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生探疑中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政治认同是其他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它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是学生创造美好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当前政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当下政治教师依赖强制性的灌输、说教和单纯的知识讲授,缺乏必要的情感价值的体验,远远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赞同和认可,难以实现对政治认同学科素养的建构。
  [关键词]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师生探疑;合作探究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学科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其他三个核心素养有中国特色的共识。而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角度来说,学生必须经历对知识进行探究、辨析、反思和感悟的过程,从认知深化为情感内化成信仰,从而构建政治认同素养。
  結合本校开展的“问题引导(引)、学生展示(展)、师生探疑(探)、梳理小结(评)”教学模式,基于师生探疑这一环节,在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的原则上,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下面结合课例必修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谈谈如何在师生探疑中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一、巧设教学情境
  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首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设置有趣、新颖的材料背景吸引学生的目光,聚焦课堂,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好的突破口。当然选取的故事和材料反映的事实要紧扣教学内容并达到政治认同的某项目标。
  教师设疑首先需要一个教学情境,布下疑阵。政治观点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较为学生所排斥。因此,教师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熟悉的身边事例中探索感悟,触动学生的心灵,为培育政治认同素养提供素材。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例,设置情景如下:
  由本班一位畲族同学介绍畲族的风俗习惯(饮食、服饰、宗教),通过图文展示,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的少数民族不仅语言文字不同,而且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身边实例引起了学生兴趣,有了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景,还需巧妙设问,通过相关的问题的探究,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上设计问题,不能空谈,必须回归学科知识,理清教学目标、知识观点。因此,在教师设疑时,注意问题的设计,一方面,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注重情感价值体验,通过问题回归课本知识点,促使学生形成理论认知;另一方面,设问尽量简单呈现,不要让学生有读不懂的感觉,同时问题之间要层层递进,让知识润物细无声式生成,不露痕迹。
  例如,以畲族同学介绍畲族的风俗习惯为背景材料,设计了一系列问题:
  1.增城区畲族村是自治区吗?为什么?
  2.我国的自治区设置在哪些地方?为什么?
  3.我国的自治区通过什么机构实现自治?
  4.自治机关是什么国家机关,它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
  这四个问题突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围绕知识主线展开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清晰思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国家政治制度“轻描淡写”地输进学生的心中。
  二、小组合作教学
  在师生探疑中,学生解疑是关键,学生通过解疑获得知识。如何高效地实现学生解疑呢?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其提供非常大的帮助。教师需要在平时建立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小组合作学习,组员间分工合作,责任明确,并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的学习关系。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完成个人的任务,积极主动地交流,既提高认知和表达能力,也能从交流中理解知识的内涵和价值。
  教师在合作小组中要给每个学生分配明确的任务,以问题为主线,从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策、方针及制度。
  例如刚才以畲族同学介绍畲族的风俗习惯为背景材料,设计了四个问题,每个学习小组成员都分配一个问题。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问题,自主寻找课本知识,懂得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设置的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再通过小组内交流增强了学科知识的归属感,培育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同感。
  三、让学生学会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而且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不断质疑、反思。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把知识升华,从认知深化为情感,内化成信仰,从而构建政治认同素养。
  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例如: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个必然选择。那么,有学生就会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底好不好?
  学生在自我提问中相互解答、相互补充,教师追问,引导学生深入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完善了知识体系,而且在质疑中体会到: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学生认知内化成认可,从而构建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也可以故意提出一个易错点让学生判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从质疑、比较、辨别中学会全面、理性、科学地认识事物,纠正错误的观点。
  四、鼓励学生自主实践
  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自觉实践、行为认同。政治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例如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养成阅读、收听和收看时政新闻,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参加共青团活动。在这些实践中,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例如,我们的学生生活在汉族地区,受到实际情况和生活阅历所限,对少数民族地方实行的区域自治知之甚少。在新课结束后,笔者请学生结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查阅关于我们在少数民族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哪些。通过亲自的体验,让学生感受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加强对政治的认同感。
  基于师生探疑,立足于政治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到行为认同,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苏万永.问题导学: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有效模式[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8(6).
  [3]谢亚蓉.基于政治认同培育的教学策略[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8(2).
  [4]沈红娟.真实教学: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7(7).
  责任编辑 邓 振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地理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的意识,而学生的意识的形成要通过地理综合素养的培育来实现。地理的核心素养构成包括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人地观念等方面,其中可以通过观察、记忆、想象等多项思维活动形成地图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地理综合素养。  [关键词] 新奇事物;创设问题情境;自
[摘要]在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为大众所关注。文章从实践背景、实践过程、实践反思等方面介绍了基于“泰微课”的高中政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泰微课”;高中政治;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一、教学实践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
[摘 要] 本土文化在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角色游戏因其扮演性特征成为易于被学龄前儿童接受的学习方式之一,而舞蹈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以身体语言来呈现作品的思想和情感,身体语言的运用在某些层面来说也是扮演性的一种呈现。因此,将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资源进行提炼加工运用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民族认同、身心健康等的发展。  [关键词] 本土文化
[摘 要]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帮助学生进行行为养成以及价值观塑造等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德育课程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没能与学校工作很好地结合。本文以新余市暨阳学校为分析个案,介绍一些德育课程与学校工作有效结合的经验以及评估反思。  [关键词]德育课程;学校管理;教评  我国历来有重视德育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更是被放在首位明确写在教育方针中。“立德为上”已成为全社会的
[摘 要] 一个学校的内涵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优质教育呈现的关键,关注课堂教学的研究才能够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教师才能够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断学习和思考,更需要教师做一个研究者,不断地精研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持续的研究中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一个独特的“自己”,让学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课堂。  [关键词] 教师成长;反思  每个教师希望自己更为优秀,而这个过
[摘 要] 就初中地理复习课教学而言,“学习进阶”理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一般认为“学习进阶是对一段时期内,儿童学习或者探究某主题时,其思维方式的连续且不断精致发展的描述”。《亚洲的自然环境》一课的复习课教学,就可以运用到学习进阶式的思维教学,教师可通过设计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对思维结构的分析思考,从而获得高效的复习方法并在认知能力上得到不断进阶。  [关键词] 学习进阶;复习课;教学设计;《亚洲
[摘 要] 2011版数学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学程式课堂就是借助學程单让学生体验并经历“自主探究—合作分享—整合提炼—实践运用”的学习历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总结经验,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情境中互动分享,形成对知识的梳理、提升,最终自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 学程单;合作学习;自主建构
[摘要] STEM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强调为学生提供真实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知识,通过层层递进的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等活动,完成主题项目,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以基于STEM理念的项目式学习“点亮红绿灯”为例,由实际问题出发,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科学探究、工程设计与制作为基础,不断地利用问题推动课堂教学。  [关键词]
[摘 要] 国内经济领域文本文化特色鲜明。文化负载词因其独特性,在翻译中的问题不断突显。本文通过对文化负载词成因的分析,结合《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翻译,通过引用功能对等理论的相关概念分析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而探讨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功能对等理论  一、经济文本特点  经济领域文本的最大特点就是中国特色,以《王二的经济学故事》为例:  1.涉及内容
[摘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语文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的地位正在逐渐提升。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诸多教育研究学者纷纷投入到关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研究当中。经研究发现,语文学科与绘画艺术元素有着较强的联系性,诸多精美的文章当中都会插入一些极为符合文章意境的插画。这些插画的出现,不仅能够使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语文当中的文化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