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入,当前的教育教学更提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真正将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个体,将其成长的“历时性”与教育的“共时性”相结合,更体现系统性与过程化的教育特性,而历史学科教学与这些转变相契合。文章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关于史料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史料;多媒体教学;历史素养
一、时间与空间的历史素养培养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它的时空性,从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上看,人类的过往经历都能够以历史连续的时序性质进行具体呈现,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知识时,其首要核心素养要素就是建立起清晰的实践概念,并形成属于自己对历史知识的宏观时间概念。在此情况下,学生在考虑相关历史问题时,则能够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发生时期与准确的历史时间定位而客观、正确地认识历史,不脱离历史。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历史是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流动变化而获得发展动力,那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国家、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等相关历史信息无一不被包容至历史时间与空间中,所以,学生时间与空间历史素养的培养就应该从历史信息整合学习过程上升至对历史的理性认识阶段。
二、史料实证价值的历史素养培养
史料主要是指在历史发展、形成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历史痕迹,在当前历史考究工作中,这些史料痕迹则能有效起到解释历史、重构历史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应为其适当渗透史料实证价值历史思想,应用史料实证影响作用为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新的历史问题视野。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中国近代史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历史背景、经过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设备为学生放映圆明园的相关图片,或者为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的相关片段,以圆明园遗址为主要历史事件证实论据,帮助学生近一步认识到我国近代的屈辱历史。规范、适当地使用史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历史问题的独立见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证据意识,以便进一步探究历史真相。
三、理解与解释的历史素养培养
一般来说,历史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国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学生在评价、认识历史事件时,也应该以辩证、客观、多角度的态度正确看待历史发展。而教师在具体的历史课堂上则可以为学生理清历史脉络,并尝试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解释。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采用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理解与解释的历史素养。例如,在分析“二战后日本与美国之间国际关系的变化”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二战”后的世界局势变化情况,即“二战”结束后,西欧、东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区战争损失最为严重,而美国因战火远离本土,大发战争财,其社会经济地位明显提升,并作为联合国的代表承担了占领日本的任务,但从工业水平、政略装备上看,美国还不足以与苏联力量抗衡。此时,反观日本的战略位置,关东军的缴械投降为苏联贡献了大量的军备,并且,苏联在远东地区已经确定了外蒙古与东北的控制权。所以,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对于美国而言,若是不立即占领日本与朝鲜半岛,那么苏联军队势必席卷整个东南亚;而对于日本而言,要么被美国占领,要么等待苏联军队从北方登陆,美苏在日本本土开战,照这样看来,“二战”结束后,日本投靠美国即局势必然,也是历史必然。在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图文讲解,则更能帮助其理解历史,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历史事件评价,有利于培养其理解与解釋的历史素养。
四、感悟与反思的历史素养培养
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历史的教育作用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于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性反思,而没有反思意识的历史课程教学仅仅是接触了历史事件的表面,对于历史中所蕴含的文化财富没有任何吸收。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其感悟与反思历史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抗日战争”相关课程中,教师可以选取日本签下投降书时的相关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同时,通过查找书籍资料为学生收集、列举出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反思,从而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而从另一角度上说,教师通过培养学生感悟与反思的历史素养,不仅能够为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社会。
总而言之,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事件的教学过程,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并积极采用史料多媒体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学科的真正内涵,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历史学的角度上客观地分析、解释、反思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关键词:史料;多媒体教学;历史素养
一、时间与空间的历史素养培养
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它的时空性,从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上看,人类的过往经历都能够以历史连续的时序性质进行具体呈现,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知识时,其首要核心素养要素就是建立起清晰的实践概念,并形成属于自己对历史知识的宏观时间概念。在此情况下,学生在考虑相关历史问题时,则能够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发生时期与准确的历史时间定位而客观、正确地认识历史,不脱离历史。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历史是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流动变化而获得发展动力,那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国家、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等相关历史信息无一不被包容至历史时间与空间中,所以,学生时间与空间历史素养的培养就应该从历史信息整合学习过程上升至对历史的理性认识阶段。
二、史料实证价值的历史素养培养
史料主要是指在历史发展、形成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历史痕迹,在当前历史考究工作中,这些史料痕迹则能有效起到解释历史、重构历史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应为其适当渗透史料实证价值历史思想,应用史料实证影响作用为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新的历史问题视野。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中国近代史上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历史背景、经过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设备为学生放映圆明园的相关图片,或者为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的相关片段,以圆明园遗址为主要历史事件证实论据,帮助学生近一步认识到我国近代的屈辱历史。规范、适当地使用史料,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历史问题的独立见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证据意识,以便进一步探究历史真相。
三、理解与解释的历史素养培养
一般来说,历史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国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学生在评价、认识历史事件时,也应该以辩证、客观、多角度的态度正确看待历史发展。而教师在具体的历史课堂上则可以为学生理清历史脉络,并尝试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客观的分析解释。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采用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理解与解释的历史素养。例如,在分析“二战后日本与美国之间国际关系的变化”这一课题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二战”后的世界局势变化情况,即“二战”结束后,西欧、东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区战争损失最为严重,而美国因战火远离本土,大发战争财,其社会经济地位明显提升,并作为联合国的代表承担了占领日本的任务,但从工业水平、政略装备上看,美国还不足以与苏联力量抗衡。此时,反观日本的战略位置,关东军的缴械投降为苏联贡献了大量的军备,并且,苏联在远东地区已经确定了外蒙古与东北的控制权。所以,在当时的战争形势下,对于美国而言,若是不立即占领日本与朝鲜半岛,那么苏联军队势必席卷整个东南亚;而对于日本而言,要么被美国占领,要么等待苏联军队从北方登陆,美苏在日本本土开战,照这样看来,“二战”结束后,日本投靠美国即局势必然,也是历史必然。在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图文讲解,则更能帮助其理解历史,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历史事件评价,有利于培养其理解与解釋的历史素养。
四、感悟与反思的历史素养培养
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而历史的教育作用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于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性反思,而没有反思意识的历史课程教学仅仅是接触了历史事件的表面,对于历史中所蕴含的文化财富没有任何吸收。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其感悟与反思历史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抗日战争”相关课程中,教师可以选取日本签下投降书时的相关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同时,通过查找书籍资料为学生收集、列举出与抗日战争有关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反思,从而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而从另一角度上说,教师通过培养学生感悟与反思的历史素养,不仅能够为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社会。
总而言之,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事件的教学过程,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并积极采用史料多媒体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学科的真正内涵,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历史学的角度上客观地分析、解释、反思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