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核心素养为宗旨,聚焦学生生物思维培养,注重实践教学,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把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在生物概念、实验、解题教学板块,充分展现生物学科的魅力,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代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提高对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正确认知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深入理解并掌握其内涵与实质,通过有效途径展开核心素养培养实践,力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
1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生物学科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案的研究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生命观念主要指学生对生物和生命的认识,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生命的组成、结构、活动等有基本的认识,通过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生命的认识形成基本观念,以此加深对生物学科的认识。理性思维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需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让学生能通过具体、适当的方法解决各种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能力。科学探究是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和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過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科学探究能力主动地进行课程内容的探究,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水平。社会责任是高中生物和所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根本追求,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生物学科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社会责任教育,明确自己在社会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提升生物学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1]。
2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1融入生活化案例,培养学生生命观
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编创生活化案例,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生命观培养,引导学生探究生物结构和功能特点,让学生领悟生物观。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分别准备了洋葱切片、哺乳动物红细胞,引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细胞,分别画出两种细胞结构,标记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的位置。教师要引导学生辨别动植物细胞,例如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独有的,这也是区分动植物细胞的重要标准,教师要引导学生制作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切片。学生要采用吸水涨破原理获取细胞膜,让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在盖片一侧滴加蒸馏水,用吸收纸在另一侧吸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个实验中推理出细胞膜的作用,细胞膜就像是细胞的“壁垒”,控制进入细胞的物质,实现细胞内部信息交流。这个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更加科学地了解生命的繁衍,体会细胞的代谢,构建学生的生命观,让学生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2]。
2.2融入新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基础知识的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事业的进步,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可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将各种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就可以让学生以人体为思维导图的主干,借助图像和线条延伸出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以及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然后再将该部分中的学习内容进行逐层细化。又如,在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再细化出神经调节机制、体液调节以及免疫调节,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相关内容串联起来,借助各种生物概念和简单的文字将整个章节的内容放在较为完整的生物知识图谱中,帮助学生进行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而言,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3]。
2.3开展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生物教师要定期开展综合实验活动,带领学生研究家乡的生态环境,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态保护中。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家庭、校园垃圾分类综合实验活动,对一些垃圾进行分析,例如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这种材料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自主分解,因此造成了“白色污染”,以此来督促学生减少塑料袋、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培养学生绿色生活理念。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选取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进行实验探究,了解这几种垃圾在自然条件下分解的条件,对人体、环境会产生哪些危害,例如厨余垃圾主要是吃剩下的食物,直接暴露在环境中会迅速腐烂,容易滋生细菌、苍蝇等有害生物; 有害垃圾主要是废弃医疗用品、废旧电池等含有化学物质的物品,例如电池中的汞、锂都属于重金属,直接丢弃会对土壤、水源产生污染。垃圾分类可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让学生感受生物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及时地转变课堂教学的教育观念,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卫廷.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与实践分析[J].读写算,2019(36):107.
[2]宫玲玲.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2):15.
[3]蔡红英.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高考,2019(34):112.
[4]李小刚.培养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高考,2019(34):122.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代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提高对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正确认知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深入理解并掌握其内涵与实质,通过有效途径展开核心素养培养实践,力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
1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生物学科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案的研究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生命观念主要指学生对生物和生命的认识,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生命的组成、结构、活动等有基本的认识,通过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生命的认识形成基本观念,以此加深对生物学科的认识。理性思维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需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让学生能通过具体、适当的方法解决各种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能力。科学探究是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和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過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科学探究能力主动地进行课程内容的探究,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水平。社会责任是高中生物和所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根本追求,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生物学科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社会责任教育,明确自己在社会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提升生物学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1]。
2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1融入生活化案例,培养学生生命观
笔者认为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编创生活化案例,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导入生命观培养,引导学生探究生物结构和功能特点,让学生领悟生物观。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分别准备了洋葱切片、哺乳动物红细胞,引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细胞,分别画出两种细胞结构,标记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器的位置。教师要引导学生辨别动植物细胞,例如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独有的,这也是区分动植物细胞的重要标准,教师要引导学生制作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切片。学生要采用吸水涨破原理获取细胞膜,让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在盖片一侧滴加蒸馏水,用吸收纸在另一侧吸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个实验中推理出细胞膜的作用,细胞膜就像是细胞的“壁垒”,控制进入细胞的物质,实现细胞内部信息交流。这个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更加科学地了解生命的繁衍,体会细胞的代谢,构建学生的生命观,让学生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2]。
2.2融入新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基础知识的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事业的进步,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可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将各种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时,就可以让学生以人体为思维导图的主干,借助图像和线条延伸出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以及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然后再将该部分中的学习内容进行逐层细化。又如,在学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再细化出神经调节机制、体液调节以及免疫调节,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相关内容串联起来,借助各种生物概念和简单的文字将整个章节的内容放在较为完整的生物知识图谱中,帮助学生进行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而言,生命观念是高中生物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3]。
2.3开展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生物教师要定期开展综合实验活动,带领学生研究家乡的生态环境,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态保护中。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垃圾分类活动,开展家庭、校园垃圾分类综合实验活动,对一些垃圾进行分析,例如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这种材料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自主分解,因此造成了“白色污染”,以此来督促学生减少塑料袋、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培养学生绿色生活理念。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选取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进行实验探究,了解这几种垃圾在自然条件下分解的条件,对人体、环境会产生哪些危害,例如厨余垃圾主要是吃剩下的食物,直接暴露在环境中会迅速腐烂,容易滋生细菌、苍蝇等有害生物; 有害垃圾主要是废弃医疗用品、废旧电池等含有化学物质的物品,例如电池中的汞、锂都属于重金属,直接丢弃会对土壤、水源产生污染。垃圾分类可以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让学生感受生物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及时地转变课堂教学的教育观念,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卫廷.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与实践分析[J].读写算,2019(36):107.
[2]宫玲玲.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2):15.
[3]蔡红英.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高考,2019(34):112.
[4]李小刚.培养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高考,2019(3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