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的历史发展是《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这一课的核心部分,本文结合绍兴地方志等史料,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所生活城市的相关史料,对市有进一步的了解。主要包括:绍兴地区草市沿水而设的特点,市的历史发展,绍兴地区的市中所买卖的商品的特殊性等,让经济史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市,地方志史料,水边贸易
一、绍兴地方志史料的获取
关于“市”,其实有多种含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市”的解释是:买卖之所也。市有垣。就是指集中买卖货物的有围墙的固定场所,按照这一定义,现在那些商场,买菜的市场都是市。如果只是买卖之所,路边小摊组成的临时场所也是市。而本文所要研究的“市”是按照第一种说文解字的含义进行分析的,当然随着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围绕着买卖的市也形成了固定的市镇,市的含义自然发生了变化。
记载越州地区城郭等情况的最早方志应该在《越州图经》中,这又被称之为旧经或者《祥符图经》,根据嘉泰《会稽志》卷一《城郭》内的记载:“《旧经》成于祥符(注:1008—1016)”。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五三《经籍十三》(第7041页)载有:越州图经九卷《书录解题》:李宗谔祥符所上,李垂、邵焕修。后来绍兴地区的方志,如《新修绍兴图经》、《嘉泰志》、《光绪诸暨县志》中多次引用该图经,足以说明该图经的重要性。目前已经遗失,所以只能依据嘉泰《会稽志》、万历《绍兴府志》等对绍兴地区“市”的历代发展进行研究。
二、“市”在绍兴的历史沿革
课本中的市是从秦代开始讲述,其实,早就在春秋战国时已有市,市被规划在城的中心区,四周有墙,三面设门,市内设一排摊位,政府派出官员进行管理,周代设有“司市”一职。[1]商品交易全要在市场内进行,早期规划的市占地一井,故称市井。所有商贩的摊位都预先划定好,同类商品排在同一行列(故称同行)。所有在市场内摆摊交易的商贩,都必须取得政府颁发的营业执照,就是市籍。[2]由此看来,早期对市严格的区域限制,对参与交易的人员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有学者称这一时期政府对市应该是严格的“管制”。绍兴地区贸易起源甚早,代有盛衰。早在战国时期,大城内就出现商事活动。范蠡经商“积著〔贮〕之理”,影响至今。公元前490年,范蠡在今绍兴城区,依托九座孤山(卧龙山、蕺山、龟山),先筑小城,继达成,前面是政治中心,大城是经济中心。
根据《绍兴市志》的记载,山阴县在秦汉时期已有市集。嘉泰《会稽志》云:“古废市,在都亭桥南礼逊坊。”旧经云:蓟子训货药于此。《列仙传》云:蓟子训,齐人,卖药于会稽市,时乘青骡往来,忽然不见。”在《绍兴通史》关于“市”这一部分内容中,提到越大市,在都亭桥南,秦汉时,越人于此为市,宋时废,隶属于会稽。根据这三本地方志的记载,都印证秦汉时期,绍兴就有市集,而且在固定的地方——都亭桥。同时结合课本中对于秦汉时期的描述,可以让学生想象在当时都亭桥边如何进行交易的,比如当面把钱币投入陶制容器中,在市边有专门的门和墙。唐朝的越州城也有固定的地方用来交易。
宋代是市的变化最大的时期,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出现了一些送货上门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他们甚至在街坊设立临时的商摊,这些商摊演变为临街的商铺,一些商业活动在市之外进行,市占的面积越来越大而且零散分布在居民区中,散市制开始出现并盛行起来,这些对于学生来说解读并不困难。突破空间的限制其实也会影响城市建设,从侧重于对城墙,城壕等防御设施的建设转向对坊巷、街衢的整顿和维修,嘉定年间,绍兴知府汪纲对城内街道进行大规模整修,拆除了市周边的墙,由此各街“坦夷如砥,井里嘉叹。”可以让学生感受身边所居住的主城区,在唐到宋的时段里,在空间上经历了城墙被拆除,没有坊市界限的差别,宋以后所修建的城墙,其功能也逐渐转向为防御。
南宋时的绍兴府城形成了城西南和城北两个繁华的工商业集聚区,城内外市场众多,明清时期,绍兴地区的市数量上有了进一步的增长,也被明确记载下来,如明万历年间增设酒务桥市,山阴有柯桥、钱清、安昌、斗门等,上虞有梁湖、五夫,清乾隆年间增加东浦、下方桥市等。
三、市中与水相关的交易货品
越州城的市,商品交换的种类较具地方特色,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要了解唐代越州的市,其实唐诗可以作为很好的史料,解读相对容易,经过教师仔细筛选可以呈现给学生,比如元稹的诗:“鱼虾集橘市,鹤鹳起亭皋……渔艇宜孤棹,楼船称万艘。”据此,可知越州城内有固定的区域卖鱼虾橘等,并且城周围设有城墙,而后两句表达了,越州城内的市周围设有河道,船只通过这些河道运输货物。除了常见的粮食、蔬菜等,有着江南水乡的特色,鱼虾集橘市说明了水果,水产类是市内比较常见的商品、大量鱼船的存在说明了越州鲜鱼的交易量非常大。如越州靠近湖泊边的一些草市,常以鱼盐作为主要商品,所谓“鱼市酒村相识遍,短船歌月醉方归”。老师在介绍草市时,结合本地人生活中的见闻——河里小船中买卖交易,学生便可以推断出水边草市交易这一结论。
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先来推测,大致上有哪些手工业品?其实,越州有自己特色的一些手工业品,如食盐、越州瓷器、丝织品这些应该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越州是南方最重要的丝织品生产地,不少产品在本地销售。罗隐《绣》诗云:“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綾虚说价犹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越绫和蜀锦相互作比较,证实在全国市场上是比较有竞争力的。越州丝绸质量较高,织出的图案十分闻名。除此以外,越州的市中还有大量的手工业品,借助当地多竹林的特色,藤纸、苔笺等也是越州地区的特色。南宋时期,陆游也曾写道:“绍兴城中酒垆千百家”,制酒也是绍兴地区的传统手艺,喜欢喝酒成了江南文人的特色,黄酒也成了该地区市集中的热卖品。得益于在水边的优势,甚至有买卖私盐这类物品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吴晓波.浩荡两千年[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1.
[2] 赵冈,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8.
[3] 张志胜.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资料卡片”的商榷[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2,3.
[4] 绍兴县方志办.文化人物[A].绍兴县志:第3册[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 李永鑫.绍兴通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
关键词:市,地方志史料,水边贸易
一、绍兴地方志史料的获取
关于“市”,其实有多种含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市”的解释是:买卖之所也。市有垣。就是指集中买卖货物的有围墙的固定场所,按照这一定义,现在那些商场,买菜的市场都是市。如果只是买卖之所,路边小摊组成的临时场所也是市。而本文所要研究的“市”是按照第一种说文解字的含义进行分析的,当然随着市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围绕着买卖的市也形成了固定的市镇,市的含义自然发生了变化。
记载越州地区城郭等情况的最早方志应该在《越州图经》中,这又被称之为旧经或者《祥符图经》,根据嘉泰《会稽志》卷一《城郭》内的记载:“《旧经》成于祥符(注:1008—1016)”。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五三《经籍十三》(第7041页)载有:越州图经九卷《书录解题》:李宗谔祥符所上,李垂、邵焕修。后来绍兴地区的方志,如《新修绍兴图经》、《嘉泰志》、《光绪诸暨县志》中多次引用该图经,足以说明该图经的重要性。目前已经遗失,所以只能依据嘉泰《会稽志》、万历《绍兴府志》等对绍兴地区“市”的历代发展进行研究。
二、“市”在绍兴的历史沿革
课本中的市是从秦代开始讲述,其实,早就在春秋战国时已有市,市被规划在城的中心区,四周有墙,三面设门,市内设一排摊位,政府派出官员进行管理,周代设有“司市”一职。[1]商品交易全要在市场内进行,早期规划的市占地一井,故称市井。所有商贩的摊位都预先划定好,同类商品排在同一行列(故称同行)。所有在市场内摆摊交易的商贩,都必须取得政府颁发的营业执照,就是市籍。[2]由此看来,早期对市严格的区域限制,对参与交易的人员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有学者称这一时期政府对市应该是严格的“管制”。绍兴地区贸易起源甚早,代有盛衰。早在战国时期,大城内就出现商事活动。范蠡经商“积著〔贮〕之理”,影响至今。公元前490年,范蠡在今绍兴城区,依托九座孤山(卧龙山、蕺山、龟山),先筑小城,继达成,前面是政治中心,大城是经济中心。
根据《绍兴市志》的记载,山阴县在秦汉时期已有市集。嘉泰《会稽志》云:“古废市,在都亭桥南礼逊坊。”旧经云:蓟子训货药于此。《列仙传》云:蓟子训,齐人,卖药于会稽市,时乘青骡往来,忽然不见。”在《绍兴通史》关于“市”这一部分内容中,提到越大市,在都亭桥南,秦汉时,越人于此为市,宋时废,隶属于会稽。根据这三本地方志的记载,都印证秦汉时期,绍兴就有市集,而且在固定的地方——都亭桥。同时结合课本中对于秦汉时期的描述,可以让学生想象在当时都亭桥边如何进行交易的,比如当面把钱币投入陶制容器中,在市边有专门的门和墙。唐朝的越州城也有固定的地方用来交易。
宋代是市的变化最大的时期,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出现了一些送货上门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他们甚至在街坊设立临时的商摊,这些商摊演变为临街的商铺,一些商业活动在市之外进行,市占的面积越来越大而且零散分布在居民区中,散市制开始出现并盛行起来,这些对于学生来说解读并不困难。突破空间的限制其实也会影响城市建设,从侧重于对城墙,城壕等防御设施的建设转向对坊巷、街衢的整顿和维修,嘉定年间,绍兴知府汪纲对城内街道进行大规模整修,拆除了市周边的墙,由此各街“坦夷如砥,井里嘉叹。”可以让学生感受身边所居住的主城区,在唐到宋的时段里,在空间上经历了城墙被拆除,没有坊市界限的差别,宋以后所修建的城墙,其功能也逐渐转向为防御。
南宋时的绍兴府城形成了城西南和城北两个繁华的工商业集聚区,城内外市场众多,明清时期,绍兴地区的市数量上有了进一步的增长,也被明确记载下来,如明万历年间增设酒务桥市,山阴有柯桥、钱清、安昌、斗门等,上虞有梁湖、五夫,清乾隆年间增加东浦、下方桥市等。
三、市中与水相关的交易货品
越州城的市,商品交换的种类较具地方特色,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要了解唐代越州的市,其实唐诗可以作为很好的史料,解读相对容易,经过教师仔细筛选可以呈现给学生,比如元稹的诗:“鱼虾集橘市,鹤鹳起亭皋……渔艇宜孤棹,楼船称万艘。”据此,可知越州城内有固定的区域卖鱼虾橘等,并且城周围设有城墙,而后两句表达了,越州城内的市周围设有河道,船只通过这些河道运输货物。除了常见的粮食、蔬菜等,有着江南水乡的特色,鱼虾集橘市说明了水果,水产类是市内比较常见的商品、大量鱼船的存在说明了越州鲜鱼的交易量非常大。如越州靠近湖泊边的一些草市,常以鱼盐作为主要商品,所谓“鱼市酒村相识遍,短船歌月醉方归”。老师在介绍草市时,结合本地人生活中的见闻——河里小船中买卖交易,学生便可以推断出水边草市交易这一结论。
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先来推测,大致上有哪些手工业品?其实,越州有自己特色的一些手工业品,如食盐、越州瓷器、丝织品这些应该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越州是南方最重要的丝织品生产地,不少产品在本地销售。罗隐《绣》诗云:“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綾虚说价犹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越绫和蜀锦相互作比较,证实在全国市场上是比较有竞争力的。越州丝绸质量较高,织出的图案十分闻名。除此以外,越州的市中还有大量的手工业品,借助当地多竹林的特色,藤纸、苔笺等也是越州地区的特色。南宋时期,陆游也曾写道:“绍兴城中酒垆千百家”,制酒也是绍兴地区的传统手艺,喜欢喝酒成了江南文人的特色,黄酒也成了该地区市集中的热卖品。得益于在水边的优势,甚至有买卖私盐这类物品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吴晓波.浩荡两千年[M].上海:中信出版社,2011.
[2] 赵冈,陈钟毅.中国经济制度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8.
[3] 张志胜.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资料卡片”的商榷[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2,3.
[4] 绍兴县方志办.文化人物[A].绍兴县志:第3册[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 李永鑫.绍兴通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