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信息交互的状态,可以说没有人能在没有信息的生活中生存,信息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带有意义的符号,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驱动力,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在小学的信息教学工作中,应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信息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 运用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及很多客观因素存在学生的技能形成、素养培养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有些情况是无法改变的,而我们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怎样用多元化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信息技术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德育为首”在任何时候、任何学科都适用。在信息技术学科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中“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就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和责任意识,计算机的维护率就会降低,学生到机房上课的组织管理也就相对较容易,也就节约了课前维护、课堂中组织管理的时间,学生的操作时间相应就增加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益。另外,德育教育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非常重要,但是网络道德教育同样不能忽视。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生活、学习、工作便利的同时,也给中小学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培养网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网上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我们可采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多种方式,如集体探讨、论坛讨论或将德育内容溶入到操作任务中、课后个别交流等。总之,尽量避开传统的说教,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相信,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会乐学、爱学、积极主动的学。学生一旦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其学习的潜能就会被发掘。学生刚开始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很感兴趣,可时间一长,有些学生感兴趣仅仅是上网打游戏,而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操作任务就不感兴趣。如何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长久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运用多种方式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教学引入时设计符合本课教学内容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景。这些情景或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或以音乐、图片欣赏的方式引入,也可以设置悬念,或者让学生以帮助老师或他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导入。总之,情景的创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肯动脑,就一定能创设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景。
2、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保持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一时的,保持的时间是不会很长,时间一长,兴趣随之减弱。如何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长久的兴趣,这就需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受到老師和同学肯定,他们向往成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对他们的作品及行为通过口头表扬或赞扬,加分、加星鼓励,树立榜样,争当小老师,作品展示等激励方式,到期末结束时累计结果来评定学生,从而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运用动态的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是促进事物的提高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评价是通过检查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最终达到全面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评价起到了检查的作用,巩固的作用和发展的作用。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情感和信息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评价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评价,是无法通过100分制进行量化。其评价的内涵是丰富,评价的范围是广泛。我们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评价(包括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上课前的纪律、秩序等),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倾听习惯(听老师讲课、听他人回答问题)进行评价,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进行评价,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另外还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个体进行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中我们可能同时运用几种评价方式,而在这几种评价方式中有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无论使用哪种评价方式都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鼓励为主。例如:学生正在完成一个画图任务,老师就走下去查看学生操作情况,针对学生个体可以这样鼓励学生。“你这幅图很有创意!继续努力”、“这幅图颜色搭配得很好,但是线条太细了,如果能用稍粗一点的线条画,就更美了!”、“你爱去帮助同学,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等等,相信学生听了老师激励的语言,会更加信心百倍,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学生更是如此,通过这些评价他们感受到了成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信息素养的养成、提高也在这些评价中螺旋上升。
教学素材、任务的设计生活化、经验化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既是课堂教学的源泉,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经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用的素材,设计的任务都应考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才感到亲切,积极性也就会更高。例如:在教学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有位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假期或节假日父母都带你们外出到哪些地方旅游过?”这时,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有的说我去过九寨沟,哪里可美了!有的说我去过丽江、玉龙雪山,还有的说我去过西双版纳……。这时这位老师对说:“你们能不能选一个你去过的最喜欢的地方制作成演示文稿介绍给大家?”接着,这位老师开始播放用PowerPoint制作的风景演示文稿。学生看后,纷纷表示“我要做”。于是顺利地引入到了PowerPoint教学。这种将我们的教学素材、任务生活化经验化的教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 运用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及很多客观因素存在学生的技能形成、素养培养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有些情况是无法改变的,而我们自己所能做的就是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怎样用多元化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信息技术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德育为首”在任何时候、任何学科都适用。在信息技术学科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中“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就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德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和责任意识,计算机的维护率就会降低,学生到机房上课的组织管理也就相对较容易,也就节约了课前维护、课堂中组织管理的时间,学生的操作时间相应就增加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益。另外,德育教育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非常重要,但是网络道德教育同样不能忽视。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生活、学习、工作便利的同时,也给中小学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培养网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网上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我们可采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多种方式,如集体探讨、论坛讨论或将德育内容溶入到操作任务中、课后个别交流等。总之,尽量避开传统的说教,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相信,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会乐学、爱学、积极主动的学。学生一旦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其学习的潜能就会被发掘。学生刚开始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很感兴趣,可时间一长,有些学生感兴趣仅仅是上网打游戏,而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操作任务就不感兴趣。如何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长久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运用多种方式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教学引入时设计符合本课教学内容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景。这些情景或以故事的方式导入,或以音乐、图片欣赏的方式引入,也可以设置悬念,或者让学生以帮助老师或他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导入。总之,情景的创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肯动脑,就一定能创设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景。
2、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保持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一时的,保持的时间是不会很长,时间一长,兴趣随之减弱。如何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长久的兴趣,这就需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受到老師和同学肯定,他们向往成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对他们的作品及行为通过口头表扬或赞扬,加分、加星鼓励,树立榜样,争当小老师,作品展示等激励方式,到期末结束时累计结果来评定学生,从而保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运用动态的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是促进事物的提高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评价是通过检查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最终达到全面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评价起到了检查的作用,巩固的作用和发展的作用。正确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信息意识与情感和信息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评价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评价,是无法通过100分制进行量化。其评价的内涵是丰富,评价的范围是广泛。我们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评价(包括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上课前的纪律、秩序等),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倾听习惯(听老师讲课、听他人回答问题)进行评价,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合作意识、合作精神进行评价,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另外还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个体进行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中我们可能同时运用几种评价方式,而在这几种评价方式中有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无论使用哪种评价方式都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鼓励为主。例如:学生正在完成一个画图任务,老师就走下去查看学生操作情况,针对学生个体可以这样鼓励学生。“你这幅图很有创意!继续努力”、“这幅图颜色搭配得很好,但是线条太细了,如果能用稍粗一点的线条画,就更美了!”、“你爱去帮助同学,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等等,相信学生听了老师激励的语言,会更加信心百倍,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学生更是如此,通过这些评价他们感受到了成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信息素养的养成、提高也在这些评价中螺旋上升。
教学素材、任务的设计生活化、经验化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迸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既是课堂教学的源泉,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经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用的素材,设计的任务都应考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才感到亲切,积极性也就会更高。例如:在教学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有位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假期或节假日父母都带你们外出到哪些地方旅游过?”这时,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有的说我去过九寨沟,哪里可美了!有的说我去过丽江、玉龙雪山,还有的说我去过西双版纳……。这时这位老师对说:“你们能不能选一个你去过的最喜欢的地方制作成演示文稿介绍给大家?”接着,这位老师开始播放用PowerPoint制作的风景演示文稿。学生看后,纷纷表示“我要做”。于是顺利地引入到了PowerPoint教学。这种将我们的教学素材、任务生活化经验化的教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