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地铁交通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纷纷兴建的重要交通系统,对消费者来说地铁商业的意义,安全、方便、快捷、多元,在于节约时间,方便快节奏生活。那么对于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而言,地铁商业的意义更在于充分合理使用土地,设计和建设提供人性化地铁结构,更好地服务城市交通发展,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关键词】地铁建设;地铁结构;结构设计;地铁设计
地铁建筑规划建造和设计中如何解决“疏散”和“安全”,是设计建造成功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增强,对交通工作的服务要求也日益提高。合理的利用地铁资源,从宏观认识上它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开发时序和发展政策,徽观角度,涉及到建筑设计的每个相关专业。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最大程度地发挥地铁商业的价值,使地铁商业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运行。
一、我国城市地铁站发展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掀起了新一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地铁空间的开发建设是弥补城市地面容量严重不足、提高城市土地使用率的有效途径。地铁建设也是城市发展的必备要素,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自我国第一条地铁于1969年10月在北京建成以来,我国地铁建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而地铁站从地铁使用那天起就一直承载着重要换乘枢纽作用,也是设计者一直研究的领域。虽然我国大规模的地铁建设正在运作,但并不能掩盖地铁站设计缺乏人性化、设计质量较低、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我国城市地铁站存在的问题
1.导识系统不完善
我国城市地铁站内部空间导向标识系统缺乏现代设计手法的运用。导向标识系统在位置的处理、平面设计美感和识别效率上都有一定问题。
2.室内照明不合理
我国城市地铁站内部空间照明多采用直接照明,且照度较高。与间接照明相比,这种光线对人眼来说不够舒适,且广告招贴基本都为灯箱式整体照明设计,显得简单而凌乱,不够美观和经济。相比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地铁站内多采用间接照明,这种光线较柔和,对人眼来说较舒适,广告招贴则基本采用大面积贴墙式,没有特别用光,整体照明方式既美观又经济节约。
3.地域化的丧失
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在经济节约上的优势不容置疑,但是大量反复的出现,结果是导致形象上的雷同,地域性的丧失,而缺乏个性。
4.设计艺术性的不够
地铁站不仅仅是一个交通空间,更是一个传播文化、展示历史、融合艺术的空间,由于国内地铁设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设计师的设计往往更偏重于功能;再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艺术往往被当为奢侈品,人们对于艺术与地铁站内部空间环境的结合持一种漠然的态度。
5.设计缺乏人性化:近乎标准化的设计手法在国内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流行,设计的出发点不是真正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而是简单的模仿、照抄,导致形式千篇一律,缺乏人性化。
三、如何提升我国城市地铁站内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品质
人性化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适应了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样它也展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根据上面我们提到的问题,要求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要寻求更多的人性化元素,从而提升其空间的使用品质。
1.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导向标识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在地铁站室内空间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很强的功能性,承载了大量的信息,目的是能够为复杂的交通情况提供便捷的、正确的信息,让人们无需语言就能瞬间识别,可以很直观地引导、疏散人流。地铁导向标识系统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它的设计好与坏不但能够体现出人性化进而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同时也将影响社会的经济和很多领域的发展。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导向标识系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遵循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
(1)国际性原则:地铁站每天迎送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乘客,因此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应与国际接轨。通过设计,使国外乘客也能够轻松地读懂信息、辨别方向,能够准确、快速地到达目的地,从而体现人性化。
(2)整体性原则: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要与地铁车站周边的整体环境相协调,在符合自身功能特征的情况下与整体空间环境保持一致;导向标识的造型形态、结构与环境特征相联系,以达到整体形式上的统一。
(3)地域性原则: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要在国际化、规范化的前提下,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地域特征,以加强区域的识别性。
(4)艺术性原则:通过艺术的设计手法,如颜色、线条、比例等,使地铁导向标识系统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指示性和便利性,满足人们对美的渴望,从而体现人文精神。
2.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体现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关心弱势群体,切实为他们的利益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进行设计,才能真正地体现出人文关怀,也是一个城市、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地铁站是一种大型的交通建筑,具备商业、咨询、问询、交通等多项功能。出入口众多,建筑结构复杂。因此在地铁站推行无障碍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协助残疾乘客掌握通往各个区域的信息和线路,安全、通畅、方便、快捷地将他们指引到要去的地方。
3.地域化设计是人性化思想的高度体现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蕴涵在历史的发展中,融会在人们的思想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地铁站作为公共空间,每天承载着大量的人流,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地区与地区、城市與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并表现了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空间自然就会受到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在造型、色彩、材质、灯光等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文化差异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人性化空间。这样才能体现出人性化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安全卫生的设计是建造地铁的核心地铁和地面接驳也为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如卫生、安全、出入口管理等如何处理。很多开发商在这些问题面前要求建筑师选择放弃与地铁直接接驳,这样地铁商业的价值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另外还要考虑交通组织和人流疏散,一系列的中庭、下沉广场不仅是地下空间的活跃因子,通过他们的设工,大大级解的地下建筑的疏散压力,更加有利于防火的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中,地上建筑物是否能承受地铁运行时造成的“活塞风”,地下管廊是否允许建立通道接驳建筑物等,这都是关乎地铁口接驳的硬性指标。很多地铁地下空间同时承担了部分国防任务,因此对地下空间在封闭性、防水性、防毒气性等方面具有特殊要求,从而在结构设计上要事前于予充分设计地下空间的建造
5.营造商业空间方便人们购物休闲
现代的地铁系统,不仅是交通系统,而且还要满足人们休闲购物物的功能,营造商业空间。首先,充分利用地铁所街站.观站的优势,地上商业和办公的入口充分结合地铁的,观广场。充分利用地铁地下直接连通的优势,把人流以最快捷明确的方式引入地下商业街的空间序列。竭力打破地下空间低矮狭窄的空间印象,在人流序列轴线上适时安排中庭空间,舒缓顾客的压抑拥挤的感觉。同时通过开敞空间自然的把顾客引导到地上商业主体建筑之中,把地铁优势援大化。
营造系列开敞的下沉尽天广场空间与地下商业街相接,极大地延展了商业空间,进一步扩大了地铁人流带来的商业优势。通过地下商业街为“轴线”,串联中庭、下沉撼天广场等空间“节点”,提升整个商业项目“整体化”的商业价位开发。我们可以设想将地铁商业的地下部分设计成折叠的楼板,类似候机楼,两边也有很多购物店面,但是不影响登机。如果你有两小时,就可以慢悠悠地购物;如果你时间紧张,也可以直接走通廊,能够快速高效地疏散。
四、结语
人性化设计已是当前地铁结构建造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人的关怀已经越来越得到认可。要做到人性化设计,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还涉及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生理学、人体工程学、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基础学科。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臧慧、宋季蓉、陈岩,我国城市地铁站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J] 美术大观?2009(12)
[2] 罗明辉、邢大鹏,.地铁商业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探索[J]建筑与文化2008(04)
[3]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吉迪恩.S.格兰尼,城市地下空间设计[M].中国趁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关键词】地铁建设;地铁结构;结构设计;地铁设计
地铁建筑规划建造和设计中如何解决“疏散”和“安全”,是设计建造成功的关键。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增强,对交通工作的服务要求也日益提高。合理的利用地铁资源,从宏观认识上它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开发时序和发展政策,徽观角度,涉及到建筑设计的每个相关专业。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最大程度地发挥地铁商业的价值,使地铁商业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运行。
一、我国城市地铁站发展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掀起了新一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地铁空间的开发建设是弥补城市地面容量严重不足、提高城市土地使用率的有效途径。地铁建设也是城市发展的必备要素,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自我国第一条地铁于1969年10月在北京建成以来,我国地铁建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而地铁站从地铁使用那天起就一直承载着重要换乘枢纽作用,也是设计者一直研究的领域。虽然我国大规模的地铁建设正在运作,但并不能掩盖地铁站设计缺乏人性化、设计质量较低、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我国城市地铁站存在的问题
1.导识系统不完善
我国城市地铁站内部空间导向标识系统缺乏现代设计手法的运用。导向标识系统在位置的处理、平面设计美感和识别效率上都有一定问题。
2.室内照明不合理
我国城市地铁站内部空间照明多采用直接照明,且照度较高。与间接照明相比,这种光线对人眼来说不够舒适,且广告招贴基本都为灯箱式整体照明设计,显得简单而凌乱,不够美观和经济。相比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地铁站内多采用间接照明,这种光线较柔和,对人眼来说较舒适,广告招贴则基本采用大面积贴墙式,没有特别用光,整体照明方式既美观又经济节约。
3.地域化的丧失
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在经济节约上的优势不容置疑,但是大量反复的出现,结果是导致形象上的雷同,地域性的丧失,而缺乏个性。
4.设计艺术性的不够
地铁站不仅仅是一个交通空间,更是一个传播文化、展示历史、融合艺术的空间,由于国内地铁设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设计师的设计往往更偏重于功能;再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艺术往往被当为奢侈品,人们对于艺术与地铁站内部空间环境的结合持一种漠然的态度。
5.设计缺乏人性化:近乎标准化的设计手法在国内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流行,设计的出发点不是真正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而是简单的模仿、照抄,导致形式千篇一律,缺乏人性化。
三、如何提升我国城市地铁站内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品质
人性化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适应了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样它也展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根据上面我们提到的问题,要求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要寻求更多的人性化元素,从而提升其空间的使用品质。
1.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导向标识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在地铁站室内空间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很强的功能性,承载了大量的信息,目的是能够为复杂的交通情况提供便捷的、正确的信息,让人们无需语言就能瞬间识别,可以很直观地引导、疏散人流。地铁导向标识系统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它的设计好与坏不但能够体现出人性化进而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同时也将影响社会的经济和很多领域的发展。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导向标识系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遵循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
(1)国际性原则:地铁站每天迎送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乘客,因此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应与国际接轨。通过设计,使国外乘客也能够轻松地读懂信息、辨别方向,能够准确、快速地到达目的地,从而体现人性化。
(2)整体性原则: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要与地铁车站周边的整体环境相协调,在符合自身功能特征的情况下与整体空间环境保持一致;导向标识的造型形态、结构与环境特征相联系,以达到整体形式上的统一。
(3)地域性原则: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要在国际化、规范化的前提下,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地域特征,以加强区域的识别性。
(4)艺术性原则:通过艺术的设计手法,如颜色、线条、比例等,使地铁导向标识系统具有很强的识别性、指示性和便利性,满足人们对美的渴望,从而体现人文精神。
2.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体现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关心弱势群体,切实为他们的利益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进行设计,才能真正地体现出人文关怀,也是一个城市、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地铁站是一种大型的交通建筑,具备商业、咨询、问询、交通等多项功能。出入口众多,建筑结构复杂。因此在地铁站推行无障碍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协助残疾乘客掌握通往各个区域的信息和线路,安全、通畅、方便、快捷地将他们指引到要去的地方。
3.地域化设计是人性化思想的高度体现
文化是历史的传承,蕴涵在历史的发展中,融会在人们的思想里;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文化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地铁站作为公共空间,每天承载着大量的人流,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地区与地区、城市與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并表现了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空间自然就会受到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地铁站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在造型、色彩、材质、灯光等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文化差异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人性化空间。这样才能体现出人性化并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样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安全卫生的设计是建造地铁的核心地铁和地面接驳也为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如卫生、安全、出入口管理等如何处理。很多开发商在这些问题面前要求建筑师选择放弃与地铁直接接驳,这样地铁商业的价值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另外还要考虑交通组织和人流疏散,一系列的中庭、下沉广场不仅是地下空间的活跃因子,通过他们的设工,大大级解的地下建筑的疏散压力,更加有利于防火的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中,地上建筑物是否能承受地铁运行时造成的“活塞风”,地下管廊是否允许建立通道接驳建筑物等,这都是关乎地铁口接驳的硬性指标。很多地铁地下空间同时承担了部分国防任务,因此对地下空间在封闭性、防水性、防毒气性等方面具有特殊要求,从而在结构设计上要事前于予充分设计地下空间的建造
5.营造商业空间方便人们购物休闲
现代的地铁系统,不仅是交通系统,而且还要满足人们休闲购物物的功能,营造商业空间。首先,充分利用地铁所街站.观站的优势,地上商业和办公的入口充分结合地铁的,观广场。充分利用地铁地下直接连通的优势,把人流以最快捷明确的方式引入地下商业街的空间序列。竭力打破地下空间低矮狭窄的空间印象,在人流序列轴线上适时安排中庭空间,舒缓顾客的压抑拥挤的感觉。同时通过开敞空间自然的把顾客引导到地上商业主体建筑之中,把地铁优势援大化。
营造系列开敞的下沉尽天广场空间与地下商业街相接,极大地延展了商业空间,进一步扩大了地铁人流带来的商业优势。通过地下商业街为“轴线”,串联中庭、下沉撼天广场等空间“节点”,提升整个商业项目“整体化”的商业价位开发。我们可以设想将地铁商业的地下部分设计成折叠的楼板,类似候机楼,两边也有很多购物店面,但是不影响登机。如果你有两小时,就可以慢悠悠地购物;如果你时间紧张,也可以直接走通廊,能够快速高效地疏散。
四、结语
人性化设计已是当前地铁结构建造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人的关怀已经越来越得到认可。要做到人性化设计,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还涉及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生理学、人体工程学、环境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门基础学科。从使用者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臧慧、宋季蓉、陈岩,我国城市地铁站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J] 美术大观?2009(12)
[2] 罗明辉、邢大鹏,.地铁商业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探索[J]建筑与文化2008(04)
[3]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吉迪恩.S.格兰尼,城市地下空间设计[M].中国趁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