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怎样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而眼下在我国,一些认识误区还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尽力、协同探寻并践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只有这样,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完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作为衡量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标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就当下的状况看,初中语文新课改虽已有了一定成绩,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象依旧广泛存在。初中生学习语文,仅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这种不健康的观念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长远来看,势必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这种不良状况的存在不但违背了教学活动开展的初衷,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假若初中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保证,试想语文作为陪伴学生终生的一门学科,如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无法得到提高,那么学生良好个人素养的培养也只能成为空谈。所以,在当下推广新课革、大力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刻不容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来做。
一、教学准备阶段的有效策略
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让语文教学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好课。而备课,即教师为课堂教学提前做的一个准备阶段。因而可以说,备课是为了使教学课堂更加完善。具体说来需要三个方面:备自己、备学生、备教材。
备自己就是教师要做到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三方面的有机结合。第一,教师必须明确,新的备课理念下,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独裁者,更不是新课程下的对学生不管不顾者,而是应该从“主角”退到“次主角”的位子上,变成激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首先要知道自身的缺点和优势,然后规划好符合自身特色的教案。第二,教师课后必须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深刻反思并不断改进教法,最重要的是要时时自我评价,提升个人专业水平素,领悟先进的教学技并能大胆地付诸实践。
备学生要求教师变主动为被动,将过去学生的被动性学习变为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身边资源的积极主动学习。因为有效课堂教学的主体永远是学生,所以,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绳进行课程的准备。要做到有效地备学生:首先,教师需全面了解学生特点及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备课才能全面、科学性;其次,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个性化教学;最后,全面评价学生,完善掌握学生之前的学习背景,准备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案。
备教材指教师在备课时应跳出教材,不能局限于教材。过去,教师只是简单的传授文本知识的传话筒。而新课改所提倡的是“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而已,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善于利用“教材”去教。因而,教师备课时,必须深度钻研教材,发掘有用知识,引导学生的探究与思考;并做到在分析教材时,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有好的课堂效果。
二、教学实施阶段的有效策略
教师只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有大的收获,并做到教学相长,使学生受到启发,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探讨适合自身的教法,最大程度地高效利用时间,将知识教给学生。
1.营造良好氛围,以情育人
教师必须懂得课堂的艺术,才能抓住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全心投入,力争声情并茂地将课文基本要义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要聆听学生的心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让低分学生产生教师偏向优等、生看不起差生的不平衡心理,使整个班集体形成一个团结的氛围,用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这样做能够充分调动班集体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真正成为每一位学生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课堂,让学生在一种友爱团结的氛围中最大程度地汲取知识的营养,真正实现美育。
2.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过去呆板的填鸭式教育,才能在授课时使每一位学生好学、乐学。第一,要使课堂氛围充满乐趣,可以在讲述课文中带学生走出课堂,接近大自然,使他们的身心在自然环境中得到美的熏陶。如在讲课文《苏州园林》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园林里,让学生一边参观一边学习课本,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无关教学活动的动作,教师在不能听之任之的同时要合理引导,在既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使学生意识到这种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学习。最后,鼓励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与人合作探究并找出答案的意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慢慢形成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反思阶段的有效方法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后续阶段。教学反思即教师对自己经历过的课堂教学,在课后从不同的方面做出自觉的判断、推理与分析。这包括对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调控能力、学生反应情况等各方面做出自觉内省,以达到使教学优化的目的。而在实际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很高,提高教师的反思行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养成教学反思的好习惯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过程中,要通过自我检视建立起良好的反思习惯。对自己已有习惯与行为进行有意的审视、筛选并保持优良的行为习惯,将坏的行为习惯淘汰或改造。如认真检讨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出豁达的胸怀、公正的品质、丰富的情感及敏锐判断力,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否有耐心、幽默感和亲切感等。通过自我检视,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使自己形成良好反思习惯,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而真正有效的反思是要学会积累属于自己精彩的反思,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同时也有与其他教师共享的价值。教学反思虽可在大脑中运作,只要思考足够深刻,就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起到良好效果,但若不能及时把精彩的反思内容与过程记下来,会很容易将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遗忘掉,这就消解了教学反思所应有的价值。而将这些感悟写下来,则可以深入反思并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可通过写反思日记、教育博客、教学随笔、教育叙事等手段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深入思考进而形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可以用到下次的教学活动中去。
2.同事之间进行经验交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除可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之外,还可寻求同事的帮助,让同事帮自己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第一,可以与专家进行交流和对话,在对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与专家开展对话,除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外,还可多读一些教育专家的相关论著,因为与专家面对面的机会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有的,而从对文本的阅读中,可以与专家进行精神交流,领略专家的独特教育智慧,进行思维的碰撞,并在这种交流中提升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反思。第二,教师要学会输出与吸收。这意味着一方面要积极让别人来研究自己,让旁人帮自己跳出认识上的局限和盲点;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别人的课堂中汲取经验并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而反思不单是教师自我的反思,它更需同其他教师真诚地进行讨论、交流。因而,除了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别人分享外,教师还应打开视线,从别人的课堂里吸取宝贵的经验。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提高,其基本前提是教师的充分准备,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同时还要加强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来,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达到高效。
参考文献:
[1]孟萌.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作为衡量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标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就当下的状况看,初中语文新课改虽已有了一定成绩,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象依旧广泛存在。初中生学习语文,仅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这种不健康的观念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长远来看,势必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这种不良状况的存在不但违背了教学活动开展的初衷,而且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假若初中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保证,试想语文作为陪伴学生终生的一门学科,如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无法得到提高,那么学生良好个人素养的培养也只能成为空谈。所以,在当下推广新课革、大力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刻不容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来做。
一、教学准备阶段的有效策略
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让语文教学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教师课前必须认真备课,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好课。而备课,即教师为课堂教学提前做的一个准备阶段。因而可以说,备课是为了使教学课堂更加完善。具体说来需要三个方面:备自己、备学生、备教材。
备自己就是教师要做到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三方面的有机结合。第一,教师必须明确,新的备课理念下,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独裁者,更不是新课程下的对学生不管不顾者,而是应该从“主角”退到“次主角”的位子上,变成激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首先要知道自身的缺点和优势,然后规划好符合自身特色的教案。第二,教师课后必须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深刻反思并不断改进教法,最重要的是要时时自我评价,提升个人专业水平素,领悟先进的教学技并能大胆地付诸实践。
备学生要求教师变主动为被动,将过去学生的被动性学习变为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利用身边资源的积极主动学习。因为有效课堂教学的主体永远是学生,所以,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绳进行课程的准备。要做到有效地备学生:首先,教师需全面了解学生特点及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备课才能全面、科学性;其次,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个性化教学;最后,全面评价学生,完善掌握学生之前的学习背景,准备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案。
备教材指教师在备课时应跳出教材,不能局限于教材。过去,教师只是简单的传授文本知识的传话筒。而新课改所提倡的是“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而已,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善于利用“教材”去教。因而,教师备课时,必须深度钻研教材,发掘有用知识,引导学生的探究与思考;并做到在分析教材时,紧密结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有好的课堂效果。
二、教学实施阶段的有效策略
教师只有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有大的收获,并做到教学相长,使学生受到启发,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探讨适合自身的教法,最大程度地高效利用时间,将知识教给学生。
1.营造良好氛围,以情育人
教师必须懂得课堂的艺术,才能抓住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全心投入,力争声情并茂地将课文基本要义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要聆听学生的心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让低分学生产生教师偏向优等、生看不起差生的不平衡心理,使整个班集体形成一个团结的氛围,用真诚的情感打动学生,这样做能够充分调动班集体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真正成为每一位学生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课堂,让学生在一种友爱团结的氛围中最大程度地汲取知识的营养,真正实现美育。
2.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过去呆板的填鸭式教育,才能在授课时使每一位学生好学、乐学。第一,要使课堂氛围充满乐趣,可以在讲述课文中带学生走出课堂,接近大自然,使他们的身心在自然环境中得到美的熏陶。如在讲课文《苏州园林》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园林里,让学生一边参观一边学习课本,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无关教学活动的动作,教师在不能听之任之的同时要合理引导,在既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又使学生意识到这种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使学生真正喜欢上学习。最后,鼓励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与人合作探究并找出答案的意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慢慢形成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反思阶段的有效方法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也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后续阶段。教学反思即教师对自己经历过的课堂教学,在课后从不同的方面做出自觉的判断、推理与分析。这包括对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调控能力、学生反应情况等各方面做出自觉内省,以达到使教学优化的目的。而在实际中,很多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很高,提高教师的反思行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养成教学反思的好习惯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过程中,要通过自我检视建立起良好的反思习惯。对自己已有习惯与行为进行有意的审视、筛选并保持优良的行为习惯,将坏的行为习惯淘汰或改造。如认真检讨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出豁达的胸怀、公正的品质、丰富的情感及敏锐判断力,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否有耐心、幽默感和亲切感等。通过自我检视,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使自己形成良好反思习惯,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而真正有效的反思是要学会积累属于自己精彩的反思,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同时也有与其他教师共享的价值。教学反思虽可在大脑中运作,只要思考足够深刻,就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起到良好效果,但若不能及时把精彩的反思内容与过程记下来,会很容易将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遗忘掉,这就消解了教学反思所应有的价值。而将这些感悟写下来,则可以深入反思并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可通过写反思日记、教育博客、教学随笔、教育叙事等手段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深入思考进而形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可以用到下次的教学活动中去。
2.同事之间进行经验交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除可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之外,还可寻求同事的帮助,让同事帮自己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第一,可以与专家进行交流和对话,在对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与专家开展对话,除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外,还可多读一些教育专家的相关论著,因为与专家面对面的机会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有的,而从对文本的阅读中,可以与专家进行精神交流,领略专家的独特教育智慧,进行思维的碰撞,并在这种交流中提升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反思。第二,教师要学会输出与吸收。这意味着一方面要积极让别人来研究自己,让旁人帮自己跳出认识上的局限和盲点;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别人的课堂中汲取经验并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而反思不单是教师自我的反思,它更需同其他教师真诚地进行讨论、交流。因而,除了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别人分享外,教师还应打开视线,从别人的课堂里吸取宝贵的经验。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提高,其基本前提是教师的充分准备,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同时还要加强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来,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达到高效。
参考文献:
[1]孟萌.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