日趋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价格水平;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容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世界各国工业化加速阶段的一般规律和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都十分接近。从收入结构看,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并居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第三产业比重也稳步上升,第一产业比重则持续下降。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略升,第三产业则持续稳定提高,表明从农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大多数进入第三产业,这些都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典型特征。
2.比较优势的内生变动与产业结构的变迁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发展中国家将出口大量的低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低质资本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出口大量的高档资本密集型产品,部分低质资本密集型产品和部分高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时,如果发展中国家通过建立有效地技术创新制度结构、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了技术进步,而这种技术进步如果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是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低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迅速扩张;二是更新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和种类,从而开始生产用于出口的高档劳动密集型产品。
参考文献:
[1]徐连英.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12).
[2]王辰.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及其实际运用[J].经济学动态 ,1994,(11).
(编辑:W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