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正式组织之利与弊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53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调研,对非正式组织的利弊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以期为后继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非正式组织 产生 特点 作用
  一、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及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非正式组织在组织的正常运行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谓组织,是指能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为了共同的目的而聚在一起,为某事做出贡献的群体。正式组织是指通过一定程序建立起来的并且有成文的制度约束着每一个成员的行为的组织。而非正式组织是个人、社会关系的网络,是在人际关系中自发产生的,有时也称为组织中的小团体。非正式组织的概念最早是由乔治·埃尔顿·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梅奥认为,正式组织是以效率、逻辑为主要标准,要求遵守人群关系中不成文的非正式的行为准则,并强调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切斯特· 巴纳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正式组织的理论体系。他将非正式组织定义为“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密度经常变化的集合体”,同时指出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伴而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要正确的认识非正式组织,就必须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一)以心理相容为基础、以个人感情为纽带,自发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非正式组织是既无法定地位,也无固定形式和正式结构的交往系统。任何人都被各种伦理关系所包围,所求即彼此感情融合,两心相倾。因此非正式组织更多的是因为情感的满足和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种交流不仅频率高,而且深度广,甚至可扩展到成员家庭间的交流。在这种环境下,组织成员间的交流是自然的需要,而非任务。组织成员的交流过程即为该组织群体存在的形式。所以非正式组织这种人际关系网覆盖面非常大,几乎所有的组织成员都被多个非正式组织交叉覆盖。
  (二)具有拥有“一呼百应”号召力的“灵魂人物”。和正式组织一样,在非正式组织中也常常会有一个“灵魂人物”。作为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领袖,他一般是自然形成的,往往以人格魅力获得组织成员间的拥戴,从而领导非正式组织。“灵魂人物”在非正式组织中拥有很强的号召力,往往可以“一呼百应”,对其他成员有很强的影响力。一般来说,成员间的互动需要“灵魂人物”的参与,如协调矛盾、组织活动等,其态度可能决定其他成员的心理满意水平。
  (三)因共同的目的而产生的强大凝聚力。
  正式组织的目的通常具有具体性和利益性,例如:企业是为了盈利、政府是为了社会正常运转等等。而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共同目的往往是非利益的,如共同的爱好、信息的共享、生活扶助、亲情满足等等,也有的非正式组织其存在的目的就是组织本身的存在。成员对共同目的的认同感非常强烈,因此也在无形中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这样强大的凝聚力是内生的和自然的,不需要文字规定,甚至不需要言语要求,成员自觉遵守群体规则,它是组织正常运转的保障,也是正式组织的管理者非常羡慕的。
  (四)松散的组织结构与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
  非正式组织的组织形式是松散的,个体的加入和离开行为不会遇到客观的障碍,全凭个人意愿,无需任何手续。这种松散的形式使非正式组织成员间保持了纯粹性和畅通的交流,使成员感到放松和自由。同时,与有意识形成的正式组织不同,非正式组织是由无意识的社会过程产生的,在其成立之初,就没有明确的组织名称和规章制度。但是非正式组织有一套有效的不成文规范和奖惩办法,能够调节成员的行为,对成员的心理有较强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非正式组织即是指在共同工作或相互接触中,以感情、性格、爱好相投为基础形成的若干人群。这些群体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导者”,以及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非正式组织——双刃剑
  (一)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文化建设的作用。
  1.对组织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非正式组织的特点中蕴含着与组织文化的契合,因此在进行组织文化建设时应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非正式组织。在非正式组织中,只要领袖人物认同组织的价值观,遵循组织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其他成员就会照着去做,组织的价值观、规范和思维方式等就可以很快深入人心,整个组织会形成一致的文化。此外,在非正式组织的交往中,成员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认同,更容易表现出积极主动性,其中不乏对组织文化的创新思维。
  2.对组织文化建设的阻碍作用。
  非正式组织中没有正式组织的明文规范,其伦理色彩更加突出,人情的作用往往大于法律。这种轻法律重人情的价值观若植入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头脑中,指导他们的行为,则会导致有法不依、徇私枉法、任人唯亲等现象。这与建立法治型的组织文化相悖。此外,非正式组织有着较为明显的边界和强制力,一旦形成就会比较稳定和封闭,加之非正式组织对个人的利益有益或极大的满足了组织成员的自尊和社交需要,这使非正式组织极易形成因循守旧、求稳怕乱的亚文化,一旦组织发生变革,便会极力抵制,这将会阻碍创新型组织文化的建设。
  (二)非正式组织对提高组织凝聚力的作用。
  1.非正式组织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成员间存在共同的情感。组织自身特有的行为规范可调节成员间的关系。与正式组织中领导者的权力性的影响力不同,在非正式组织中的“灵魂人物”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并且其影响与权力性的影响相比更加具有说服力。
  2.非正式组织会滋生帮派主义。
  众所周知,拉帮结派会削弱组织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更有甚者会使组织瓦解。因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力量往往悬殊较大,一些形式上公平的组织制度安排可能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从而可能导致非正式组织间的勾心斗角、帮派分立。
  (三)非正式组织对组织内信息的沟通作用。
  1.非正式组织有利于扩大信息沟通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频率高、信息传递快,与正式组织信息的传递途径相比,非正式组织传递方式表现出来的自然性特点使得信息的传递更为快捷、内容更丰富、易于被成员接受,从而使信息传递获得更好的效果,并能弥补正式组织沟通渠道的不足。此外,非正式组织还可充当排泄怨气的安全阀,这有助于加强成员的心理准备,扩大其命令接受区。   2.非正式组织可能会通过小道消息散布“谣言”。
  小道消息是指通过非正式渠道进行传播的信息,其特点是方法多样、速度奇快,能迅速跨越组织防线而直接与他人进行交流。小道消息的产生是正常的,但要限制其消极作用。有时一些组织成员会制造没有可靠事实依据的信息,让其通过小道消息的渠道进行传播,以致造成组织不必要的损失。此外非正式组织中的小团体主义也会对信息的传播造成阻碍。
  (四)非正式组织对组织成员心理的影响。
  1.非正式组织使组织成员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在非正式组织中,成员可获得“归宿感、安全感、精神愉悦感”等。因为在非正式组织中成员间的非工作关系、自发关系填补了他们心理需要和感情需要方面的空白。这会极大的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对实现组织目标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2.非正式组织可能会产生“从众心理”的现象。
  非正式组织虽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约束成员,但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对成员施压。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成员会人云亦云,随别人而去,从而使成员的行为往往有一致的倾向。这种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若与组织目标相悖,会阻碍组织的运行,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三、结束语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取决于两者的目标是否一致。当两者的目标相同时,会发生积极的作用;当两者目标相悖时,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要正确引导、激励和应对非正式组织,以使其更好的为组织高效率运行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春花,段淳林主编.中国行政组织文化[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 陈通荣.非正式组织在对管理决策的影响[J].管理观察,2008,(7).
  [3] 刘琴.非正式组织对绩效管理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0).
  [4] 切斯特·巴纳德著,孙耀君译.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 王芝文.企业非正式组织的特点与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9).
  [6] 张宵.评析“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7] 郑育家.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方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2,(8).
其他文献
1.结构造型  1.1板柱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  板柱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与框架类似,只不过是无梁,以柱上板带代替了框架梁,是框架结构的一种特殊情况。板柱结构的抗侧力刚度比梁柱框架结构差,板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不如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楼板对柱的约束弱,不像框架梁那样,既能较好地约束框架节点,做到强节点,又能使塑性铰出现在梁端,做到强柱弱梁。此外,地震作用产生的不平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大提高了各行业的经济效率,信息技术用于公路的施工管理不仅可提高施工的效率,而且还会自动地处理大量与公路施工的相关信息,对于施工的进度,也可以实现动态管理,对于施工的成本及质量的监控,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路施工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流行趋势 。本文对于我国山东省济南——荷泽高速公路施工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强调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要求学校利用现有的优势和学校的办学传统,将本地区、校内外的信息资源,即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入学科课程之中。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生需求自主开发的学校课程;二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加工、补充和完善,从而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关键词 语文 校本课程  我们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是得
期刊
摘 要 职业生涯规划是由最初是由职业辅导运动发展而来的。职业辅导运动于20世纪中叶起源地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欧美国家传到中国。职业生涯是个体一生从获得职业能力、培养职业兴趣、选择职业、从事职业,直到退出职业的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找到适当的位置,走向成功。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从其内涵及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
期刊
摘 要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廉洁文化传播对于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有重大意义。高校在廉洁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探寻有效途径和方法强化廉洁文化传播,使高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从学,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高校 廉洁文化 传播  一、高校廉
期刊
摘 要 文章简要概述了国内外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从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就业率入手,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个性化建设、校企合作和成才培养跟踪以及自主创业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普及化 就业指导 就业率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是一个动态的集成型的复合式概念,涉及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美国著名社会教育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大一新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在现行的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济南大学泉城学院为例,研究符合独立学院实际的大一新生“四个一”入学教育计划,以期使大一新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实现角色的转变,最终具备高远的理想、精深的学业、强健的体魄、恬美的心境和全面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实现做人与做事、知与行辨证统一,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四个一” 入学教育  大学新
期刊
摘 要 苗画主要流行在湘西苗族地区,苗画最初是作为苗族姑娘刺绣图样稿的形式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的一种独立的画种。经常可以在湘西苗居的门帘、窗幔、服饰、被面和房中装饰上发现各种样式的苗画。湘西保靖苗画在2011年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的文化传播和与外界的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苗画的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对于现代纺织面料的设计和创新开发研究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苗画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科研行政合同履行的原则、现状及其问题阐明科研行政合同履行制度的完善,将大大提高科研行政合同的履约率,为科研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力。  关键词 科研行政合同 履行率 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政府的管理方式也日益复杂,而科研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有效管理国家事务的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现实中可以看到与此相关的成文性规范中以宏观的政策因素居多,而从法律和合同的角
期刊
摘 要 当前,与严峻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协调的是高校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相对滞后,无法很好地应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障碍和问题。本文有效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就业心理现状和产生的原因,以此为据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心理辅导 高校  一、问题提出  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2000-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07万人迅速增加至559万人,年均增长22.96%,我国高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