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校作为开展学术研究、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其逐步实现各项功能的社会化是大势所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图书资源惠及市民的重要手段,也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与社会新型互动关系的有益实践。我国高校大多数图书馆当下社会化服务的主要途径是直接向社会公众开放、向社会提供信息参考咨询、与公共图书馆或社会机构资源共享、与地方政府共建图书馆等,已取得较好效果,积累了相关经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现状的阐述,进而论述了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及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社會化服务,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对象在所处集体、社会中的社会化程度, 当下我们需要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即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和其它服务实体组成的,集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群众自我服务体系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系统。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应该扮演独特而重要的角色,目前而言,各大高校图书馆无论是从藏书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图书馆在城市所处的便捷位置来看,其实现社会化服务相对而言有更便利的条件,广大市民对于高校图书馆所能提供的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在较大的社会需求和当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的矛盾下,需要我们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不断加强探索力度,争取早日实现高校图书馆和社会的有机融合。本文从这样的实际出发,将在阐述当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当下,虽然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1,高校图书馆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动力不足。高校图书挂社会化服务理念讲了已经好几年了,但为什么推进效果很不理想?其中很重要的是原因是作为主体的高校图书馆本身存在问题,即实现社会化服务的动力不足。早在2007年,《国际先驱导报》就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公众全面开放举行调查,尽管实际上简单开放高校图书馆资源只是实现社会化服务最低层次的一步,但也足以说明问题 :在参与投票的2000人中有七成以上的人认为高校不该独占书籍资源,图书馆不应只为特殊阶层服务,应该向一切愿意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开放,帮助所在城市社区成为人人读书的“学习型社区”。可是在我国,仅有北京及上海部分高校图书馆对外“部分开放”,但开放仍有众多限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不允许校外读者借书,两个直辖市外的众多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基本“关闭”。现在,这样的情况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
2、高校图书馆实行社会化服务之后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最终实现,考验的是图书馆的管理能力,当大批的社会读者进入高校图书馆,一些读者不顾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把它理解成可以毫无约束,某些人携带饮料、食品进入图书馆,又吃又聊,污损书刊、桌面、地面的想象比较突出,另外噪音现象严重,许多读者(多为在校生)把图书馆作为朗读场所,破坏了图书馆的氛围,还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问题的出现不是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道路有问题,而是其在新形势下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3、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其他社会因素的参与度少,或者说缺乏高校与其他社会主体间的合作。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服务本校师生为目标,一直处在“象牙塔”中,在推动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就存在很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其他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而当下高校图书馆与这些有着较为丰富社会运营经验的主体之间缺乏合作。
高校图书馆不断推進社会化服务,其实质就是根据公益原则,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实现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发展更多的读者,鼓励社会阅读,将图书馆与各类型读者联系起来,满足外来读者全方位、多角度获取信息的需求,把原来的以“藏书为本”、只为在校生服务的模式,扩展到服务社会所需人员,提高馆藏利用率,以周到、细致,针对每一个体需求的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确立高校图书馆在地区文化活动与信息交流中的中心地位。
面对当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突破口:
首先,需要引进社会力量,合作开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工作。从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图书馆由于社会化服务的动力不足等因素,其当下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无法高效开展自身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工作,这就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引进,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样既可以降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的风险和成本,并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及其读者提供便捷并便宜的服务这对于双方的信用和效益提升都是有益无害的。如果说地方高校图书馆是一种俱乐部物品的话,以上方式就是在空间上扩展了这一俱乐部。因此,我们必须强调,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其胆子要大,理念要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向市民开放图书资源。
其次,积极改善和提高高校自身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管理能力是关键。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管理能力的改善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利用高校和当地政府来改进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评估标准。从高校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加强社会化服务的职能;从当地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对高校图书馆进行一定的补偿,大力支持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第二方面是要着眼于高校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方式,从各个方面要合理的配置各种资源,这可以表现在从业人员、组织方式、藏书资源等各个方面。比如在组织结构可以成立独有特色学习室,服务部等等。
另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要以大众文化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一个长久的大计,并不是当下的利益,也不是为人们战士的一场秀,我们应该把大众文化信息服务作为首要之计。但是现在针对这一情况存在这一些理解的误区,比如在提高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这一方面,通常把资源、人才、技术作为有利之处,非常强调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可是,就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而言这些都不是优势,而只是针对一些少数的公共图书馆来说的,并不能拥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服务。除此之外,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只是针对叫少数的消费群体而言的,高校图书馆有条件有优势服务于普通居民的服务。只有以大众文化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公益特性,才能真正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扩大自身影响,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包括图书馆这个主体在内的多个社会要素参与在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仅仅是以上几条,如发挥数字资源优势,提供网上知识信息服务也是有效手段之一,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通网上服务通道,通过网络提供远程服务,让校外读者随时能够登录图书馆的网站,查阅馆藏资源,图书馆提供馆际互借和网上资源传递服务,咨询人员通过网络解答读者的信息要求,远程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
参考资料:
[1]沈光亮,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践与发展,《图书馆建设》,2010年10期。
[2]毛音,浙江林学院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探析——基于浙江林学院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后的思考,《现代情报》,2010年02期。
[3]谢丽娟,郑春厚,吴庆伟,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中美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比较研究,《图书馆建设》,2009年02期。
[4]胡金玲,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如何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一点体会,《河北科技图苑》,2004年03期。
作者简介:李瑞金(1981-),男,辽宁阜新人,研究生,图书馆馆员,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图书馆,主要从事图书外借服务流通与图书馆管理方面研究。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社會化服务,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对象在所处集体、社会中的社会化程度, 当下我们需要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即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和其它服务实体组成的,集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群众自我服务体系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系统。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应该扮演独特而重要的角色,目前而言,各大高校图书馆无论是从藏书的数量和质量还是图书馆在城市所处的便捷位置来看,其实现社会化服务相对而言有更便利的条件,广大市民对于高校图书馆所能提供的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在较大的社会需求和当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的矛盾下,需要我们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不断加强探索力度,争取早日实现高校图书馆和社会的有机融合。本文从这样的实际出发,将在阐述当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
当下,虽然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1,高校图书馆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动力不足。高校图书挂社会化服务理念讲了已经好几年了,但为什么推进效果很不理想?其中很重要的是原因是作为主体的高校图书馆本身存在问题,即实现社会化服务的动力不足。早在2007年,《国际先驱导报》就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公众全面开放举行调查,尽管实际上简单开放高校图书馆资源只是实现社会化服务最低层次的一步,但也足以说明问题 :在参与投票的2000人中有七成以上的人认为高校不该独占书籍资源,图书馆不应只为特殊阶层服务,应该向一切愿意来图书馆学习的人开放,帮助所在城市社区成为人人读书的“学习型社区”。可是在我国,仅有北京及上海部分高校图书馆对外“部分开放”,但开放仍有众多限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不允许校外读者借书,两个直辖市外的众多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基本“关闭”。现在,这样的情况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
2、高校图书馆实行社会化服务之后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最终实现,考验的是图书馆的管理能力,当大批的社会读者进入高校图书馆,一些读者不顾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把它理解成可以毫无约束,某些人携带饮料、食品进入图书馆,又吃又聊,污损书刊、桌面、地面的想象比较突出,另外噪音现象严重,许多读者(多为在校生)把图书馆作为朗读场所,破坏了图书馆的氛围,还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问题的出现不是说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道路有问题,而是其在新形势下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3、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其他社会因素的参与度少,或者说缺乏高校与其他社会主体间的合作。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服务本校师生为目标,一直处在“象牙塔”中,在推动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就存在很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其他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而当下高校图书馆与这些有着较为丰富社会运营经验的主体之间缺乏合作。
高校图书馆不断推進社会化服务,其实质就是根据公益原则,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实现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发展更多的读者,鼓励社会阅读,将图书馆与各类型读者联系起来,满足外来读者全方位、多角度获取信息的需求,把原来的以“藏书为本”、只为在校生服务的模式,扩展到服务社会所需人员,提高馆藏利用率,以周到、细致,针对每一个体需求的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确立高校图书馆在地区文化活动与信息交流中的中心地位。
面对当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突破口:
首先,需要引进社会力量,合作开展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工作。从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图书馆由于社会化服务的动力不足等因素,其当下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无法高效开展自身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工作,这就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引进,比如高校图书馆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样既可以降低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中的风险和成本,并为地方企事业单位及其读者提供便捷并便宜的服务这对于双方的信用和效益提升都是有益无害的。如果说地方高校图书馆是一种俱乐部物品的话,以上方式就是在空间上扩展了这一俱乐部。因此,我们必须强调,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其胆子要大,理念要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向市民开放图书资源。
其次,积极改善和提高高校自身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管理能力是关键。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管理能力的改善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是利用高校和当地政府来改进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评估标准。从高校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加强社会化服务的职能;从当地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对高校图书馆进行一定的补偿,大力支持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第二方面是要着眼于高校图书馆内部的管理方式,从各个方面要合理的配置各种资源,这可以表现在从业人员、组织方式、藏书资源等各个方面。比如在组织结构可以成立独有特色学习室,服务部等等。
另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要以大众文化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一个长久的大计,并不是当下的利益,也不是为人们战士的一场秀,我们应该把大众文化信息服务作为首要之计。但是现在针对这一情况存在这一些理解的误区,比如在提高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这一方面,通常把资源、人才、技术作为有利之处,非常强调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可是,就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而言这些都不是优势,而只是针对一些少数的公共图书馆来说的,并不能拥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服务。除此之外,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只是针对叫少数的消费群体而言的,高校图书馆有条件有优势服务于普通居民的服务。只有以大众文化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公益特性,才能真正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扩大自身影响,加快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包括图书馆这个主体在内的多个社会要素参与在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仅仅是以上几条,如发挥数字资源优势,提供网上知识信息服务也是有效手段之一,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通网上服务通道,通过网络提供远程服务,让校外读者随时能够登录图书馆的网站,查阅馆藏资源,图书馆提供馆际互借和网上资源传递服务,咨询人员通过网络解答读者的信息要求,远程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社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
参考资料:
[1]沈光亮,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践与发展,《图书馆建设》,2010年10期。
[2]毛音,浙江林学院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探析——基于浙江林学院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后的思考,《现代情报》,2010年02期。
[3]谢丽娟,郑春厚,吴庆伟,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中美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比较研究,《图书馆建设》,2009年02期。
[4]胡金玲,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如何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一点体会,《河北科技图苑》,2004年03期。
作者简介:李瑞金(1981-),男,辽宁阜新人,研究生,图书馆馆员,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图书馆,主要从事图书外借服务流通与图书馆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