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贫血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患病类型,可分为地中海贫血50例,缺铁性贫血50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成人50例,作为对照组。对相关人员进行血液检验,观察其血液指标的差异性。结果:经比较,地中海贫血组患者血液中的RBC、RBC/MVC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缺铁性贫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铁性贫血组Hb显著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DW则高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MCH、MCV均显著高于两组贫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贫血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利于贫血的诊断和贫血类型的鉴别,从而为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检验;贫血鉴;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08-02
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是单位容积内循环血液中,血液红细胞数量、比积及血红蛋白量下降显著低于正常值。发病原因受到多种系统疾病的影响,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出血性贫血等。贫血病程长,无明显临床表现,因此很多患者对此病不够重视,从而影响其临床疗效。做好血液检测工作,利用贫血的诊断与鉴别。本文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贫血患者100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成人50例,探讨血液检测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贫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贫血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在15~67岁,平均年龄为(36.95±2.3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苍白、头晕、四肢无力等。将患者按照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组(50例),缺铁性贫血组(50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为(40.32±5.61)岁。三组在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贫血患者及健康人群均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液2毫升,血液标本采用血常规专用管,实施真空采血,将采集血液样本与抗凝剂混匀再检测,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时还要使用相应的配套试剂,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检测并分析三组血液的各项指标,包括RBC、RBC/MVC、Hb、RDW、MCH、MCV。地中海贫血组以地中海基因检测为标准,而缺铁性贫血组则以血清蛋白检测为标准,比较两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 结果
2.1三组血液指标
经比较,地中海贫血组患者血液中的RBC、RBC/MVC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缺铁性贫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铁性贫血组Hb、RBC显著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DW则高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MCH、MCV均显著高于两组贫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贫血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
地中海贫血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6%、64%、76%;缺铁性贫血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4%、68%、74%。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缺血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不会过度关注并接受治疗。地中海贫血是溶血性贫血,主要是血液珠蛋白的产生受到影响引起的,具有遗传性。而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机体缺乏合成铁元素的必要物质,致使体内没有人体所需的足够的铁元素,血红蛋白合成力受到影响,进而产生小细胞低色素影性贫血。同时,患者长期处于缺铁状态,也会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充盈度,致使其大小不均匀。
临床上,血液学研究对贫血缺乏必要的重视,使贫血在临床诊断与鉴别中存在误区。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进行血液检测时,检测结果相似度较高,致使临床诊断的鉴别的难度有所增大。本次研究中,对两组贫血患者及对照组进行血液检测,三组RBC、RBC/MVC、Hb、RDW、MCH、MCV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贫血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此次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比较高。
综上所述,对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利于贫血的诊断和贫血类型的鉴别,从而为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玉国.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9(13):66-67.
[2]谭维贤.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作用[J].华夏医学.2013,5(11):89-90.
[3]张洁.32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8(12):32-33.
【关键词】血液检验;贫血鉴;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08-02
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是单位容积内循环血液中,血液红细胞数量、比积及血红蛋白量下降显著低于正常值。发病原因受到多种系统疾病的影响,根据其发病机制,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出血性贫血等。贫血病程长,无明显临床表现,因此很多患者对此病不够重视,从而影响其临床疗效。做好血液检测工作,利用贫血的诊断与鉴别。本文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贫血患者100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成人50例,探讨血液检测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贫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贫血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在15~67岁,平均年龄为(36.95±2.36)岁,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苍白、头晕、四肢无力等。将患者按照贫血类型分为地中海贫血组(50例),缺铁性贫血组(50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为(40.32±5.61)岁。三组在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贫血患者及健康人群均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液2毫升,血液标本采用血常规专用管,实施真空采血,将采集血液样本与抗凝剂混匀再检测,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时还要使用相应的配套试剂,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检测并分析三组血液的各项指标,包括RBC、RBC/MVC、Hb、RDW、MCH、MCV。地中海贫血组以地中海基因检测为标准,而缺铁性贫血组则以血清蛋白检测为标准,比较两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 结果
2.1三组血液指标
经比较,地中海贫血组患者血液中的RBC、RBC/MVC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缺铁性贫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铁性贫血组Hb、RBC显著低于地中海贫血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DW则高于其他两组(P<0.05);对照组MCH、MCV均显著高于两组贫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贫血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
地中海贫血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6%、64%、76%;缺铁性贫血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4%、68%、74%。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缺血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不会过度关注并接受治疗。地中海贫血是溶血性贫血,主要是血液珠蛋白的产生受到影响引起的,具有遗传性。而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是机体缺乏合成铁元素的必要物质,致使体内没有人体所需的足够的铁元素,血红蛋白合成力受到影响,进而产生小细胞低色素影性贫血。同时,患者长期处于缺铁状态,也会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充盈度,致使其大小不均匀。
临床上,血液学研究对贫血缺乏必要的重视,使贫血在临床诊断与鉴别中存在误区。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进行血液检测时,检测结果相似度较高,致使临床诊断的鉴别的难度有所增大。本次研究中,对两组贫血患者及对照组进行血液检测,三组RBC、RBC/MVC、Hb、RDW、MCH、MCV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贫血组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此次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比较高。
综上所述,对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利于贫血的诊断和贫血类型的鉴别,从而为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玉国.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9(13):66-67.
[2]谭维贤.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作用[J].华夏医学.2013,5(11):89-90.
[3]张洁.32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8(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