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肥市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保护好、改善好,形成的绿水青山就等于拥有了金山银山。”
“理念转变是生态保护
与治理的先决条件”
《决策》:巢湖综合治理短短4年便取得初步成效,关键之一就是合肥市的战略谋划、顶层设计。巢湖综治战略决策的背景和理念是什么?
吴存荣:巢湖是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11年的行政区划调整,使巢湖成了合肥的“内湖”,保护好巢湖,擦亮巢湖这颗明珠,是合肥新一轮城市建设的核心。
合肥作为全国唯一的环拥一个“五大淡水湖”的省会城市,“唯一”使巢湖成为合肥的最大特色,“唯一”也意味着合肥治理巢湖责无旁贷。开展巢湖治理直接关系合肥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治理好。
在国家“三河三湖”治理战略中,巢湖是重点之一,治理好巢湖是我们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把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治理巢湖是我们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际行动。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生态强省”是其中之一,治理好巢湖也是打造生态安徽的重要支点。
对合肥来说,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保护好、改善好,形成的绿水青山就等于拥有了金山银山。合肥市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就是一种财富,就是一种竞争力。
多年治理巢湖的探索实践,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巢湖治理首先要转变理念,理念转变是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先决条件。理念转变了,行为方式就会改变。这些年来,巢湖生态保护与治理始终伴随着生态理念的提升与创新。在实践中,合肥形成了“生态优先、城湖共生、生态宜居”的理念。“生态优先”就是要正确处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巢湖之间的关系;“城湖共生”就是要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巢湖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生态宜居”就是要正确处理巢湖综合治理与保障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而这也正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契合,使我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决策》:大型湖泊综合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在巢湖综合治理中,合肥市做了哪些探索和创新?
吴存荣:我们在治湖时学习了很多地方的经验,比如日本的琵琶湖,我国的太湖、滇池,等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全世界对大型湖泊的治理,还没有非常成功的经验。每个湖泊的生态体系都是不一样的,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周边的社会发展情况决定的。因此,治湖只能边推进、边总结、边探索。
我们首先提出了“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顶层设计,并以此为引领开展“四大行动”(水环境治理、森林增长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行动)。在治理模式上,我们坚持:一是长期治理,以愚公移山精神治理巢湖;二是综合治理,不是就污染治理污染,而是源头、过程、末端治理同步推进;三是科学治理,坚持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不蛮干硬干;四是依法治理,特别是在管理上依法依规,确保不出任何纰漏;五是共同治理,全市上下相互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巢湖。
巢湖治理是在既无成功先例可循,也无现成模式可搬,更无所谓捷径可走的情况下开展的,可以说每走一步都伴随着改革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一管理机制。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成立了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由合肥市代管,改变了过去巢湖治理“多龙治水”的局面。同时,市级层面成立高规格的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巢湖综合治理的顶层设计和统一指挥;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市直相关部门成立相应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任务,使巢湖治理实现了多层次谋划、多角度把关、全方位统筹。
二是源头管控机制。把巢湖治理规划与合肥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并列,作为全市的首要规划,其他规划都要服从于巢湖治理规划要求,并统一由规划委员会审核把关。实现了巢湖治理规划与发改、建设、规划、水利、环保、林业、旅游等领域规划“多图合一”。
三是建设管理机制。对巢湖治理项目建设管理进行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监管,确保巢湖治理项目顺利实施规范推进。创新实行工程调度、第三方巡查、纪检监察派驻、检察预防行、跟踪审计、专家咨询、“河长制”管理、专项“资金池”等8项制度机制。比如,“河长制”实际上是建立网格化的责任体系,它可以统筹协调各个部门,整合各方面资源,它不仅在治水方面有责任,在保护方面也有责任。
四是项目评估机制。对巢湖治理项目采取事先事中事后评估。事前,对项目立项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严格把关、择优选择,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对预期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对存在问题进行修改完善。事中,评估项目实施情况,发现实施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完善计划。事后,除了评估成效,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五是协调联动机制。巢湖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治理巢湖是一项流域性的工作。我们积极同流域内其他兄弟城市协调联动,共同开展联防联治。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会商会议也将巢湖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要有好生态,
发展也能有好生态”
《决策》:近年来,巢湖面临着承载发展与加强保护的双重压力。合肥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实践来看,生态文明理念是如何贯穿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
吴存荣:实践证明,发展要有好生态,维持良好的生态是发展的先决条件;发展也能有好生态,坚持生态优先的保护性发展。特别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活动要适应和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破坏自然规律。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与保护“两手抓”,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走边污染、边治理的弯路,更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发展的不归路,而是不断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转型,着力实现“有山皆绿、是水则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打造城湖共生、独具魅力的美丽城市。 一是以加快创新转型为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生态农业。鼓励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严格市场准入,执行最严格的环评制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比如,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我们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适应性农业,把稻田改成水生蔬菜种植,既能减少农业污染,又能吸收氮磷改善环境。
二是以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为载体,加快建设生态城镇体系。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划定生态“绿线”、“红线”,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我们在巢湖治理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在开发过程中本着保护优先的方式去开发。比如,我们坚持生态“红线”,环巢湖沿岸严格禁止房地产开发,也没有建别墅,而是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生态是最大的公共资源,最大的福利。还生态于民就是把最好的空间、最好的生态资源留给老百姓。
三是以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着力优化生态环境体系。系统推进“4 2”行动计划,在综合推进巢湖治理的基础上,实施“九大措施”,关停马钢(合肥)公司、安徽氯碱化工等企业;加强植树造林,构筑绿色发展屏障;推进固体废物处理,着力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深入开展城乡卫生环境整治。
四是以强化绿色价值观为导向,积极培育生态文化体系。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强节约型城市建设,特别是我们成功跻身全国节水型城市行列,这也是我们综合治理巢湖、源头减少污水的一项成效。
《决策》:巢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别是越到后面投入的边际效应会递减。“十三五”巢湖综合治理将如何推进?
吴存荣:“十三五”我们将坚持把巢湖治理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加大治理力度,高水平打造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强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继续抓好水污染治理,推进“引江济巢”和小流域治理,构建完整的湿地体系,力争到2020年巢湖水质和入湖主要河流达标率大幅提升,实现巢湖水生态持续优化。
同时,要加强区域联动。巢湖治理与生态修复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流域治理,建立区域联动机制。
巢湖生态治理是个长期的过程。湖泊治理、生态修复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小学生,不能以人的现有认知水平作为判断自然好坏的标准。要以谦虚的心态,小心翼翼地跟自然相处,不能在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好心办坏事”。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减少对它的影响和破坏,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治理巢湖正逢其时”
《决策》:巢湖综合治理和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它对于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有什么样重大深远的影响?
吴存荣:巢湖不仅是合肥的、安徽的,更是全国人民的。刚刚胜利闭幕的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明确要求,要抓好巢湖综合治理开发,建设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可以说,治理好巢湖、建设好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市人民由来已久的期盼和期望。
第一,这是合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的先决条件。今天的合肥,已被国家确定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欣慰地称赞合肥是一个“养人”的地方。面向未来,合肥要把“养人”这一品牌擦得更亮,必须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这无疑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而治理巢湖是合肥生态建设的核心,没有环巢湖的生态治理和综合开发,合肥落实这一目标就谈不上成功。
第二,现在治理巢湖正逢其时,不容错过。一是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初步探索出一条科学治理巢湖的路子,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二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治理巢湖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技术力量不断增强,经济环境更加优厚;三是现在总体上仍处于建设成本较低的时候,能往前赶的尽量往前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理巢湖也是我们对人民负责,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举措。
第三,巢湖治理是打造创新型“生态强省”的重要支点。我们通过治理巢湖,打造江淮之间的重要生态支点和典范,也是为安徽建设创新型“生态强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合肥要主动作为,为全国大型湖泊治理探索新路。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市将以全新的理念、系统的思路,主动担当作为,治理好巢湖,为助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贡献力量,为全国乃至世界治理大型湖泊探索一条新路。
“理念转变是生态保护
与治理的先决条件”
《决策》:巢湖综合治理短短4年便取得初步成效,关键之一就是合肥市的战略谋划、顶层设计。巢湖综治战略决策的背景和理念是什么?
吴存荣:巢湖是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11年的行政区划调整,使巢湖成了合肥的“内湖”,保护好巢湖,擦亮巢湖这颗明珠,是合肥新一轮城市建设的核心。
合肥作为全国唯一的环拥一个“五大淡水湖”的省会城市,“唯一”使巢湖成为合肥的最大特色,“唯一”也意味着合肥治理巢湖责无旁贷。开展巢湖治理直接关系合肥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治理好。
在国家“三河三湖”治理战略中,巢湖是重点之一,治理好巢湖是我们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把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治理巢湖是我们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际行动。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生态强省”是其中之一,治理好巢湖也是打造生态安徽的重要支点。
对合肥来说,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保护好、改善好,形成的绿水青山就等于拥有了金山银山。合肥市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就是一种财富,就是一种竞争力。
多年治理巢湖的探索实践,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巢湖治理首先要转变理念,理念转变是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先决条件。理念转变了,行为方式就会改变。这些年来,巢湖生态保护与治理始终伴随着生态理念的提升与创新。在实践中,合肥形成了“生态优先、城湖共生、生态宜居”的理念。“生态优先”就是要正确处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巢湖之间的关系;“城湖共生”就是要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巢湖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生态宜居”就是要正确处理巢湖综合治理与保障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而这也正与绿色发展理念相契合,使我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决策》:大型湖泊综合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在巢湖综合治理中,合肥市做了哪些探索和创新?
吴存荣:我们在治湖时学习了很多地方的经验,比如日本的琵琶湖,我国的太湖、滇池,等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全世界对大型湖泊的治理,还没有非常成功的经验。每个湖泊的生态体系都是不一样的,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周边的社会发展情况决定的。因此,治湖只能边推进、边总结、边探索。
我们首先提出了“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顶层设计,并以此为引领开展“四大行动”(水环境治理、森林增长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行动)。在治理模式上,我们坚持:一是长期治理,以愚公移山精神治理巢湖;二是综合治理,不是就污染治理污染,而是源头、过程、末端治理同步推进;三是科学治理,坚持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不蛮干硬干;四是依法治理,特别是在管理上依法依规,确保不出任何纰漏;五是共同治理,全市上下相互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巢湖。
巢湖治理是在既无成功先例可循,也无现成模式可搬,更无所谓捷径可走的情况下开展的,可以说每走一步都伴随着改革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一管理机制。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成立了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由合肥市代管,改变了过去巢湖治理“多龙治水”的局面。同时,市级层面成立高规格的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巢湖综合治理的顶层设计和统一指挥;各县(市)区、开发区及市直相关部门成立相应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任务,使巢湖治理实现了多层次谋划、多角度把关、全方位统筹。
二是源头管控机制。把巢湖治理规划与合肥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并列,作为全市的首要规划,其他规划都要服从于巢湖治理规划要求,并统一由规划委员会审核把关。实现了巢湖治理规划与发改、建设、规划、水利、环保、林业、旅游等领域规划“多图合一”。
三是建设管理机制。对巢湖治理项目建设管理进行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监管,确保巢湖治理项目顺利实施规范推进。创新实行工程调度、第三方巡查、纪检监察派驻、检察预防行、跟踪审计、专家咨询、“河长制”管理、专项“资金池”等8项制度机制。比如,“河长制”实际上是建立网格化的责任体系,它可以统筹协调各个部门,整合各方面资源,它不仅在治水方面有责任,在保护方面也有责任。
四是项目评估机制。对巢湖治理项目采取事先事中事后评估。事前,对项目立项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严格把关、择优选择,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对预期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对存在问题进行修改完善。事中,评估项目实施情况,发现实施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完善计划。事后,除了评估成效,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五是协调联动机制。巢湖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治理巢湖是一项流域性的工作。我们积极同流域内其他兄弟城市协调联动,共同开展联防联治。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会商会议也将巢湖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要有好生态,
发展也能有好生态”
《决策》:近年来,巢湖面临着承载发展与加强保护的双重压力。合肥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实践来看,生态文明理念是如何贯穿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
吴存荣:实践证明,发展要有好生态,维持良好的生态是发展的先决条件;发展也能有好生态,坚持生态优先的保护性发展。特别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活动要适应和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破坏自然规律。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与保护“两手抓”,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走边污染、边治理的弯路,更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发展的不归路,而是不断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转型,着力实现“有山皆绿、是水则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打造城湖共生、独具魅力的美丽城市。 一是以加快创新转型为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生态农业。鼓励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严格市场准入,执行最严格的环评制度。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比如,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我们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适应性农业,把稻田改成水生蔬菜种植,既能减少农业污染,又能吸收氮磷改善环境。
二是以优化市域空间布局为载体,加快建设生态城镇体系。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划定生态“绿线”、“红线”,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着力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我们在巢湖治理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在开发过程中本着保护优先的方式去开发。比如,我们坚持生态“红线”,环巢湖沿岸严格禁止房地产开发,也没有建别墅,而是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生态是最大的公共资源,最大的福利。还生态于民就是把最好的空间、最好的生态资源留给老百姓。
三是以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着力优化生态环境体系。系统推进“4 2”行动计划,在综合推进巢湖治理的基础上,实施“九大措施”,关停马钢(合肥)公司、安徽氯碱化工等企业;加强植树造林,构筑绿色发展屏障;推进固体废物处理,着力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深入开展城乡卫生环境整治。
四是以强化绿色价值观为导向,积极培育生态文化体系。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强节约型城市建设,特别是我们成功跻身全国节水型城市行列,这也是我们综合治理巢湖、源头减少污水的一项成效。
《决策》:巢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别是越到后面投入的边际效应会递减。“十三五”巢湖综合治理将如何推进?
吴存荣:“十三五”我们将坚持把巢湖治理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不断加大治理力度,高水平打造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强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继续抓好水污染治理,推进“引江济巢”和小流域治理,构建完整的湿地体系,力争到2020年巢湖水质和入湖主要河流达标率大幅提升,实现巢湖水生态持续优化。
同时,要加强区域联动。巢湖治理与生态修复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流域治理,建立区域联动机制。
巢湖生态治理是个长期的过程。湖泊治理、生态修复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小学生,不能以人的现有认知水平作为判断自然好坏的标准。要以谦虚的心态,小心翼翼地跟自然相处,不能在认识不清的情况下,“好心办坏事”。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减少对它的影响和破坏,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治理巢湖正逢其时”
《决策》:巢湖综合治理和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它对于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有什么样重大深远的影响?
吴存荣:巢湖不仅是合肥的、安徽的,更是全国人民的。刚刚胜利闭幕的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明确要求,要抓好巢湖综合治理开发,建设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可以说,治理好巢湖、建设好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全市人民由来已久的期盼和期望。
第一,这是合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的先决条件。今天的合肥,已被国家确定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欣慰地称赞合肥是一个“养人”的地方。面向未来,合肥要把“养人”这一品牌擦得更亮,必须营造更加优良的环境,这无疑要更加注重生态建设。而治理巢湖是合肥生态建设的核心,没有环巢湖的生态治理和综合开发,合肥落实这一目标就谈不上成功。
第二,现在治理巢湖正逢其时,不容错过。一是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初步探索出一条科学治理巢湖的路子,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二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治理巢湖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技术力量不断增强,经济环境更加优厚;三是现在总体上仍处于建设成本较低的时候,能往前赶的尽量往前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理巢湖也是我们对人民负责,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举措。
第三,巢湖治理是打造创新型“生态强省”的重要支点。我们通过治理巢湖,打造江淮之间的重要生态支点和典范,也是为安徽建设创新型“生态强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合肥要主动作为,为全国大型湖泊治理探索新路。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市将以全新的理念、系统的思路,主动担当作为,治理好巢湖,为助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贡献力量,为全国乃至世界治理大型湖泊探索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